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思想的天鵝》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1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總是最能打動我的心,在此之前,我不曾想過原來思想也能有它的形態(tài),或如蹁躚的游蝶,如戾鳶,如魚,甚至是那纖柔潔白的天鵝。
林清玄先生說人的思想有如蝴蝶,流連于花間,時而迎風而舞,時而歇息于卉,停駐的那瞬間,蝴蝶也仿佛一朵絢爛的花朵,就像有的人在學習中成長,領會人間真理一樣,得到種種磨練的思想也成為了他人的學習目標。他們是觀賞風景的'游人,也是他人的風景。人的思想有如鳶如魚,富有生機敏銳機警,如海,浩瀚深沉包容萬象。但是,蝴蝶的翅膀過于脆弱,鳶又兇狠非常,魚只為本能而活,海實在博大,不能主宰。人的思想如此虛無縹緲,假如給予它一個形象,那該是什么呢?
林清玄先生說,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鵝一樣。天鵝,看見這個詞的一剎那便讓人想到柔軟潔白的翎羽與優(yōu)雅纖長的脖頸。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鴻鵠,展開雙翼六尺長,它隨四季更替而旅行,安于環(huán)境不過分執(zhí)著,對于愛情至死不渝。古代的科舉考生身著白色鵠袍,過路的游人看見總會敬他們一聲未來的棟梁之材,雪白的外袍翻飛,宛若蹁躚的游羽,讓人聯(lián)想起飛翔的天鵝,這些翅膀六尺長的大鳥,心之所向是遠方,胸懷磅礴大志,一心為國為家鞠躬盡瘁。天鵝是候鳥,到了時間就會離開家鄉(xiāng)向遠方飛去,即使沿途的風景再如何秀麗,天鵝也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xiāng),是一種很念舊的鳥。就像游子離開家鄉(xiāng),為了自己的理想行至千里之外,嶄新的環(huán)境與紛爭的喧囂不會擾亂游子思念家鄉(xiāng)的執(zhí)念。
假如人的思想要有個形象,那么它應該是一只天鵝,它需要有一顆柔軟的心,有潔白無垢的欲望,優(yōu)雅纖長卻不脆弱,心向遠方而不善忘,那定是世間最美麗的天鵝。
我想,做一個人,好比做一只天鵝,世界浮沉迷亂也不會擾他,只向著目標前進,紅塵污濁不會侵染他,初心永在堅定自強。我十分羨慕這種大鳥,堅定初心談何容易,翱翔百里難如攀山,我走在學習的大道上,為每一次挫折黯然,遙遠的奮斗之路漫長,只愿我能一直披著雪白鵠袍,在衣袂蹁飛間,像天鵝一樣飛翔。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2
思想是什么樣的?令人思索。林清玄喻它為天鵝,且愿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鵝之越過長空,在動蕩遷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溫和與優(yōu)雅的氣質。他說,思想如易馴養(yǎng)的天鵝,這樣自己不容易被思想牽動,自己能主宰思想,讓它在水草豐美的湖濱自在優(yōu)游。
我自認為林清玄大作家是因為想追求天鵝般溫和優(yōu)雅的氣質,所以把思想比作自己向往的天鵝。但,我認為思想?yún)s更像是一個由自己所主宰的天平。當這把稱產生偏斜時,正是體現(xiàn)這個人思想道德的時刻。
在我們的內心世界,時常有兩個不和諧的聲音在講話。一個說,留給自己吃;而另一個說,送給討要的人。一個說,要報答;另一個說,要索取。一個說,要聽別人的意見;另一個說,要自己思考。這時,決定性的天平主宰在我們手中,每一次的輕重都體現(xiàn)著個人的思想。人生,隨著歲月的流逝,就越常聽到這兩種不和諧的聲音:一個是肉體的聲音,而另一個是靈魂的聲音。而那些習慣傾聽靈魂的聲音,將天平傾斜于靈魂的人,也常是樂于奉獻、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他們往往比慣于聽肉體聲音的人快樂、幸福。
