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故人自粵海來隨筆日志
有朋自遠方來,是在廣東工作的近十年未見的同窗好友,帶來了娶自廣東的小媳婦、生于廣東的小兒子,也帶來了夾雜著南粵的海風與嶺南的桂香的愜意問候。
短暫寒暄,老友落座。燈下與老友對視的一剎那,腦海里咔嚓咔嚓地閃現(xiàn)出一幕幕前塵往事的剪輯片:有20多年前共同在高中教室里切磋學業(yè)的場景,有15年前一起暢游黃鶴樓、泛舟洞庭湖的場面,也有10多年前在老家見面時共話畢業(yè)后的人生遭遇、唏噓感慨命運無常的畫面……對坐,無語,而平靜的面容下早已是心潮起伏、心濤拍岸、千言萬語噴薄欲出。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千載之前老杜的妙詞,莫不是為此刻的我們而作?
看著老友額上綿延曲折的皺紋、漸高漸遠的發(fā)際,心下知道,那歲月的足跡也一定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臉上。想起蔡琴的歌:時間的河啊慢慢地流,時間的河啊慢慢地流。唉,縱然這道時光之河流得再慢,也畢竟是湯湯東流去,永世不回頭。五彩斑斕的青春歲月不會回來了,青春年少的你我也不會回來了。
接下來的兩天,陪老友與本市的同學會面。夜夜的美酒佳肴、觥籌交錯,夜夜說不完的往事、聊不完的人生。
老同學們個個兒女繞膝,房子、車子、位子俱有,與畢業(yè)之初的窘迫狀況大不相同,紅潤的面色和發(fā)福的身體,就是生活穩(wěn)定與物質(zhì)優(yōu)裕最好明證。這些,原本是意料中的。然而,談笑之間,既沒有指天畫地,像少年時代那樣好發(fā)不切實際的豪壯之語,也沒有自我吹噓,像青年時代那樣處處與人比拼金錢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翠竹一樣的謙遜、青柏一樣的淡定、風擺楊柳一樣的從容自在。這些,卻又真真地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看著一個個異常親切而又有幾分陌生的老同學,我恍然想起北戴河夏日的露珠:記得7月初在北戴河學習的日子里,一個雨狂風驟后的清晨,我驀然驚喜地看到,在校園荷花池里田田的翠荷之上,悠然閑躺著一粒粒杏子般大小的亦圓亦方的碩大露珠。那歷經(jīng)風劫雨難、依然從容地映照著初升之朝陽的露珠啊,你們那晶瑩剔透、熠熠生光的眸子里,閃動著多少人生的大智慧!
老友一家從五臺山下來,在太原稍作盤桓,又匆匆踏上了回老家的征途。再過兩三天,在老家與鬢發(fā)蒼蒼的老母道別之后,他們就將告別三晉大地,飛回到千里之外的廣東了。
忘了問老友是否會想家,只記得老友的兒子叫“思晉”。
【故人自粵海來隨筆日志】相關文章:
隨筆日志10-07
情感心情日志隨筆12-28
人生隨筆日志散文10-26
春天的向往隨筆日志10-07
悟在旅途隨筆日志10-07
心靈涅槃日志隨筆10-07
詩意的流浪隨筆日志10-07
來與回隨筆10-07
等風來隨筆10-15
今天下雨了日志隨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