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隨筆

開荒散文隨筆

時間:2022-09-26 12:08:03 隨筆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開荒散文隨筆(精選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jīng)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開荒散文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開荒散文隨筆(精選7篇)

  開荒散文隨筆 篇1

  幾次聽年輕老師上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解讀到“開荒南野際”,總覺得要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沒有生活的底蘊,是很難的,尤其是陶淵明筆下那田園生活的“開荒”,實在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但躬行而后能帶入語文課堂者,怕是不多的。這讓我回想起了三十多年前在農(nóng)村參加生產(chǎn)勞動時開荒的情景。

  我們在讀高中的最后一個學期,學校要“開門辦學”,“走與工農(nóng)相結(jié)合的道路”,讓我們學習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先是和附近的生產(chǎn)隊“掛鉤”,參加田間勞動,后來直接在政府的支持下,劃得了土地,開辦農(nóng)場。但所謂的土地,只是一片荊棘叢生、牛羊踐踏得連草都長不好瘦瘠得連生產(chǎn)隊都看不上的遍布石沙的地皮。我們最初的勞動,就是“開荒”,但是,與后來參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的“開荒”相比,那只能算是“學習”,還談不上真正意義的生產(chǎn)勞動。

  從高中畢業(yè)后到恢復高考進入師范院校學習之前,我在農(nóng)村參加了近兩年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其間的開荒,也只有幾次,可是那情景和感受啊,經(jīng)久不忘。

  就我們村子而言,開荒不是主要的農(nóng)活,平常忙于產(chǎn)量穩(wěn)定的熟地和水田的種植管理。只有熟地水田收割耕種完成,在冬季臨近過年或者初春干旱還來不及耕種熟地的時候,才在田邊地角,選合適的地方,開點荒,擴充種植,增加收成,大都是在主糧之外,種點小米旱谷或者薏仁米甚至辣椒之類,豐富一下口味而已。

  但那開荒的過程,是艱難而又饒有趣味的。

  首先要選擇一片合適的荒林,最好是樹木長得豐茂卻不大的,樹木豐茂是要有足夠的枝葉腐爛而成泥土,土質(zhì)肥沃;樹木不大,是因為樹大根大,盤根錯節(jié),不利于開挖。地選好了,就要砍山,把地面上長的樹木荊棘雜草全部砍光。所有參加砍的人,成一線排開陣勢,各人占好自己的一幅,從山腳向山上砍。像蠶食桑葉一樣,進度似乎是緩慢的,可是一天或幾天下來,也足夠砍光半面山的?车倪^程中,要把適合做柴禾的剔出,收工時捆好,扛回家,不合適的,全都要砍成二三尺長的短節(jié),太長了,干得慢,不容易燒光,太短了,砍的量大,進度推不走。自己占的那一幅,窄了,要被指責“偷奸耍懶”;寬了,砍的量大,進度推不走,又要被恥笑動作慢。有經(jīng)驗的人,會選工作量不很大卻又出柴禾的地方,砍一天下來,剔出的柴禾還扛不完;笨拙的人不會選,就只能占別人選剩下的一幅,砍一天下來,剔出的柴禾還不夠自己扛。相鄰的兩個,還要和諧,才不至于爭吵,也不會在中間留下間隔;性格不合的,各自往自己的一邊收,都想多留點給對方,時間長了,中間就會留下一溜間隔,往往只有年輕人才這樣做,也是要被老年人批評的。碰到纖細的'藤刺,就像用斧頭砍懸掛著的細棉線,是根本砍不斷的,那藤刺被碰變了形,順勢一抓,反而把手抓破一溜的皮。這還不算,有一種刺,我們把它叫做“貓爪刺”,樹桿小的有筷子粗,樹桿大的有大拇指粗,表面深黑而光滑,木質(zhì)特別硬,又長滿了形如虎爪的堅硬的倒鉤刺,再鋒利的刀也很難一刀砍斷,得小心翼翼地砍,否則,一旦被抓了,手或手臂就連皮帶肉被抓破一槽,血流不止,疼痛難忍,十天半月還不能痊愈。還有一種,樹桿粗大得多,長著粗大的南瓜藤卷須一樣的卷鉤,這種樹喜歡攀援和纏繞,纏來纏去,理不清頭緒,看不出根到底長在什么地方,有時候你聚精會神地砍前面,冷不防后面頭上就被狠狠地戳了,暈了許久才回過神來。那種砍山,才真正叫做“披荊斬棘”啊。

