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職生消費的調查工作報告
篇一:關于中職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
消費是人類通過消費品滿足自身欲望的一種經濟行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財富的積累,人們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地變化。中職生作為社會的特殊消費群體之一,我們有必要關注他們的消費狀況,因為其直接影響著世界觀的形成與發(fā)展,影響著他們一生的品德行為!
關鍵詞:中職生 消費現狀 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xxx的325名學生進行匿名的問卷調查與訪談。
2.方法:一是用書面形式的調查問卷,把擬好的問卷到同學班級去進行發(fā)放;二是用網絡問卷,通過郵箱、留言板等工具把問卷發(fā)送出去;三是隨機找一些愿意進行面談的同學進行詢問。第一種方法發(fā)放了150張問卷,收回了有效問卷139張;第二種方法,填寫問卷調查的人數共有100名;第三種方法,共有86人接受了訪談。
二、現代中職生中職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伙食方面開銷大:據調查大部分學生不在學校飯?zhí)镁筒,而是到學校外面的餐廳就餐,這樣子做既不衛(wèi)生又浪費錢;還經常出現請同學吃飯的想象。雖說這種消費花不了太多的資金,但有很多中職生家庭經濟還是有點困難,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靠父母給的,不應該這樣拿著父母給你的生活費去當人情消費的“馬拉松”。
2.現代通訊工具的使用費用過高:為了找工作方便和交友,很多中職生都購買了手機用于與外界聯系,還有的中職生用手機進行娛樂活動,如點歌、照相、彩鈴訂購、發(fā)短信等。手機已經成為他們一個重要的通訊工具,價廉實用的手機是大部分學生的首選,但手機費在逐步提高。據調查發(fā)現有25%的學生每月的通訊費用高達150元以上;有50%的學生通訊費控制在100—150元之間;經濟比較困難一點的學生通訊費也在50元左右。根據此項調查,大學生的消費經濟有91.5%來源于家庭,14.3%來源于學校獎學金、助學金及補助,8.1%來源于自己打工收入、7.4%來源于借款、2%來源于其他渠道。也就是說,有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經濟來源是依靠家庭。
3.形象消費高:經過調查發(fā)現,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大部分學生會去買衣服、裝飾品、化妝品等;講究牌子,追求時尚、潮流,喜歡與同學之間進行攀比等。絕大多數的學生家庭經濟不怎么好,而這種消費又比較容易“超支”,因此,有些女同學為了得到一套名牌的化妝品或一套名牌的衣服,就會去向同學借錢,甚至去偷錢以達到自己的目等,這些都體現了學生不懂得量力而行,虛榮心太過于強的心理。
4.休閑娛樂消費高:調查發(fā)現,有35%的學生在放假期間去旅游;有25%的學生會去練歌房、打臺球、溜旱冰、開party;有絕大多數的學生則去吃好吃的,比如:肯德基、麥當勞等。
5.感情投資即戀愛所需支出較高:在調查中發(fā)現,有35%的中職生在談戀愛,一部分談戀愛的中職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5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10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將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的消費原則。
6.人際交往費較高:據調查得知,同學過生日、入黨、獲獎學金、比賽獲獎等都要請客。否則,便被視為不夠交情。
7.學習費用較高:中職生要考的證書相對其他學生來說還是比較多。據調查,有的學生除了考自己專業(yè)的證書外,還報名參加考自己專業(yè)外的證書,自然而然,相應的報名費、書費、培訓費等自然不菲。
中職生消費調查報告篇二:中職生消費現狀的調查與分析
【摘 要】了解中職生消費現狀,分析中職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心理,找出造成中職生不良消費的因素,從社會、學校、家庭、學生等方面探討對策。
【關鍵詞】中職生 ;消費 ;現狀 ;調查 ;分析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2B-0015-02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職生的消費狀況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消費結構由原來的單一模式向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由于家庭背景、年齡、思維能力和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差異,中職生的消費觀也是千差萬別,而這其中包含著一些不利于中職生形成良好消費觀的因素。為了了解中職生的消費特點和消費心理等,筆者對中職生進行了不記名的問卷調查,有34個班級的1297名學生接受了此次問卷調查。經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筆者找到中職生的消費特點,同時也發(fā)現了一些中職生消費不合理的現象,F將調查相關情況公布如下。
一、中職生的消費特點
1.多元化的消費方式。由于有著豐富的經濟來源、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和活躍的思維情趣,中職生的愛好也趨于多樣化,攝影、收集郵票、購買樂器等方面的消費較大,也有學生購買手機以擴大社交范圍和獲取更多的社會信息。
從平時的觀察和學生反映的情況來看,中職生的消費中,請客的消費方式有到飯店請吃飯、買零食、去上網或KTV娛樂;在通信方面的消費,一般在50元以下,高年級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學生擁有手機的人較多,且是以收發(fā)短信為主,而花在通信費用的金額超過80元的人數只有19位。同時,在交通方面的消費和因旅游而衍生出的消費在中職學生的總體消費中也占據著不可忽視的份額。
2.偏高的消費水平。接受調查的學生中,其月平均消費為528.8元。月均消費超過700元的同學人數占13.96%,這與所在省份的農民家庭月人均收入相比,是相對較高的。這對于還沒能力掙錢的學生來說,消費水平顯然偏高。
3.差異大的消費水平。正態(tài)分布總是適用于隨機產生的現象,處于兩個極端的事物總是同時存在。既然有消費水平高的群體,自然也有消費水平低的群體。調查顯示,消費水平壓到最低限度、月人均消費在450元以下的人數占2.9%。在調查中還發(fā)現,女同學的消費低于男同學的消費,女同學只有497.97元,而男同學月人均消費達549.36 元。低年級學生的消費低于高年級學生的消費,低年級學生月人均消費只有493.85元,而高年級學生月人均消費539.16
【中職生消費的調查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中職生消費狀況的調查報告(通用5篇)08-02
消費調查報告01-12
消費調查報告07-24
關于最新消費調查的報告12-22
中職生評語05-18
調查工作報告01-30
中職生自我介紹 中職生自我簡介02-16
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3-21
關于消費調查報告12-14
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