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游黃山作文800字
以下范文小編為大家收集了游黃山作文800字,供大家參考!
游黃山作文800字(1)
皖南中,有這樣一處勝景。
它有有著險峻的山峰,有著撲朔迷離的云海,有著無數(shù)詩人墨客的淡雅情懷。
它以大家手筆,分布了三十六座大峰,三十六座小峰。
大峰險峻,小山秀氣;前擁后簇,不勝美觀別致。
蓮花諸峰拔地而起,撐起青天。
黃山鐵骨冰肌,處處灑滿杜鵑青松。
踏上清幽的石板小路,只覺得身心舒暢。
站在斷崖欄桿處憑欄遠眺,只覺得大自然的卓越而美:倏爾遠逝的云棲息在高風(fēng)峻骨的山頂上,撲朔迷離的霧浸著絲絲涼意;滾滾的云海洶涌奔騰,拍擊這山峰。
或吞沒或沉浮,好似東去的江河,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上丹崖萬仞之巔,夜宿蓮花峰頂。
霜月洗空,一碧萬里。”等等諸多別章雅句,都獻給了黃山的最高峰——天都峰。
今日怎能不一睹其芳容呢?太陽半露妝容時,便從住處出發(fā)。
撫摸著山崖上平滑的花崗石,心底一陣柔軟。
石階一路往上堆砌,沒有扶手,順著山勢,果然驚險。
途中偶遇兩處大瀑布。
聽泉水擊石,叮叮咚咚,足夠讓我驚喜一番的了。
過了立馬亭,似路轉(zhuǎn)溪橋,景致馬上不一般了。
天都峰近在眼前,作為黃山的第一高峰——天都峰,怎能不勝險峻?崖壁愈發(fā)陡峭,心底也就愈發(fā)緊張。
擦去手中的汗,小心翼翼的攀著鐵索,這也就化險為夷了。
我們一行人全都到達了天都峰頂。
大好河山,盡收眼底。
奇山異景,盡踏足下。
“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飛水飛山亦飛。”霧氣氤氳,幾枝松,幾個旅人,有似古山水,筆意簡潔。
他們站立在這山上,他們的顏色是鮮活的:綠著酣,綠著靈氣,綠著照人如濯,綠著花崗石一樣的堅貞。
云浪褶皺里,天都顯得格外突兀。
蓮花峰迎著陽光裊娜的舒展著花瓣,卻不見一點流水的影子。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黃山果真有奇觀!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
這到底是怎樣的景色呢?憶古人云:“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怕說的正是黃山吧!( 綏棱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
而人們對黃山的奇松,更是情有獨鐘。
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yōu)t灑、挺秀的身影。
在玉屏樓前的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迎客松由玉屏樓左側(cè)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
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cè)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nèi)外賓客來黃山游覽,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
有首詩稱贊道: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
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
游人到此,目睹此松,頓時游興倍增,紛紛攝景留念。
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jù)它的形象制作的。
迎客松作為國之瑰寶,是當(dāng)之無愧的。
陪客松位于黃山玉屏峰前文殊臺上,海拔1670米處樹齡均已500年,高5米。
東側(cè)兩棵,干圍1.15米;西面兩棵,干圍1米。
冠幅直徑均為5米。
四棵古松,猶如四位美麗的仙女下凡,亭亭玉立,長年累月在此陪伴游人觀景。
送客松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于玉屏樓右側(cè)道旁,虬干蒼翠,側(cè)伸一枝,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似乎在作揖送客,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別。
我們都知道,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長出植物,可是黃山奇松則是從堅硬的石壁長出來的。
它們有的長在峰頂,有的長在懸崖峭壁上,還有的長在深山幽谷里,可是它們不管長在哪兒,都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
而且不管哪一棵都有它獨特的天然造型。
黃山松的種子被風(fēng)送到花崗巖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鉆勁,在那里發(fā)芽、生根、成長。
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巖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后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巖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巖石,把巖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后,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巖縫中存活、成長。
黃山延綿數(shù)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
黃山奇松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扎根于巨巖裂隙。
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態(tài)。
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
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
忽懸、忽橫、忽臥、忽起,正所謂“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
凌晨四點,我正睡得迷迷糊糊地,聽到爸爸說,“兒子,看日出去咯!”我懶洋洋的答了聲。
便換好衣服,戴上帽子,走出了賓館。
天上的星星調(diào)皮地眨著眼睛,樹葉在晨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
在陡峭的臺階上,我們幾個人披星戴月的攀登著,一陣寒風(fēng)吹過,讓我清醒了三分。
過了半個小時,我們終于氣喘吁吁的爬上了光明頂。
天吶!雖然還是凌晨,但頂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過了一會兒,只見東方山與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粉色的朝霞,頓時人聲鼎沸。
