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研心得體會通用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網絡教研心得體會通用,歡迎閱讀與收藏。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通用1
20xx年4月23日,在葛老師的組織下,我們通過絡進行了一次英語上教研活動,聽了兩位赴上海學習的教師的心得體會;又通過電腦觀摩了兩位英語老師的示范課,感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對我們年輕教師來說,又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參加完這次活動我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以免勵自己
一、課堂是學生的舞臺,學生是課堂的主任。
這次活動后使我回想到我上學時學英語時,老師在上面講,我們在下面聽;老師在黑板上寫,我們在本子上抄。老師是中心,課堂氣氛不活躍,甚至同桌都不交流,自己在那里默默地學。今天我看到現在的學生已成為課堂的主人,參與老師組織的各種活動,并與老師、同學積極交流。體驗英語學習的快樂,真實交際。“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兩位老師都積極貫徹了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在學生的小組調查活動,學生用自己學過的英語交流,展示自己的英語水平,整個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再是以前的單純讀寫,而是課堂生活化了,所學的知識也在真實情境中得到應用。
二、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注重實效。
現在的英語課,老師增大了語言的輸入量,教學資源更加豐富了,這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機會說英語。課前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提高了課堂質量。大量實物圖片的.運用,有效地觸發(fā)了學生的感知,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老師的全英語教學,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學生能在老師布置的任務中有出色地表現,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在教學中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并運用知識,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活動,而沒有實效。
三、重視評價,關注學生的情感。
英語課并不是只學單詞、課文、句型、對話,不是知識的累加,而是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的每一單元的內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到英語課的情感教育。學生只是學一些詞和句子并沒有什么意義,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有些學生態(tài)度冷淡,情感單一,這兩位老師都考慮到了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都關注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四、嫻熟、流暢、優(yōu)美、純正的課堂用語。
這兩節(jié)講課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能力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那嫻熟、流暢、優(yōu)美、純正的課堂用語激勵著我前進的步伐。 希望自己能多參加這樣的活動,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自身素質。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通用2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新課程實驗的深入實施,帶來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課堂,創(chuàng)造和問題都推陳出新、層出無窮。必然教研活動的方式也跟隨著發(fā)生變化。為了合作與交流、協作與共享,絡教研應運而生。絡教研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fā)和利用上教育資源,建立開放、交互動態(tài)的絡教研平臺,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以教育消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如今,利用絡上博客做教研成為教研的必然趨勢。
一、傳統的教研活動
由于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教研員與一線教師各自為政,交流少,開展教研活動特別困難,即使有有些零星的新課程培訓,但有些學校由于受各種情況的束縛,往往只有少數人參加,并且由于培訓時間短,很難達到教研為教育教學行為服務的效果和目的。而絡教研,充分利用了絡速度快,信息發(fā)布及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透明度、參與面和交流面都較大等優(yōu)點,能及時有效地為基層服務。通過絡博客,還可以進行區(qū)域內或跨區(qū)域的教研活動,利用博客論壇、發(fā)貼等方式還能夠解決眾多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時間不一致問題。
二、絡教研專家在線,民主討論。
傳統的教研活動,往往由聽課、評課、主題研討等環(huán)節(jié)組成,由專家、領導或同行主講,其他教師參與討論,這種交流是面對面進行的,不少人往往礙于面子,不提、少提或婉轉地提反面意見,這樣的形式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虛假教研,而絡教研一般由專家或同行在線,因其隱蔽性,使大家不再有這些顧忌,肯定什么、不同意什么,都能真正做到有什么說什么,即使持基本否定的態(tài)度也會直說。這更有利于引起對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思考,無論是教師,還是專家、教研員,都有更大的收獲,真正起到民主研討的作用。從幾個新課程的絡教研情況來看,的確能形成專家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之間,甚至教育行政領導與教師、學生之間在線接觸,開展更加民主化、真實化的教研活動,這對新課程的健康發(fā)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絡教研延續(xù)研究,空間無限。
傳統的教研活動,一旦活動結束,研討也就隨之結束,即使活動中所滲透的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要再通過參加活動的教師轉達,其效果往往也會大打折扣,如時間遠久還可能會遺忘。而絡教研,可以把活動的內容或活動中所需體現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思想通過絡傳遞給每一位所需的教師,教師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隨時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分析和研究,發(fā)表評論,甚至還可以把繼續(xù)學習的心得體會通過絡發(fā)貼與同行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通過絡教研,技術教師還可以將自己遇到的問題或自己認為成功的教案、案例、課件、經驗等發(fā)貼到論壇與專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討論、吸收、分享,使教研活動能夠介入教學全過程,貫穿在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等環(huán)節(jié)。
四、絡教研促人反思,催人上進。
絡教研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發(fā)展,改變了教師的學習狀態(tài)、工作狀態(tài),極大增強了教師參與教研的自主性,創(chuàng)生出嶄新的學校博客教研文化。通過教育博客,教師發(fā)表自己的教育實踐的教學感想、教案、案例等與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另外,在發(fā)貼、回貼的過程中好的貼子會吸引更多人讀貼跟進,教師有了“受重視”感,便會自覺地產生發(fā)表的欲望,積極發(fā)表話題。而要發(fā)表話題,便會更加關注教學現象,對教學現象進行分析,進而使教師養(yǎng)成了觀察與思考的習慣,催人上進。也實現了絡教研的同伴互助。在教育博客聚合的環(huán)境中,大家以共鳴的方式相互促進與提高,一起構建和諧的抒發(fā)、表達、辨析、質疑、批評、總結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規(guī)律的絡環(huán)境,一起夠成豐富多彩的“社會大研討”。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質疑和批評的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促進了教研行為的變革,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思維。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通用3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絡已悄然走入了我們的生活。除了常用的一些功能外,比如:上聊天、上購物、查詢資料、聽歌看電影等等。作為教師,絡也正以勢不可擋的勁頭邁進了日常教學中,不管我們接受還是拒絕,其實我們都已離不開絡!那么我們是怎樣利用絡的呢?用的最多的,當然是下載資料,諸如課件、教學設計等等,絡成為老師完成任務最好的工具,似乎她是萬能的,什么內容都有。可是大家想過沒有,這么多的資料是哪來的,是誰放在上供大家下載使用的?是誰?可能大家只是在用,誰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絡只所以是“萬能的”,我想她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資料共享”,只有大家都奉獻自己的'資源,絡資料才會日漸龐大,才會應有盡有!所以說,我們不能只是向絡索取,而應該也是一名奉獻者。
其次,老師在上常用的還有寫博客或發(fā)評論xx。寫博客日志其實是件很好的事情,就象寫日記那樣,記下自己的心情故事,或是教學心得。讓大家分享的同時,還可以得到友的建議或意見,尋求到幫助。當你發(fā)布了一篇教學設計,幾天后打開一看,下面有許多評論或提出了一些意見,你會砰然心動,會有一種沖動在心底涌動!這就是絡的魅力!
