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寫雨的散文
寫雨的散文,雨色一樣美麗,雨聲一樣動聽,下面帶來寫雨的散文范文,一起來閱讀借鑒。
寫雨的散文【1】
汪國真 雨的隨想
有時,外面下著雨心卻晴著;又有時,外面晴著心卻下著雨。
世界上許多東西在對比中讓你品味。
心晴的時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時候,晴也是雨。
不過,無論怎么樣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難忘。
雨有一種神奇;它能彌漫成一種情調(diào),浸潤成一種氛圍,鐫刻成一種記憶。
當(dāng)然,有時也能瓢潑成一種災(zāi)難。
春天的風(fēng)沙,夏天的溽悶,秋天的干燥,都使人們祈盼著下雨。
一場雨還能使空氣清新許多,街道明亮許多,“春雨貴如油”,對雨的渴盼不獨農(nóng)人有。
有雨的時候既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人們卻多不以為然。
或許因為有雨的季節(jié)氣候不太冷,讓太陽一邊涼快會兒也好。
有雨的夜晚則另有一番月夜所沒有韻味。
有時不由讓人想起李商隱:“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難得的愜意。
聽著雨水輕輕叩擊大葉楊或梧桐樹那闊大的葉片時沙沙的聲響,那種滋潤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萊德漫鋼琴下流淌出來的《秋日私語》般雅致的旋律也難以比擬。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無與倫比。
一對戀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尋常不過。
但下雨天手中魔術(shù)般多了一把淡藍(lán)色的小傘,身上多了件米黃色的風(fēng)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
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輕是一幅耐讀的圖畫。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
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詩或者有詩如雨,便覺得奇好。
寫雨的散文【2】
雨的抒情(散文)
(臺灣)季薇
雨,好像是千萬支魔指;好像是千萬條琴弦,彈出了千變?nèi)f化的聲音。
春雨柔軟,夏雨粗獷,秋雨蒼涼,冬雨肅殺;因季節(jié)變化,情調(diào)各異。
但是,雨色一樣美麗,雨聲一樣動聽。
在圖畫音樂和詩歌里,有許多描寫雨的佳作。
線條色彩和音樂旋律,空靈剔透。
輕細(xì)的雨花,像飄忽的霧,白茫茫的,輕吻著人的臉,微微覺著癢;又輕輕濡濕著衣裳。
雨傘仿佛是風(fēng)帆,在雨色蒙蒙中載浮載沉;也像一只只大翅膀,東南西北,無邊無垠,因風(fēng)四處飄航。
沉默的雨,無聲勝有聲;逗人的雨,真叫人喜悅。
可以不必穿雨衣,在戶外躑躅漫步,雨似蜜似酒,滋潤著心靈。
——這夢幻似的雨,這奇異的雨,夢幻似的教人幻想。
記得杏花春雨的江南,雨點敲打著船篷,雨中也有梨花的幽香。
記得西湖的夏雨,元氣淋漓,滿湖荷葉被打得篤篤地響。
記得天目山的秋雨,重霧深鎖,萬木蕭蕭,撐天的松柏經(jīng)雨洗滌,顯得格外蒼勁。
記得富春江的冬雨,如泣如訴,兩岸茅屋炊煙陰陰沉沉,像一幅染濕了的鉛筆畫。
細(xì)雨微風(fēng)的夜,適宜讀詩和散文。
狂風(fēng)暴雨的夜,則宜恐怖神怪小說。
要不然,便邀幾位知己,泡幾杯濃茶,買一包花生米,點上一支洋燭,又當(dāng)另有一番情趣。
風(fēng)雨更宜懷人,懷人常不寐;一聲風(fēng)一聲雨,都似離人低訴。
那年夏天,和友人在春秋閣小坐。
那時候,菱角已經(jīng)成熟,蓮池潭上,鄉(xiāng)人駕著小船,忙于采摘;天空的白云,和水面的白鷺相映成趣。
陣雨驟來,如萬馬奔騰;半屏山忽然不見了,只有密密的雨,密密地替蓮池掛上了珠簾。
陣雨里,那些采菱角的船,依然從容地游移搖蕩。
船上的人連蓑衣也不穿。
臺灣南部雨量不多。
尤其是高雄,灰土漫天;樹枝樹葉上厚墩墩地堆積著塵埃,經(jīng)陣雨一淋,蒼翠碧綠。
雨后的壽山,嫵媚地俯視默默的愛河;銀鱗似的水波也被青青的山染綠了。
河堤上,那一排水泥柱上,那一排路燈的瓷罩,白玉球似的鑲嵌在山水之間,依稀是西湖的景色。
寫雨的散文【3】
《雨》郁達(dá)夫
周作人先生名其書齋曰苦雨,恰正與東坡的喜雨亭名相反。
其實,北方的雨,卻都可喜,因其難得之故。
像今年那么的水災(zāi),也并不是雨多的必然結(jié)果;我們應(yīng)該責(zé)備治河的人,不事先預(yù)防,只曉得糊涂搪塞,虛糜國帑,一旦有事,就互相推諉,但救目前。
人生萬事,總得有個變換,方覺有趣;生之于死,喜之于悲,都是如此,推及天時,又何嘗不然?無雨哪能見晴之可愛,沒有夜也將看不出晝之光明。
我生長江南,按理是應(yīng)該不喜歡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時候,得幾點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愛的事情!“小樓一夜聽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細(xì)雨潤如酥”,從前的詩人,早就先我說過了。
