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含有山字的成語
成語又是一種現(xiàn)成的話,跟習(xí)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qū)別,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暮猩阶值某烧Z,希望大家喜歡。
含有山字的成語1
1.詞 目:移山拔海
發(fā) 音: yí shān bá hǎi
釋 義: 移動(dòng)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出 處: 晉·葛洪《抱樸子·交際》:“勢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示 例: 讓神話里的~的英雄在上空嘆息?!
郭小川《閃耀吧,青春的火光》詩
2.詞 目: 嘯傲湖山
發(fā) 音: xiào ào hú shān
釋 義: 嘯傲:隨意長嘯吟詠游樂。在江湖山野中自由自在地吟詠游賞。
出 處: 姚華《曲海一勺》:“折攬勝登臨,亦傳嘯傲湖山之作!
3.詞 目: 聳膊成山
發(fā) 音: sǒng bó chéng shān
釋 義: 肩膀聳起成了一個(gè)“山”字。形容人聳肩縮頸的相貌。也形容人體瘦削的樣子。
出 處: 宋·陸游《衰疾》:“捉襟見肘貧無敵,聳膊成山瘦可知。”
4.詞 目: 山中無好漢,猢猻稱霸王
發(fā) 音: shān zhōng wú hǎo hàn,hú sūn chēng bà wáng
釋 義: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dāng)主要角色。同“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5.目: 山遙路遠(yuǎn)
發(fā) 音: shān yáo lù yuǎn
釋 義: 形容路途遙遠(yuǎn)。
出 處: 元·陳以仁《存孝打虎》楔子:“避不的山遙路遠(yuǎn)。”
6.詞 目: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發(fā) 音: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釋 義: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dāng)主要角色。
出 處: 《晚清文學(xué)叢鈔·冷眼觀》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過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弄慣了的脾氣,陪著朋友來吃臺把酒,就像是連四塊下腳錢都是冤枉花的`!
7.詞 目: 入寶山而空回
發(fā) 音: 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huí
釋 義: 寶山:聚藏寶物的山。進(jìn)入滿藏寶物的山間卻空著手而回來。比喻雖遇到了很好的機(jī)會(huì),卻一無所得。
出 處: 《先撥志始》卷下:“在婿固不敢厚望,入寶山而空回,想岳亦不能忘情也。”
8.詞 目: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發(fā) 音: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釋 義: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出 處: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示 例: 雖然這場大火使他的一切都付之一炬,但他相信只要~,他很快就能站起來。
9.詞 目: 眾喣漂山
發(fā) 音: zhòng xǔ piāo shān
釋 義: 喣:吹氣。許多人吹氣,能使山漂走。比喻說壞話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損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出 處: 《漢書·中山靖王勝傳》:“夫眾喣漂山,聚蚊成雷。”
示 例: ~不易安,勢張那復(fù)撫狂瀾。
元·王惲《秋澗全集·哀挽亡友中丞王兄五首》
10.詞 目: 淵停山立
發(fā) 音: yuān tíng shān lì
釋 義: 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出 處: 清·錢謙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順祥,篤誡明允,淵停山立,不茍訾笑!
11.詞 目: 義海恩山
發(fā) 音: yì hǎi ēn shān
釋 義: 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義深厚。
出 處: 元·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將人的義海恩山,都做了遠(yuǎn)水遙岑!
12.詞 目: 移山造海
發(fā) 音: yí shān zào hǎi
釋 義: 移動(dòng)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力量和氣魄。
出 處: 朱德《和何香凝主任〈農(nóng)村〉原韻》之二:“移山造海志掀天,千萬人民涌向前!
示 例: 那些~的人們,幾萬、幾萬在勞動(dòng)著,最多的時(shí)候曾達(dá)十幾萬人。秦牧《花城·古董》
13.詞 目: 高山仰之
發(fā) 音: gāo shān yǎng zhī
釋 義: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同“高山仰止”。
出 處: 《管子·九守》:“高山仰之,不可極也。”《鬼谷子·符言》:“高山仰之可極,深淵度之可測,神明之德術(shù)正靜,其莫之極。”
14.詞 目: 投山竄海
發(fā) 音: tóu shān cuàn hǎi
釋 義: 山、海,荒涼邊遠(yuǎn)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涼邊遠(yuǎn)的地區(qū)。
出 處: 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若使事得其實(shí),罪當(dāng)其身,則將浴蘭沐芳,自屏于烹鮮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竄海,轉(zhuǎn)死溝壑,豈能明目張膽,托書自陳耶?”
