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祝福 魯迅簡短賞析
魯迅祝福【一】
魯迅小說《祝!分械南榱稚。祥林嫂是一個被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毀滅的悲劇形象。在探究祥林嫂死亡原因的時候,魯鎮(zhèn)人的冷漠應是重要原因。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祥林嫂缺少真正的傾聽者、同情者。在祥林嫂第二次到魯鎮(zhèn)時,丈夫和幼子的死對祥林嫂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她才會和老車夫姚納一樣,神經(jīng)質(zhì)似的不斷向周圍的人訴說阿毛的死。
m反觀魯鎮(zhèn)人的態(tài)度,我們看到同情心的缺失使魯鎮(zhèn)的人一開始就懷著尋找談資的心態(tài)來聽阿毛的故事,他們不是要來安慰祥林嫂的,即使一開始他們聽了阿毛的故事,會“陪出許多眼淚來”,但他們臉上卻分明有著“鄙薄的神氣”,然后是“嘆息一番,滿足地去了”。
很顯然,聽阿毛的故事,只不過在滿足著他們獵奇的心理,是在對別人不幸的咀嚼中獲得對自己卑微生活的滿足感。在他們眼里,祥林嫂是個不值得同情的不祥之人,魯鎮(zhèn)的人不會慷慨施舍自己的同情心給這樣的人,在禮教和人性面前,魯鎮(zhèn)人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存天理,滅人欲”,高高在上的冰冷的封建禮教和倫理道德壓抑著人本身的同情、憐憫。
在這個冷漠的世界里,當祥林嫂的悲哀“經(jīng)大家咀嚼賞鑒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之后,她再講阿毛的故事,就“只值得厭煩和唾棄”。
這是比姚納得到的更有過之的一種冷漠和麻木,姚納還能和老馬傾訴,而祥林嫂只是“看了天空,嘆息著,獨語似的說著‘我真傻’。”
:以祥林嫂的悲慘經(jīng)歷來控訴封建社會里封建制度及封建統(tǒng)治對人性的殘害和銷毀,寫人世間的冷漠和冰冷殺死了一個貧弱的下層勞動人民,以說明封建統(tǒng)治的黑暗和無情。順便也有她的反抗和不滿。
其實這些東西是有的,但是跟重要的我個人為是對人性的扼殺和毀滅。是因為很久以來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都是人不在場的,更不用說什么人間的真情和覺悟。人本身是不同與動物的,但人的愚昧和邪念讓人幾乎成了與動物無疑的生物。
我們生存不是為了追求更高意義的價值,而是僅僅為了生而活。我們的民族沒有信仰和宗教情結(jié),缺乏控制力和抑制力。所以善良的人更善良,邪惡的人更邪惡。
賞析《祝!贰径
正祝福是魯迅寫于1924年2 月7日的一篇短篇小說收于《彷徨》之中,小說的主題是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情況,表現(xiàn)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社會矛盾,體現(xiàn)出以祥林嫂為代表的中國古代 婦女在當時所受到的壓迫和殘害,揭露出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暗指徹底反帝反封重要性,宣傳革命思想。
全文的寫作背景實在辛亥革命結(jié)束后,雖然推翻了封建君 主專制制度但是卻有出現(xiàn)的地主官僚統(tǒng)治的時代。
國內(nèi)戰(zhàn)爭頻發(fā),人民保受戰(zhàn)爭之苦和官僚地主的壓迫過著饑寒交迫的苦難生活。雖然傳統(tǒng)的專制制度已經(jīng)被廢除, 但是傳統(tǒng)的封建禮教仍然深深的束縛著人們的思想。
【祝福 魯迅簡短賞析】相關文章:
祝福魯迅賞析11-26
魯迅的祝福賞析10-05
魯迅《祝福》06-17
魯迅小說《祝福》11-11
魯迅祝福選自05-30
魯迅雜文藝術性賞析10-08
試論魯迅雜文藝術性賞析10-09
魯迅秋夜原文及賞析魯迅的秋夜賞析及讀后感03-16
優(yōu)美語段極簡短賞析10-26
優(yōu)美的句子加賞析簡短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