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慰問信

走訪慰問信息簡報

時間:2022-10-07 00:16:31 慰問信 我要投稿

走訪慰問信息簡報

  走訪慰問信息簡報1

走訪慰問信息簡報

  白山市第二十七中學

  “三幫扶”活動報道

  根據江源區(qū)組織部下發(fā)的《關于在全區(qū)開展幫扶社區(qū)(村)基層黨組織、困難群眾和困難黨員活動的通知》精神,8月25日上午,我校領導班子在森工社區(qū)陸永華書記的陪同下先后到森工社區(qū)、江源區(qū)新安老年護理中心,看望了4戶困難群眾家庭和敬老院五保戶老人,為他們送去了米、面、衣物和慰問金。

  李校長每到一戶困難群眾家中都詳細地詢問家庭情況、身體狀況。

  李利校長一行首先來到了困難群眾徐晶家里,27歲的徐晶高位截癱,生活不能自理,父母離異,她的生活起居都得靠她母親照料。

  李利校長安慰徐晶的母親要有信心,日子會好起來的。

  隨后,校領導又來到87歲的王龍珍老人家里,王龍珍老人喪偶多年,因患腦血栓,癱瘓在床,日常生活靠女兒照料,女兒也已年近六十,也患有多種疾病。

  在三道彎養(yǎng)老院,李利校長一行關切地詢問五保戶程桂珍老人的生活起居情況,祝愿老人健康長壽。

  程桂珍老人激動地說:“還是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啊!” 受幫扶群眾田勇深受感動:“盡管我們一家人在生活上遇到了不少困難,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關愛讓我感到非常溫暖,今后要盡己所能回報社會。”

  校領導到高位截癱女孩徐晶家中走訪、慰問

  校長李利慰問高位截癱女孩徐晶

  校長李利看望87歲生病臥床老人王龍珍

  校領導為困難群眾送去米、面、衣物等慰問品

  校領導到江源區(qū)新安老年護理中心慰問五保戶程桂珍老人

  走訪慰問信息簡報2

  走訪慰問貧困人家信息簡報

  根據縣委的統(tǒng)一安排,我們發(fā)改委認真組織了走訪貧困戶活動。

  12月5日,在委領導的帶領下分三路走訪了澗口鄉(xiāng)的明珠村、西玉村和上玉村,我所在的這一組走訪的是西玉村。

  剛到村口,我看到的是與公路相連的水泥路和路邊經過硬化了的水渠,走在干凈的水泥路上感覺很舒服,這一景況與我印象中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農村面貌有了差別,為我們領路的鄉(xiāng)干部說:“這就是國家實施村村通工程給群眾帶來實在”,由此我想西玉村的兩委班子一定很團結務實,有為群眾辦事的思想和能力。

  入村后,我們先找到了村支部書記范三虎,帶隊的張治國副主任說:“先看貧困戶再聽匯報吧”,他的想法我能理解。

  我們從車上卸下一袋子大米、一袋面粉和一壺油來到范發(fā)辰家里。

  沒有圍墻的院子里一位老人正在拴牲口,范支書說這就是范發(fā)辰。

  張主任說:“范大叔,聽村里反映你們家很困難,縣里很重視特意安排我們來看看你,順便給你帶了點東西”。

  老人迎過來,一只手接過東西,一只手拉信張主任把我們往屋里讓,說:“我一個沒用的老頭子還有這么多人惦記,這讓我說什么好,領導們想得真是太周到了”。

  我環(huán)視了一圈,三間起脊房,屋里除了一屯糧食外再也看不見一樣值錢的東西了。

  老人介紹說:“我今年都六十多了,跟上門女婿一塊生活,全家5口人,一個外孫和個外孫女還小,總共種了3畝地,糧食還夠吃,家里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靠女婿在外打零工補貼家用,他也沒啥技術,只能到建筑隊干個死活,掙不幾個錢,一年到頭啥也落不住,家里總是急”。

  張主任說:“象你這種家庭我們和村里一定會想辦法,幫你們找出路,貧窮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有信心、肯吃苦,大家一定幫你致富”。