15.詞 目: 梯山棧谷
發(fā) 音: tī shān zhàn gǔ
釋 義: 指鑿梯、修棧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險(xiǎn)阻。
16.詞 目: 水剩山殘
發(fā) 音: shuǐ shèng shān cán
釋 義: 多指亡國或經(jīng)過變亂后國土分裂、山河殘破的景象。
出 處: 唐·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五:“剩水滄江破,殘山碣石開”。
含有山字的成語2
1、大好河山——河山:國土。無限完美的祖國大地。
2、窮山惡水——窮山:荒山;惡水:經(jīng)常引起災(zāi)害的河流湖泊等。形容自然條件十分差。
3、山遙水遠(yuǎn)——謂道路遙遠(yuǎn)。
4、醉玉頹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dú)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焙笠浴白碛耦j山”形容男子風(fēng)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風(fēng)采。
5、半壁山河——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6、拔山超!纹鸶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
7、箕山之操——舊時(shí)用以稱譽(yù)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節(jié)”。
8、山窮水?dāng)唷姟吧礁F水盡”。
9、名山勝川——風(fēng)景優(yōu)美的著名河山。
10、綠水青山——泛稱完美山河。
11、山行海宿——行于山間和宿于海上。謂行旅艱險(xiǎn)。
12、坐山觀虎斗——比喻對雙方的斗爭采取旁觀的態(tài)度,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13、仙山樓閣——《史記·封禪書》:“自威(齊威王)宣(齊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fēng)輒引去,終莫能至云!碧瓢拙右住
14、山崩地坼——山岳崩塌,大地裂開。亦用以形容響聲強(qiáng)烈巨大。
15、山河易改,本性難移——指習(xí)慣成性,很難改變。
16、巴山蜀水——巴蜀指四川一帶。四川一帶的山山水水。
17、山鳴谷應(yīng)——形容回音響亮,也比喻此鳴彼應(yīng),互相配合。
18、山清水秀——形容風(fēng)景優(yōu)美。
19、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敵百。指山河險(xiǎn)固,能夠二敵百。后指國力強(qiáng)盛,邊防穩(wěn)固的國家
20、山復(fù)整妝——明月高懸,青山輝映,更為秀麗,如同重整妝飾。
21、云雨巫山——原指古代神話傳說巫山神女興云降雨的事。后稱男女歡合。
22、地動(dòng)山搖——地震發(fā)生時(shí)大地顫動(dòng),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斗爭激烈。
23、江山如故——故:從前。高山大河面貌依舊。多用于比喻物是人非。
24、山棲谷隱——在山中棲身,到谷中喝水。形容隱居生活。
25、移山跨海——移動(dòng)山岳,跨越大海。比喻力量巨大。
26、山窮水絕——見“山窮水盡”。
27、山長水遠(yuǎn)——比喻道路遙遠(yuǎn)艱險(xiǎn)。
28、百二山川——比喻山河險(xiǎn)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29、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
30、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1、逾山越!竭^山海。謂長途跋涉。
32、鐵壁銅山——比喻堅(jiān)強(qiáng)可靠的勢力。
33、逢山開道,遇水造橋——逢:遭逢,遇見。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xiǎn),打通前進(jìn)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34、山南海北——指遙遠(yuǎn)不能確指的地方或指四面八方。
35、升山采珠——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辦事的方向方法錯(cuò)誤,必須達(dá)不到目的。
36、山容海納——形容胸懷寬廣,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樣容物。
37、山河表里——語出《左傳·僖公八年》:“楚師背酅而舍。晉侯患之,聽輿人之誦曰:‘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裳。子犯曰:‘戰(zhàn)也!戰(zhàn)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zé)o害也!焙笠浴吧胶颖砝铩毙稳菪蝿蓦U(xiǎn)要。
38、山陰乘興——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戴逵),時(shí)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jīng)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后因以“山陰乘興”指訪友。
39、鑄山煮!_采山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比喻善于開發(fā)自然資源。
40、山包海容——比喻器量宏大,胸襟開闊。
41、火山湯海——喻艱難危險(xiǎn)。
42、半壁河山——指國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43、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樣深重。
44、名山勝水——見“名山勝川”。
45、鐵案如山——鐵案:證據(jù)確鑿的`案件或結(jié)論。形容證據(jù)確鑿,定的案象山那樣不能推翻。
46、移山倒!釀(dòng)大山,翻倒大海。比喻人類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和雄偉氣概。
