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朱子文化征文優(yōu)秀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征文吧,征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那么,怎么去寫征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朱子文化征文優(yōu)秀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仰望朱熹,那是一座山,壁立千仞。朱子是我中華民族自孔、孟以來最重要的思想家,我深深的仰望著他。
他將至情流動成筆下四溢的華彩,他將至真交織成理念中奔騰的旋律;他用剛強承擔起人生的重負,他用正直譜寫社稷的安寧和諧,他用如椽大筆揮寫自己生命的華美篇章……
腹有詩書
出身于儒學世家,父親朱松對朱熹的教育十分認真。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學思想教育下的儒生,他對兒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學做圣賢的目標去實行。朱熹在十歲時就“厲志圣賢之學”,每天如癡如迷地攻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他自己回憶說:“某十歲時,讀《孟子》,至圣人與我同類者,喜不可言!睆拇耍懔⒅疽鍪ト。古人云:“古今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敝祆湔怯辛恕傲⒅咀鍪ト恕钡哪繕,才能有他日后“程、朱理學集大成者”的成就。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正是他孜孜以求的這份執(zhí)著,感動了清印溪畔的莘莘學子,讓他們在求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心存教育
一生熱心于教育事業(yè),孜孜不倦地四處授徒講學,無論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實踐上,都成就非凡。他親手創(chuàng)辦了同安縣學、武夷精舍、考亭書院,并重建了白鹿洞書院和岳麓書院,制定了學規(guī),編寫了“小學”、“大學”的教材。為封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知識分子!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透過歷史的塵煙,我看到了一個“誨人不倦”的朱熹,一個“忝我?guī)熑逭娌回,長歌喜極為重編”的朱熹,一個為教育事業(yè)而獻身的朱熹!故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書香墨韻永澤后世。正因如此,南溪書院畔的瑯瑯書聲,越匯越響亮;正因如此,文公山腳下的濃濃墨韻,越積越厚重。
情系黎民
懷著滿腔報效祖國的熱血,將民生扛在肩膀上,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賑救饑民,他又請求朝廷以“六百斛賑濟”,平息了饑民的暴動。面對昏庸腐敗的同僚,觸犯利益的大地主階級,勾心斗角、奸詐狡猾的糧商,他不畏強暴,卓識遠見,以一定的魄力去反對邪惡勢力,提出了補救時弊的正確主張,救民于水火之中。他用他的肩膀,撐起熱愛生命、關懷百姓的愛民之心,用他的肩膀擔起民計民生的大任和滿懷的豪情壯志。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心動就行動,言必行,行必果,這在滔滔地的歷史長河中又有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豪情沖天,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但他關注自己要勝過關注百姓;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憂國憂民的情懷讓人肅然起敬,怎奈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感慨多而行動少,被動多而主動少;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留下千秋清高之名,可是卻把百姓扔在了一旁……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春暖花開,東風和煦,鶯歌燕舞,萬紫千紅,你為我們描繪了春到人間時的大好風光。其實你何嘗不是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畫卷:我們渴望尋“芳”時,能有“萬紫千紅”;我們渴望尋“圣人之道”時,能見“桃李滿天下”;我們渴望尋“心中之夢”時,能夠“驀然回首,夢想就在燈火闌珊處”;我們渴望尋“愛”時,能感受到“人間自有真情在”,我們渴望尋“和諧”時,能看到“無邊光景一時新” ……為了渴望能成為現(xiàn)實,我們會不計付出。
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頭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觀書有感》)“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對書的癡迷,讓你處處有感悟,處處生妙語,亦讓后人時時受啟迪。只因“春水生”,“蒙沖巨艦”遂成“一毛輕”,遂能“自在行”,形象說理,妙趣橫生,它讓人想起“讀書破萬卷”時,自然會“下筆如有神”;想起“磨刀不誤砍柴工”;想起“功到自然成”;想起厚積薄發(fā)……一語驚醒夢中人:你想成功嗎?那你就先付出,水到自會渠成。
總覺得您有神話中的魔棒,能點石成金,能化尋常為神奇;總覺得您有佛門中的慧眼,能看透天地玄機,能了然世間萬物;總覺得您有傳說中的攝魂之術,你能讓時人茅塞頓開,讓千年之后的人還沐浴在你的智慧中,在你的智慧中開創(chuàng)新的生活。
你,讓懷念您成為一種習慣……
突然間,又想起您的《題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蓱z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只是如今面對石榴花開時,我們不必感慨“可憐此地無車馬”了。您知道嗎?您的故鄉(xiāng)沈城,您曾牽系的華夏神州不僅正處于“五月榴花照眼明”之時,也正是“車如流水馬如龍”之際!