紛紛擾擾的'人世,燈紅酒綠間,選擇總是不約而至。權衡利弊之間將思想的質量放入天平,最后一錘定音。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選擇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天平傾向何方。世間繁雜,誰能在舉世混濁中做到我獨清?誰能做到大眾皆醉而我獨醒?又有誰能做到大庇天下寒士而吾廬獨破呢?如今的生活越來越緊促,無暇思考種種選擇。希望放慢腳步,偷得浮生半日閑,細細思索,心中的天平。
是否要長久被肉體的聲音侵占?我們也該傾聽一下靈魂那曼妙的聲音了吧。如此,思想的面目才會一點一點地褪去丑陋,從而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那將會是一個心與心之間,靈魂與靈魂之間互相交流的美妙世界!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3
《思想的天鵝》與《感性的蝴蝶》都是林清玄千禧年時從30多部書中整理結集的自選集。
林清玄說自己的思想如同天鵝一般,既善于飛翔,又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環(huán)境,不致于過分執(zhí)著。它對故鄉(xiāng)有著絕對的忠誠,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思想的天鵝也像是身穿白袍的士子,純潔,青春,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我想,我們的思想也都是展翅欲飛的天鵝。盡管它們會隨時凌空飛去,但還是會回來的。讓它們盡情的飛翔吧!它充滿了對將來的期望,心里有對生命的無限熱忱,我們要重視它,因為他會萬里翱翔,主宰人的一生。它用明銳的目光來看待這個世界,明察秋毫,明辨善惡,不顛倒是非,如天鵝的色澤一般,非白即黑。
天鵝是那樣的優(yōu)雅,高貴,而又不屈。我們需要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在困難的面前永不低頭,勇往直前,正如思想的天鵝一般,脖子總是仰起,從不低頭。
林清玄他,隨喜,隨業(yè),隨順,隨緣。他,總希望能找到一方屬于自己的.凈土。他堅持寫作,對于他而言是一種道心,苦樂如是,成敗如是,得失亦如是。書桌是他的供桌,是他的壇城,是他的朝圣,也是他的凈土,他愿以筆焚香,來供養(yǎng)這個世界,供養(yǎng)眾生,供養(yǎng)一切的“有情”,他以慈悲為經,智慧作緯,編織文學的錦衣。林清玄曾在清華大學創(chuàng)校100周年時說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他的“君”,除非世界滅絕,他和創(chuàng)作就不會離別。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4
這個暑假,我讀了林清玄先生的菩提系列散文《心的菩提》、《情的菩提》,頗有感觸。其中,《思想的天鵝》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
思想,到底像什么呢?
也許,像魚?像鳶?像海洋?像蝴蝶?還是像天鵝呢?或許是像——花朵?還是什么呢?
林先生說,他的思想像天鵝一樣,吉祥,不過分執(zhí)著,合群,溫和,優(yōu)雅。它有著對故鄉(xiāng)的忠誠,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
我想,我們的思想也都是一只只展翅欲飛的天鵝。盡管它們隨時有可能凌空而去,但還是會回來的。讓它們盡情地展翅翱翔吧!它充滿了對將來的熱望,心里有對生命的'無限熱誠。它用敏銳的眼睛觀察世界,明察秋毫,明辨善惡,絕不黑白顛倒,好壞混淆,就像天鵝的色澤,非白即黑,絕對沒有其它的什么顏色。也許有人說他聽說過灰天鵝,——其實,那只是大雁的雅稱而已。而天鵝無論是黑或是白,都是絕對無暇的,就是有一個黃色或橙色的嘴殼從一堆白雪或是一幅潑墨畫中伸出來。
天鵝,是那么優(yōu)雅、高貴、不屈。我們的思想也是一樣。我們要自珍、自愛、自信、自強,在困境中也要不屈向上。思想的天鵝,脖子總是昂著,從不低下頭。