47、逼上梁山——逼:逼迫;梁山:又稱梁山泊,今山東省境內(nèi)。比喻被迫起來反抗。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種行動(dòng)
48、占山為王——占:占據(jù),霸占;王:統(tǒng)治者。占據(jù)山頭,自稱為王。比喻獨(dú)霸一方,稱王稱霸
49、拔樹撼山——拔起大樹,搖動(dòng)高山。形容聲勢極大。
50、漫山塞野——同“漫山遍野”。
51、巴山度嶺——指爬山越嶺。
52、懷山襄陵——謂洪水洶涌奔騰溢上山陵。
53、枕山臂江——謂依山傍水。
54、枕山襟!可揭篮。
55、積甲山齊——兵甲堆疊如山。極言其多。
56、恩同山岳——猶恩重如山。
57、水滿金山——見“水漫金山”。
58、恩重丘山——恩:恩惠。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59、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60、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凈。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61、東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后又重新得勢。
62、深山幽谷——見“深山窮谷”。
63、箕山之風(fēng)——指隱士的風(fēng)范。
64、水闊山高——闊:寬,廣闊,指有廣闊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脈隔著,不得相通。
65、連山排!稳輸(shù)量多規(guī)模大。
66、廬山真面——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
67、醉山頹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fēng)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云:‘肅肅如松下風(fēng),高而徐行!焦:‘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dú)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后以“醉山頹倒”形容醉態(tài)。
68、邈若河山——同“邈若山河”。
69、扛鼎拔山——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70、盟山誓!獙χ胶C耸模改信鄲蹐(jiān)貞不屈
71、冰山難靠——比喻不能長久的權(quán)勢,難于依靠。
72、拔山舉鼎——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73、隔行如隔山——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這一行業(yè)的門道。
74、千山萬壑——壑:山溝。山巒連綿,高低重迭。
75、寶山空回——走進(jìn)到處是寶物的山里,卻空手出來。比喻根據(jù)條件,本來應(yīng)當(dāng)有豐富的收獲,卻一無所得(多指求知)。
76、銅山金穴——比喻極其富有。
77、水漫金山——神話故事。金山,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栋籽┻z音·馬頭調(diào)·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lǐng)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币嘧鳌八疂M金山”。魯迅《墳·論雷峰塔的倒掉》:“捍法海禪師呴便將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來
78、拄笏看山——拄:支撐;笏:古代大臣上朝時(shí)拿著的手版。舊時(shí)比喻在官有高致。
79、隔山買老牛——比喻人辦事冒失,沒有弄清情景,就輕易決定。
80、涉海登山——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艱苦,也形容行程連綿不斷。亦作“涉水登山”。
81、登山涉水——爬山過水。比喻歷盡艱難。
82、道山學(xué)!缹W(xué):學(xué)問。學(xué)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xué)識淵博。
83、蕩海拔山——搖動(dòng)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氣十分大。
84、敲山震虎——見“敲山振虎”。
85、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開。形容響聲巨大或變化劇烈。
86、枕山棲谷——比喻過隱居生活。
87、劍樹刀山——佛教所說的地獄之刑。形容極殘酷的刑罰。
88、誓海盟山——同“山盟海誓”。
89、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敵百。比喻山河險(xiǎn)固之地
90、愚公移山——比喻堅(jiān)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jiān)定不移地進(jìn)行斗爭。
91、山陬海噬——形容遙遠(yuǎn)偏僻的地方。
92、千水萬山——見“千山萬水”。
93、山林隱逸——隱居山林的士人。即隱士。
94、童山濯濯——沒有樹木,光禿禿的山。
95、山銳則不高——比喻人太露鋒茫,就成不了大事。
96、丘山之功——比喻功績偉大。
97、山崩地塌——見“山崩地陷”。
98、劚山覓玉——喻深入推究,求得事物真諦。
99、銅山西崩,洛鐘東應(yīng)——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100、氣涌如山——形容惱怒到極點(diǎn)。
101、猿穴壞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會(huì)造成大災(zāi)禍。
102、投山竄海——山海,荒涼邊遠(yuǎn)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涼邊遠(yuǎn)的地區(qū)。
