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研究論文
1應用型大學體育與校園體育文化概述
1.1應用型大學體育概述
應用型大學體育是指大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以競技項目為主的體育教學,更多的是交給學生綜合性的體育知識和技能訓練,強調學生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將體育教學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1.2校園體育文化概述
大學文化是以校園為載體,通過廣大師生和校方的一代代傳承和發(fā)展,匯聚了歷屆師生對于物質、文化、生活及精神方面的心得和感悟。大學是以提供優(yōu)良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場所,為社會輸送各種人才。大學文化首先需由濃郁的學術交流和鉆研的環(huán)境、科研探討精神和對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責任感組成。對于大學文化概念的界定,眾多專家學者認為大學文化由物質、精神和制度文化組成。目前國際上關于體育文化概念的界定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體育文化是指通過體育鍛煉來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包括設施、制度等。在廣義的體育文化概念的基礎上,我國學者認為體育文化是由物質、精神和制度文化組成。狹義的體育文化是指體育文化也屬于文化的一部分,體育文化由體育用品、體育生活、體育教學、體育制度、體育活動參與者對于體育精神的理解和感悟總結及由此形成的價值觀念等組成。大學體育文化是體育文化在大學校園中的發(fā)展和運用,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文化共性。大學體育文化由不同層次組成,大學體育文化義同體育文化,是指大學師生在大學校園內運用各種體育器材來達到強身健體和精神文明的健康發(fā)展之效。此類解釋下的大學體育文化包括基本的體育知識、體育設施、體育價值和規(guī)律及體育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各種物質形態(tài)和精神形態(tài)。知名學者根據(jù)新的教學大綱將大學體育文化劃分為4個層次,在物質、精神和制度文化的基礎上加上了行為文化,并為每個層次劃分相應的指標分類。一級指標即4個層次;二級指標是對一級指標的大類劃分,如制度文化下包括大學體育制度、組織領導管理等;三級指標是對二級指標的進一步細分,如大學體育制度下包括XX管理法則、體育設施開放時間和管理細則等。本文將大學體育文化定義為包含校園體育教學、體育運動、比賽、體育文化推廣、體育設施等物質、精神、制度和行為文化的總和。
2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
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通過課堂教學來集約使用校園體育設施,充分調動大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共同創(chuàng)造和傳承校園體育文化。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也是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一部分。通過大學體育教學來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發(fā)展,而校園體育文化是以圍繞體育展開的物質、精神、制度和行為文化,課內外一體發(fā)展的健康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校園體育文化的發(fā)展促進了體育教學和體育項目的發(fā)展,加強師生的互動交流,促進身心的發(fā)展。所以,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和校園體育文化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發(fā)展的。
2.1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包括體育設施、活動場地、師資、校園教學環(huán)境等,為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造了前提。校園體育物質文化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前提,只有具備了相應的教學環(huán)境、體育設施和師資等,才能開展教學、競賽等群體活動。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首先應具備相應的體育場館、運動器材、校園地理資源等條件,如:網球場、游泳館、塑膠跑道、操場等。所以,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是大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物質準備。但目前,隨著高校擴招、全民健身的參與和學生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方面的需求增長及高校師資力量的匱乏,使得校園體育物質文化建設日益跟不上大學體育教學的步伐。所以,各大高校需根據(jù)校園規(guī)劃和實際發(fā)展需要,合理適當?shù)貙w育物質文化加大投入力度以滿足師生強身健體、釋放心情的需求。
2.2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精神文化建設由師生共同完成,由歷屆師生的共同努力,致力于打造一種適合本校師生共同參與和發(fā)展的精神文化氛圍。校園體育文化精神方面建設包括體育精神、價值、拼搏進取、團結奮斗、克服困難險阻等精神,構建公開、公平、經世致用的體育道德精神。積極健康的校園體育精神文化有利于構建良好的體育學術氛圍和群體交流氛圍,幫助推動大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大學體育教學除了具備專業(yè)的師資水準,還需具備專業(yè)的體育知識和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構建良好的師生交流環(huán)境,帶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體育文化建設的理解和共建,加深學生對體育精神的參悟和堅守。如:健美操項目是一項深受廣大師生歡迎的體育項目,集形體、舞蹈、音樂和健身為一體的全民運動項目之一,但如果沒有參加健美操鍛煉的學生只能通過健美操觀賞到形體之美,而如果參與這一運動項目中,則不止體會到形體之美,更能體會到健身之樂、拼搏之樂,對體育專業(yè)知識和團隊合作的集體意識加深理解,并能形成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從而對體育精神文化的進行補充。
2.3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制度文化建設
健全的校園體育制度文化保證大學體育教學的健康有序發(fā)展。高校領導致力于建立健康、有序的制度條約和活動準則來規(guī)范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引導和完善體育參與主體的行為和體育活動的成功開展,幫助師生養(yǎng)成共同管理的文明規(guī)范。大學體育教學在體育課堂及課外活動中開展,在制度文化的指導下規(guī)范、安全、有序地進行,形成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及體育設施保管習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自我學習及遵守制度的習慣。
2.4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行為文化建設
校園體育行為文化主要包括體育活動、參與體育項目、群體性活動、娛樂活動等體育行為。高校體育行為主要有課堂訓練、互動、課外健身、參與體育賽事等形式,行為文化促進了學生對于體育知識和體育精神的理解,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團隊拼搏進取、不畏困難的精神和責任感。同時行為文化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校園活動氛圍。通過大學體育教學重塑了行為之美、重申了強身健體的重要性。
3促進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的途徑
3.1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
體育硬件設施和活動場地的投入是體育教學活動得以開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大學體育教育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的物質基礎,保證了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3.2搞活大學體育教學的活動氛圍,促進互動融合
要想既能提高體育教學成果,又能促進師生學習領會校園體育文化,搞活體育教學活動氛圍很有必要,可以通過適當?shù)捏w育賽事、體育文化節(jié)等活動吸引廣大師生的參與互動,擴大體育項目在校園的影響力,構建積極活躍的體育文化。
3.3以人為本,加大對學生的關注
一切校園文化強調的是以人為本。學生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參與者,既是體育教學的參與者,又是體育文化構建和互動的參與者。校園體育活動是以鼓動師生參與體育鍛煉,豐富學生業(yè)余文化生活為目的的。因此,學生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為了加強體育教學和體育文化的互動,學校應以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為參考,積極組織展開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吸引學生的參與,營造獨特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4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體育教學因體育文化而精彩,體育文化因體育教學更豐富和更具實踐性。積極促進應用型大學體育教學和校園體育文化之間的互動,以人為本,促進體育物質、精神、制度、行為文化和體育教學活動的共同發(fā)展,完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黃銀華,程風.大學體育俱樂部制模式教學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研究——以欽州學院大學體育俱樂部教學改革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1).
[2]司強.高校體育教學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發(fā)展的探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4(1).
[3]李吉遠.構建和諧生態(tài)大學與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研究——以浙江農林大學為例[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6).
【大學體育教學與校園體育文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教學體育文化論文10-10
校園體育文化畢業(yè)論文10-26
高職類院校校園體育文化論文10-10
和諧校園文化中構建體育文化論文10-10
高校體育文化論文10-10
體育訓練隊體育文化的論文10-10
校園文化建設與體育教育論文10-10
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論文10-10
特色化體育文化論文10-10
有關高職高專校園體育文化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