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城的大學生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yǎng)不斷提升,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報告,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城的大學生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城的大學生調查報告1
一、調查背景:
深圳大學城內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三校研究生院學生數千人,消費潛力巨大。通過對深圳大學城在校生的消費行為一個全方位的調查,基于一些模型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可得出一個較為全面的統(tǒng)計上的結論,然后,從這些結論性的事實入手,再利用一些模型及經濟理論(如消費者行為學,博弈論,激勵動機理論等等)去研究指導這些消費行為的(或者說隱藏在這些消費行為背后的更為根本的)消費觀念,進而采用一些統(tǒng)計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去研究消費行為、消費觀念跟一些變量的相關關系(如研究生院校、本科院校、專業(yè)、年齡、生源地、工作背景等等)。
二、調查方法:
根據大學城實際情況,本次關于深圳大學城大學生消費行為的調查,全卷由32道選擇題構成。共發(fā)放問卷400,其中有效回收問卷325份。問卷在清華發(fā)放約50份,北大約50份,哈工大約50份,大學城圖書館約250份,比較好的涵蓋了深圳大學城的所有學生。
三、調查對象:
深圳大學城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三校研究生院學生
四、調查結果分析
1、基本個人情況部分,如下列圖示;
其他餅圖都附在excel表格中,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在此只簡要把數據列舉如下,在有效回收的325份問卷中:
男生占63%,女生占37%;
來自村鎮(zhèn)占33%,地級縣級市占40%,經濟發(fā)達區(qū)占27%;
工科學生占30%,理科12%,文科35%,商科21%;
其中做兼職的同學占11%,無兼職89%;
有對象的占46%,無的54%;
原先沒工作過的占72%,原先低收入工作(XX以下的)的占11%,中高收入占17%;
家庭收入2萬以下的占30%,2-4萬的占34%,中高收入的占36%;
獨生子發(fā)的占46%,非獨生的占54%;
本科院校在北京上海的占26%,其他一線大都市的占19%,其他城市的占55%;
畢業(yè)后打算工作的占80%,深造的占20%;
期望月薪4000以下的占12%,4-6千的占34%,6千-1萬的占40%,1萬以上的占14%;
期望工作地點88%的'人選擇了“北京/珠三角/長三角地區(qū)”;
期望工作類型中,19%的人選擇了“公務員”,23%的人選擇了“科研”,43%的人選擇了“企業(yè)白領”,剩余大部分選擇了“自主創(chuàng)業(yè)”;
有35%的人“沒想過買車”,而46%的人則選擇了“5年內買車”;
24%的人“沒想過買房”,40%的人選擇了“5年內買房”,26%的人選擇了“5年以上買房”;
對于學校助學貸款的滿意程度,有58%的人選擇了“一般”,18%的人選了“不滿意”,13%的人選了“十分不滿意”;
本科一月的伙食花銷,58%的人在400以下,36%的人在400-600,而碩士一月的伙食花銷,19%的人在400以下,57%的人在400-600,甚至17%在600-800,可見深圳的伙食支出之高;
本科一月除伙食外總的花銷,78%的人選了“500以下”,17%的人選了“500-1000”,而碩士一月除伙食外總的花銷,56%的人選了“500以下”,34%的人選了“500-1000”,更有10%的人選了1000以上;
關于學費來源,本科來自父母的占90%,到了碩士則下降為78%,有12%的比例自己賺;
除學費外的花銷來源,本科有69%是來自父母,“自己賺”跟“通過學校獎助學金”的則各占14%;碩士有57%的人花銷來自父母,22%靠自己賺取,18%來自學校獎助學金;
2、不同學科消費行為的比較
我們看到,首先,碩士跟本科相比,本科期間,400以下的花銷均接近5成,而碩士期間,很明顯,400-600的花銷趨于主流,這可能主要由于相比于全國,深圳消費水平偏高,導致了伙食支出的偏高;而且我們看到,無論本科還是碩士,商科的學生伙食支出明顯高于其他學科,然后是文科,然后是理科,接下來是工科,這說明商學院的學生的消費觀念應該更超前;
