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國歷史奇女子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奇女子?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歷史上的那些奇女子吧。
中國歷史上的37位奇女子
1、呂雉
漢王朝創(chuàng)始人漢高祖劉邦的正配夫人。
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tǒng)治者(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的第一個。
她為人有謀略而性殘忍,在劉邦翦除異姓諸侯王的過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她雖為女流,但不乏政治家的風度,不管是幫助劉邦打天下還是把持政事,每每從容不迫,識破奸人計謀,化險為夷。
呂后當政內(nèi),創(chuàng)自劉邦的休養(yǎng)生息的黃老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
劉邦臨終前,呂后問劉邦身后的安排。
她問蕭何相國后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后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quán),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
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
在經(jīng)濟上,實行輕賦稅。
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
在呂后統(tǒng)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jīng)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lǐng)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2、漢朝第一后——竇漪房
她,出生貧寒,然不驕不躁、不妄自菲薄,謀略過人,先后扶持了漢朝3個有名的明君,敦促了 “文景之治”之盛世。
如此膽大,如此英明,如此謀略,世間女子,除了武則天,天下能有幾人?
3、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wèi)子夫霸天下——衛(wèi)子夫
她出身卑微,原來只是一個歌女,后來成為漢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其弟衛(wèi)青、外甥霍去病都是漢代著名的抗擊匈奴的英雄。
衛(wèi)子夫在后宮復(fù)雜的環(huán)境中,做了38年的皇后,并不是獨霸天下,而是處處小心,謹小慎微,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恭謹謙和贏得漢武帝的恩寵,贏得了大臣和后宮人等的尊敬。
后來漢武帝移情別戀但漢武帝對衛(wèi)后還信任,每次出行,都把后宮事務(wù)托付給她。
4、鄧綏
東漢和帝鄧皇后(81年-121年),東漢女政治家。
名綏,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是漢光武帝時太傅鄧禹的孫女,禹為南陽豪族,隨光武帝起事,為東漢初的大功臣;其父鄧訓,曾為護羌校尉,撫邊有功,其母為東漢第二任皇后陰麗華的堂侄女。
和帝死,她先后迎立殤帝、安帝,臨朝執(zhí)政近二十年,其兄居要職,掌握大權(quán)。
執(zhí)政期間,崇尚寬簡,不事奢華。
兼用外戚、宦官,尊理三公。
5、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tǒng)的女皇帝,也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唐高宗時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后自立為武周皇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為“神都”。
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武則天死后,立一塊“無字碑”,千古流傳。
6、孝莊 皇太極妃
博爾濟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之女。
清朝歷史上舉足輕重、頗受關(guān)注的人物。
出生于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
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zhàn)中,她作為政治聯(lián)姻的紐帶嫁給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后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側(cè)福晉,時年十三歲。
在后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卷入一場又一場政治斗爭的漩渦,并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wěn)固的地位并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加V信公號jrggs8看更多靈異奇趣事件
7、人人恨得牙癢癢——慈禧
雖然慈禧垂簾聽政,手段辛辣,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的前進和解放,迫害的生命也無數(shù),但是,我還是要惻隱一下,這樣的人是寂寞的。
8、沉魚——西施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
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9、落雁——王昭君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
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jié)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
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
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
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10、閉月——貂蟬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貂嬋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
這時正好王允瞧見。
王允為宣揚他的養(yǎng)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
11、羞花——楊玉環(huán)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楊玉環(huán),被選入宮。
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guān)在宮內(nèi),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么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
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這時,被一宮娥看見。
宮娥到處說,楊玉環(huán)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
“羞花”稱號得來。
12、虞姬--虞姬奈若何
西楚霸王項羽愛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虞姬不僅長得美麗,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劍,也同樣揮舞得輕盈如水。
虞姬忠于愛情,為讓項羽盡早逃生,拔劍自刎,成就了一個盛世感人的霸王別姬。
其情,驚天地!其義,泣鬼神!