  如果是皮膚容易過敏的人,還要注意識別樹種。有一種野漆樹,混雜在樹林之中,如果認識的,老遠就看見了,及早避開。如果不注意,砍了漆樹,受那氣味一刺激,皮膚過敏,奇癢難忍,生漆瘡,漸漸紅腫,抵抗力強的癥狀輕,過五六天就自己消失;抵抗力差的,癥狀特別重,簡直就是一場大病,頭腫得像飯盆那么大,下巴和身子都腫得連在一起,那潰爛的皮膚還不停地流著黃水,要等黃水流干了結(jié)疤了,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才好。心好的老年人看見了,會老早就提醒容易生漆瘡的人避開;萬一砍到了,也會主動把容易生漆瘡的人換到樹的上風去,免得風吹過來而沾惹了漆樹的氣味。喜歡惡作劇的年輕人砍到了,不但不提醒你,還說遇到了什么稀奇物,故意叫你過去看,故意讓你沾惹漆樹的氣味好生漆瘡,讓你受折磨。

  砍了過后,晾曬一兩個月,再派老年人去燒。那燒的活,從山腳點一把火,就自然燒光一片,很輕松,一般都只安排年老體弱而且很細心的人去做,絕不會安排年輕力壯的尤其是粗心的人,因為要防火勢蔓延燒毀山林。只有年老而細心的人能看清楚風會從什么方向來,火往什么方向燃燒,會在可能蔓延的地方守護;沒有經(jīng)驗的人看不出風會從哪里來,火會往什么方向發(fā)展,等到看清方向再去救火,那就來不及了。最有經(jīng)驗的人,不是從山腳下點火,而是從最高處點火,讓火從高處往低處燃燒,萬一蔓延了,速度也慢,容易控制;人從低處控制,也不易被火苗燒傷。

  如果是土質(zhì)很疏松的地方,不用挖,直接把種子一撒,中途也不用除草等管理,任由莊稼生長,秋天再去收割就行了,那就是人們所說的“刀耕火種”。

  很多地方,尤其是泥土成片的地方,得把泥土挖翻曬疏松了再播種。

  挖荒地的過程就累得多了。

  荒地里處處都有樹根,大大小小的,盤根錯節(jié)埋藏在地下,看不見,得根據(jù)樹根可能生長的方向和深淺做出正確的判斷,合理用力。判斷正確,用力輕重得當,人少累,手也不傷。判斷失誤,猛烈地一大鋤挖下去,地沒挖著,挖在樹根上,手被鋤把彈得麻木不堪,半天都恢復不過來。最不好判斷的是地下的石頭,你看著分明是泥土,可是土下面很淺的地方就是一塊大石頭,猛烈地一大鋤挖下去,挖在石頭上,火花四濺,弄不好連鋤頭都挖缺一角,鋤頭缺了,斬斷能力差,那就更難挖,更費力,人更容易累著。有經(jīng)驗的人,往往是先輕挖一小鋤,憑手感覺地面反彈的力量,覺得沒有石頭再用力挖。但是,無論怎么著,挖幾天下來,兩手手指和手掌相連的地方總要被打起血泡或水泡,嚴重的會當時就破了皮。有經(jīng)驗的,等回家了再用鹽揉,那泡就會消;沒有經(jīng)驗的,直接把泡弄破,或者把破的皮撕掉,那樣更疼痛,一旦嫩肉裂開,治愈的時間更長。

  泥土挖翻之后,還要把里面的樹根、小石塊等撿出來,放在邊上,這樣,下一輪再挖就順利得多了。有的地方土質(zhì)很好,開挖出來以后,種幾年,泥土變得疏松,就成了熟地,可以長期耕種;有的地方土質(zhì)差,又沒有大量施肥的必要,種三四年,沒有養(yǎng)分,產(chǎn)量低,就丟棄了,讓它自然還林。一般情況都是種個三四年之后丟棄還林的多。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開荒挖地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你必須學會通過有限的次數(shù)領(lǐng)悟,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嘗一匙之味,而知一鼎之調(diào)”,學會舉一反三。而不像另一種類型的“工多藝熟”,做得越多才越好,挖完了幾面山,才知道用力的輕重,甚至還不知道用力的輕重。