夏天的雨,可以殺暑,可以潤禾,它的價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說。
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別一種境地,昔人所謂“雨到深秋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的詩句,就在說秋雨的耐人尋味。
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風(fēng)愁煞人”的一聲長嘆,乃別有懷抱者的托辭,人自愁耳,何關(guān)雨事。
三冬的寒雨,愛的人恐怕不多。
但“江關(guān)雁聲來渺渺,燈昏宮漏聽沉沉”的妙處,若非身歷其境者決領(lǐng)悟不到。
記得曾賓谷曾以《詩品》中語名詩,叫作《賞雨茅屋齋詩集》。
他的詩境如何,我不曉得,但“賞雨茅屋”這四個字,真是多么的有趣!尤其是到了冬初秋晚,正當(dāng)“蒼山寒氣深,高林霜葉稀”的時節(jié)。
寫雨的散文【4】
聽雨
是雋永在杜牧的杏花酒中么?是瀟灑在晏幾道的琵琶弦上么?夜里,雨,淅淅瀝瀝的下著……
總愛聽雨,特別在春天的夜里,纖細(xì)的雨絲,一簾交疊著一簾,連綿不斷地閃爍著,演奏出一曲寧靜的春之聲。
雨聲是寂寂春夜中最美好的音樂,有時清涼明快,有時凄涼哽咽,隨著聽者的情緒,心境會演繹出不同的聽覺效應(yīng),也會衍生出“梧桐細(xì)雨”的名句和“雨打芭蕉”的名曲來。
聲聲長,聲聲短。
夜雨,淅淅瀝瀝地沿著歲月的滄桑一路從天宇之中傳來,柔情地伴著我的思緒,浸潤在唐詩宋詞之中。
春雨下在夜里,“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春雨落在地上,“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雨飄在空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春雨灑在曠野,“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春雨戀在農(nóng)家,“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春雨濃了思念,“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春雨潤在心中,“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而蔣捷的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亦將聽雨之感描繪得淋漓盡致。
雨是有生命的,輕輕的飄來,靜靜的落下,洗去大地的塵埃,滋潤萬物萌生;雨是有心聲的,雨聲是天籟之聲,遠(yuǎn)離塵世的喧囂,毫不夾雜一點污念。
靜靜地聽著外面的雨聲,聽著雨的溫柔、雨的豪放、雨的纏綿、雨的呢喃,聽著這春夜的雨聲,思緒便也隨之飛揚。
有的雨聲是人心靈的剖白,那圈圈韻律和陣陣漣漪讓你更明白,那是她與他心靈的訴說。
因為有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才讓詩人有了“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想象。
有的雨聲是在渲染著人們惆悵和憂傷的情調(diào)。
因為“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竟讓才女“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感悟到“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意境。
有的雨聲是人心靈深處那根纏綿的情愫。
因為“試問閑都愁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才有了“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美景。
是啊,人擁有的,雨也有;而人沒有的,雨仍然擁有。
這些都能從雨的聲音中覺察和品味出來:竹雨的淅淅瀝瀝,那是竹與雨的品性的融合,它用雨聲描繪著竹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和雨的晶瑩剔透;荷雨的點點滴滴,那是荷與雨的心靈的滲透,它用雨聲傳播著荷的冰清玉潔和雨的玲瓏玉潤。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春雨桃花,繾綣風(fēng)流,道不完鶯鶯燕燕,花花葉葉,秋雨梧桐,纏綿悱惻。
夜已深,窗外,春雨已濃成簾幕……
【寫雨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寫雨的隨筆散文10-09
寫雨的優(yōu)美散文10-06
關(guān)于寫雨的散文10-06
寫雨抒情散文10-26
寫雨的散文優(yōu)美片段11-15
寫春天的雨的唯美散文10-05
寫相思雨散文(通用9篇)10-25
寫一篇關(guān)于雨的散文10-06
雨隨筆散文10-07
相思雨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