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孝老愛親文明出行征文
禮儀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具有良好禮儀習(xí)慣的人首先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能調(diào)節(jié)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在學(xué)校,禮儀能使老師與學(xué)生、同學(xué)與同學(xué)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和諧、融洽、友善,使校園的文明氛圍更加濃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孝老愛老的征文內(nèi)容吧。
孝老愛親文明出行征文范文一:
人說百善孝為先。還在孩子呀呀學(xué)語的時候,那時妹妹和父母同住,若是父母身體有病,妹妹就會電話通知我們,接完電話,我們就會快速給孩子穿衣、關(guān)窗戶、鎖門,嘴里念叨:“兒子,快點,奶奶病了”、 “兒子,快點,爺爺病了”……以至于父親離去多年之后,他仍然會不時問我:媽媽,爺爺去了天堂,是我們走的慢了嗎?每次,路過醫(yī)院父親住過的病區(qū),他還會想起:媽媽,爺爺是從這里走的……
工作以后,常年的習(xí)慣,逢年過節(jié)、過生日,我都會給二老封一個節(jié)日的紅包,不很多,略表喜慶。多是讓小家伙直接給了外婆收起。2007年父親的生日,5歲的小家伙卻是破例的給了外公外婆一人一份。父親很高興,后來媽媽說:你爸爸翻來覆去的拿著紅包看了一晚上,嘴里不住念叨:這是我小家伙給的。。。沒想到這唯一的一次的破例,卻成了永遠的懷念,同年11月,父親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那一年他78歲。
十年過去了,如今,漸漸長大的孩子也學(xué)會了關(guān)懷老人、疼愛媽媽:家里大掃除,他知道擦桌抹凳,清理垃圾;刮風(fēng)下雨,他知道半夜幫奶奶關(guān)窗戶;加班晚歸,他知道去外面迎我回家,充當你的小保安;外出采購,他一定相伴左右,“媽媽,做你的跟班”……
休息不好,我常有頭疼的毛病,不舒服的時候,他會乖巧的幫我找到藥:“媽媽,先吃點止疼藥吧……”;吃完晚飯,他一定會端來一盆熱水,先招呼奶奶:“奶奶,您邊看電視邊泡腳吧,這樣對您的身體有好處……”
十二歲的孩子,讓我在歲月流連中,感知著花開溫馨,歲月靜好。我相信最美的風(fēng)景,就在心里。
好家風(fēng)就是一所好學(xué)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滲透在點點滴滴的生活里:諄諄誘導(dǎo),親切教誨,熱情鼓勵,嚴格要求,無不影響著家庭的每個成員,影響到鄰里和社會。讓良好家風(fēng)薪火相傳,發(fā)揚光大;讓大家都來關(guān)注家庭文明建設(shè),給社會留下一片和諧、一片溫馨。
孝老愛親文明出行征文范文二:
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應(yīng)該孝敬父母, 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也是每個中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 卻有許多不孝敬父母的例子, 在我家門口, 有一個賣水果的爺爺, 他有一個兒子三十多歲了, 可是整天都無所事事, 就知道花錢找爸爸要, 爸爸不給他, 他就會到水果攤上砸東西, 蘋果, 橘子, 香蕉。。。。。 散落了一地, 他的爸爸只有很無奈的坐在一邊使勁抽煙, 他的心里多難過呀! 每次看到這個情景, 我都會想, 做為孩子怎么可以這么對待年邁的父親呢? 他不是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我雖然是一名小學(xué)生, 可是我也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yīng)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fēng),這是我們新時代學(xué)生的責(zé)任。
孝老愛親文明出行征文范文三:
大家早上好!
再過幾天便是九九重陽節(jié),回想一下,這么多年來我們可曾有為自己家里的老人過重陽?可曾有無時無刻不尊老愛老?
古之孝者必有賢。祖母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李密何為?侍湯藥,不曾廢離,因而得皇上重用;子路借米孝親,不畏崎嶇的幾十里山路,只為雙親能圓夢,因此聞名于孔子弟子;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的閔損放下自己,愛及他人,一腔赤誠表達了他對孝的理解,一顆大愛之心讓他在二十四孝中被銘記。孝者必賢,賢者必孝,因為他們懂得百善孝為先。世上最痛苦的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孝敬老人要趁早,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只有孝敬自己的長輩,才會在社會上關(guān)愛他人。
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你是否有為白發(fā)蒼蒼的老人讓座?在繁忙的馬路上,你是否扶著步履蹣跚的老人過馬路?在繁華的城市里,你是否因為紅燈綠酒的生活而失去自我變得木然?是否因為種種訛人事件變得冷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陽節(jié)到了,我們能否改變我們之前的想法,用溫暖的內(nèi)心,用真誠的情感,用真實的自己去關(guān)愛那些老人。
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我向大家發(fā)出倡議:面對家庭,爺爺奶奶是養(yǎng)育我們的人,所以我們不僅要像《弟子規(guī)》中所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更應(yīng)做到孝長輩,人之本。晨問早,晚問安。長輩呼,行勿緩。家務(wù)事,盡力行。親患病,侍床前。兄弟睦,孝其中。請不要再與他們頂撞,畢竟他們的嘮叨,都是對我們滿心的關(guān)懷。輕輕的一聲問候,慢慢的攙扶一下你的爺爺奶奶,用閑暇之余多陪陪他們,讓他們孤單的心不再感到無依無靠。
面對社會上的老人,我們更應(yīng)該尊敬他們,關(guān)愛他們。他們也曾燦爛過,凋敝過,生命的旅途也踏出過芳香的腳印,但最后他們只需若花般的微笑。一個人做得到,便可影響千萬人。我們用我們最真摯的行動來詮釋尊老愛老,昭示著我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的傳承,將它發(fā)揚下去,一代傳一代,生生不息!
尊老愛親,血脈相連。或傾心侍奉,或傾情照顧,或手足關(guān)愛,或生死救助,或割皮捐肝。這孝悌心,孝悌行,濃于水,重于山,是人性之美的閃耀;是德之本,教之始,善之先。有了這孝悌的天經(jīng)地義,無論天荒地老,無論滄海桑田,中華文明就能生生不息,熄火相傳。華夏兒女就有了家之親,國之親。我們團結(jié)奮進的的力量,就有如磐石之堅,中華圓夢,如日中天!
【孝老愛親文明出行征文】相關(guān)文章:
孝老愛親倡議書12-19
孝老愛親倡議書11-13
孝老愛親心得體會04-14
孝親尊師征文08-30
孝老愛親倡議書7篇05-15
孝老愛親倡議書3篇11-26
精選孝老愛親倡議書3篇10-09
孝老愛親倡議書5篇11-20
關(guān)于孝老愛親倡議書3篇10-12
有關(guān)孝老愛親倡議書3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