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群山回響》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群山回響》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群山回響》主人公帕麗從小被父親送到一個富人家中,與她哥哥分開,在他們老年之時最終相遇。期間各種各樣的人物上演,有著各種各樣的事情發(fā)生——
初次拜讀,實際上是受《追風箏的人》影響,我喜歡作者那種頗有張力的敘事手法,抱著期待的心態(tài),我讀完了這部并不薄小說。
確實,它沒讓我失望。不同于《追風箏的人》,作者此次采用了不同的視角,在主題之中圍繞了多個敘事情節(jié),互相交織,乍一看好像無從下手,有點雜亂,但細細品讀,又好像它們之間存在某些聯(lián)系。作者嘗試運用了不同的記敘方式,不同身份的轉換具有一定跳躍性。那像書信一般緩緩道來的語言,承襲了之前的風格。應該說,我覺得此次作者可能在嘗試更為有難度的對故事的掌控技巧。
對于此書,作者曾說:“《群山回唱》這書的寫作始于家庭這概念。事實上,我的寫作不斷涉及的最重要的主題是家庭。拋開了家庭這個線索,你幾乎無法理解自己,無法理解周圍的人,無法弄明白整個世界中自己的位置!北緯宰铋_始的帕麗和阿卜杜拉的離別到最后的聚合為中心,其間穿插了各色各樣的人物與事件。生老病死,貧窮富有,弱小強權,侵略無奈,背后呈現(xiàn)了阿富汗這片大地上的悲哀與變幻。
可能大部分人對小說開始的那個神話印象深刻,為了全家,那位父親將一個孩子給了巨人怪獸。當他決定與魔王決一死戰(zhàn)救出孩子時,看到孩子如此幸福的生活,又選擇放手。也正是這個故事,預示了帕麗將被送走的情節(jié)。很令人心痛,但反過來想想,難道要一家人都被餓死嗎?無疑,無論是神話中的還是現(xiàn)實中的父親,都值得敬佩,因為松手比握緊更痛苦。
從帕麗和阿卜杜拉的關系中,我們看到了兄妹之情;從舅舅和那個帕麗后來所謂的繼父之間看到了忠誠,愛與責任。從軍閥兒子與那個窮孩子之間,看到了強權與弱小的不平等,即使曾經有過表面上的和諧……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全都和那個家庭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雖然作者說他的立足點是家庭,但我看來,小說早已超越了家庭,還涵蓋了那個悲慘時代的善良與可憐。一個小家庭,在那個大環(huán)境下,是多麼的無力。
不知讀者是否留意到這樣一個情節(jié),家庭富裕的伊德里斯和表兄鐵木爾,在回阿富汗時結識了可憐的阿富汗女孩羅詩,伊德里斯看不慣鐵木爾幫助別人時的高調,他認為做好事要不留名。于是他決定幫受重傷的羅詩到美國接受治療?墒腔氐矫绹院,因為工作的繁忙,他在阿富汗的經歷慢慢淡化,承諾也就成了空頭支票。六年后,痊愈后的羅詩在美國出版了一本自己的傳記并在題記上感謝幫助她重生的鐵木爾。
在簽售書時,羅詩認出了伊德里斯,報以的卻是陌生人之間的禮貌微笑,并對伊德里斯說:“別擔心,里面沒有你!”不知你們怎么想的?我覺得這個情節(jié)展示了不同的境遇對人的不同影響。有些人心里是想著幫助他人,心存善念,但畢竟與在自己身上不同,一旦不再接受外界的刺激,慢慢的周圍的環(huán)境會把他鈍化,在他的心中產生一種自以為的“遮掩感”。(不知這個詞是否準確?)所以不要拿你的想法去揣測那些戰(zhàn)火紛飛動亂地區(qū)的人們,是體會不了那種絕望的。而這,正反映出人與人的差別。
總之,此部小說給人的啟發(fā)很多,但把它們都融在一個主題下,確實有些困難,可能是本人還達不到那樣的高度吧。不過,本書確實值得一讀,去收獲屬于你們的感悟吧。分離與聚散之間,到底還有怎樣的繁枝錯雜的故事,等著大家的挖掘。
【《群山回響》讀后感】相關文章:
回響在耳邊的聲音作文02-21
群山回唱讀后感04-26
回響在耳邊的鼓勵聲作文10-09
那聲音在我耳邊回響作文05-16
關于回響作文(通用26篇)11-07
回響在耳邊的歡笑聲作文04-22
回響在耳邊的鼓勵作文4篇06-20
回響在耳邊的鼓勵作文(4篇)06-20
群山回唱讀后感(共2篇)12-30
回響在耳邊的鼓勵作文(通用25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