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見習報告總結(jié)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園見習報告總結(jié)模板
次次我們觀察的對象是小班3至3歲半的兒童,他們正出在幼兒期與學齡前期的過渡階段,因此兼有幼兒期和學齡前期兒童認知水平發(fā)展和智力發(fā)展的特點。在與他們交往的過程中,有的很活潑,有的很調(diào)皮,有的比較害羞,總之,他們是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
從外觀和行為動作上觀察:
體格發(fā)育:在本班的兒童中,他們的身高都相差不大,大約是 100 cm,體型也比較勻稱,沒有發(fā)現(xiàn)過胖或者或瘦的幼兒。我們選取了一名男生和女生分別去測量身高,分別為104.3 cm, 17.3kg;104.1 cm, 16.5kg。根據(jù)正常情況下身高體重的測量公式,這個時期孩子的身高應(yīng)為91cm左右,體重為15kg。通過我們的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說明,至少在城市地區(qū),隨著生活水平和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和父母喂養(yǎng)小孩的方法日益科學,現(xiàn)在的孩子在身高體重等方面的指數(shù)超過了過去的孩子,發(fā)育超前。此時期小朋友的手長的比較胖,手指短而粗,可以完成一般的粗動作,手指的發(fā)育還不太利于精細動作的完成。幼兒的頭長占身體長度的四分之一左右,軀干長度與腿長相當。
身體動作發(fā)展:幼兒能夠完成的動作有:跑、單腳跳、雙腳跳、下臺階、踏步(非同手同腳)、抓舉一些玩具、拿杯子喝牛奶、自己拿面包吃、在老師的指示下把自己的板凳放好、在老師帶領(lǐng)下作簡單的操、自己脫衣服、翻書、用球拍擊打玩具羽毛球,但只能擊出去無法接球,等等。這個時期幼兒活動能力明顯增強,完成簡單的粗細動作,活動范圍擴大,自己可以自主的去探索外部的世界,好動。
從語言、情感表達和智力認知上觀察:
語言發(fā)育:幼兒期的小朋友能夠比較好的表達自己簡單的要求和想法了,具有一定的表達能力,表達自己的主動行動并從中獲得滿足。他們可以與小伙伴進行交流,但一般只是“需要式”的交流,即在游戲過程中向伙伴索要或提供某物時會有簡短的交流,但不會具體去談?wù)撃骋患。他們會說簡單的句子,如“姐姐吃包子”“小手擺擺,小腳踏踏”。他們也會唱兒歌,而且不止一首。在當天的課堂上,老師上課的內(nèi)容是用“我喜歡….”來造句,表達自己的喜好。老師讓幼兒上臺,找出自己喜歡的種類的玩具車,并讓他們說出“我喜歡…顏色的…車”這一句式。一般幼兒不能自己獨立地將這一語句說出來,必須在老師的提示和誘導下才能將句子完整的說出。從簡單的“主+謂+賓”結(jié)構(gòu)的句子到“主+謂+定語1+定語2+賓語”結(jié)構(gòu)的句子的拓展,可以很好訓練幼兒的表達能力,這也是基于這一階段兒童語言發(fā)展特點上的。這個時期的幼兒正處于語言發(fā)育的關(guān)鍵時期,老師和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說話,以良好的方式的誘導,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能力。
情感表達:幼兒期的兒童情緒日漸復雜、豐富,有明顯的喜怒哀樂,會有不良情緒以及情感反應(yīng)。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很直接,喜歡一個東西就會笑,愛不釋手,圍著它團團轉(zhuǎn);討厭它就馬上扔掉,甚至會哭鬧。性格比較“強“的孩子表達的會更為激烈些,比如哭、喊、叫等。經(jīng)常被家長訓斥或以致欲望的孩子則表達的比較含蓄,不是很大膽的將情緒釋放出來,害怕周圍的人再次抑制自己的欲望。
智力及認知:3歲左右的幼兒能夠比較清楚的區(qū)分常見的顏色和物品的種類,如在擴展語句的練習中他們能分清楚玩具車的種類和顏色。同時,他們能夠區(qū)分簡單的人物差別,如老師、姐姐、阿姨、叔叔、哥哥。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強,會自己探索一些玩具的玩法。他們對時間也有一定概念,如在老師的提問下他們能大致回憶出周末跟父母去群光購物了。