上圖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一月花銷有以下的趨勢,即從工-理-文-商科排過來,高端消費所占比例明顯加大,碩士期間,商科中端消費比例甚至超過了低端,這可能源于商科的學生要花更多錢購置服裝,化妝品,手提電腦等物品,而工科學生一般待在實驗室,其在這些方面的需要也沒有那么迫切,所以花銷自然降了下來。這個可以從以下電子消費情況比較的圖中得到佐證
所以,數據再次支持了我們的假設,即學科跟消費行為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關系,社會性學科比科學性學科的消費行為更明顯。
3、不同生源地消費行為的比較
通過以上三圖,我們看到,在本科期間,城市生源的消費差別不是很大,這個在“電子類消費圖”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城市生源本科臺式電腦的購買比都超過一半,其筆記本電腦的擁有都超過三成,擁有“電腦,手機,mp3”的都達到四成;相比之下,村鎮(zhèn)生源的消費行為比較保守一點,其臺式電腦配備僅僅四成多,而筆記本手提的擁有也僅超過一成;而在月花銷中,村鎮(zhèn)生源低端花銷所占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關于城市生源消費行為差別不大,這點完全出乎我們事先的假設,這可能源于伴隨著收入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別不是很大,并且由于網絡,信息,傳媒,交通的發(fā)展,城市居發(fā)的消費信息與消費觀念也趨于同質。
我們看到,在碩士的消費中,伙食消費已經完全沒有地區(qū)差別,這可能源于現在大家都處于深圳大學城這樣一個各方面完全同質化的地區(qū)。而一月花銷中,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生源中高端花銷相比較大。電子類消費中差別也幾近消失。可以看出,由于身處名校的影響,大家的消費觀念也日漸趨同;
大學城的大學生調查報告2
我們調查大學城的主要對象是長清大學城,長清大學城在濟南規(guī)模較大,有很多代表性的大學。我們參觀了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師范大學、中國女子學院、輕工業(yè)學院、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等。,還有山石老派。通過我們對在那里學習的學生的調查和采訪,我們發(fā)現長清大學城作為一個新建的大學城,在實現其原有大學城的價值方面存在許多不足。以下是簡要分析。
預期目的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濟南作為山東省的省會城市,現在東西向不平衡,西部落后于東部。它旨在使大學城對西部更有活力,從而推動西部的發(fā)展。而且,大學成功的建立也有利于學校之間更緊密的聯系,增加資源共享,從而節(jié)約整體成本。但是根據我們對長清大學城的調查,他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首先,大學的規(guī)劃要與周邊縣鎮(zhèn)的規(guī)劃保持一致,不能顯得格格不入,甚至與周邊地區(qū)嚴重脫節(jié)。在長清下車,第一印象就是大學離周邊城鎮(zhèn)太遠,感覺很孤獨。
更嚴重的是,所有的學校都是各行其是,完全不對外人開放。我們山地師直接被門衛(wèi)攔下,說什么都不準進去。最后,我們偷偷溜了進去。這就是和國外一些大學的差距。國外大學是完全對外開放的,如果學生在假期關閉校門,校園內的健身器材、運動場等公共設施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校園選址
長清大學城的位置離市中心太遠,但這也是它的建設目的,是為了促進這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但問題是交通不便,使大學城成為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不方便學生外出,也不方便人們來這里參觀。所以經濟帶動效應不明顯,與城市聯系和溝通不緊密。
校園交通
交通對校園的形象和秩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園道路應確保方便進入學校的所有區(qū)域。因為現在學?臻g比較大,校園里有騎自行車的。隨著私家車的普及,學校里的車越來越多。所以道路要做到人車分開,寬度不能太窄。但是我們在長清走訪了幾所高校,發(fā)現山師、山師輕工等學校的道路都太寬了,大概十米左右,和人的尺度差不多。
這可能是因為山師面積大,所以路比較寬,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面積小,所以那里的路比較窄,所以路寬一定要合適。
