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樂理課心得體會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樂理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樂理課心得體會1
說到自己與“基本樂理與名曲欣賞”這門課,不得不說是一種巧合,說句實在話,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五音不全的“樂盲”,對音樂的基礎東西更是一竅不通,而自己最終會選上這門課,完全是因為上學期在選課時自己所住的樓連不上學校內(nèi)部的銳捷網(wǎng)而不能選課,讓同學幫忙選擇的結(jié)果。
當我聽到我選上“基本樂理與名曲欣賞”這門課時,內(nèi)心有兩種感受:其一,自己是一個五音不全的人,借這個機會正好可以給做自己擴充一下知識點,充一下電,讓自己也懂點音樂基礎知識;而另一個感受就是,這是一門選修課,同時還占有兩個學分,不得不想到自己是否能拿這兩個學分,因為自己一直認為在音樂這一塊既沒有學習其音樂的天賦,也沒有強烈學習音樂的愿望,只是在偶爾自己有那么一下想學音樂的沖動,所以自己對這門又感到一定的不爽。
寒假結(jié)束后選修課也開始正式開課。面對一門對自己來說不知道該如何學習的課,自己曾真的陷入一度的憂慮之中。首先是因為自己無法掌握這門課的學習技巧,感到苦惱;其次,更多是自己擔心那兩個學分,因為大家心里都明白在咱們學校的掛科率很高。后來在一個巧合的情況下,自己撿到一本咱們學校使用的《音樂鑒賞》。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意外的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主編竟是我們的選修課老師,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幸運、驚奇……一遍遍翻著書上的講解,自己開始對樂理有了一定門路,雖然那種所謂的門路對那些樂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來說不值得一提,但是對于來我說卻是邁出自己在這方面的一大步,因為我也開始懂點樂理了,盡管是那么一丁點。
在整個學期中,讓自己感觸最深的要數(shù)學習五線譜知識了。記得在以前,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在當時對自己來說只知道是要表示一種很美或很美妙的意思,但這種意思具體該怎樣理解,或者說具體該怎樣感受,自己可是一點都不知道。而現(xiàn)在,那種體會對我來說可就不一樣了。五線譜、音符、還有休止符,正是這些的組合才形成那一曲曲美妙動人的樂譜。還記得在剛開始學習樂理知識時,老師不僅給我們講了音的產(chǎn)生和音的性質(zhì),同時還帶著大家do re mi fa sol la si do,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的念動著每一個音名,剛開始自己還有點不情愿,但隨著老師和大家的投入,自己也不知不覺得跟著起來,其中很多曲子,像《蒙古小夜曲》、《嘎達梅林》、《藍花花》等等到現(xiàn)在印象還很深刻……還有特別是那節(jié)在唱校歌的課,當聽到那首還在邯鄲時期的歌和現(xiàn)在的校歌時,第一次感覺到華北水利水電的校歌也是那樣的有氣勢、有氣魄,雖然軍訓時,大家唱得是同一首歌,但現(xiàn)在可以明顯的聽出來軍訓時根本就沒有唱出咱華水校歌的韻味。再到后來,講到民族管弦樂器和西洋管弦樂器時,情不自禁的再次被我們偉大的古人所折服,一件件流傳至今的民族樂器,笛子、嗩吶、古箏、琵琶、二胡和鼓等等,雖比不上西洋樂器那些像小提琴、大提琴、單簧管、英國管、長號、短號還有長笛的精致,但是音樂表演上,我們的民族樂音演奏出來的效果可是一點也不輸于西洋樂器。尤其是隨著中國國力的逐漸強盛,中國的民族樂器也逐漸登上世界樂壇,身為中國人不得不為自己的祖先感到驕傲。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間這門選修課到了結(jié)課的時候。整個學期以來,就自己的感受來說,當時那種剛聽到這門選修課時的.不爽感沒有了,留在心里的卻是一種遺憾,因為學時太少,中間又有過兩次放假,所以學習這門課的時間就顯得很短,而自己所學的知識就顯得很少。我知道樂理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很多高校
