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社會調查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1
1、相關社會背景和主要目的
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十分嚴峻。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普遍不高。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yè)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同時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很多大學生在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去爭取他們的利益。這就會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淡,導致高等院校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xiàn)象。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調查對象的選擇與簡要情況
此次調查選擇的是天津理工大學在校及剛剛畢業(yè)的學生。
3、調查方法與過程
此次調查采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法,在校內展開不記名調查,共征集問卷139份。
4、調查內容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是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現(xiàn)代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實現(xiàn)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為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特進行本次問卷調查活動,本次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
調查結果及分析
你的性別
a、男45.61% b、女54.39%
你的你所在年級
a、大一23.68% b、大二65.79% c、大三4.39% d、大四6.14%
本次調查覆蓋面比較廣,男女比例較為平均
你對法律方面的問題
a、很重視40.29% b、一般關心56.12% c、無所謂3.6%
你認為我們大學生的總體法律意識情況如何
a、很強13.67% b、一般62.59% c、較弱17.88% d、很弱5.87%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法律與你的聯(lián)系程度怎樣
a、很緊密41.77% b、一般50.21% c、幾乎沒有8.02%
被調查去的大學生平時對于法律方面,報以為所謂態(tài)度的是少數(shù),但是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多數(shù)同學都只報以一般關心,并且同時認為總體法律意識也只是一般。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意識不強,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對于法律意識最重要的問題。
大多數(shù)同學的法律知識于課本與電視,課本上知識過于局限,過于書面化,沒有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lián)系。而電視上的,雖然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是專業(yè)性不夠,甚至有可能還有錯誤,對接收知識的時間和空間有著很大的限制。
5、對于結果的評價分析
由于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tǒng),要精確全面地概括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結合調查結果,對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所存在的問題作一個粗淺的概括:
根據調查數(shù)據來看,大學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識,并不是完全的法盲,每個學子從小到大受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的教育,對法律基本知識早已耳濡目染,盡管受到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但是我院大學生整體的法律素質還可以的,這里所說的只是基本常識,而不是深沉的理論,當今我院大學生也沒有必要對法律學習得面面俱到。
知法并不代表能運用法律,它們是兩碼事,運用主要是以知道為基礎,由于當今大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少,社會經驗不足,再加上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如行動容易沖動,易受別人的煽動,追求時尚和個性,好面子,在處理具體一件事情上到底很少正確使用法律,甚至做出違法的事情。
而維權更不用說了,當今大學生遇到侵犯個人權益時,大部分的學生會選擇回避,忍讓,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法律知識,但他們沒有真正的把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律意識,沒有真正的挖掘法的精神,法的價值,缺少公平,正義的理念,對法的信任程度低。
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2
為期三天的調查表明,消費者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意識及食品流通領域的交易環(huán)境、物流設施、市場管理、檢測手段等方面有所進步,但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局部煙民數(shù)量仍占有一定的比例,狀況不容樂觀。對燒烤食品這一并不陌生的事物的認識有待加強。 一、城區(qū)居民綠色消費意識明顯增強,農村居民消費觀念有待轉變