至于一個人心中的天鵝是什么顏色,那么就要取決于那個人是什么人。每個人出生時,心里總有一只雪白的天鵝,在心湖上空盤旋。然后,就以一種極其優(yōu)雅的姿勢,在湖中降落——于是它就在這兒定居了。而當一個人走上了邪門歪道以后,白天鵝的羽毛就會一片片飄落,被風吹散,至再次長出來時,已經變成黑色了,只有嘴殼的顏色不會變,因為它不可能讓良心完全泯滅。如果還真的有人這樣,那么天鵝就會飛走,取而代之的,便是一只鳶了。
在我們少年的心里,天鵝是展翅欲飛的,因為它們終將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廣闊天空。而一但擁有這片“地盤”,它就將展翅飛舞,快樂地闖出自己的精彩。當然,這片地盤并不是平白無故就會給你的,你要去拼搏,去奮斗,去爭取,即使你的能力并不強,但多少也會擁有一小塊地方。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朋友們,快去開啟屬于你自己的那片廣闊藍天吧!每個人和自己的天鵝都擁有自己不平凡的故事,都能活出不一樣的精彩。
不管是心中的天鵝還是真正的天鵝,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天鵝的翅膀堅實有力,能飛到9000米的高空,它對伴侶絕對忠誠,如果其中一只死去,還有一只也會在其上空盤旋,不吃不喝至死……
從古到今,天鵝都是一種吉祥的鳥。它展翅有六尺長,古名為“鴻鵠”,古時去京城趕考的書生都穿著“鵠袍”,純潔,青春,能主宰自己的命運,肅然起敬。他們當中,是會有許多人走上仕途,留名千古的。
我們,要學習天鵝的品質,要努力成為一只完美的天鵝!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5
有時候我在想,人的思想究竟像什么呢?有沒有一種具體形象的事物可以來形容我們的思想?
偶爾,我覺得思想像彩色的蝴蝶,在盛開的花園中采蜜,但取其味時,不損香色。而這蝴蝶不能在我們預設的花園中飛翔,它隨風翻轉,停在一些我們考察的花叢中,甚至讓我覺得,那蝴蝶停下來時,有如一株花。
偶爾,我覺得思想猶如海洋,廣大與深度都不可探測,在它涌動的時候,或者平緩如波浪,或者飛濺如海嘯,或者反映藍天與星光。只是,思想在某些時候會有莫名的力量,那像是魚汛或暖流、黑潮從不知的北方到來,那可能就是被稱為“靈感”的東西。
偶爾,我覺得思想像是《詩經》中說的“鷂飛戾天,魚躍深淵”的或是魚。上至飛鳥下至淵魚,無不充滿了生命力,無不歡欣悅豫,德教明察。鷂鳥的眼睛最銳利的,可以在一千公尺以上的高空,看見茂盛草原中奔跑的一只小鼠;魚的眼睛則永遠不閉,那是由于海中充滿了兇險,要隨時改變位置。
不過,蝴蝶的翅力太弱,生命也太短暫;而海洋則過于博大而不能主宰;呢?太過強猛,欠缺溫柔的性質;魚則過于驚慌,因本能而生活。
思想如果愿意給一個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鵝一樣。天鵝的學名叫鵠,是吉祥的鳥,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中的那種兩翼張開有六尺長的大鳥。它生長在酷寒的北方,能順著一定的軌跡越過高山大河到達南方的溫暖之地,它既善于飛翔,也善于游泳;它性情溫和而儀態(tài)優(yōu)雅;它善知和群,能互相守望;它顏色分明,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環(huán)境,不過分執(zhí)著……天鵝有許多的品質,它的耐力、毅力和氣質,都是令人傾倒的。芭蕾舞劇《天鵝湖》中,對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鵝,不知道使多少人為之動容。
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鵝之越過長空,在動蕩遷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溫和與優(yōu)雅的氣質。更要緊的是,天鵝是易于馴養(yǎng)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牽動,而能主引自己的思想,讓它在水草豐美的.湖濱自在優(yōu)游。