  開荒散文隨筆 篇2

  今天我和爸爸來到學校的空中農(nóng)場和同學還有他們的家長一起去開荒。到了那兒,我看到這塊地不太大,大概有四分之一個教室這么點,上面雜草叢生,仔細一看里面還有好多石頭,泥土看起來有點干燥。我決定和同學們一起改變這塊地,準備大干一場,拿出小鏟子,清除石頭、雜草等會影響小苗生長的罪魁禍首。

  啊呀,這兒的.石頭多到我年到半百之時都撿不光啊。再看看這些雜草,不僅僅是它們的數(shù)量讓我害怕,這些雜草還讓我想起“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句。為了不讓它們春風吹又生,我們只好斬草除根,連根帶莖地把它們拔出來。在我們?nèi)献飨,我們很快就結(jié)束了清理石頭和拔草松土這些任務,接下來準備播種種子了,有大蒜、小蔥、還有芹菜等種子。我們大伙蜂擁而上領(lǐng)取種子,都要想播種最多。還有幾個可憐人士沒有領(lǐng)到種子,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同學的友誼是金子無法衡量的,那些善良大方的同學便把自己的種子分給了我們。不久后所有的地方都被我們播種了種子。

  大家都很累,但心卻很滿足,因為我們?yōu)榧w做了事情,而且還可以看到自己種下的種子茁壯成長。希望種在空中農(nóng)場的種子可以快樂幸福地生長,變成一株株美味的蔬菜供我們享用,也希望這種團結(jié)合作的班級精神能在我們的班級里一直保持下去。

  開荒散文隨筆 篇3

  “農(nóng)場今年要開荒了!”小主人報的老師向同學們宣布這一大好消息。同學們一個個歡呼雀躍,又蹦又跳。小石同學這一個“小農(nóng)民”也自信滿滿地站了起來,緊握雙拳:“我一定要用最短的時間開更多的荒!”

  小石同學可是一個少有的大力士。他身材矮壯,兩條腿粗粗的,很結(jié)實,好像兩根木樁。他的眼睛烏黑烏黑,閃閃發(fā)亮,炯炯有神,充滿活力。特別是他的手臂,強壯有力,曾幫助小石多次在壘球比賽中奪魁。同時,他“小農(nóng)民”的稱號可不是蓋的。今天,他又可以大展風采了。

  在大巴車上,小石顯得特別興奮,他樂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他利索地穿上了雨靴,兩只眼睛如雷達一般掃視前方,捕捉著農(nóng)場的大門……

  過了十幾分鐘,小石就有點不耐煩了。他煩躁地跺著腳,咬著下嘴唇,仿佛除了農(nóng)場之外再沒有他關(guān)心的事情了。

  終于,他左盼右盼,盼來了到達農(nóng)場的那一刻。他更加激動了,飛也似的沖出了大巴車。

  小石果然像是干農(nóng)活的高手。他看著那一排排堅硬的小土包,輕輕一笑。他挑了一把大鐵鋤,掂量了一下,似乎對這把鐵鋤非常滿意,然后用它在地面上輕輕敲了幾下,便快速向田地奔去。

  站在田頭,眼尖的小石發(fā)現(xiàn)這片地上雜草遍布,肆無忌憚。我都已經(jīng)聯(lián)想到了以后土地上的情景:雜草像強盜一般索取著土地的營養(yǎng),蔬菜們面黃肌瘦,極其無力。

  小石眉頭微微緊鎖,放下了鋤頭,操起了一把鐵鏟,準備先除雜草。他用力地一陣陣翻砍著,“大力士”的美名真是實至名歸。在鋒利的鏟沿下,雜草們不是被連根拔起,就是被攔腰斬斷,還有的早已飛到了九霄云外,不見蹤影了。不一會功夫,雜草就基本上被清除得一干二凈了。小石的臉上掛起了滿意的微笑。

  開始松土了。小石首先用鐵鋤在土面上敲了敲,發(fā)現(xiàn)土地表面比較松軟,便開始初步地松土。他把鋤頭輕輕地往土面中一嵌,來回拔動了幾番。不一會兒,土面上就出現(xiàn)了一個小坑。小石見卓有成效,便繼續(xù)著上面的動作。一會功夫,土的表面就更松了,變成了一堆堆的土!,F(xiàn)在可以開始正式開荒了。

  小石揮舞起了鋤頭?茨莻架勢,分明可以排山倒海了。他扎穩(wěn)了馬步,雙腳釘在了土面上。他吆喝道:“大家看好了,我現(xiàn)在就來把這片地翻個底朝天!”