城區(qū)消費者高度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大部分消費者愿意為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健康營養(yǎng)價值支付少量的額外費用。據調查,城區(qū)消費者中特別關注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的占69%,不關注食品安全的僅占不到10%,購買食品時他們首選質量,寧可多花點錢也要選擇質量好一點的食品,通常在大型超市和商場購買食品,80%以上的消費者認為超市食品安全狀況好于批發(fā)市場和農貿市場,這與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階層的城區(qū)居民消費水平是基本相符的。
而處于低收入階層的農村消費者購買食品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價格優(yōu)先”和“實惠”。據調查,農村消費者中,購買食品的主要地點是集市和附近的小賣部,而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抱有“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這種玩笑似的傳統(tǒng)觀念。他們當中只有5%的人認識綠色食品的標志,只有17%的人認識質量安全的標志。一位農村退休老教師一言道出了心聲,他說現(xiàn)在農村居民在“吃”這一點上主要有兩點表現(xiàn)。一種是純粹為了吃飽,特別是在農忙季節(jié)勞作一天回到家里生水冷飯一湊合也就是一天,哪有精力和意識去關心飲食的營養(yǎng)健康與
安全問題,即使在平時也很少花錢買一些瓜果蔬菜之類的東西,就更不用說那些雞鴨魚肉蛋奶等營養(yǎng)品了,通常是自家菜園里種點農產品甚至有的還拿到集市上去賣;還有一種就是為了略微吃好一點,但仍然以“價格優(yōu)先”為前提,通常在集市上和小賣部里花點錢給小孩兒和老人買點營養(yǎng)品以表愛心和孝心,圖的也是實惠,雖然他們有一定的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意識,但這種意識還不是很強,還完全保護不了自己。比如,當問及“如果你購買到過期變質食品時會怎么處理?”的問題時,90%以上的人選擇扔掉忍氣吞聲,沒有人選擇投訴。 從這一點城鄉(xiāng)差距就可看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不和諧因素,努力縮小城鄉(xiāng)差距、打造城鄉(xiāng)和諧勢在必行。 二、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有所提高,關注點不斷增加 雖然目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總體上還不是特別高,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食品安全正逐漸為廣大群眾所重視。
群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在提高。從調查來看,當前消費者主要通過電視、報紙、電臺的曝光來關注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事件,有的已擴展到互聯(lián)網。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和要求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食用的產品是否安全,是否影響健康以至是否會造成對生命的威脅都成了老百姓的熱門話題。調查中一位蹬三輪的大叔說他每天都從報紙上關注這方面的信息,而且現(xiàn)在好多的“三無”產品他都不敢吃?梢姡用駥κ称钒踩录饕ㄟ^媒體了解,還有就是通過親友及其他途徑了解,比如,“蘇丹紅”、“瘦肉精”、“多
寶魚”等食品安全事件,居民基本都知道。而且一半以上的人聲稱食品廣告對他們是有影響的。因此,繼續(xù)保持和加強媒體對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事件的報道和宣傳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群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點在增多。首先是如何才能買到放心的食品。隨著群眾消費觀念越來越理性,對食品安全也越來越重視。消費者非常關心食品的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保質期、品牌、質量標志、成分和營養(yǎng)等,尤其是食品是否含有色素、添加劑、防腐劑和有毒有害。從調查情況來看,被調查者絕大多數(shù)認為一些信譽好、規(guī)模大的商場和超市的食品比較安全,個體小攤點的面包、牛奶、糖果、糕點及無包裝的糧食制品存在過期、霉變、以劣充優(yōu)的現(xiàn)象。95%以上的居民均表示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到信譽較好的超市、商家購買食品,在選購食品時,都非常關注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其次是如果買到偽劣、變質有毒的食品如何才能迅速的維權。在調查中,部分消費者對食品食用后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最關心、最關注的。大部分群眾對食品安全偶發(fā)事件,實感無奈。怎樣消除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讓消費者放心購物,更是居民十分關注的問題,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買到偽劣、變質有毒的食品后,怎樣才能得到妥善的解決,有效的維權,怎樣投訴,向誰投訴、投訴后怎樣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切實得到利益補償,消費者都十分關注。
群眾已經認識到的不安全食品主要有:注水豬肉;農藥殘留較多的蔬菜水果;市場上的假酒、假飲料、假油、假米、假調料;對人有致癌危險的商品;經過現(xiàn)代技術加工的膨化食品、方便面、果凍和很多
零食;抗生素、色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各種過期的、防腐劑、添加劑含量超高的食品;沒有保鮮措施的貯藏品,不衛(wèi)生的散裝食品等等。 三、城鄉(xiāng)食品流通領域的交易環(huán)境、物流設施等產生新的變化,食品安全管理監(jiān)督和市場管理機制有待加強
在農村,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大批小型自由集貿市場,那些小攤位的貨主定時定期到村里擺攤,為農村食品交易環(huán)境注入了新的元素。一些初具規(guī)模的'代銷點貨架上的食品種類也越來越多,這在給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食品安全監(jiān)管和市場管理帶來了困難。衛(wèi)生防疫部門對經營生鮮的超市、農貿市場和批發(fā)市場進行抽樣檢測,并將檢測結果在新聞媒體上公示。但據消費者稱,有些工作純屬走形式并未真正起效。試想本身就不是很健全的“治理之手”怎么能夠深入到那些農村死角中不規(guī)范的小攤小店里呢?
