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赤佬雜文隨筆
文人造反畢竟是不容易的事,所以宋朝自從趙匡胤“杯酒釋兵權(quán)”以后,就一直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北宋軍人地位低下,《江鄰幾雜志》說:“都下鄙俗,目軍人為赤老。莫原其意,緣尺籍得此名耶?”人們鄙夷當(dāng)兵的,稱之為“赤老”,也就是以后的“赤佬”,是因為當(dāng)兵的臉上被刺了字,還涂上了朱砂。漢朝就有“軍法曰吏卒斬首,以尺籍書下縣移郡”的規(guī)定,所以當(dāng)兵就“入了尺籍”。狄青是宋朝的名將,他自延安入樞府時,因為晚到了些,迎接他的官員“問一路人,不知乃狄子也”,竟然當(dāng)面不耐煩地罵道:“迎一赤老,累日不來!”
狄青出身低微,一直到當(dāng)了樞密副使之后,臉上仍保留著刺字。他的同事王伯庸就常常說點(diǎn)“愈更鮮明”之類的話來戲弄他,一天狄青忍不住回敬道:“莫愛否?當(dāng)奉贈一行!”弄得王伯庸很狼狽。宋仁宗曾勸他用藥抹去,狄青回答:“陛下以功擢臣,不問門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爾,臣愿留以勸軍中!贝嗽挷粌H僅是說可以用來激勵士氣,還表示了他不愿忘本,不以門第為意的態(tài)度。由于狄青的品行和武功在當(dāng)時朝野廣為傳頌,京師的百姓都“誦詠其材武,青每出入,輒聚觀之,至壅路不得行。”其人格魅力就此可見一斑了。
狄青得到范仲淹的賞識,范仲淹還授之以《左氏春秋》,對他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币院蟮仪嗨彀l(fā)憤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由是益知名!边m逢國家多事,他又勇猛善戰(zhàn),屢建奇功,所以幾年之間,歷官刺史、團(tuán)練使、馬軍副部指揮使等職,到皇佑四年,升任了樞密副使。在人們以門第相夸耀的風(fēng)氣之下,有人勸他認(rèn)唐朝的狄仁杰為先祖時,他拒絕時說自己不過是:“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
面臨重大問題時,往往有很多人,甚至是平日人們心目中的長者,在權(quán)力斗爭中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就不能高瞻遠(yuǎn)矚了。他們?yōu)榱瞬弧罢惧e隊”,也常常不能堅持公正的立場而是采取了見風(fēng)使舵的態(tài)度。也許這也正是狄青不把門第放在眼里,并在某種程度上還以社會低下的“赤佬”為榮的原因吧。
排擠狄青的人中,龐籍蔑稱狄青這個樞密副使為“赤樞”,宋仁宗則褒獎龐籍說:“卿前日商量除青官,深合事宜,可為深遠(yuǎn)矣!睂τ跉W陽修,清昭漣的《哨亭雜錄》則認(rèn)為正是他害了狄青,甚至認(rèn)為歐陽修為以后的秦檜殺岳飛作了一個不好的榜樣。歐陽修等人奏免狄青的意見確實是被宋仁宗采用了,但正如秦檜害死岳飛一樣,根子還是在皇帝身上!端问罚仪鄠鳌份d:“初,青既行,帝每憂之曰‘青有威名,賊當(dāng)畏其來。左右使令,非青親信者不可;雖飲食臥起,皆宜防竊發(fā)’。乃馳使戒之!笨梢姡仪嘣缫咽撬稳首诘囊粔K心病了。
歐陽修奏免狄青時的心情應(yīng)該是比較復(fù)雜的,從他寫了兩份有關(guān)狄青的奏章《論狄青札子》和《論水災(zāi)疏》來看,其中大半篇幅是為狄青作了辯解和開脫:“然則青之流言,軍士所喜,亦其不得已而勢所使之然”;他還稱贊“青之事藝,實過于人”,“其心不惡”,任樞密使以來,“未見過失”等等。但同時,歐陽修也看到狄青在整個統(tǒng)治集團(tuán)中完全是一個和大家格格不入的另類,在這種情況下,孤立的狄青如不及時離開朝廷,恐怕不會有好下場。所以《宋史.歐陽修傳》就說:“狄青為樞密使,有威名,帝不豫,訛言籍籍,修請出之于外,以保其終,遂罷知陳州!泵魅嗣├さ摹墩摰仪嘣印芬卜治稣J(rèn)為歐陽修的奏章,是在回護(hù)狄青,是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
和很多積憤的古人一樣,被排擠去職的“赤佬”狄青,最后在陳州的任上落了個“疽發(fā)”而死的下場!對于北宋王朝的統(tǒng)治集團(tuán)來說,怎么說,他也是一個難以被接受的另類,加之功高,就更不被容忍了。
【赤佬雜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隨筆游記的雜文10-11
隨筆吧雜文10-12
堅持雜文隨筆10-12
Brovo雜文隨筆10-12
浮沉雜文隨筆10-12
決定雜文隨筆10-12
蒲公英雜文隨筆10-12
背書雜文隨筆10-12
不夜城的雜文隨筆10-12
茍且雜文隨筆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