停車場問題
走在校園里,我們可以看到到處都是來往的汽車。每棟教學樓、辦公樓門口都停著很多車,路兩邊都畫著車位,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大多數學校都采用。我認為可以在一些兵種的后側以植樹或砌草磚的'方式設置小型停車場,也可以在建筑工地上設置地下停車場。如果停車場規(guī)劃不當,在樓門口停車過多,肯定會降低校園景觀,自行車在比較大的校區(qū)也很常見。我覺得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有個休息廣場,好像是自行車默認的地方。自行車多,秩序不好。問題是自行車實際上是放在廣場中央,擋住了所有的長椅。大家都不能在這里休息,嚴重破壞校園景觀。有些學校,比如山東輕工業(yè)學院,自行車停放做得很好。宿舍樓前設置了一個綠色的小廣場,用來停放自行車,非常方便學生使用。
校園環(huán)境規(guī)劃
好的校園環(huán)境會影響每個人的心情。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應特別注意環(huán)境規(guī)劃規(guī)模的舒適性,以增加環(huán)境的舒適性和人性化。
最重要的是生態(tài)化,努力擴大綠化和種植負荷,創(chuàng)造綠色校園。在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山東建筑大學做的很好,山師師范的老派做的很好,林蔭道。在參觀長清大學城的幾所老學校的時候,我覺得他們的校園環(huán)境并沒有經過精心規(guī)劃,比如大家都喜歡去的綠蔭廣場和湖濱,都很粗糙,花壇和大廣場都是毫無目的的修建,尤其是山師師范學院有很多廣場。從路上看模糊不清,廣場空無一人,幾乎未經處理,沒有任何裝飾元素,讓學生不想去,一點親和力都沒有。有的學校綠地幾乎讓草隨便長,根本不用整理修剪。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長椅不多,人性化設計不強,人休息的地方太少。但是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從圖書館出來,有一個兩層樓的走廊。在樓頂看遠處的校園風景特別舒服。此外,走廊一側的墻上有名人雕塑,上面刻有醫(yī)學經典,很多學生在這里看書,凸顯了校園的文化氛圍。
做好水景,可以給校園增添很多美景。但是長清大學城和山師、中醫(yī)等學校一樣,對水池的處理比較粗糙,我們不想建大山,親水、安全、景觀相結合。岸邊提供了多種可操作的空間,被大樹遮擋,營造出親水的空間,還有落水、小瀑布等各種活水。處理方式多樣,特別活潑,結合山的特點,有石階相連。
綠色讓人感覺舒適,調解人的精神系統(tǒng),可以緩解和緩解眼睛疲勞。因此,綠化大面積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許多校園應該增加綠化面積,種植更多的樹。
大學內部聯系
大學城的建立有利于大學之間更緊密的聯系,有利于學校之間教學、科研設施和信息資源的共享。比如可以在大學城建一個中心圖書館,增加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但大學也要在自己的學校設立圖書館,圖書館要靠近學生宿舍,方便學生借書,提高閱讀熱情。大學城的體育設施、運動器材、運動場地也可以共享。有利于大學同學之間的接觸,增進友誼。然而,當我們參觀長清大學城時,我們發(fā)現學校之間幾乎沒有聯系,也沒有資源共享。各個學校各行其是,閉門造車,不讓其他學校的學生進入,確實造成了很大的資源浪費。廣州的一些大學城也在使用一卡通,將零散的校園卡、飯卡、電話卡、銀行卡、醫(yī)療卡整合成一張卡。同時兼容廣州羊城通交通卡的功能,使用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大學城內高校的教學和行政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這個現象給了我們大學城建設很大的啟示,大學城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整體,但是我們山東建筑大學在這里做的還不夠。
【大學城的大學生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大學生調查報告07-08
大學生調查報告06-28
大學生調查報告08-09
大學生的調查報告04-02
大學生調查報告08-16
大學生調查報告07-30
大學生兼職調查報告12-14
大學生首飾調查報告11-16
大學生假期的調查報告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