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丁丁的研究報告》教學反思范文
《丁丁的研究報告》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是以榜樣引入,激發(fā)學生對研究報告的興趣;填空式練習,幫助學生對重點內容的閱讀理解和把握;比較式閱讀,使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性這三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整個的教學思路還是比較清晰。但是在具體的落實上,細節(jié)的處理上做得不夠恰當。
首先是問題不明確。
“丁丁的研究報告有哪些內容?”一提出,對于“內容”指的到底是哪些,與學生的理解和最終的答案產生了出入,作為有著引導者角色的老師,我的問題不夠明確。以致于教學一直圍繞在這點上周旋,浪費了較多的時間,影響到后面的復習和擴展沒能在本課時授完。如果由“有哪幾部分組成?內容具體是哪些(句子)?”切入,結合填空,這樣設計也許更為簡潔,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其次是評價不夠貼切。
在比較句子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問“你覺得哪句句子寫得好?說說理由!笨梢哉f,學生的發(fā)言是比較精彩的,各抒己見。但當學生意見出現不統(tǒng)一時,出乎意料之外的我,評價顯得不夠明確。如果以“你比較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方式提問,就更容易引導學生明白詳、略表達的不同效果,應因地制宜。
再次,過分地強調了研究報告的結構,而淡化了對內容的理解、感受。這讓我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徹底從老教材的框框中走出來。如何更新理念,吃透新教材,是目前我所面臨最大的問題,也是我努力尋求的方向。
除此以外,上課的節(jié)奏應有揚有抑,時而激情,時而舒緩。而我的整個教學過程中,缺少的是必要的靜讀,以此來感悟語言文字的奧妙,理解課文內容。
由于我的教學經驗尚不足,上課時有些緊張,在細節(jié)上的把握和駕馭課堂的能力還不夠。我想,通過今后每一次對教材的鉆研,每一次課堂教學的實踐,每一次對教學的反思和修改,我一定會有所進步。
【《丁丁的研究報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的研究報告10-13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08-29
教學專題研究報告09-09
(優(yōu))小學教學研究報告10-10
小學教學研究報告[優(yōu)秀]10-05
課堂教學研究報告02-12
課堂教學研究報告02-09
小班我是大丁丁教案10-10
丁丁鴨和冰冰鼠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