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析跳遠的技術教學
分析跳遠的技術教學,是小編為各位小學教育畢業(yè)的同學準備的論文,歡迎各位寫作者閱讀小學教育的藝術!
搞要:跳遠是騰越水平障礙的跳躍,是體育教學和田徑運動競賽的主要項目之一。跳遠的技術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部分組成。跳遠成績主要取決于助跑速度和起跳技術,空中姿勢和落地動作對成績也有相當影響。
關鍵詞:跳遠 技術 教學
跳遠運動在我國田徑項目中,已經(jīng)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已經(jīng)進入了世界較好的運動水平,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掌握的也很好。但這只是對高水平的運動而言,而對普通高校、高職高專的一般學生來說,技術動作的掌握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了。不要說跳遠用什么樣的姿勢,只要能跳好,已經(jīng)是很好的了。
普通高校、高職高專的教材中,跳遠技術在一般情況下的教學步驟是:踏跳、騰空步、落地、助跑或者是助跑、起跳、騰空步、落地,過渡到全過程和完整動作練習,其中:
1.助跑是為了獲得高的水平速度,并訓準確踏板和起跳作好準備。
2.起跳的任務是改變身體重心向前運動的方向,使它按適宜的騰起角(一般在18-24°)向空中騰起。騰起的初速度越大,越有可能跳出優(yōu)良的成績。優(yōu)秀運動員的騰起初速度可達9.2-9.6米/秒。
3.騰空是運動員在空中身體重心按一定的拋物線軌跡方向運動。身體重心在空中騰起的遠度與高度,主要取決于助跑起跳的效果。運動員所進行的全部空中動作,都是為保持身體平衡和完成有效的落地,從而更好利用已獲得的騰空軌跡,爭取達到更好的運動成績。
4.落地技術的要求有:盡可能地推遲腳著地的時間,加大著地點和身體重心投影點之間的距離,保證身體移過著地點,安全著地。
通過我自身的學習,以及平時教學中的觀察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人的助跑起跳的節(jié)奏掌握的較好,而落地動作總是掌握不好。于是我調整了我的教學重心,把落地放在了與助跑起跳結合動作同樣重要的位置。當然不包括少數(shù)沒有學過跳遠的學生,這部分學生的重心還是放在助跑起跳動作上。而根據(jù)這一問題,我參閱了一些有關跳遠的資料,在西安體院田徑教研室編寫的《跳遠》一書中寫到:“著地前足跟提高1厘米,其遠度增加1.5厘米。”所以我采用對比教學法的手段進行探索。新生剛一進校就把重心放在助跑起跳的動作上,提醒落地動作;一種是把重心放在落地動作上,強調助跑起跳的節(jié)奏。當然,各班的學生身體素質不一樣,有的班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好,有的班的學生身體素質比較差,給這種教學方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把身體素質較好
的班安排采用第二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我覺得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比較。經(jīng)過近十年的比較(含我校原教師的一些數(shù)據(jù))我的體會如下:
1.不僅能在較短的教學時間內增加學生練習落地動作的時間和次數(shù),同時對騰空動作只要求把跳留在身體的下方,不要過早的舉腿,這樣就給學生掌握跳遠的落地動作提供了條件,而且學生也容易掌握跳遠動作。數(shù)學論文
2.在教跳遠的同時進行立定跳遠的教學,這樣就可以把立定跳遠和急性跳遠結合起來進行,同時也節(jié)約了教學時間,增加落地動作的練習次數(shù)。
3.把落地動作和助跑動作相提并論放在同樣重樣位置上,就可經(jīng)明顯的提高學生的跳遠成績,尤其是成績在及格線附近的學生。
跳遠的姿勢,有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除蹲踞式外,另外兩種首先要有一定的距離,才能有條件完成,否則只能完成一半就已落地了。我所教的學生中,能達到5米以上的是很有限的,一般是在5米以下,那么這些學生不可能完成挺身式或走步式的動作,只要能把蹲踞式掌握好,就已經(jīng)不錯了。而不論任何姿勢,都是在空中維持身體的平衡,但身體重心在空中的運行的軌跡是不會改變的(就如一個物體被擲出后,它在空中運行軌跡是還會改變的),只是給落地動作創(chuàng)造有力的條件。而落地的動作要領是:大腿要向前提舉,小腿前伸,準備落地,落地時肘關節(jié)伸直,腳尖鉤起,同時兩腿后擺,腳接觸沙面時,迅速屈膝,髖部前移,兩臂屈肘積極前擺,使身體迅速移過支撐點。
那么落地的任務有那些呢?