據(jù)說,馴養(yǎng)天鵝有兩種方法。一個是把天鵝的一邊翅膀修剪,使它失去平衡不能飛,它就會安住于湖邊。另一種方法是,把天鵝養(yǎng)在一個較小的池塘里。由于天額起飛,必須先在水中滑翔一段路途,才能凌空而去,若池塘太小,它滑翔的路程太短就不能起飛了。
馴養(yǎng)思想的天鵝似乎不必如此,而是確立一個水草豐美的湖泊作為天鵝的家鄉(xiāng),讓它保持平衡的雙翼(智慧與悲憫),也讓它有廣大的湖泊,然后就放心地讓它展翅翱翔吧!只要我們知道天鵝是季候之鳥,不管它飛到萬里之外,在它的心靈中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家鄉(xiāng),經過數(shù)萬里的時空,在千百劫里流浪,有一天,它就會飛回它的家鄉(xiāng)。
在我的心靈之湖泊,有一只時常起飛的天鵝。我看它凌空而去,心里充滿對生命的探索的無限熱誠。我讓那只天鵝起飛,心里一點也不操心,因為我知道,天鵝有一個家鄉(xiāng),它的遠途旅行只是偶然的棲息,它總會飛回來,并以一種優(yōu)雅溫柔的姿勢,在湖中降落。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6
最初是被這本書淺藍色的包裝所吸引,瑩白的天鵝羽,燙金的書名,再看作者是林清玄,便欣然拿起,借了回家。
書里總有道不盡的哲理禪意,讀林清玄的文章,總能讓人心靜意平,有些句子光是一眼掃過便總想用小紙張記錄下來!'可以等一下嗎?'這語句里是飽含了慈悲,一點也沒有怨恨或氣惱,你輕輕重復一次,想到斯景斯情都要落淚的一種無比平靜的柔和的語氣。這人間,還有什么可以動氣的事?這人間,還有什么可恨的人嗎?”此句選自“人骨念珠”一章。他說:“黃昏真是美,遠方山頭一輪巨大橙紅的落日緩緩落下,形狀正如一粒人骨念珠,那落日與念珠突然使我想起《大日經》的幾句經文:心水湛盈滿,潔白如雪乳!睗M身禪意伴流水的林先生似是參破人生之道的僧人,慈悲曉理。
林清玄應該是一位虔誠的佛門弟子,在大街小巷都流行著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的今天,具有佛學氣質的林清玄,更顯得頗為飄逸和獨樹一幟。在“無關風月”一章中:“那?菔癄,斗轉星移;那金戈鐵馬,興衰往復,只不過這江湖塵世、霜冷長河中的浮光掠影,滄海一粟;那情海明月,花好月圓只是曇花一現(xiàn),也不免成一顆寒星孤明冷月風霜。”生命就像一顆大樹,歷經滄桑仍然蒼勁翠綠,在時光流逝春去秋臨的交替中,從秋日的層林盡染到寒冬的木葉飄零,從春日的幼芽初出到盛夏的青翠欲滴。寒暖變故,葉疏葉繁,生命便是不期而至的挫敗與苦盡甘來相交替。林先生使我明白:“要為重活的.高興,不要為死去的憂傷!
林清玄先生在書中分享過一件小事:他有一個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愛去花店買一束花。有一次,花店的老板推薦他買一束白花:幾乎所有白色的花都很香,但可惜大家覺得它們太素。大多數(shù)人都愛買顏色艷麗的花,但這些花往往沒什么香味。聽了花店老板的話后,林清玄不禁感嘆道:“人其實也一樣,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边@倒令我想起在《人間最美是清歡》一書中“天寒露重,望君保重。歲月靜好,隨遇而安。溫柔半兩,從容一生。人間有味,最是清歡”的語句來。有人說“平平淡淡才是真”,也不無道理,當你選擇了素白的花,便只愿放在房間里獨賞,因為僅你發(fā)現(xiàn)了它的香,心亦隨著平和;當你選擇了鮮艷的花,便會放在最起眼的地方招搖,深怕他人看不見自己精心挑選的美麗。
《思想的天鵝》自然不止所列舉的幾篇,它更有禪意千尋瀑,待細細再讀。
【讀《思想的天鵝》有感】相關文章:
讀《黑天鵝紫水晶》有感05-24
《天鵝》讀后感11-16
天鵝作文06-08
《野天鵝》讀后感04-12
《小號天鵝》讀后感04-27
野天鵝讀后感12-08
《吹小號的天鵝》讀書心得03-04
吹小號的天鵝的讀后感04-09
(合集)《野天鵝》讀后感09-06
六只天鵝的讀書心得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