  我們向老人道別,他堅持送到路上,看著老人含淚的雙眼,我們心里很不是滋味。

  村里圍了一群人在看熱鬧,范支書喊道:“孟委子快過來,把東西提回去”,一個穿著破爛的青年走了過來,我們來到一破窯院里,說是破窯院一點也不過,院墻已坍塌,院內雜草叢生,一條踏出的小道通向窯洞,推開窯門一股異味撲鼻,窯屋里又臟又亂,除了一張破床和兩條破被子外就什么也沒有了,幾件臟衣服放在雜草堆上,連一件象樣的炊具也沒有。

  對我們的到來沒有什么反映,范支書說:“委子今年31歲了,屬虎,人太木吶,有8分地,自己也種不了,租給別人退耕還林了,換個零花錢,平時全靠給別人干點出力活混口飯吃,年年救濟總有他的份”。

  出了委子家張主任對范支書說:“象委子這種人村里不能不管他,一方面有救濟時多慮他,另外是村里有幾會就給他多安排點活,從這方面多接濟他”。

  第三戶是范崇海家,崇海不在家,兩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把我們迎進了院里,老人說:“崇海精神不正常,媳婦害了多年病,欠了一身債,最后也死了,撇下8歲的女兒,我們老兩口今年都七十五了還得照顧他們父女倆,僅有的2畝地我們還得種,真是出了這力了”。

  看到這種情況我們感到很難過,也感到很無奈,向老人說了些暖心話告了別。

  在支書范三虎家里,我們聽了他對全村情況的介紹:西玉村現(xiàn)有1430口人,240戶,轄8個村民小組,全村740畝耕地,人均耕地5分左右,人均純收入不足1800元,貧困家庭還占有一定的比例。

  村兩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3人,支部34名黨員,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多數(sh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

  村集體經濟幾乎是一片空白,僅有的80畝竹園承包了出去,所得收入了了無幾。

  我任支部書記2年多,20xx年村兩委抓住了國家實施村村通計劃的幾會,筑水渠2000余米,硬化道路2.27公里,兩項工程開支30余萬元,除國家政策資金外,西玉村背伏債務10多萬元。

  接著他講出了村里的打算:根據西玉村村窮、民窮、土地緊張、資源困乏的情況,村兩委經過多次研究討論,定了一些計劃促進全村經濟的發(fā)展。

  一是20xx年爭取資金解決一個組的吃水難問題;二是爭取上級同意,在西玉村開展整村推進工作,改善村子面貌,改變群眾的生活方式,為今后的發(fā)展樹好形象典定基礎;三是邀請專業(yè)人員開展技術培訓,農閑時節(jié)組織青壯年外出務工;四是培植一些象竹木器編織加工等技術含量低、勞動強度不大產業(yè),為留守人員提供致富門路;五是發(fā)動黨員開展幫帶活動,讓大家都能行動起來消滅貧困。

  最后張主任說:“你們的想法很不錯,我們今天看望的這三家貧困戶很有代表性,送給他們一點東西不是長遠辦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不僅要解決有勞力家庭的貧困問題,還要照顧象孟委子、范崇海這樣的家庭,因此村兩委的擔子很重,在今后工作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要及時向我們反映,大家共同想辦法解決,只要是為群眾辦的事一定都能辦成,我們會時時關注村里的情況”。

  走訪結束后,在返城的路上我想,把黨的溫暖送給貧困人家不僅僅是一點物質的給予,用張主任的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條路一定要走下去,而且很不容易,也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xiàn)。

【走訪慰問信息簡報】相關文章:

走訪慰問簡報11-04

走訪慰問幫扶簡報12-09

走訪慰問簡報最新10-15

走訪慰問幫扶家庭簡報03-30

結對幫扶走訪慰問簡報03-25

中秋走訪慰問簡報(精選7篇)09-08

走訪慰問送溫暖活動簡報11-09

走訪慰問困難群眾簡報11-09

走訪慰問困難職工簡報11-06

困難群眾走訪慰問簡報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