  他大喊一聲,舉起鋤頭,用盡力氣一砸,那鋤頭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土地撲去。只聽到沉悶的一聲“撲”,整個鋤的頭幾乎都沒進了土中。我一陣驚嘆:他竟會有如此“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力量!他又利用杠桿原理,往上一推,一大塊土便被撬了起來。小石又用鋤頭輕輕地敲擊了幾下土塊,土塊便慢慢被打碎、打松了。

  小石見這一方法卓有成效,便連續(xù)做了好幾回同樣的動作,田地被開松了許多。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再這樣下去,自己就算有再多的體力,也是會飛一樣地消耗完的。于是,他若有所思地想了一會兒,打算使用另一種方法。

  這回,他不再是一次性挖到底,而是淺一些一次次地慢慢挖。如果碰到較大的土塊,則用鋤頭反復打擊,直到土塊四分五裂。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小石用了這種方法后,不會累得直喘氣了,取而代之的是輕松自如。他開出的.土更松了,卻沒有非常大的空隙。小石沒有花多少時間便開了好幾排的荒。

  同學們見小石開荒這么順利,自己卻沒有這么好的效果,紛紛向小石討教開荒的秘訣。小石也十分樂意幫助他們。一些同學實在不理解的話,小石還會手把手地教他們。經(jīng)過他的幫助,同學們一個個也成了開荒小能手,小石臉上露出了爽朗的笑容,好像比同學們還要高興。

  小石可真是當之無愧的開荒小能手!

  開荒散文隨筆 篇4

  那時小學三年級,放學歸來,拿著小鋤頭開始翻土,隨后把向朋友討來的花種秧苗親手栽上,再往四周圍上高高的磚墻。那會兒家里有一大群雞兒,為了防止它們大肆破壞我的莊園,只好出此良策。嘿嘿嘿,我雙手叉腰,得意洋洋地欣賞本大小姐的豐功偉績。首次開荒成功。

  起初,我的莊園只有幾株太陽花,野菊花,還有幾棵埋在地下的大蒜。過了一個星期,從地面上冒出了清脆細嫩的蒜芽兒,日漸長高,又過了一周,芽苗兒長成蒼翠的'綠蔭。但是蒜苗還是無情地夭折了。幾個月后的一個中午,本大小姐興沖沖地回家,把書包一甩,便直奔莊園,咋一看,頓時啥了眼了,早晨還是青翠欲滴的蒜苗竟不翼而飛了,一定是被老媽拿去下鍋了。廚房里老媽哼著小曲兒,往鍋里放佐料,我滿臉淚痕,哽咽地看著切好的一段一段的蒜苗下鍋了,終于沒敢發(fā)作,悻悻地抓起還沒有被摧殘的蒜苗返回莊園,重新把它們栽回地里。只留下一臉的疑惑、嘴角抽搐的老媽不明就里地無動于衷地看著哭得梨花帶雨的本小姐。我?guī)е耷,端著飯碗,一邊為我的蒜苗寶寶哀悼,一邊美滋滋地扒著飯,時不時地哽咽幾聲。我問她為什么把我花給拔了,還下了鍋,她被我的瘋狂無知震怒了,失去了耐心,吼道:這是菜!是菜!菜!再后來,因為家里要建房子,我的莊園被刷上水泥,我的園子已然不復存在。童年的莊園毀于歲月,卻成為我腦海中的不可磨滅的記意。

  開荒散文隨筆 篇5

  今天上午,我們進行了一項有意義的活動——“南泥灣開荒”。

  什么是南泥灣開荒呢,就是把荒地開墾成良田。對于我們學農(nóng)的小學生來說就是簡單的鋤草勞動唄。一路上,我們興高采烈地談論著自己知道的一點點鋤草知識,一些人正擔心自己是否拿得動鋤頭呢,不過,很多同學正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番。

