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課改同行伴課改成長教學心得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課堂教學改革猶如陣陣春風拂面,枝枝紅杏出墻,成為基礎教育改革最中惹人注目的一道風景線。從上學期始,我校也結合本校實際,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課改浪潮,在學校領導的要求和科學指導下,為了把大多數(shù)教師從繁重而迷茫的教學中解放出來,我們初中部進行了課堂教學改革,力求構建各個學科的有效教學模式。我們初中部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課改模式是這道課堂教學改革風景線上最吸引眼球的盆景。我們開始走上了一條充滿挑戰(zhàn)的課堂改革之路。我也結合教學實踐,積極地進行了探索: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自己的課改體會,懇請各位同仁給予指導。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自主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一個最明顯特征。它有力地挑戰(zhàn)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同時也首次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對于剛離開小學不久,稚氣未脫的初中學生來說,能夠做到自覺地學習者不占多數(shù)。而對于新的學習生活,他們充滿了好奇和企盼。因此,從最初我就注意對學生主體性的挖掘和調(diào)動。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升入初中以后,對英語學習感到迷茫。甚至不知道進一步學習到底有什么作用。
因此,在課堂上,我曾經(jīng)采用了播放錄像、視頻、放映英語電影片段等方法激起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讓他們感覺到同齡孩子能夠做的他們也可以做到。課下通過與外國學生交筆友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開口說話和大膽說話;我在授課時改變傳統(tǒng)的“一講一聽”、“一問一答”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方式,在進行語言知識傳授時,我和學生保持雙向交往?傊伊η笸ㄟ^以上的一些作法,把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下解放出來。在課堂上,凡是學生能學會的,教師不教;凡是學生自己能說的,教師不說;凡是學生通過實踐可以掌握的,教師不講。
而自主學習中的預習在學生的學習中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將新的教學任務以小組的形式分配到學生中,并確定各小組的中心發(fā)言人,讓他們在課前充分準備好各自的任務,包括收集課文的相關資料、了解重點詞匯和語法結構、構想課文中的角色等。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適當引導學生的預習方向、內(nèi)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預習可以分為課前預習和單元預習。預習不必力求完全掌握其內(nèi)容,關鍵是學生能夠了解其中的大意,并從而能夠主動獲取其中的主要信息。一個良好的預習,能夠使學生大體了解單元以及課文的重點,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指導學生學習,不是把時間還給學生就行,更不是放羊,而是要按教師要求分配學習時間;實現(xiàn)學習時間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達到有效的自主學習的目的。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對教師備課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更大的提高,教師只有更精心、盡心、費心地備課,才能高效地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力求達成這樣的狀態(tài):文本讓學生自己去解讀,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提出,疑難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思路讓學生自己去尋找,成果讓學生自己去展示,結論讓學生自己去獲取。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
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給了學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機會,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強調(diào)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缺的不是活潑有余的教學情境,不是熱熱鬧鬧的教學氣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策略。那么,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獲得良好的效果呢?
在教學實踐中我悟出:教學中不能為了合作學習而進行合作學習,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下面我談談自己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1、寧少勿濫,抓住契機。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為了課堂教學的熱熱鬧鬧,小組討論時,有的組看似異常活躍,實質(zhì)上有的討論,有的聊天,有的玩耍;而有的組氣氛沉悶,只有個別學生在參與,但我發(fā)現(xiàn),以組發(fā)言時,不管叫到幾號都能答出,留意一看,是組長遞了紙條。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助長了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降低了教學效率。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精心安排,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適合的不安排。要把學習重點和難點作為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時機,讓學生有效的參于合作學習。
2、教給技巧,變換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得到教師的指導,否則課上學生小組合作將得不到好效果。教師應當教給學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樣組織,怎樣傾聽,怎樣發(fā)言,怎樣質(zhì)疑等。我們可以采取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將每個同學的任務明確分工,確定每小組的組長、中心發(fā)言人、給每個小組成員一個職務如"記錄員""匯報員""檢查員"和“監(jiān)督員”等,并可定期更換。我把全班學生分成十幾個組,每組4-6人不等,小組合作可以自由組合,也可以是前后桌四人組合,還可以按程度、性別、成績組合等。學生座位按以前的、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面對老師,到學生面對面的坐,為學生合作交流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增強學生的自信,減少學生回答問題時的壓力,使膽怯的學生發(fā)言時,不再害怕。但各種組合方式應交替使用,使學生不帶情緒地隨機組合。小組學習應提高組長的協(xié)調(diào)、分工等能力,以便于合作學習有效開展。
3、研備合作,參于合作。
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那么備好合作是提高小組學習效率的關鍵。教師在備課要時應備合作的內(nèi)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時機等。小組合作學習不是學生的參于,教師的旁觀,而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參于,教師可以把自己也當成小組中的一員參加到某個小組的學習中。