由于農村居民收入遠遠低于城區(qū),農村市場對低價食品有著很大需求,購買渠道主要是自由市場和小賣部。加之農村執(zhí)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場監(jiān)管嚴重缺位,農民購買食品既不查驗相關證照,又不索要銷售發(fā)票,致使一些“三無”食品、過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場拒之門外的食品流向農村市場。調查顯示,農村市場經銷的食品中多為自產自銷,來源于流動攤販;糕點、熟食、干果、酒等散裝食品所占比例很高;部分包裝食品沒有標明保質期;店主對過期食品選擇降價銷售。種種此類,都要求我們的監(jiān)管部門在農村食品交易環(huán)境日益復雜化的進程中切實做到為百姓健康負責,為人民謀福,努力打造城鄉(xiāng)和諧。
四、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眾多問題,朽敗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食品安全是直接關系人民健康,維持市場穩(wěn)定的重要問題,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國正處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時期,當前國內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我國食品管理監(jiān)督嚴重滯后于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增大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憂慮和擔心,使消費者對政府、企業(yè)、經營者產生信譽危機,這不得不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被調查的居民和食品生產廠家大多認為有關食品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這樣就造成政府做的不夠好、執(zhí)法不力、管理不嚴、執(zhí)法監(jiān)管時松時緊、無規(guī)范性、堅持性。執(zhí)行制度時
時不是一種監(jiān)督執(zhí)行的過程,而是一種履行手續(xù)的過場。對大企業(yè)、大超市尚且如此,更何況對一些農貿市場、小型的零售攤點和小作坊了。這就導致無論是從衛(wèi)生狀況還是產品質量上都存在極大問題,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更有甚者,在違法生產者和經營者因謀取暴利而造成食品問題時,相關部門在執(zhí)法過程中卻滋生了朽敗因素。一位接受調查的大叔氣憤的說,買種時明明要的是紅蘿卜,而種出來的卻是青蘿卜,在經銷者和相關檢測部門一頓酒飯之后,得出的結論是種子沒有問題。還有一位村長更是抱著憤世疾俗的態(tài)度說我們搞這項活動沒用,聲稱那些生產者和銷售者弄虛作假欺騙群眾,而政府的制度卻絲毫不起作用,甚至還進行庇護,老百姓投訴與他打官司值不得,即便真的打官司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老百姓。一直到我們離開他還是對
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3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食品安全關乎人民群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關系到國家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為了更好地了解人們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和關注程度,我們進行了一項針對社會的調查。本報告旨在總結調查結果,探討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看法和建議。
1、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的目的是了解社會對食品安全的認知程度、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度以及對相關監(jiān)管政策的態(tài)度,以期為政府部門提供科學、客觀的調研數(shù)據,為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提供參考。
2、調查方法
我們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覆蓋了不同年齡、職業(yè)、教育背景和地域的受訪者。問卷涵蓋了食品安全知識了解情況、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對市場上食品質量的評價、對食品安全監(jiān)管政策的認可度以及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問題。
3、調查結果
。1)食品安全認知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對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但仍有一部分人對食品安全的相關概念存在模糊甚至錯誤的'認知。其中,超過80%的受訪者表示對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等問題比較關注,認為這些問題對健康影響較大。
。2)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度
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shù)受訪者對食品安全問題非常關注,對食品質量和安全性抱有較高的期望。三分之二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曾因擔心食品安全問題而主動放棄購買某些品牌或類型的食品。
(3)食品安全監(jiān)管政策態(tài)度
