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責任田里收獲多的幼兒教師隨筆
為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感,我將屬于我們班級的空間命名為“責任田”,并將“責任田”進行了劃分——教室外的走廊一共有三個區(qū)域:圖書區(qū)、角色游戲區(qū)、體育活動區(qū);教室內(nèi)也有相對的區(qū)域:電腦區(qū)、盥洗區(qū)、配餐區(qū)、活動區(qū)……
由此各項事務也應運而生:有專門負責班級圖書整理的“圖書管理員”,專門負責游戲城物品整理的“總經(jīng)理”;有負責看護小朋友玩體育器械的“小教練”,專門負責開音樂放錄像的“音響師”;還有專門看護小朋友洗手的“衛(wèi)生監(jiān)督員”,負責分發(fā)筷子和擦桌子的“衛(wèi)生小天使”……為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我為每個孩子制作了一個“值日生”的標牌,讓他們別在自己的袖口上,每次孩子們裝扮好后,就會自豪地說:“我可是值日生喲!”我還將每一項事務打印出來,上面有職務名稱,還有主要工作,和孩子們的靚照一起張貼在“我的責任田”里。為了避免“青黃不接”,每個職務我都選了兩個孩子,一個孩子如果不來的話,另一個孩子也可以“獨當一面”。為了讓每個小朋友的能力都得到鍛煉,我用輪流的方式(一般兩個星期一輪,第一周為實習期,第二周是正式工作期),讓孩子們都有機會做班級的“高層”,參與管理。我還利用激勵法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對于不要老師提醒、每次到固定時間點就主動站到自己“責任田”里勞動的孩子,我就在他的照片上貼上五角星,兩周后根據(jù)星星的多少評選“閃亮新星”,并把事跡刊登在每月一期的家長月報上。
隨著“責任制”的進一步深入,孩子們分到的責任田越來越小,“種”責任田的人越來越多,更多的孩子得到了鍛煉。由于每塊責任田都是兩個人一輪的,所以他們除了收獲“耐心細心、自信獨立”的好品質,收獲“整理、節(jié)約、衛(wèi)生”的好習慣,還收獲了真誠的友誼。
【責任田里收獲多的幼兒教師隨筆】相關文章: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書收獲06-02
教育隨筆:意外收獲05-15
玩中的收獲隨筆07-02
關于責任的隨筆08-26
我收獲了—責任作文06-21
要多給孩子表揚隨筆10-15
教育隨筆:意外收獲3篇05-15
幼兒教師隨筆(經(jīng)典)08-29
幼兒教師隨筆(經(jīng)典)08-08
幼兒教師隨筆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