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自然的絕唱作文
當你孤身在外靜夜臨窗而坐細聽“滴答滴答”的雨打梧桐葉時,當你激情澎湃面對驚濤拍岸怒波洶涌的大海時,當你郁郁寡歡思鄉(xiāng)無限卻聽到蕭蕭落木飄零而下的低吟時,當你歡欣雀躍精神抖擻一路盡聞百鳥爭鳴時,你為這些聲音感嘆過嗎?它們?nèi)绱藙勇,如此引人入勝,而又如此暗合心意,如此善解人言?/p>
正是這些奇妙的自然的歌聲,引得多少文人墨客競相折腰!扒屣L徐來,水波不興”的淡抹,“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霞”的濃妝;“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震撼,“隨風潛入夜”的悄然;“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謐,“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的嘈切……這未經(jīng)雕的天籟之音,讓人感到自己多么渺小,恨不得多生幾雙耳,一頭扎進自然的合唱團里去。
正是這多樣的自然的歌聲,給了多少離人騷客當頭一棒的啟發(fā)。后主聽著滾滾江水,發(fā)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亡國之嘆;東坡聆聽雨打竹葉,生出“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悠然;岳飛倚馬而聞蕭瑟寒風,立下“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決心……這未經(jīng)雕飾的天籟之音,是那么動人心弦,讓人為其哭為其笑,為其感慨為其哀嘆為其喜悅為其狂歌。
然而,自然的歌聲是人賦予的,沒有人的傾聽,沒有人的欣賞,沒有人的揣摩,沒有人的摸索,自然,這一天生的歌唱家,也只能像終老病死在馬廄的千里馬,不能馳騁四方。有了人,有了人的聰慧,便多了“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靈氣。“雪盡馬蹄輕”,那是怎樣一種輕吟;“訴盡春愁春不管,杜鵑樹上杜鵑啼”,又是怎樣一種哀怨;“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將是怎樣一種歡呼;“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又是怎樣一種憂嘆。有了人,有了人的想象,自然便多了更多的聲部。“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是哀嘆的人占鬼語;“夜半鐘聲到客船”,是敲在游子心扉的鐘鳴。最讓人叫絕的,是“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那一縷寒氣,仿佛能用耳細訴進心。
唱不盡聽不完的自然的歌聲,有了人的參與。“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融進了無限憂傷;“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何等和諧;“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人化做景……只
有這種“天人合一”的詠嘆調(diào),只有這種人與自然合奏的小舞曲,才能鑄造經(jīng)典的自然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