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防災減災倡議書三篇
在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用到倡議書,倡議書是一種號召性的專用書信,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那么一般倡議書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防災減災倡議書3篇,歡迎大家分享。
防災減災倡議書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我們都知道,許多自然災害,有些是人類自己的“杰作”。如泥石流就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等。
在這里,我們倡議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植被。
2、小心用火,不去擅自開煤氣。
3、節(jié)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4、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增強防范意識。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加強防災減災知識學習,共建春小和諧校園!
防災減災倡議書 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年4月20日8點02分,大地戰(zhàn)栗、山川嗚咽,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fā)生7.0級地震給災區(qū)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此次災害突如其來,震撼著每個人的心靈!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心系雅安,傳遞正能量是我們每個國人應盡的職責!讓我們一起為雅安祈福,原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同時也為了保障我校師生安全,切實增強廣大學生防災減災意識和避災自救技能,進一步推動學校防災減災教育的普及,值此全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5月12日)到來之際,學校定于5月7日至13日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防災減災,祈福雅安”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活動包括四個內容:宣讀一份倡議書;開展一次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防災減災”知識競賽活動;觀看防震減災方面的視頻,增加防震知識;組織一次防震逃生演練活動。
在此,楊老師還要向大家發(fā)出如下倡議:
1.關注雅安,傳遞抗震救災正聲音。及時關注權威媒體發(fā)布的.抗震救災的最新消息,認真甄別網上的正面報道,災難面前,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2.祝福雅安,開展一次誠心祈;顒。災難面前,一句祝福就是一份溫暖,一次祈禱就是一份前進的動力。也許我們的祝福無法到達雅安,但我們的心與雅安同在。
3.防災減災,從我做起。要求每位師生都要認真參與學校組織的這次防災減災活動,學習自救互助知識,提高自護自救能力。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的力量是渺小的。生命是珍貴的,汶川、玉樹、雅安,一次次血淋淋的事實提醒我們——平時學會自救,掌握地震應急知識,是可以讓災害程度大大降低的,甚至能夠讓我們絕處逢生。
4、認真學習,積極參與,爭當防災減災宣講員。每位學生要將自己在學校和平時學到的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以小老師的身份傳達給、講解給家長及身邊的小伙伴們聽,也可以動員家庭成員開展一次家庭防災應急疏散演練,通過你我的共同努力,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防災減災的學習中來。
老師們,同學們,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他是極其寶貴的,為了讓生命之花開得更艷,就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關注防災減災,樹立風險意識,掌握逃生技巧,為自己、家人和朋友構筑一道抵御災害的堅實防線!
防災減災倡議書 篇3
今年月12日是我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月7日至1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我們紀念汶川地震中的遇難同胞,并警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鄭重發(fā)出倡議——行動起,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
一、提高防災減災意識,樹立以防為主思想。災害風險無處不在,事故隱患無時不有,面對災害和事故我們要做到有備無患、居安思危,主動了解災害風險,熟悉逃生路徑,備好應急物資,把以防為主的思想落實到我們的具體行動中去。
二、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提高避災自救技能。防災減災知識是自救互救的'基礎,學習防災減災知識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帶的損失。我們要主動通過廣播、電視、報紙、互聯(lián)網、書籍等途徑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構筑起我們的安全屏障。
三、參與防災減災活動,營造全民參與氛圍。我們要積極參與政府、單位、社區(qū)組織的防災減災活動,向家人、朋友及周圍的人們義務宣傳防災減災知識,努力爭當防災減災志愿者,努力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共同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四、強化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人類對資環(huán)境的破壞是當今災害頻發(fā)的原因之一。善待自然,減少災難,我們每個公民責無旁貸。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保護生態(tài),節(jié)能減排,爭做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范!
“行動起,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立即行動起,共筑抵御災害的堅實防線,共建我們的安全美好校園!
【防災減災倡議書】相關文章:
防災減災倡議書05-17
關于防災減災的倡議書06-06
防災減災倡議書五篇11-15
防災減災倡議書5篇11-15
防災減災倡議書六篇11-15
防災減災倡議書6篇11-15
學校防災減災倡議書通用02-16
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倡議書12-02
全國防災減災日倡議書04-19
防災減災標語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