都設有自己的藝術學院,并將其作為一重點專業(yè)來發(fā)展,因此為此自己又感到有那么一點的遺憾。作為最后的作業(yè)也算是考試,老師要求大家寫一篇心得,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了這一學期的樂理,自己也確實對樂理有自己的心得感受,記得有一個現(xiàn)在正在貴州師范大學學習音樂的朋友,我曾經(jīng)問過她:“你學習音樂帶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她告訴我說:“音樂很美妙,當你用心去感受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一句說得很含糊的話,現(xiàn)在對于我來說終于可以理解了,樂音是一種精神的財富,帶給的是對心靈的深深震撼,同時還可以就大學生的修養(yǎng)提高、人格塑造等等方面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學習不僅僅是科學知識,更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德”、“智”、“體”對大學生來說其重要性已經(jīng)不用再強調(diào),同時對“美”來說也是一樣重要,“美”也是教育中的一大部分,利用“美”的教育或是美的事物可以去影響人的情感、培養(yǎng)人的情操,而音樂就是這“美”中的一部分,樂理則又是音樂中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為此,通過自己對樂理的學習,自己感受到了身為大學生,有必要學會對“美”的鑒賞與審視,同時也很慶幸自己能夠選上了這門課,雖然學習的時間比較短,但是從樂理之中學習的東西卻可以終生受用。
樂理課心得體會2
歌唱是人們喜愛的一門藝術,這與歌唱藝術的特點是分不開的。因為唱歌可以不受演出條件的限制,直接通過歌喉來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是人的自然需求。其實,孩子出生的第一聲啼哭,就是人生的第一次歌唱。只要不是啞巴,人人都能唱出自己所喜愛的歌曲。
從事小學聲樂教育已有六載有余,雖然在學校學習的聲樂專業(yè)比較成人化,但是通過不斷的努力摸索和實踐,我從基本的聲樂教學到小學聲樂教學的實踐中得到了些許體會,為將來培養(yǎng)出更好更多的少兒歌唱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1、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它出自于好奇心,即探究新事物的心理需求,這種需求得到一定的滿足,就會產(chǎn)生對有關事物的興趣(如學習興趣)。學生若對所從事活動感到興趣,就會導致活動動機樂趣化,活動因此成為一種積極主動的心理傾向和自覺行為。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克魯切茨基指出:“學習一定活動的愛好,導致能力的鍛煉和相應的發(fā)展,發(fā)展了的能力在活動成功上有積極作用,而成功又反轉(zhuǎn)來‘強化’愛好和興趣!笨梢,興趣愛好能激發(fā)活動的自覺性,有助于個性心理特征在良性循環(huán)的基礎上發(fā)展。少兒對聲樂的興趣大多較高,那么讓孩子維持這樣的心理并使其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是為下一步的訓練必要的充分的準備。我對同年級的兩個班做過半年的實驗,一個班的整體聲樂天分教高,對節(jié)奏和音準的把握較好,樂感也較強,學習歌曲的速度很快,而且具有一定的表現(xiàn)力,另一個班相對在各方面都差一些。在對兩個班做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我制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對較好的班按照正常教學目標進行教學,而對較差的班級則加以更多的關注,在教學形式上多樣化,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唱、演、欣賞等各個方面入手,擴大學生的聲樂知識面,不僅只局限在課本上的知識,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的'提高。結(jié)果這個班的整體水平上升很快,聲樂表現(xiàn)力反而比另一個班有更快更大的進步。所以對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不僅是學習的基礎,有時能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學習效果,而且不會因為老師的忽略喪失可能出現(xiàn)的好苗子。
2、讓孩子愛上唱歌