  到了鋤草地點,我們看到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雜草和星星點點的野花,我居然不忍心去鋤掉這些草,一些同學也與我有同感,大家都說這些草好茂盛,好美麗,鋤了太可惜?衫蠋煹膭駥дf:雜草叢生就無法種莊稼了。所以我們只好開始鋤地。老師先給我們簡單示范了一下鋤草的動作,便叫我們開工。

  我拿著鋤草的刮子,仔細回想著老師剛才示范的每一個動作,把刮子舉到脖子的高處,用鋒利的刀刃對準雜草的根部,狠狠地砸下去——“哎約!”只聽我一聲大叫,原來我咂得太使勁,草刮子的`上半部被深深嵌進泥土里,并且碰到地里的一塊石頭,刮子柄狠狠震了一下,我的手猛一抖,草刮子就立在了地上。我尷尬地拔出草刮,稍稍放輕動作繼續(xù)干,但效果還是不理想,不是使力太輕鋤不掉雜草,就是使力太重鋤起了泥土。想想老師鋤草那樣輕松,我不由感慨:真是看看容易,做做難哪。我干了一刻鐘,已經(jīng)滿頭大汗,隨著老師喊一聲“換人”,我立馬把草刮子往地上一放,讓男生來干這累活。

  男生們看著我們女生干活早就忍不住了,這下紛紛上場一展身手。我走到一旁,既驚訝又滿意地看著卞亦誠鋤草,只見他一鋤下去,力道把握得正好,不但沒有把草砸進土里,而且“斬草除根”地上不留一點草痕。他的動作極其利索,只一眨眼工夫,就見一平方米地上的草消失了,簡直可與“南泥灣開荒”的速度相比呢。他就這樣抬起草刮,又落下去,再抬起來,再落下去,如此循環(huán),不一會,好大一片草地,轉(zhuǎn)眼就變成了一大片平地和一堆雜草?粗逡嗾\的成功,男生們閑不住了,王雨田主動充當卞的助手,把那些鋤下來的草堆成一堆,眼看著這堆草越來越高,大家也越干越起勁。我們整個班都動員起來了,拿到草刮的用力鋤草,磨破了皮,擦傷了腿也不管;沒工具的主動做助手,拿水瓶,對草堆,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大半個時辰后,一大片草地“夷為平地”,“南泥灣開荒”成功了!看著這肥沃的土地和旁邊的大草堆,我們?nèi)嗤瑢W都笑了。我又一次體會了到了:只有付出勞動的汗水,才能體會收獲的快樂!

  開荒散文隨筆 篇6

  QQ農(nóng)場對大家說應該都不陌生,一塊塊菜地,一顆顆種子,一排排蔬菜……想必都是大家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夢寐以求的吧。可是今天,我真的有了自己的菜地,埋下了種子!

  走進一個大大的院子,里面有許多地,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哥哥領(lǐng)著我到了哥哥家的地,種的有紅彤彤的西紅柿,又大又圓;有紫色的茄子,肥嘟嘟的.;有長長的豆角,垂在細細的藤蔓上;還有綠油油的空心菜,仿佛擠一下就能擠出水似的,好新鮮!

  哥哥讓我去摘西紅柿。我提著一個袋子,歡歡喜喜地去摘西紅柿。可剛摘了一會兒,我便不想干了。別人在這里都有菜地,種著自己喜歡的蔬菜,為什么我只能幫別人摘呢?這么一想,我便吵著讓哥哥給我開一塊地。哥哥經(jīng)不住我的“死纏爛打”,終于答應我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哥哥說給我開一個一平方米的地。他拿了一塊小石頭,畫了一個一平方米的正方形,邊畫邊說:“等你把這塊兒地管好了,我就給你再開一塊兒!蔽倚判氖愕卣f:“好!”