總之,小組合作這種學習方式符合學生樂于交往的心理需求,符合課改精神,有利于調(diào)動起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和社會交往的能力。但一切均應從實際效果去考慮,防止小組討論盲目、低效,走過場。
匯報展示與訓練檢測的實施
課堂是教學主陣地,抓住了課堂就等于抓住了一切,那么如何向45分鐘課堂要效率?首先我認為課前五分鐘展示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前五分鐘語言展示活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學生們可演講,可對話、可背誦、可唱歌、可講故事,可演情景劇等等。每節(jié)課前都有4—6名學生進行展示。開展課前五分鐘語言展示活動,不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等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向啞巴英語進行了挑戰(zhàn),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xiàn)了新課改學以致用的新理念。
好勝心強,不甘落后,是青少年學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因此,我們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競爭的方法激活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參與競爭。例如,在進入正課后,我會根據(jù)當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實行自主學習、匯報展示、合作探究、再匯報展示的小循環(huán),并且采取不同形式的展示形式,如幸運大轉(zhuǎn)盤、我利用多媒體制作成一個轉(zhuǎn)盤,將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學到的詞匯、短語列到轉(zhuǎn)盤上,給出相應的分數(shù),然后轉(zhuǎn)動轉(zhuǎn)盤,轉(zhuǎn)盤停到哪兒,學生便回答哪一個問題,然后給出相對應的得分,學生異常興奮,都希望轉(zhuǎn)盤飛快地轉(zhuǎn)起來,他們都能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這樣就形成了緊張而活潑的課堂氣氛,而且自主學習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就被檢測出來了。
在上課時,為了避免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我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不同的競賽活動,例如:全班同學被分成男孩、女孩兩個大組進行競爭,或者展開四個小組、各個學習小組之間、男孩與男孩之間、女孩與女孩之間的競爭,并利用多媒體制作成男孩答對一個問題,便送一個籃球,女孩答對一個問題,便獻一束鮮花,這樣學生就會集中精力,積極思考,班級沒有一名同學不參與。后來我干脆不讓他們舉手回答問題,只要他們想回答題就可以直接站起來,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一開始,班級回答問題的同學寥寥無幾,但是我一直在堅持,現(xiàn)在班級已經(jīng)呈現(xiàn)了一片波濤洶涌之勢。而對于開放性問題,我們應允許學生“胡說八道”,允許他們張揚個性。要用期待的目光、鼓勵的眼神注視著學生,在這種有激勵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都會鼓足勇氣,信心百倍地站起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再有,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給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機會,例如上學期學到做奶昔以及三明治那一單元,就領著學生們邊用英語說邊做三明治,然后讓他們討論做三明治的步驟。等到大家都會了,開始比賽。要做雞肉三明治了,誰會用英語說出制作步驟,這個三明治就獎給誰。那時,他們一起做了雞肉、蘋果、牛肉三明治,那一星期的課堂上,學生們吃的開心,學的也開心,不僅會用英語說,還打算回家動手做。還記得有一次在課堂上臨近下課的時候,我正要爭分奪秒地想要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的時候,有一名同學突然打斷我對我說:老師能給我兩分鐘嗎?就兩分鐘,我驚訝地問:為什么呀?他說:老師,我的雪糕就要化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原來我是答應了給學生做才藝展示的時間呀!可是當時由于課堂教學內(nèi)容多,我就忽略了學生的才藝展示。后來我說開始吧!他就將攪拌器打開,切斷香蕉、倒進牛奶、攪拌雪糕,最后旋轉(zhuǎn)攪拌器的開關,他一邊用流利的口語介紹制作步驟,一邊熟練的操作,做完之后他就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小紙杯一一倒給同學喝,同學們都爭先恐后地搶著要喝,喝完之后都說:味道好極了!學生們真正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還有一個小故事就是:我女兒今年三周歲了,可是從小她就不愿意吃水果,全家人都為她不吃水果而傷透了腦筋,但是就在當天,孩子的爸爸碰巧將她帶到學校去玩,來到了我班,那天恰逢周末,班級的同學都不著急走,于是大哥哥們便就地制作起了奶昔給我女兒喝,喝完之后,從她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她很愿意喝,于是又來了第二杯、第三杯,后來我就靈機一動,我為什么不將她不愿吃的水果制作成奶昔呢?這樣,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現(xiàn)在只要女兒想吃水果,我就給她制作成不同口味的奶昔,全家人再也不用因此而煞費苦心了,看來我還得感謝我班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呀!這次之后,我就下定決心,無論教學任務多么緊,都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展示以鞏固舊知。
當堂檢測環(huán)節(jié)每天都是千篇一律,于是我就在思考,能不能讓學生快樂地完成每節(jié)課的課堂任務,于是我就想到了一種翻版游戲,暨在每個數(shù)字的后面都設計成不同形式的練習題,學生可以選擇任意一個數(shù)字回答背后的題給小組加分,而且設置一個Luckydog按鈕,可以不需要回答問題直接得分,看看誰是幸運兒,這樣一來,學生非常興奮,在講有關動物的課的時候,我可以把數(shù)字換成不同的動物,在講有關城市的課的時候,我可以把數(shù)字換成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交通工具等等。這樣既復習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詞匯又做了當堂課的練習,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學生們也興趣濃厚,避免了機械的操練,枯燥的習題,學生們的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效果非常顯著。
教學就像種田,有付出才有收獲。只要我們有上進心,責任心強,愿付出,肯專研,學生才會優(yōu)秀。課程改革讓我們思考我們的教學,完善我們的課堂行為,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在課程改革中,我們的課堂也在悄悄地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在課程改革中,我也在不斷成長、成熟。感謝我們的新課改!我會在新課改中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百倍努力,戰(zhàn)勝困難,更好地投身課改,做課改的先行者,和課改共成長!
【與課改同行伴課改成長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課改培訓心得09-02
小學教學教案課不厭改10-07
課改心得體會10-26
課改研究計劃方案10-08
課改工作總結05-26
課改經(jīng)驗個人總結06-08
我的課改生活-隨筆寫作10-08
高中課改工作總結06-07
課改示范課活動簡報(精選10篇)04-30
小學課改實施方案范例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