良好的歌唱前提是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歌唱的過程是以心理感受為基礎,以心理狀態(tài)引導和控制生理狀態(tài)的運動過程。在不好的精神狀態(tài)下歌唱最容易壞嗓子,由于歌唱器官是有機的整體,任何肌肉只有在興奮的狀態(tài)下才能靈活自如,使不必要的部分保持松弛,形成緊張與松弛的平衡。這樣可以培養(yǎng)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耐力和持久性。所以在學習之前,要制造出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歌唱狀態(tài)。在教學活動過程中,不斷激勵,抓住學生點滴的進步加以表揚,讓學生始終維持那種高漲的精神狀態(tài)中,調(diào)整到的歌唱狀態(tài)。教師在選擇歌曲的時候,社科論文也十分重要,旋律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也能起到讓孩子樂唱的目的。對于處在變聲期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有讓孩子“禁聲”的說法和做法,特別是男孩子。其實,讓變聲期的孩子“禁聲”是不可取的消極措施。因為即使在歌唱中讓他們禁聲,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卻是不可能禁聲的,他們需要說話,需要交流,他們在體育課上打球運動時也會大喊大叫,豈不知大聲喊叫一次對聲帶的損傷卻比歌唱要嚴重得多,而積極的辦法應該是幫助他們了解如何保護聲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教師非但不必要求他們禁聲,相反應鼓勵他們積極投入歌唱訓練及演唱活動中,不要“剝奪”他們的演唱權利。正確的演唱方法反而能相對地縮短變聲期,對他們一生都有好處。
3、在歌聲中體驗情感
孩子們的歌聲是那么清脆、稚嫩、純真、迷人,這是任何樂器都無法替代的?墒牵瑑H僅只是愛好唱歌是不夠的。作家傅雷在指導兒子傅聰學習鋼琴時說:“單靠聲樂來培養(yǎng)聲樂是有很大弊害的,我覺得你需要多多跑到大自然中去,也需要欣賞造型藝術來調(diào)劑,假定你每月都郊游一次,上美術館一次,恐怕你不僅精神更愉快,更平衡,便是你的聲樂表達也會更豐富、更有生命力、更有新面孔出現(xiàn)!本C合多種藝術表象進行歌唱教學,就能使童聲二度創(chuàng)作的空間更為廣闊,效果更為顯著,使兒童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極大地被開發(fā)出來。聲樂對人的情感影響比其他藝術影響更為迅速、更為強烈,常常是幾個樂句、幾句歌詞、幾個音符就能使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情緒,引起共鳴。同時把藝術通感運用到兒童聲樂教學中,運用視聽結(jié)合的通感,美術及文學作品促使兒童情感產(chǎn)生共鳴。歌曲中的所有力度、速度及強弱等記號都是為了表達聲樂形象、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的需要服務的,指導孩子們唱歌,我們首先要引導他們正確地理解聲樂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深刻地感受歌曲所要抒發(fā)的情感。在此,文學無疑是的途徑。因為它不受技能技巧的限制,特別能啟發(fā)人的想象和聯(lián)想,它不僅僅局限于形象的敘述,而且還深入到人的思想領域,喚起人們對生活的回憶和聯(lián)想,把形象和情感化為一體。運用藝術通感,合理綜合美術及文學藝術與聲樂,能使孩子們乘著想象的翅膀善于歌唱。如在學習《蘭花草》時,我讓學生觀看蘭花的圖片,了解蘭花的特性,雖然沒有牡丹的富貴,菊花的嬌媚,卻樸實、清新,芳香宜人。再通過朗讀歌詞,知道詞意,了解主人公對蘭花的依戀和喜愛。孩子們用他們甜美的聲音將一首聽似普通的歌曲表現(xiàn)得出神入化。
聲樂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只有在方法正確的基礎上堅持學習才能有好的成果。只要有耐心、恒心,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定能乘著歌聲的翅膀,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樂理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理發(fā)店教案02-23
評課議課心得體會03-31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02-21
研課磨課心得體會04-01
研課磨課的心得體會03-17
體育課看課心得體會04-04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04-25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5篇02-28
觀課議課心得體會(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