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屋是我心中的最愛的隨筆散文
我們學校有幾間老屋。這幾間老屋似乎和我有著不解之緣,甚至可以說有著很深的情感。
據(jù)說這幾間老屋當初是村子里的幾間破廟,破四舊的時候,里面的泥菩薩被人們搬了出來。住進了一群群小孩,于是這里就成了一所學校。
老屋很破,土坯墻,小黑瓦的屋頂瓦與瓦的勾縫之間填滿了殘枝碎葉,在這些殘枝碎葉腐爛的地方生長著一些蒿草。雖然顯得有點破舊,但與當時的農(nóng)村處處可見的土坯墻,茅草頂?shù)姆孔颖绕饋淼挂菜闶浅廊A的了。在七十年代末我有幸在這里就讀。
老屋內(nèi)的陳設十分簡單,泥巴桌子邊再砌一些泥巴凳子,泥巴凳子上坐著一群群的“泥巴”孩。老師則是從各個生產(chǎn)隊抽出來的認識兩個字的人在此代課。班是復試班,左邊是高年級的學生,右邊則是低年級的學生,至于老師們是怎么教的,教了些什么我們都記不太清楚了。
說來也怪,就這樣的老屋,這樣的老師,居然也走出了一批批鄉(xiāng)村秀才。聽說還有一部分人去了大學教書,還有一些人移居國外了呢,也許當時我也算其中的一個吧。于是很多人都說這老屋有靈氣,老師們知識很淵博。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guī)煼懂厴I(yè)后,又回到了這老屋。不過此時的老屋改變了模樣。土坯墻不復存在了,小黑瓦也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紅磚墻和大紅瓦的屋頂了,四條腿的凳子倒也美觀齊整了,坐在里面的是一群群花枝招展的小女孩和小男孩了,老師則是一部分當初保留下來的教書的民師中轉(zhuǎn)正的精英和臨時從鄉(xiāng)村中請來代課的所謂的計劃外的民師,有些人甚至連初中都沒有畢業(yè)。而我則是這里的唯一的一個科班出身的人。
走進老屋,走上講臺,從學生的知識結構中,我認識到當初人們認為的那些“淵博”的老師,知識是多么的貧乏。當初,這幾間老屋內(nèi)扼殺了多少天才。將來還會扼殺多少天才呢?恐怕只有老屋知道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隨著時代的進步,伴隨著教育改革的進展,“普九”“達標”促使校園內(nèi)建起了一棟棟高樓。老屋成了“矮子”。失去了教學的功用,孤獨,寂寞,無助的立在那里,甚至有人嫌它有損校容而建議把它拆掉。
就在準備拆掉它的時候,“特崗”這一新職業(yè)的出現(xiàn)保住了它的生命,使它又煥發(fā)了生機。充滿了活力。由于“特崗”教師們都是遠道而來的大中專畢業(yè)生,學校要解決他們的吃住問題。此時身為校長的我決定讓老屋再次改頭換面。揭掉大瓦,換上“彩鋼”,粉刷內(nèi)外墻壁,刮白,吊頂。
老屋成了“特崗”知識分子的宿舍,成了“特崗”們的“天堂”。
從此,老屋聽到的不再僅僅是瑯瑯的讀書聲,還有美妙的歌唱。看到的不再僅僅是數(shù)字的演練,還有運動場上運動健兒的身影。
老屋,四十年的風雨,四十年的滄桑,看到了中國農(nóng)村四十年的歷史,看到了中國農(nóng)村四十年的教育。
老屋,將來你又會看到什么呢?你又將去向何方?
【老屋是我心中的最愛的隨筆散文】相關文章:
夢里老屋隨筆散文10-10
遠去的老屋隨筆散文10-10
最愛的永遠是自己隨筆散文10-11
寫老屋散文10-26
心中有座逸夫樓隨筆散文10-10
我心中的太陽隨筆12-21
我心中的魯迅隨筆03-15
我的生意隨筆散文10-10
我的小村隨筆散文10-10
我的世界隨筆散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