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紙的時代是種情懷隨筆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只要不是特殊情況,基本上在跟朋友網(wǎng)上聊天時都不喜歡發(fā)語音,喜歡發(fā)文字。
有朋友不解,說直接發(fā)語音多方便,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的事情偏要寫成長篇大論,多費時間。我說,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喜好,你盡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我交流,我這也只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式與你交流。
于是就出現(xiàn)了我跟朋友的對話框里常是一條語音一行文字的情景。但我是一個不怎么愿意花費太多時間來聽語音的人,所以基本上都會將語音轉(zhuǎn)換為文字來看。
其實要真對比起來,語音的確方便易懂,不過不得不說的是,有一些情感反而無法通過簡單的言語來表達,但是能在繁雜的文字里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我享受斟酌字詞的過程。一個字一個詞,乃至一個標點符號都有自己所代表的含義,稍有偏差都達不到那個意思。
在我看來,文字是有溫度的,當筆尖將文字留在紙張之上,便也留下了一份溫度。關于這一點,言語無可替代。這也就是為什么比起用手機下載電子書,我更喜歡跑去圖書館和書店看書的原因。
手里捧著實體書的感覺很享受,尤其是當自己融進了那個氛圍,一心沉浸在文字里忘了周圍人來人往的時候。
這種感覺難以描述,感受過的人或許才會有所感觸。
有人說我是一個不懂得浪漫的人,說浪漫這個詞在我的字典里表達的意思有十層樓高,而普通的女孩子只需要五層就夠了。我的確不知道浪漫的含義是什么。我從來只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這些事情或許與浪漫一詞搭不上邊,卻能讓我的生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比如說,我有寫明信片和寫信的習慣,每年我都會給遠方的朋友寫信或是寫明信片,信紙很薄,卻能載上沉甸甸的問候與祝福。
我的明信片從來都是寄給我認為值得珍惜的人。若我在遠方,我便會寄給家鄉(xiāng)的自己;若我在家鄉(xiāng),便會寄給遠方的朋友。
一些無法說出口的感激,難以說出口的煽情,都可以寫在紙張上,塞進郵筒里,讓它乘著與寄信人體溫一致的風,連同著寄信人的心意悠悠飄到對方手心里。
我不需要對方禮節(jié)性地回信,但如果真有回信,我會很開心。那種拆開信封的心情,看到對方同樣一筆一劃寫下的文字的感動,是一個語音代替不了的。
尤其是當你看到好友筆下“見信如面”的字眼時,你是能恍惚感覺到對方正在認認真真跟你傾訴的眼神的。也能想象出對方給你寫信的場景:對方或許是端坐在宿舍略有些黑暗的燈光下,或許是席地坐在人滿為患的書店,或許是歪倒在顛簸的公交車上,或許是藏身某座陌生城市街角的奶茶店和咖啡屋,或許,對方就在你的身邊,你的面前。
不論是哪一種,無疑都是一種驚喜,適合被妥善收藏的驚喜。
為了收藏這樣一種驚喜,我特意買了一個用來裝明信片的鐵盒子,平時從不會打開,只有在收到新的來信時將它拿出來。隨著時光流走,那個鐵盒子連同著里面的紙張終會隨著我一同長大一同老去,發(fā)黃變舊,但是里頭的情誼卻一分也不會變淡。
哦,說到明信片,今天我又給一些朋友寄明信片了,這些朋友當中有的是相識多年的老友,有的是偶爾會聯(lián)系的網(wǎng)友。雖然有的人跟我只是在通過網(wǎng)絡來聯(lián)系著,雖然我們或許對面不識,但還是想通過明信片這樣一種方式來表達我的祝福。
日常生活中,有時我還會自制一些彩色卡片,往卡片上畫些東西,寫幾句文字,分別將它們放到朋友們觸手能即的地方。我不會悄悄躲在一邊觀察朋友們見到卡片時的表情,即便卡片上的字全是我特意對每一個人分別寫的祝福,即便我的確有些好奇那樣的場景。
我總說浪漫是自己給的,其實這只是相對于我而言,因為我對旁人的浪漫沒有什么感覺。就像偶爾女生宿舍樓突然起了一陣很大的動靜,旁人都爭先恐后地奔去湊個熱鬧想著該是哪個男生在向心愛的女生表白,只有我安靜地坐在原位想著或許是哪里起了火。
想來,這只是由于每個人的感官與思維方式不同。
就像有人絞盡腦汁地要寫出些文章,用一頁又一頁的文字來證明自己文采斐然,可是于我,文字卻只是我用來記錄生活的一種方式罷了;蛘咭部梢岳斫鉃,我如今寫的每一個字,都是送給未來的自己的一份禮物。
女生有事沒事都喜歡送自己一些禮物的,只不過我選擇的禮物有些小眾。但那又怎樣呢,只愿日后提起這些往事時能被自己所感動。
愿日后的自己初心未變,依舊喜歡著紙的時代,享受著字里行間的溫暖。
這或許算不得一種浪漫,卻是一種難得的情懷。
【紙的時代是種情懷隨筆】相關文章:
有一種東西叫情懷美文隨筆10-11
端午情懷隨筆散文10-10
冬日情懷隨筆散文11-10
燴面情懷美文隨筆10-11
你還有多少小情懷的隨筆散文10-11
年輕的時代,個性的時代心情隨筆10-12
教育隨筆:染紙活動08-06
《時代廣場的蟋蟀》隨筆(精選45篇)10-31
孤獨是一種境界隨筆11-13
一種是快樂一種悲傷美文隨筆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