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描寫夏天的散文隨筆
夏天的清涼給人清爽,不同的感覺對夏天的體悟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描寫夏天的文章是怎樣的吧!
夏的浪漫【1】
我愛充滿激情的夏天。
我愛生機勃勃希望的原野,我愛挺拔秀麗連綿的群山。
我愛夏日里鳥兒婉轉(zhuǎn)的歌聲;我愛茂密的叢林景色怡然;我愛黑土地上翠綠的秧苗,我愛奔流的河水一路笑顏。
喜歡夏日里飄飛的雨,將世間清洗得纖塵不染,滋養(yǎng)了禾苗,潤澤了群山。
喜歡玫瑰的清馨,喜歡薔薇的嬌艷;喜歡夏的熱烈,夏的浪漫
葉瘋狂地長,花盡情地開,綠色在季節(jié)的河流蔓延。
暖風多情,吻醉江山如畫;細雨纏綿,嫵媚出動人的詩篇!
山是水的母親,云是風的情侶,美麗的夏啊,是仙女拋下的錦緞,把人間裝點的色彩斑斕!
聽,小鳥的歌聲那樣婉轉(zhuǎn);看,夏日的樹木蓬勃生長,枝葉攜手相牽;我愛深林里每一個弱小而頑強的生命;我愛那清澈的溪流,歡快地流淌在峽谷山間。
絢爛的晚霞將叢林浸染;朝陽初上,陽光灑滿溝壑林間。
翡翠般的奇峰群巒,威嚴屹立插入云端;彩綢般雪白的晨霧,輕輕舞蕩在峭壁山巔。
寧靜中讓身心融進這綠色的原野;放飛思緒,讓真情相伴這寂靜的莽莽大山。
夏日的黃昏,遠山含黛,晚霞絢爛;霧靄輕柔,裊裊炊煙
蟬兒的歌聲像樂章的序曲,幽谷溪流把美妙的音符輕彈;蛙鳴陣陣似溫婉的和聲,鷗鷺輕吟如珍珠散落玉盤。
雀兒放歌,聲聲丹田之氣,啄木鳥的打擊樂,這山轉(zhuǎn)過那山...音樂忽而如行云流水,忽如月光淡淡...述不完的溫柔,唱不盡的詠嘆。
大自然肆意彈奏激情的旋律,夏日的樂章響徹山巒。
清澈的湖水,多情的藍天,美麗的夏日,壯麗的河山!
靜聽“天籟之音”,笑看晚霞燦爛;蟬音,鳥吟,匯成精美的絕句:平平仄仄平平仄,如生命之歌,寫在在山嶺,醉在心田
等著你,到明年仲夏【2】
在高中那個狹小的校園空間里。
消息即便是沒有腿,也會傳得很快。
僅僅一天的時間,顧夕顏就成了校園里的名人。
下課的時候,總有許多女生圍在窗外看顧夕顏。
不過,顧夕顏到像是個圣人。
“百花從中過,片葉不沾身”的那種。
他并沒有太多的理會外面的贊美聲。
而是一直捧著那本小說在看。
蘇小西也有點迷惑了,顧夕顏一天除了捧著那本小說。
似乎沒有別的什么事做。
“誒。”蘇小西試探性的向顧夕顏打招呼。
“恩,什么事?”令蘇小西詫異的是,顧夕顏居然回答她了。
“沒,沒什么。”
“哦。”
當蘇小西還想問點什么的時候,顧夕顏又將自己的目光聚集到了書上,不再理會她。
這時候,蘇小西的腦袋里突然冒出了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原來說話和賭博一樣,需要見好就收。
上課的鈴聲總是在人最高興的時候從頭頂澆一盆冰水。
窗外的女生戀戀不舍地離去。
教室里突然間又多了一份光明。
“蘇小西?”
“哦。
那個,什么事呀?”
“中午放學到學校門口吃東西吧。
當作歡迎我。
OK?”
“哦。
恩。”
蘇小西回答的聲音很小,小得估計她自己也聽不見。
在這個高貴的王子面前。
蘇小西有一點點的自卑感。
“誒,快看,那就是顧夕然耶。”
“真的啊。
他長得好帥。”
“不過,他旁邊的那個女生是誰呀?”
“不知道誒。”
當蘇小西和顧夕然肩并肩走在校園里的時候。
周圍傳來了議論的聲音。
蘇小西的臉微微泛紅,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可愛。
從教室到校門的路程并不長,但走了挺久。
蘇小西覺得有點餓了。
蘇小西覺得顧夕然似乎比她更了解學校周圍的環(huán)境。
因為顧夕然徑直帶她走進了一家菜館。
或許不該叫菜館,應(yīng)該叫甜品店。
店子不大,卻裝飾得可愛。
周圍的墻上帖滿了甜品的海報,但卻只有一種:“水天一色”。
接待他們的是個年紀與他們相仿的女孩。
還沒等蘇小西開口。
顧夕顏便說:“兩碗拌面,兩碗水天一色。”
“誒,你怎么知道這里的?”
