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
農產品是農業(yè)中生產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麥以及各個地區(qū)土特產等。小編整理分享的可行性分析報告論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農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
農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
20世紀90年代,日本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農產品銷售模式――直銷。隨后十幾年,發(fā)展的如火如荼。我國作為一個農業(yè)大國,農產品流通問題一直是困擾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多專家學者進行了很多很有意義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借鑒日本的經驗,以藁城市的綠色蔬菜銷售為例,對我國農產品流通中直銷模式的可行性進行探討。
1 日本的農產品直銷模式
20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農產品流通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流通模式――直銷店。所謂直銷店,就是一種設立在農家周圍銷售當地農產品的商業(yè)設施。日本的農產品直銷店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直銷店以當地農戶為流通主體,農民成為流通渠道的支配者。這是直銷店區(qū)別于其他流通模式最重要的特點。在這種模式下,農戶不再被動的受支配,他們扮演著農產品的生產者和商品經營者的雙重身份。他們一面從事農業(yè)生產,一面又把他們消費剩余的農產品拿到直銷店去出售。這樣,相當于農戶直接與市場進行了銜接,解決了農產品銷售困難的問題。另外,通過直銷店還使得農戶掌握了一定的農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制定權。
(2)地產地銷。這是直銷店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日本是一個小農經濟國家,也存在著“三農”問題。要解決好“三農”問題,搞好農產品的流通是關鍵。為了便于農產品的銷售,直銷店一般都在城市近郊、城鄉(xiāng)結合部或農產品產地開設,盡量縮短農產品從產地到消費者的空間距離。地產地銷不僅縮短了空間距離,還大大節(jié)省了流通時間和流通成本,而且活化了當地經濟,挺高了農民收入,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日本農產品的直銷模式,對我國的農產品流通是否適用呢?下面以綠色蔬菜生產大縣――藁城為例,進一步探究農產品直銷模式在我國是否可行。
2 目前藁城市綠色蔬菜的流通模式
藁城市的蔬菜產銷是一個以農戶、合作社和科技園三方緊密合作的體系。科技園的任務主要有兩方面,一是負責技術引進、農業(yè)創(chuàng)新和組織推廣;二是負責挖掘市場,以市場為導向,扶持農戶種植。合作社負責將分散的農戶聯(lián)合起來進行生產。而農戶唯一要做的就是專心從事生產種植。整個蔬菜的銷售渠道是農戶生產――專業(yè)合作社質檢加工――農業(yè)科技園再質檢加工、進行品牌精裝――通過農業(yè)中介組織或專業(yè)物流公司進行銷售。這期間,專業(yè)合作社也可以直接面對市場自行銷售一部分。這一套銷售模式,在農產品規(guī);N植的地區(qū)是比較常見的,它本身所具有的優(yōu)點是:
(1)專業(yè)化分工,提高了效率。在上述流通過程中,農戶只需要負責生產種植,等產品收獲后直接交給合作社就完事了,沒有任何后顧之憂;合作社負責集中組織農戶生產,統(tǒng)一收繳農戶產品;而農業(yè)科技園主要負責給農戶提供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以及新品種的引進和培育、新技術的推廣,還有最后的產品銷售工作。這樣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生產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2)較好的維護了弱勢農戶的利益。農村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使分散的農戶弱小無助,市場信息不靈,種、養(yǎng)盲目,加工能力弱小,農產品保鮮和運輸多有不便,且易受中間商的盤剝。而專業(yè)合作社能夠使農戶集合起來,作為一個經濟實體進入市場,改變了單個農戶的弱勢地位。
(3)更好的發(fā)揮了規(guī)模經濟的作用。農業(yè)作為第一產業(yè),其科技含量較低,所以它的發(fā)展壯大,必須依靠規(guī);洜I,發(fā)揮規(guī)模效應。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農業(yè)大國,農業(yè)的`規(guī);洜I做的還很不夠。在這一方面,合作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把農戶組織起來,形成一定的規(guī)模,實現(xiàn)規(guī);洜I。
3 當前藁城市綠色蔬菜流通模式的不足及其解決對策