認知上,根據(jù)皮亞杰的觀點,運籌前期的兒童無思維邏輯能力,2至4歲時語言能力提高,開始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能理解他人的觀點,常以自我為中心。如在與我們游戲的過程中,他們?nèi)珣{自己的興趣來親近我們,不太在意周圍的小朋友是什么樣的想法,對我們的教導和建議采取著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不太能接受。
此外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和轉(zhuǎn)移,每次的注意力不過幾分鐘,但對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則會多次給予關(guān)注,相對注意時間較長。比如我們的到來使他們非常高興,對我們非常有興趣,在老師上課和作操時會不時的扭過頭來看我們,但一旦有其他的東西更有吸引力,他們則會馬上將注意力轉(zhuǎn)移。
他們也很會模仿他人,而且往往是跟風的形式呈現(xiàn)的。例如,孩子們看到我打哈欠就紛紛模仿我的動作,用手捂住嘴巴,一傳十十傳百;有人用“打哇哇”的形式來反對老師時,其他孩子也學著他的樣子,而且非常起勁。只要有孩子帶頭,他們就會模仿。
erikson的學說中,此時的幼兒處于自主、羞怯、懷疑的時期,若父母對幼兒活動干預不當,則會引起幼兒羞怯和懷疑的心理,不利于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孩子們中,有一位女孩表現(xiàn)的非常大方,有比較強的表演欲望,在擴展語句的訓練中反應(yīng)也比較敏捷,完成的很好;相反另外一個孩子則比較害羞,說話聲音小,膽子小,在聽到臺下同學和老師的提示后才能把語句說出,而且不太完整和流利。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育,也不要過分的約束幼兒的行為與欲望,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促進幼兒自主性的發(fā)展。
其他:
關(guān)于游戲:經(jīng)過我們的觀察,這個時期孩子的游戲較多的屬于“平行式”游戲,無團隊合作的性質(zhì),即雖然在一個群體中玩耍,但還是各玩各的,同伴之間的分享和交流很少。他們玩娃娃或是賽車。通常,他們會把幼兒園里提供的模具當作真實的物品,如用紙團做的“包子”,彩色紙做的“冰淇淋”,并自己扮演一個角色,幻想自己在做菜,在吃東西等等。雖然同伴間的交流不多,但他們很喜歡跟大孩子們玩,如把我們邀請到他們的游戲中去,讓我們吃他們做的“包子”。
不安全因素:幼兒園布置比較符合標準,沒有尖的棱角,桌角被設(shè)計成圓形,也沒什么危險物品在小兒伸手可及的范圍之內(nèi)。其中,游戲區(qū)比教室高一個臺階,有可能造成幼兒的跌倒和摔傷。游戲物品有的非常小,一些小型的塑料制品有被幼兒吞入的可能性。有的游戲也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游戲過程中要求跑著的孩子突然停止,前面的孩子停住了而后面的孩子沒能來得及剎住車,造成了兩幼兒頭部的劇烈碰撞。
另外,在我們這個小班中,老師的親和力嚴重缺乏,很少有笑容,比較容易發(fā)火,對比較調(diào)皮的小朋友大聲訓斥,甚至拽小朋友的衣服,把他拎出來,我們不免為他們揪了一把心。這種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老師應(yīng)該溫柔的對待小朋友,常常讓他們看到自己的笑臉,對他們的錯誤以正確的方式糾正。
【幼兒園見習報告總結(jié)】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見習報告總結(jié)范文10-13
見習報告總結(jié)06-29
幼兒園見習報告08-29
幼兒園見習報告12-24
見習報告總結(jié)范文07-26
幼兒園見習報告范文04-14
幼兒園見習報告例文09-17
幼兒園的見習報告范文07-16
幼兒園小班見習報告06-09
見習報告范文幼兒園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