在那戰(zhàn)事紛擾,國家動蕩不安的時代,誕生了影響整個封建社會后半期的思想家——朱熹。朱熹博覽群書,融會諸家,體察社情民意,著述講學,建立了完整的理學體系,被世人尊稱為朱子,他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是非功過,自有后人評說。他的理學,一時獨尊受寵奉若神明,一時受批遭棄人神共憤。今天,我們以審視的態(tài)度來看,不可否認,其精華部分造就了一個道德的民族,一個禮儀的邦國,成為一種堅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維系了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fā)展,維系了中華文明的綿延不絕。
人類社會是一個不斷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的歷史過程。建立平等、互助、協(xié)調(diào)的和諧社會,一直是人類的美好追求。在朱子的理學中我們看到了和諧的光芒。
宇宙里有和諧!疤斓刂虚g,上是天,下是地,中間有許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獸”(朱熹語)。清晨,初升的太陽帶給人們以溫暖,以光明,它默默的,毫無保留的向地球展示著它的溫情。然后直到黃昏,它的光熱一點點的衰退,衰退,最后消逝。這時,一輪明月已在我們未曾覺察的時候悄悄探出了腦袋,延續(xù)著太陽遺留下的一絲光亮。月的周圍,圍繞著無數(shù)的,閃爍著的星星。它們似乎手牽著手,繞著月跳著一支回旋舞。然后在累了的時候靜靜的,相互依偎著聽月亮講故事。講它和太陽交替工作時各盡其職,雖不曾謀面,卻心有靈犀。這樣才維系了宇宙間的平靜,和諧。
自然界里有和諧!暗乳e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春有春景,秋有秋光,四時不同,風景各異。俯視神州,一幅和諧畫卷:有碧波蕩漾,有黃沙漫漫,有郁郁森林,有巍巍高山,有茫茫草原,蜿蜒盤旋的江河猶如把座座城市串聯(lián)起的黃金紐帶。四季更迭,風花雪月有序地循環(huán)著自己裝點大地的任務:春天,云卷云舒,花團錦簇,放眼望去,野芳發(fā)而幽香,每個角落都是花的海洋;ㄅc春對語,傾吐出了春之溫暖。夏天,佳木秀而繁陰,翩躚而至的蝴蝶,成群地飛舞在翠色欲滴的草叢中。在藍天的映襯下,生機盎然。蝶與夏互舞,舞出夏之生機。秋天,山高月小,因為有了秋月,夜晚更加溫柔嫵媚,曾經(jīng)的滄海桑田,迷離悵惘,也應和著月共奏良辰美景。月與秋相奏,奏出秋之詩意。冬天,雪聽到了她的呼喚,身披鵝羽長袍來到了這世界,這時——大地披上了他的綢緞袍,孤零零的樹兒,有了他的銀白色禮服,世界顯得如此單純潔凈。雪與冬相擁,顯出冬之素雅。
人與人之間,更該有和諧。“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朱熹語)。許多往事不堪回首,暴虐的統(tǒng)治者,貪婪的污吏,冷漠的人情,森嚴的等級,禁錮的思想,侵略者的鐵蹄……那時候,人們是最渴望平等最渴望和諧的吧。人與人和諧相處,曾多少次出現(xiàn)在人們的睡夢中?比如,開花的季節(jié),落日的黃昏和自己的家人并肩穿越滿植香樟的小路,走向溫馨小屋;梔子香飄的校園里,與同學,朋友暢談自己的人生觀,自己的理想;抑或是獨自走在街上,盡自己所能,幫助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或者面帶微笑,對每個或失落或憂傷的孩子,不為其他,只想把自己的快樂傳播給他們,或許正是對這些美好的夢想追求,讓苦難的民族永不言棄。
是的,我們從沒放棄過對美好對和諧的追求,尤其是今天,尤其是在尤溪,我們的故鄉(xiāng),朱熹的誕生地,我們更有理由好好弘揚這種思想,這種精神,讓和諧之花在沈城的風中搖曳!
【朱子文化征文優(yōu)秀篇】相關文章:
朱子文化優(yōu)秀征文通用05-18
朱子家訓征文(精選20篇)08-02
弘揚朱子文化作文04-23
廉潔文化征文07-22
文化節(jié)征文01-24
傳統(tǒng)文化征文11-03
有關廉潔文化的征文11-06
企業(yè)文化征文11-09
弘揚朱熹文化征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