隨著絡的日益普及,區(qū)教研室對于“絡教研工作”的不斷開展,寧夏的許多學校都建成了自己的。其實這也是今后的心然趨勢。我們學校在上學期就已經著手籌建自己的,按照學校規(guī)劃,的功能是相關超前的,完全可以滿足教學教研的需要。當然,絡教研不僅是硬件和軟件的建設,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識和認識上的改變。就中衛(wèi)的學校而言,我們算是走在了前面。但如果不改變觀念,加快絡教研的進程,很快就會滯后的!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通用4
孩提時代,我就夢想能成為一名教師。大學畢業(yè)后第一次踏上三尺講臺是多么的令人激動。一直不明白,人為什么要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終于醒悟了,人不僅要學習知識,還要學會生活,學習做人,學習很多很多。教師這個職業(yè)尤其如此,因為只有不斷學習,才不會被淘汰,才能用長流水來教育那群渴求知識的孩子們。這一學期我有幸參加了這期中學英語教師絡研修,在研修中,我感動著專家們和老師們對待英語教學的態(tài)度,也幸福著自己有這么好的機會能學習和提高。經過這幾天的研修學習,我感想頗多。
為了更好的成就我們事業(yè)的工作環(huán)境,促進我們專業(yè)的成長,領導為我們提供了這個“雙對接遠程研修”的平臺,讓我們與遠在“天涯”的專家、同行進行近在“咫尺”的交流,認真品讀老師的感言,研究專家指導老師的評論,不忘留下自己的足跡,送上一朵小花,互相鼓勵加油。只是想,“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們呼吸著五湖四海的空氣,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華麗的轉身,我們是快樂的,幸福的!
我將把研修的理念、內容,充實到自己的思想中,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應用到具體的實踐工作中去,為我們的教育事業(yè)增磚添瓦。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對自身的要求應該更加明確。
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口語自然流利,語音語調正確尤為重要。地道的語音、優(yōu)美的語調、豐富的詞匯、流暢的表達及扎實的語法是英語教師的基本功。任何基本功都源自一定時間的積累。教師要堅持不懈的學習,經常收看英語新聞,經常收聽英語磁帶,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還要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注重自己在這方面的訓練。我意識到課堂評價用語特別重要,所以我要背熟中學英語課堂用語,并及時的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
二、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討論孩子的學習習慣問題,很多老師都抱怨了自己班上的孩子的壞習慣,例如:不做課前準備,不按時完成作業(yè),上課從不舉手回答問題。講到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活動比較容易讓課堂鬧起來,有時候學生的聲音會很大,課堂紀律會很難控制,那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比學生的聲音更大呢?老師示意同學們安靜,然后走到最活躍的那幾個同學身邊,示意他們跟著老師一起做伸展操。這樣學生很容易關注到老師,而且也很容易集中注意力。
三、因材施教。
其實每個孩子的學習風格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我們老師一樣,有些老師擅長閱讀,有些擅長口頭交際,有些擅長寫作等等。孩子喜歡的學習方法和風格也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把學生的學習類型分為“視覺型,聽說型,動覺型,綜合型”,一般喜歡視覺型學習方法的同學喜歡看圖片,關注老師的板書;聽說型的同學則喜歡英語交流與對話,聽故事,做聽力練習;而動覺型的學生則更喜歡做游戲和TPR教學法。所以我們要很了解自己的學生,哪些學生更適合哪種學習方式,上課怎樣綜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讓不同學習類型的學生都能把英語學好。
四、教授不同層次的水平的學生。
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時間,家庭學習氛圍的不同,大多數班級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給我們上課帶來了很多問題。我們要對所有孩子都有信心,每個人都有可能學好英語,因為每個人都會說自己的母語,只是個人的后天努力和環(huán)境不同,學習英語的效果也就不一樣。在課堂上我們應該更多的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給程度相對較弱的學生相應難度的問題,給程度較好的學生更多的補充和拓展,并讓不同水平的學生結伴學習,達到共同進步。
總之,作為一名一線的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學習,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永遠充滿活力和魅力!沒有反思就沒有進步。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學方法、新的評價體系,都使我們對英語教學與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只要我們認真對待,研修就會大有收獲。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08-18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03-31
網絡教研心得體會15篇10-22
網絡教研工作總結03-09
網絡教研工作報告08-25
網絡教研工作計劃02-26
網絡教研工作總結通用11-24
小學網絡教研工作計劃10-01
第一學期網絡教研方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