《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天,我無意間看到了《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題目讓我有點好奇:讓別人看?是把花種在外面嗎?于是,我就讀了下去。
課文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主要是“我”在德國留學時,發(fā)現(xiàn)德國人都愛花,而且花都種在外面,花朵都向外開,在屋里,自己的花給別人看,在屋外,自己又看別人的花,這體現(xiàn)出了德國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
更吸引我的是德國人的種花地點,要知道,我們的花都是種在屋里,供自己觀賞。但德國人卻把花種在外面,讓別人看,這讓我很不理解。后來想想,明白了——這不正體現(xiàn)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嗎?
我想,如果大家都幫助別人,就是“我為人人”;如果都這么做,就會換來“人人為我”。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比如,學生輪流打掃教室衛(wèi)生,自己給別人帶來干凈的環(huán)境時,別人也在幫你;班級的圖書角,如果每人帶一本書,那每個人都能看上幾十多本書……但世上不可能都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F(xiàn)在,我國這個自古以尊老愛幼的古國,也會存在自私自利,冷漠無情的人。大家一定都知道這件事:一輛水果車在一個村莊附近翻了車,村里的人知道后,帶著家人爭先恐后地去撿水果,撿到的水果占為己有。這件事很難讓人相信是發(fā)生在我國,但是,它確確實實發(fā)生在我國。
德國人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鑄就了童話般的德國,如果我們也都能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們的世界就會更美好。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案03-06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優(yōu)秀教案03-0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教案11-02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教案3篇11-02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03-09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02-2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8篇04-25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讀后感400字10-11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第二課時教案設計10-11
幫助別人 快樂自己 作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