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歇后語

水滸傳成語和歇后語

時間:2022-10-08 09:49:28 歇后語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水滸傳成語和歇后語

  導(dǎo)語:《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jīng)典的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的施耐庵。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水滸傳成語和歇后語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水滸傳成語和歇后語

 。ㄒ唬出自《水滸傳》的成語:

  1、腥風(fēng)血雨

  發(fā)音 xīng fēng xuè yǔ

  釋義 風(fēng)里夾著腥味,雨點(diǎn)帶著鮮血。形容瘋狂殺戮的兇險氣氛或環(huán)境。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三回:“腥風(fēng)血雨滿松林,散亂毛發(fā)墜山奄!

  2、心滿意足

  發(fā)音 xīn mǎn yì zú

  釋義 形容心中非常滿意。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一回:“兩個小的,亦被武松搠死……武松道:‘我方才心滿意足,走了罷休!’”

  3、一馬當(dāng)先

  發(fā)音 yī mǎ dāng xiān

  釋義 原指作戰(zhàn)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lǐng)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dāng)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4、逼上梁山

  發(fā)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釋義 比喻被迫起來反抗,F(xiàn)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種行動。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一回:“林沖雪夜上梁山!

  5、不識泰山

  發(fā)音 bù shí tài shān

  釋義 不認(rèn)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rèn)不出地位高或本領(lǐng)大的人。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回:“師父如此高強(qiáng),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6、飛檐走壁

  發(fā)音 fēi yán zǒu bì

  釋義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六回:“且說時遷是個飛檐走壁的人,不從正路入城,夜間越墻而過。”

  7、一箭之遙

  成語發(fā)音:yī jiàn zhī yáo

  成語釋義:相當(dāng)于一箭射程的距離。比喻相距不遠(yuǎn)。()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馬來,前行的眾頭領(lǐng),已去了一箭之地,見宋江和貫忠說話,都勒馬伺候。”

  8、 人困馬乏

  發(fā)音 rén kùn mǎ fá

  釋義 人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勞累。

  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七回:“馬步三軍沒了氣力,人困馬乏。”

  9、 改邪歸正

  拼音 gǎi xié guī zhèng

  解釋 邪:不正當(dāng)、不正派;歸:回到。從邪路上回到正路上來,不再做壞事。

  來源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一回:“將軍棄邪歸正,與宋某等同替國家出力,朝廷自當(dāng)重用。”

  10、一箭之地

  成語發(fā)音:yī jiàn zhī dì

  成語釋義:相當(dāng)于一箭射程的距離。比喻相距不遠(yuǎn)。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馬來,前行的眾頭領(lǐng),已去了一箭之地,見宋江和貫忠說話,都勒馬伺候!

  11、徇私舞弊

  成語發(fā)音:xùn sī wǔ bì

  成語釋義:徇:曲從;舞:舞弄,;。為了私人關(guān)系而用欺騙的方法做違法亂紀(jì)的事。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三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作弊,克減酒肉!

  成語示例:這種——的事情,他絕不會干

  12、 積草屯糧

  成語發(fā)音:jī cǎo tún liáng

  成語釋義:儲存糧食和草料。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一百五回:“立豎招軍旗號,買馬招軍,積草屯糧!

  13、 天誅地滅

  成語發(fā)音:tiān zhū dì miè

  成語釋義: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神明鑒查。”

  成語示例:“人不為己,——”,是剝削階級的人生觀。

  14、 探頭探腦

  成語發(fā)音:tàn tóu tàn nǎo

  成語釋義:探:頭或上體向前伸出。伸著頭向左右張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五回:“卻好交五更時候,只見那個頭陀挾著木魚,來巷口探頭探腦!

 。ǘ┧疂G傳歇后語

  1、賊去了關(guān)門——遲了

  2、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3、閻羅王面前——沒放回的`鬼

  4、花木瓜——空好看

  5、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

  6、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第24回王婆)

  7、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8、披麻救火——惹焰燒身

  9、飛蛾撲火——惹焰燒身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來

  11、割貓兒尾拌貓兒飯——自供自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

  13、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

  14、老虎撲食——三股勁

  15、李逵上陣——身先士卒

  16、史進(jìn)認(rèn)師父——甘拜下風(fēng)

  17、林沖上山

  18、孫二娘開店——謀財(cái)害命

  19、石遷偷雞——不打自招

  20、潘金蓮給武松敬酒——別有用心

  21、李逵升堂辦案——亂打一通

  22、武松看鴨子——英雄無用武之地

  23、武大郎上墻頭——上不來下不去

  24、梁山兄弟——不打不親

  25、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抱打不平

  26、賊去了關(guān)門——遲了(第5回周通)

  27、甕中捉鱉——手到拿來(第18回劉高)

  28、閻羅王面前——沒放回的鬼(第21回閻婆惜)

  29、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蓮)

  30、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鄆哥)

  31、孫武子教女兵——十捉九著(第24回王婆)

  32、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33、披麻救火——惹焰燒身(第21回作者)

  34、燈蛾撲火——惹焰燒身(第27回作者)

  35、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來(第39回作者)

  36、割貓兒尾拌貓兒飯——自供自(第62回蔡福)

  37、佛面上去刮金——刻。ǖ83回軍校)

  38、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第101回作者)

  39、林沖買寶刀——中了詭計(jì)

  40、林沖誤闖白虎堂——單刀直入

  41、林沖到了野豬林——絕處逢生

  42、林沖棒打洪教頭——專找破綻下手

  43、林沖看守草料場——英雄無用武之地

  44、林沖上梁山——逼出來的

  45、黑旋風(fēng)劈宋公明——錯看(砍)了人

  46、盧俊義上梁山——不請自來

  47、張順浪中斗李逵——以長攻短

  55、董卓進(jìn)京——來者不善

  56、關(guān)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57、董卓進(jìn)京——不懷好意(好詞好句)

【水滸傳成語和歇后語】相關(guān)文章:

歇后語和成語游戲10-10

成語歇后語精選10-09

三國演義成語和歇后語10-08

三國演義的歇后語和成語10-08

關(guān)于成語的歇后語經(jīng)典09-23

成語的歇后語游戲10-10

水滸傳的歇后語11-02

關(guān)于水滸傳歇后語11-15

水滸傳歇后語摘抄08-18

水滸傳歇后語大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