媽媽告訴我,太陽快要出來啦!我們擠進了人群,可是我覺得除了天亮了點之外,看不出來有什么變化。
又過了一會兒,天越來越亮,只見東邊的山頭上出現(xiàn)了一輪粉紅色的太陽。
太陽不知是害羞還是沒有睡醒,升起的很慢很慢。
過了一會兒,太陽終于鼓起勇氣沖破朝霞跳了出來,不知是寒冷,還是激動,我打了個牙顫。
期盼已久的太陽終于沖破朝霞整個升起來了,它散發(fā)著微弱的光芒,像沒睡醒似的。
頓時整座山峰像被披上一條金黃色的錦被……
啊!黃山的日出真美。
不奇”。
游黃山作文800(2)
在寒假里我去了黃山,古人云:“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到要見識見識黃山究竟有多美。
經(jīng)過了三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到了黃山。
我們住的是文杰酒店,他們的服務(wù)態(tài)度很好,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第二天一早,我們坐車到了云谷寺,一路上云霧繚繞,仿佛仙人下凡令我們?nèi)绨V如醉。
到了云谷寺我們要坐纜車上山,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
不過在纜車上一邊看云海一邊體驗做神仙的感覺,這隊伍排的也值得了。
到了山上一眼望不到盡頭,只能看到一片云的世界。
我們向光明頂進發(fā)了。
首先我們來到了始信峰,在那兒我們看到了一群猴子,可愛極了,仿佛是畫龍點睛,點綴了黃山的美。
始信峰的樣子像西游記里孫悟空出生的那塊仙石一樣,被松樹包圍著,充滿了神秘感。
接著我們?nèi)タ戳撕诨⑺,它可不象別的松樹那樣,可以說它是松樹中的大力士,無人能抵。
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樹也會談戀愛?肯定沒聽說過吧。
可黃山就有兩棵這樣的情侶松,它們的根部已經(jīng)合二為一,只有兩根樹干還沒有融合,其他部位已經(jīng)分不出是哪棵樹的了。
這時我們都精疲力盡了,可一想到山上無邊的風(fēng)景就又感覺充滿了力量。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光明頂,光明頂海拔有1860米,是黃山的第三高的地方。
從懸崖邊往下看那些山脈,真是一覽眾山小啊!現(xiàn)在剛好是日落時分,我們看著太陽一點點的消失,好象在告訴我們:“一天就要結(jié)束了,好好準備明天的黃山之旅吧。”
新的一天開始了。
我們起早去看日出,昨天剛不見的太陽又要升起來了。
這也意味著我們要回家了。
只可惜天都峰封山了,沒有看到黃山最高峰,實在是很遺憾。
可我的確實實在在的感受了回,“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奇!峻!險!
游黃山作文800字范文(3)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
而人們對黃山的奇松,更是情有獨鐘。
山頂上,陡崖邊,處處都有它們?yōu)t灑、挺秀的身影。
在玉屏樓前的懸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
迎客松由玉屏樓左側(cè)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徑0.64米,樹齡至少已有800年。
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cè)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nèi)外賓客來黃山游覽,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
有首詩稱贊道:奇松傲立玉屏前,閱盡滄桑色更鮮。
雙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壽千年。
游人到此,目睹此松,頓時游興倍增,紛紛攝景留念。
北京人民大會堂安徽廳陳列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就是根據(jù)它的形象制作的。
迎客松作為國之瑰寶,是當(dāng)之無愧的。
陪客松位于黃山玉屏峰前文殊臺上,海拔1670米處樹齡均已500年,高5米。
東側(cè)兩棵,干圍1.15米;西面兩棵,干圍1米。
冠幅直徑均為5米。
四棵古松,猶如四位美麗的仙女下凡,亭亭玉立,長年累月在此陪伴游人觀景。
送客松高4.8米,樹齡約450年,立于玉屏樓右側(cè)道旁,虬干蒼翠,側(cè)伸一枝,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似乎在作揖送客,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別。
我們都知道,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長出植物,可是黃山奇松則是從堅硬的石壁長出來的。
它們有的長在峰頂,有的長在懸崖峭壁上,還有的長在深山幽谷里,可是它們不管長在哪兒,都是郁郁蔥蔥、生機勃勃。
而且不管哪一棵都有它獨特的天然造型。
黃山松的種子被風(fēng)送到花崗巖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鉆勁,在那里發(fā)芽、生根、成長。
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巖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后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巖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巖石,把巖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后,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巖縫中存活、成長。
黃山延綿數(shù)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
黃山奇松分布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扎根于巨巖裂隙。
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態(tài)。
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
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
忽懸、忽橫、忽臥、忽起,正所謂“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游黃山作文800字】相關(guān)文章:
游黃山作文12-26
游黃山的作文02-15
黃山游作文03-31
游黃山作文02-23
游黃山02-17
游黃山小學(xué)作文02-04
【熱】游黃山作文04-29
【熱門】游黃山作文04-30
【精】游黃山作文04-30
【推薦】游黃山作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