  哥哥拿來又大又重的一個鏟子,說:“我們先把雜草除一下吧!”哥哥一邊幫著我,一邊告訴我該怎么做!跋劝宴P子放平,橫著鏟過去,這時,雜草就被鏟掉了。”哥哥說完,把鏟子遞給我。我把鏟子斜著放好,可哥哥說:“平一些,盡量和地面一樣平,別把鏟子鏟進土里,那樣就不好了。”我照著哥哥說的做。果然,雜草很快就被除干凈了。

  雜草除完,就該翻地了。只見哥哥先把鏟子立起來,用腳把鏟子踩進土里,然后把鏟子的柄往下一按,把土鏟出來,最后將鏟子一扭,把土一翻就好了。你可別小瞧這活兒,可累著呢!哥哥給我演示完后,我要自己試一試。我把鏟子立起來,使勁的用腳踩,可踩了半天,也只不過踩幾厘米罷了。我只好讓哥哥幫我翻土。

  翻好的土里有很多大大的土塊,想要除掉這些土塊,就要用上耙子了。只見把耙子斜著拿著,一前一后地推,土塊很快就碎了。我接過耙子,學著哥哥的樣子,小心地推著,推了一會兒,這一塊小小的地變得又松又軟,摸起來舒服極了。

  接著,還要推出一個壟。壟是為了下雨的時候可以把水分積在地里,不會流失太多。推壟很簡單,用耙子平的一面把土堆起來就可以了,堆好了,用手拍一拍,壟就做好了。

  哥哥又拿來了一個鋤頭。在我的地里輕輕地刨了四個小坑,這些坑里,是要埋種子的。刨完,哥哥問我:“你想種什么?”我欣喜萬分,說:“我想種一些豆角!”哥哥給我取來一包豆角種子,告訴我一個坑里要放三粒。我小心翼翼地把種子放進坑里,滿心歡喜。

  這時的我已經(jīng)汗流浹背了,可我仍然興奮的不得了。我把土覆蓋在種子上面,然后雙手合十,默默許下心愿:“種子,你快快長大吧!”

  開荒散文隨筆 篇7

  聽大人說,以前上海人到農(nóng)村來,看到田里綠油油的麥苗,說:“哇,好嫩的韭菜!”惹得人大笑,這雖是以前的事,但現(xiàn)在的學生韭菜和麥苗分不清并不稀奇,西紅柿和茄子搞不清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學校為了讓我們鍛煉鍛煉,學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決定開展學農(nóng)勞動,幼兒園里有一塊荒地,就成了我們的學農(nóng)基地。

  星期二下午,我們的大部隊浩浩蕩蕩地開進荒地,開始了第一步:拔草。正是春天的時候,那草長得密密的,嫩嫩的,使人舍不得下手,但不拔掉怎么種菜啊,狠狠心,拔。大家分成一個個小組,打圍殲戰(zhàn),到底是人多力量大,一節(jié)課下來已剩下不多了,這留下的都是些頑固分子——帶刺的.草,怎么辦呢?楊濤想到了辦法,去小店老板那借來了鋤頭,哈哈,這下你們完了,刺總硬不過鐵吧。

  除了草,還不能立馬種,得翻土,做菜畦。但這地因為以前想做操場,填上去的都是大石頭,想在石頭上種菜,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土從那里來呢?有同學說:“帶。”每人每天帶一袋,這倒是個辦法,但帶來的土杯水車薪,何年何月才能種上菜?不行,得再想辦法,一些男同學竟爬出了圍墻,在墻外的山邊挖土,然后遞進來。爬學校的圍墻這可是嚴重違反紀律的行為,但這回老師居然沒有批評他們,還和他們一起參加了“偷土”行動。外面有一位家長看到了,竟然為他們搬來了梯子。于是挖的挖,遞的遞,一個下午過去,十八條小小的菜畦出現(xiàn)在大家的面前。

  可以撒種了,大家把生菜籽,木耳菜籽等撒下去,然后澆足了水。于是,以后的每天早上,同學們首先到菜地報到,給它澆水,滿懷希望地尋找自己播下的種子有沒有探出它綠綠的小腦袋。這星期要放“五一”小長假了,本來大家一聽放假就高興,可是這次卻不怎么高興,因為他們怕種子被曬死,后來老師弄來了許多竹枝,蓋在上面,希望這樣能好點。

  我想:三天后回來去學農(nóng)基地,一定會有驚喜的。

【開荒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開荒保潔合同04-14

開荒保潔合同04-01

開荒保潔合同(模板)10-23

開荒保潔合同10篇04-01

開荒保潔合同(10篇)04-01

開荒保潔合同精選10篇04-01

開荒保潔合同(精選6篇)03-24

開荒保潔合同通用10篇04-01

雨的散文隨筆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