103、坐吃山崩——只坐著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費(fèi)而不從事生產(chǎn),即使有堆積如山的財(cái)富,也要耗盡。
104、移山竭海——移動(dòng)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105、水遠(yuǎn)山遙——謂路程遙遠(yuǎn)。
106、山崩川竭——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rèn)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107、拔山扛鼎——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108、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極有價(jià)值
109、使蚊負(fù)山——使:派,令;負(fù):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勝任。
110、山珍海味——海錯(cuò):指各種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chǎn)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111、披發(fā)入山——謂離開俗世而隱居。
112、開山老祖——佛教語,指最初建立寺廟的人,即始祖。比喻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
113、藏諸名山,傳之其人——諸:之于的合音;傳:傳布流傳;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之后志趣相投的人
114、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115、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期望。
116、山砠水厓——石山和水濱。泛指荒僻的處所。
117、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比喻只要基礎(chǔ)或根本還存在,暫時(shí)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118、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嶺和水流。
119、山眉水眼——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靈。亦作“水眼山眉”。
120、爬山涉水——形容路途艱辛。
121、義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義深厚。
122、華屋山丘——壯麗的建筑化為土丘。比喻興亡盛衰的迅速。
123、關(guān)山迢遞——關(guān):關(guān)隘;迢遞:遙遠(yuǎn)的樣貌。指路途遙遠(yuǎn)。
124、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山陰道:在會(huì)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yīng)接可是來。
125、山棲谷飲——棲息于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來喝。形容隱居生活。
126、跋山涉水——跋:踏;山:山嶺;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127、海沸山崩——海水沸騰,山石崩塌。比喻變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搖”。
128、崇山峻嶺——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峻的山嶺
129、深山窮林——與山外林外距離遠(yuǎn)的人跡罕至的山嶺森林。
130、水宿山行——夜宿于水,日行于山。形容長途跋涉。
131、山盟海誓——盟:盟約;誓:誓言。指男女相愛時(shí)立下的誓言,表示愛情要象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
132、猛虎出山——像兇猛的老虎出山一樣。形容動(dòng)作勇猛又快速。亦作“猛虎下山”“猛虎離山”。
133、地動(dòng)山摧——見“地動(dòng)山搖”。
134、鉆山塞!扔髯鰳O為困難的事。
135、關(guān)山阻隔——關(guān)隘山嶺阻擋隔絕。形容路途艱難,往來不易。
136、棧山航!赴仙缴嫠,逾越險(xiǎn)阻。
137、功若丘山——功:功績。若:像,如同。功績像山一樣。比喻功績十分大。
138、他山之石——比喻能幫忙自我改正缺點(diǎn)的人或意見。
139、誓山盟!吧矫撕J摹。
140、山吟澤唱——山歌民謠。
141、藏諸名山——見“藏之名山”。
142、累土至山——比喻由小到大,積少成多。
143、放虎歸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144、水盡山窮——同“水窮山盡”。
145、模山范水——用文字或圖畫描繪山水景物。
146、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比喻自我所在的地方有什么條件,就依靠什么條件生活。
147、氣吞山河——?dú)鈩菽軌蛲虥]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148、山溜穿石——山里的滴水能夠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能夠成功。
149、坐吃山空——只坐著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費(fèi)而不從事生產(chǎn),即使有堆積如山的財(cái)富,也要耗盡。
150、坐食山空——同“坐吃山空”。
【含有山字的成語】相關(guān)文章:
含有“光”字的成語10-08
含有火字的成語及其解釋12-30
含有愛字的成語有哪些07-22
含有心字的成語帶解釋10-28
祝福成語含有雨08-17
含有數(shù)的成語大全07-20
含有星月的成語有哪些01-31
含有兔字的經(jīng)典對聯(lián)(精選210句)03-10
什么食物含有膠原蛋白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