雖然藁城市目前的蔬菜流通模式有一些優(yōu)點,但是也有明顯的不足。比如:一方面,通過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進行流通,要求農產品必須合乎一定的規(guī)格,包括在質量上和外形上都要達到標準,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就不能進行銷售。這樣無形中就使得一部分不合標準的農產品無法銷售,產生了浪費。另一方面,這種流通模式,相對是一種大批量、常規(guī)化的銷售模式,對于個別消費者特殊的需求,則無法滿足。如果通過直銷模式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首先,對于那些外形不符合標準,無法通過合作社進行統(tǒng)一流通的蔬菜,如果它本身質量沒有問題,就可以放在直銷店里,把價格定的適當便宜些,很容易就能賣出去,避免了浪費。再次,一些消費者特別青睞新鮮的蔬菜,如果通過傳統(tǒng)的流通模式,等蔬菜到達超市或批發(fā)市場,新鮮度早已大打折扣了。而在直銷店里,可以親眼看著農戶從田地里把蔬菜采摘回來,既新鮮,買來也放心。此外,在直銷店買菜,能夠和農戶直接面對面交流,隨意攀談幾句,或者聊一聊蔬菜的烹調方法,溫情效應就會顯現(xiàn)出來,而溫情效應的產生會大大消除消費者對生產者的不信任,有利于良性的生產消費關系的建立。
由此可見,通過直銷店進行農產品直銷,對主流的流通模式一個很好的補充,是很有必要加以發(fā)展的。
4 藁城市綠色蔬菜流通直銷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借鑒日本農產品直銷模式的經驗,結合自身的特點,筆者認為藁城市發(fā)展綠色蔬菜直銷至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是具有可行性的:
(1)地理位置。農產品的直銷店一般建立在農產品產地、城市近郊或城鄉(xiāng)結合部。藁城市位于石家莊市東部,距市區(qū)僅31公里,也就是不到半個小時的車程。而且藁城市是省會“1+4”組團城市之一,發(fā)展方向之一是做好省會的“菜籃子”。從這點看,是滿足直銷模式在地理位置上的條件的。
(2)基礎條件。直銷模式發(fā)展所依托的載體是直銷店,它是農產品銷售的窗口。直銷店的選址必須符合兩點:第一,離生產基地近,方便農產品的搬運;第二,離公路要近,方便消費者到達。藁城市的蔬菜種植基地大多比鄰干道,所以比較容易滿足直銷店的選址要求,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地產地銷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直銷店的建立需要一定量的資金,單個農戶無力承擔。這時,專業(yè)合作社就可以發(fā)揮作用。由合作社牽頭,再由農戶集資,或者合作社出面擔保申請農業(yè)貸款,這樣就解決了資金問題。
(3)消費群體。產品銷售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消費者,產品再好,銷售渠道再合理,沒有消費者也是白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F(xiàn)在吃東西不再只追求色香味,更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在都市尤其如此,這已經成為了都市人們的生活時尚。再加上現(xiàn)在都市的有車一族急劇增加,交通也越來越便利,周末全家開車出去,到郊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放松一下疲憊的身心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在路上,看見田間地頭的蔬菜直銷店,進去轉轉,發(fā)現(xiàn)陳列的蔬菜既新鮮,品質又好,價格也不貴(因為節(jié)省了大量的流通成本),當然就忍不住要買一些。這樣的消費群體現(xiàn)在已經不是少數了,而且會越來越多。
5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雖然中日兩國的國情不同,凡事不能生搬硬套,但就藁城目前綠色蔬菜的流通現(xiàn)狀和自身的一些條件來看,進行農產品直銷還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推而廣之,在全國范圍內,條件和藁城市相類似的地方還有很多,他們也是完全可以借鑒并推廣這一直銷模式的。不過,目前看來直銷這一模式還不適合作為農產品流通的主流模式,它只能作為一個補充,一個輔助。但是它所具備的一些優(yōu)勢,如:縮短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農戶和合作社的收入,提高生產積極性;加強帶動觀光農業(yè)和農家樂餐廳等決定了它是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的。
【農產品可行性分析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農產品電商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06-05
可行性分析報告04-01
可行性分析報告03-30
農產品分析調研報告01-11
可行性分析報告英文04-01
可行性分析報告范文11-14
可行性分析報告范本04-01
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08-30
并購可行性分析報告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