在對食品安全監(jiān)管政策的態(tài)度方面,約60%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加大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度,從源頭上確保食品的安全可追溯性;同時,也有一部分受訪者對現(xiàn)行監(jiān)管政策表示滿意,認為政府的監(jiān)管力度已經足夠。
4、結論和建議
根據調查結果,針對食品安全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一是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二是加大食品安全監(jiān)管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三是鼓勵食品企業(yè)自律,提高食品質量管理水平,推動全行業(yè)提升食品安全意識。
綜上所述,食品安全是一個關乎每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也是一個綜合性、系統(tǒng)性的社會問題。希望通過本次調查,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同時也希望政府和企業(yè)能夠共同努力、密切合作,共同推動食品安全工作向更加科學、規(guī)范、健康的方向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4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從最早的“蘇丹紅”到近期的“塑化劑”,這些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質大量侵入我們的生活,牛奶、雞蛋、鮮肉、果蔬這一列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全球爆發(fā)的金融危機一樣,徹底的席卷了我們生活,對我你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威脅。
一、活動項目
明確市民食品安全意識的強弱,清楚他們關注哪些方面的食品問題
二、關鍵詞
食品安全、意識、食品添加劑
三、活動目的
食品安全問題直接影響了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則直接影響了食品的安全性,人們要提高安全意識,看清其重要性,這樣才更有利于國民健康和經濟發(fā)展。
四、調查體現(xiàn)的幾個問題
1)消費者一味的追求味道而忽視了安全問題
2)食品的價格左右了消費者的消費范圍和食品質量
3)一些個體私營對添加劑的使用量和質量要求不達標
4)消費者因消費目的不同,單一的食品安全不引起其重視
5)消費者有安全意識卻不夠全面
五、建議
1)作為廣大的消費者,不能單純的抱怨企業(yè)的道德缺失、不負責任,我們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提高食品安全的意識,面對五花八門的食品,我們不能過分的追求色香味,在選擇食品的時候,我們要將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時,遇到不合理的、非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劑或其他危害了消費者的利益時,要使用合法的手段博取自己的利益。
2)加大食品安全的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加大監(jiān)控力度,從源頭控制好食品的質量,發(fā)揮廣大市民的監(jiān)督作用,積極舉報偽劣商品,打擊非法制造不安全食品人員的勢力。
3)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應選擇信譽度較高的產品,并盡量到正規(guī)超市、商場購物,以保證所需昂食品的安全性。
4)要養(yǎng)成正確認識和防范食品添加劑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買東西務必翻過來看包裝背面配料表的習慣,盡量買不含或少含添加劑的食品,樹立“簡單的懷疑”精神,“為什么蛋糕的顏色這么鮮艷?”“為什么這種零食這么便宜?”具備這種精神,在挑選食品時,將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
六、心得感悟
食品安全問題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步走進了千家萬戶,成為了當下依舊不可小覷的問題,在前不久的“馬肉丑聞”風波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食品安全沒有旁觀者,它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的食品供應鏈已將世界各地的消費者聯(lián)系在一起,而單單的在食品安全問題上,我們不能一味的就事論事,它所折射的種種現(xiàn)實讓我們每一個公民深思。
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5
一、調查對象
這次有關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以全市60名小學生為調查對象。
二、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15日
三、調查方法
我和三位同學通過兩種方法進行調查。一種是網絡調查(制作成網絡版調查問卷,通過qq群發(fā)動調查);第二種是利用雙休日進繡山公園進行隨機調查。
四、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參與調查的男生有33人,占總人數(shù)的55%;女生27人,占總人數(shù)的45%。一年級學生有15人,占總人數(shù)的25%;二年級學生有7人,占總人數(shù)的11.67%;三年級學生有3人,占總人數(shù)的5%;四年級學生有11人,占總人數(shù)的18.33%;五、六年級學生都是12人,各占總人數(shù)的20%。