13、卓文君
西漢才女,司馬相如之妻,中國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
可嘆的是十七歲年紀輕輕,便在娘家守寡。
某日席間,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鐘情。
可是他們之間的愛戀受到了父親的強烈阻撓。
卓文君憑著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對追求幸福的堅定,以及非凡的勇氣,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與深愛的人私奔。
當壚賣酒為生。
生活艱難,但兩人感情日深。
這也是一直流傳至今的愛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話。
代表作數(shù)字詩:一別之后,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茄薇l信jrggs8看更多靈異事件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相識,我認為是懷有不良目的的。
那時卓文君的老爹在蜀中專營鹽鐵,可謂是有名的富豪,司馬只是想憑借其家世往上爬,卓的老爹目光如炬發(fā)現(xiàn)了他的目的,但卓文君仍然堅持其認為對的愛情,故悲劇注定會發(fā)生。
當司馬得漢武帝賞識,他便認為卓沒有利用價值,故毫不猶豫拋棄了她,我想說卓的眼光真的不怎么樣,連司馬這樣的小人真面目都看不清,唉。
14、蔡琰 即蔡文姬,四大才女之一
東漢蔡邕之女。
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學家。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于天文數(shù)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
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
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也因此從小留心典籍、博覽經(jīng)史。
并有志與父親一起續(xù)修漢書,青史留名。
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xiāng)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
十二年后,曹操統(tǒng)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
文姬歸漢后,嫁給了董祀,并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
《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15、上官婉兒
又稱上官昭容,四大才女之一。
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人,上官儀孫女。
儀被殺,隨母鄭氏配入內(nèi)庭。
年十四,即為武則天掌文誥。
唐中宗時,封為昭容。
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shè)學士。
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
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與韋后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自幼才思敏捷,詩詞出眾,其詩詞風格多與祖父上官儀相似,并將祖父綺麗浮艷的“上官體”發(fā)揚光大,一時名流多集其門。
上官婉兒14歲就為武則天掌詔命,參與政事,是武則天文筆上的得力助手。
上官婉兒本與武則天有殺父之仇,因看武則天政績顯著,深得當時中下層官吏的擁護,便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唐中宗李顯在位時被封為昭容,她代朝庭評品天下詩文。
唐景龍四年(公元710年)臨淄王李隆基(后為玄宗)發(fā)動政變,起兵誅討韋皇后及其黨羽,上官婉兒被李隆基命與韋皇后一并處斬,年僅46歲。
后人稱其為“巾幗首相”。
16、 李清照
四大才女之首,宋代女詞人。
她,生于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精通經(jīng)史,長于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
她,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音樂,無不通曉。
她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其創(chuàng)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對后世影響較大,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jié)婚。
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
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后趙明誠病死于建康(今南京)。
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
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婚后,二人發(fā)現(xiàn)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fā)現(xiàn)李清照并沒有自己預(yù)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fā)現(xiàn)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后來的拳腳相加。
之后,李清照發(fā)現(xiàn)張汝州的官職來源于賄賂,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妻子告發(fā)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
李清照入獄后,由于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便被釋放李清照和趙明誠,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jié)束。
多年的背井離鄉(xiāng),她那顆已經(jīng)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
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創(chuàng)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變化呈現(xiàn)出前后期不同的特點。
前期的詞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自然風光和別思離愁。
如《如夢令》。
后期的詩詞變清麗明快為凄涼悲痛,抒發(fā)了傷時念舊、懷鄉(xiāng)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強烈的亡國之思。
最為有名的要數(shù)《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中國歷史奇女子】相關(guān)文章:
追逐汽車的女子09-30
追逐汽車的女子10-05
做個清淡的女子10-05
女子籃球訓練總結(jié)-女子籃球隊訓練總結(jié)09-30
中國歷史預(yù)言10-06
中國歷史故事09-30
中國歷史常識09-30
那個戒酒的女子隨筆10-07
容易悲傷的女子隨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