1.盡可能延長騰空時間。
2.加大著地時落地和身體重心投影之間的距離。
3.保證身體超過落點,以便更好地利用身體重心的拋物線軌跡,爭取遠度。
4.保證落地時的安全。
要達到這些要求首先要具備下列條件:
1.良好的助跑起跳。
2.有盡可能長的騰空時間。
3.要有良好的腰腹力量。
4.要有良好的協(xié)調性。
而學生在僅有的幾次課的時間內,要想掌握好跳遠的全過程動作,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基礎較差的學生,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只有進行重點教學。助跑起跳動作固然重要,但學生在中學時期已有了一點基礎,再重點講解動作要領和強調起跳的動作及節(jié)奏,如果落地動作掌握不好就直接影響學生的成績,然而多數(shù)同學都掌握不好落地動作。
學生落地時易犯錯誤:
1.有的學生舉不起腿(尤其是女同學),幾乎近于直立落地,這樣落點就要近30厘米左右。
2.有的同學能舉腿,而小腿伸不出來,這樣落點要近10厘米左右。
3.舉腿和伸小腿的時間掌握不好,過早過晚都影響成績。
如果學生能把落點動作基本掌握,成績單便可以明顯提高,所以我把教學重點放在落地動作上。
為了達到目的,就得采用各種練習方法以便更好的解決問題。于是我參閱了不少書籍,我發(fā)現(xiàn)在西安體院《田徑運動力學分析》的書中寫到:“運動員在空中,把腿保持在軀干下方和舉腿需要同樣的力量。”從中得到啟示,舉腿同樣是需要力量的。所以我采用了懸垂舉腿和收腹跳的練習,如懸垂在肋木上,做舉腿和伸小腿練習,反復練
習其腰腹力量(成績較差的要多做此練習);另外,在落點上畫上或做出明顯的標志,要求學生落地盡量向前伸小腿;對較好的學生,可以由學生的具體情況在學生踏跳后開始作落地動作時移動標志(由教師來做),以便引導學生向前伸小腿的練習,來解決落地時所容易犯的錯誤(此練習對解決伸小腿的時間掌握的問題也有一定的作用)。至于舉腿和前伸小腿的時間掌握問題,在教立定跳遠時認真講解,因為這里講比較容易理解,要求在身體運行到最高點開始下降進行,當足跟接近沙面進迅速前伸小腿的方法,以及向前移髖側倒,也可以在學生起跳后,用簡單的字來提醒學生做動作的時間。如“抬”、“伸”、“送”,有時要出現(xiàn)后坐的現(xiàn)象這是正常的,在掌握好伸小腿后,再來解決。
例如:在我所教的2000級學生中,有一名男生,他自身的身體素質都不錯,無論是彈跳、速度還是協(xié)調性,在我所教授班級的學生中均屬于中上水平。而他的立定跳遠可以達2.5米,但他的急性跳遠只能達到4.3米左右。于是我觀察了他的技術動作,發(fā)現(xiàn)他的助跑起跳、騰空高度甚至他的落地都不錯,可為什么他成績卻沒有提高呢?于是我反復讓他跳,再仔細觀察才發(fā)現(xiàn)問題的所在,原來他的小腿并沒有主動的前伸。于是我就在他的落點前設一個標志點并向前,同時口令提醒向前“伸”腿。然后,給這名同學布置課外練習。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該同學的成績有著顯著提高達到4.6米以上?偟膩碚f,在男生中50%成績在4.3米以上的同學,成績可以提高20-30厘米,這部分學生主要解決伸小腿問題。對于45%左右成績在3.5米至4米之間的學生,成績可提高20-40厘米,這部分學生要解決舉腿和前伸小腿的問題。對余下的少數(shù)成績在3.5米以下的學生,一般在中學時因條件等原因未學過跳遠或因身體素質太差,必須先解決助跑起跳的動作和節(jié)奏問題。在女同學中進行這樣的教學,效果不如男生明顯,對少數(shù)成績比較好的女同學有明顯的效果。在男同學中進行這樣的教學。兩種方法各選100人左右,第一種方法,優(yōu)有占10%左右;良的占35%左右;及格的占45%左右;不及格的占10%左右。
第二種方法,優(yōu)的占28%左右,良的占30%左右,及格的占45%左右,不及格的占5%左右。
當然,跳遠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這其中還有很多的學問,只要找對正確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就會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西安體院田徑教研室編寫《跳遠》。
2.西安體院《田徑運動力學分析》。
【分析跳遠的技術教學】相關文章:
淺談數(shù)控技術教學分析論文10-08
股票技術分析總結10-05
體育立定跳遠教學隨筆06-12
利率與匯率走勢分析技術10-09
肉羊養(yǎng)殖技術分析論文10-09
中職數(shù)控加工技術教學現(xiàn)況分析論文10-13
分析信息技術與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整合論文10-10
分析信息技術在強化化學教學過程的運用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