從早飯吃的地方數(shù)據可以看出我市小學生多數(shù)是比較注重的,女生比男生注重食品安全的地方多一些,國為少數(shù)(9名)男生愛在小店吃,其中竟有人愛在路邊吃,而女生只有少數(shù)(3名)愛在小店吃,并沒有人在路邊吃。其次,男生較愛在小灘小販購買食品,只有少數(shù)男同學不在小店里買食品,女生多數(shù)不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只有極少數(shù)愛在小灘小販購買一些食品。并且男生多數(shù)在小店里購買一些屬于三無食品的零食,女生只有個別去購買零食,可以說明男生不是非常注重食品安全。有些男女生因為罐頭食品較為好吃,就誤以為罐頭食品是衛(wèi)生的,這可以說明全市可能會有極個別同學把好吃食品當成了食品安全的食品了。從以上幾個方面問題及其他問題可以看出現(xiàn)在的小學生并不是極為重視食品安全,只要好吃,方便,就顧上食品安全性了。
五、結論與建議
從上面的`結果與分析可以看出,多數(shù)同學還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極少數(shù)同學有時會忘記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在這里我要提幾個建議:
1、請各位家長叮囑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2、請同學們時刻告訴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3、各班同學和老師將食品注意事項寫于紙上,貼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學?勺屢晃焕蠋熣驹谛〉昵,告訴學生不要購買零食;
5、同學們互相提醒注意食品安全問題。
總之,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看出同學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是高的,不過請個別對食品安全意識較低的同學引起注意。
關于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6
9月27日11時,肥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梁園鎮(zhèn)護城衛(wèi)生院電話報告:稱肥東縣梁園鎮(zhèn)某中學30多名學生,在學校食堂吃完早餐后出現(xiàn)嘔吐、腹痛等癥狀,在該院就診。接到報告后,肥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派遣應急調查小組,與縣衛(wèi)生監(jiān)督所相關人員一道及時趕赴現(xiàn)場,開展調查處理。現(xiàn)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基本情況
該中學為初級中學,設七至九年級三個年級,共有9個班480名在校學生,其中住校生184人,教職工30人。發(fā)生中毒的是該中學學生,共有39名學生發(fā)病,其中,男性10人,女性13人。
2 、發(fā)病經過和臨床表現(xiàn)
9月26日學校放假,當天下午有部分學生返校,當晚只有5名學生在學校食堂就餐。9月27日早上6:30學校食堂開始供應早餐,食物為油炸包子、油炸糍糕、稀飯,共有113人食用早餐,其中男生55人,女生58人就餐。當日早上7:30開始,九(1)班學生王歡,女,16歲,首先出現(xiàn)惡心癥狀,無嘔吐、腹瀉、發(fā)熱等癥狀,之后相繼有學生出現(xiàn)嘔吐等癥狀,學校將出現(xiàn)不適癥狀的學生送往護城衛(wèi)生院就診。經現(xiàn)場調查,共有39名學生到護城醫(yī)院就診,醫(yī)院對其中癥狀較重的25人予以對癥、輸液治療,當天下午全部返校上課。之后無新發(fā)病例,無死亡病例。25名輸液治療的學生中有1人2天前自感身體不適,26日晚和27日早上未進食物,另有1人自訴26日晚感覺惡心。
3 、病例定義
根據臨床表現(xiàn)及調查結果等,將本次事件中的發(fā)病者、可疑發(fā)病者和非發(fā)病者定義如下:
3.1發(fā)病者定義凡于9月27日早上在某中學食堂內就餐,且有嘔吐癥狀的為發(fā)病者。
3.2可疑發(fā)病者定義僅有惡心或腹痛癥狀的'為可疑發(fā)病者。
3.3非發(fā)病者定義凡不符合本次事件發(fā)病者和可疑發(fā)病者定義的為非發(fā)病者。
根據上述定義,對9月27日前發(fā)病的2名學生予以排除,最終確定本次事件中發(fā)病者為13人,可疑發(fā)病者10人。
3.4臨床表現(xiàn)發(fā)病和可疑發(fā)病者的主要癥狀為:惡心23例(100%),嘔吐13例(56.52%),頭痛6例(26.08%),頭暈14例(60.87%),腹痛4例(17.39%)。所有病例均無發(fā)熱、腹瀉、口唇紫紺等癥狀。
4 、流行病學調查
對13名發(fā)病和10名可疑發(fā)病的學生均進行了個案調查,對9月27日早上在學校食堂就餐未發(fā)病的32名學生進行了對照調查。
4.1時間分布在被調查的23名學生中,首例發(fā)病時間為9月27日早上7:30,末例病例為27日上午9時,發(fā)病高峰出現(xiàn)在27日上午8:30,共有13名發(fā)病者和10名可疑發(fā)病者;根據發(fā)病者共同就餐的"時間,最短潛伏期為1小時,最長潛伏期為2.5小時,平均潛伏期為2小時。
4.2人群分布在被調查23名學生中年齡最小的13歲,最大的18歲,男性11人,女性12人。未發(fā)現(xiàn)其他教職工發(fā)病。
4.3地點分布上述的23名學生中,八(1)班3人,八(3)班4人,九(1)班8人,九(2)班1人,九(3)班7人。
4.4就餐食譜調查23名發(fā)病者和可疑發(fā)病者中僅有1人吃過稀飯,其余人員均未吃稀飯;19人均吃過油炸包子或油炸糍糕,有2人僅食用油炸糍糕,另有2人僅食用油炸包子。
【食品安全的社會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關注好社會食品安全調查報告05-25
關于食品安全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1-13
食品安全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1-22
關于食品安全的寒假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3-31
食品安全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9-30
關于食品安全社會調查報告12-11
關于食品安全社會調查報告03-10
校園食品安全社會調查報告10-04
對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