“沒怎么啊,昨天來吃過了,味道不錯。”
很快,菜便上到了桌子上。
女孩向蘇小西介紹著那道甜點。
“這個是我取的名字。
是新開發(fā)出來。
以多種水果加調(diào)醬拌的。
味道很不錯。
你嘗嘗。”
蘇小西舀了一小勺。
如同女孩介紹的一樣。
味道很好。
緣分是很奇妙的東西。
就這樣。
他們認識了,并成為了朋友。
蘇小西知道女孩叫夏淺,還與自己的死黨明羽一個班。
不過,令蘇小西沒想到的是,結(jié)帳的時候顧夕顏讓自己結(jié)帳,說自己沒帶錢。
蘇小西有點郁悶:“哪有個大男生讓女生結(jié)帳的?”蘇小西估計自己從出生以來也沒這么大膽過。
“以前沒有,現(xiàn)在有了啊。”
蘇小西遭受了嚴重的打擊,但還是乖乖地掏了錢。
西歐的夏天【3】
旅客似乎是十分輕松的人,實際上卻相當辛苦。
旅客不用上班,卻必須受時間的約束;愛做什么就做什么,卻必須受錢包的限制;愛去哪里就去哪里,卻必須把幾件行李蝸牛殼一般帶在身上。
旅客最可怕的惡夢,是錢和證件一起遺失,淪為來歷不明的乞丐。
旅客最難把握的東西,便是氣候。
我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旅客。
從西班牙南端一直旅行到英#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wǎng)http://www.gkstk.com end#國的北端,我經(jīng)歷了各樣的氣候,已經(jīng)到了寒暑不侵的境界。
此刻我正坐在中世紀達豪土古堡(DalhousieCastle)改裝的旅館里,為“隔海書”的讀者寫稿,剛剛黎明,濕灰灰的云下是蘇格蘭中部荒莽的林木,林外是隱隱的青山。
曉寒襲人,我坐在厚達尺許的石墻里,穿了一件毛衣。
如果要走下回旋長梯像走下古堡之腸,去坡下的野徑漫步尋幽,還得披上一件夠厚的外套。
從臺灣的定義講來,西歐幾乎沒有夏天。
晝蟬夜蛙,汗流浹背,是臺灣的夏天。
在西歐的大城,例如巴黎和倫敦,七月中旬走在陽光下,只覺得溫曖舒適,并不出汗。
西歐的旅館和汽車,例皆不備冷氣,因為就算天熱,也是幾天就過去了,值不得為避暑費事。
我在西班牙、法國、英國各地租車長途旅行,其車均無冷氣,只能扇風。
巴黎的所謂夏天,像是臺北的深夜,早晚上街,涼風襲時,一件毛衣還不足御寒。
如果你走到塞納河邊,風力加上水氣,更需要一件風衣才行。
下午日暖,單衣便夠,可是一走到樓影或樹蔭里,便嫌單衣太薄。
地面如此,地下卻又不同。
巴黎的地車比紐約、倫敦、馬德里的都好,卻相當悶熱,令人穿不住毛衣。
所以地上地下,穿穿脫脫,也頗麻煩。
七月在巴黎的街上,行人的衣裝,從少女的背心短褲到老嫗的厚大衣,四季都有。
七月在巴黎,幾乎天天都是晴天,有時一連數(shù)日碧空無云,入夜后天也不黑下來,只變得深洞洞的暗藍。
巴黎附近無山,城中少見高樓,城北的蒙馬特也只是一個矮丘,太陽要到九點半才落到地平線上,更顯得晝長夜短,有用不完的下午。
不過晴天也會突來霹靂:七月十四日法國國慶那天上午,密特朗總統(tǒng)在香熱里榭大道主持閱兵盛典,就忽來一陣大雨,淋得總統(tǒng)和軍樂隊狼狽不堪。
電視的觀眾看得見雨氣之中,樂隊長的指揮杖竟失手落地,連忙俯身拾起。
法國北部及中部地勢平坦,一望無際,氣候卻有變化。
巴黎北行一小時至盧昂,就覺得冷些;西南行二小時至露娃河中流,氣候就暖得多,下午竟頗燠熱,不過入夜就涼下來,星月異常皎潔。
再往南行入西班牙,氣候就變得干暖。
馬德里在高臺地的中央,七月的午間并不悶熱,入夜甚至得穿毛衣。
我在南部安達露西亞地區(qū)及陽光海岸(Costa del Sol)開車,一路又干又熱,枯黃的草原,干燥的石堆,大地像一塊烙餅,攤在酷藍的天穹之下,路旁的草叢常因干燥而起火,勢頗驚人。
可是那是干熱,并不令人出汗,和臺灣的濕悶不同。
英國則趨于另一極端,顯得陰濕,氣溫也低。
我在倫敦的河堤區(qū)住了三天,一直是陰天,下著間歇的毛毛雨。
即使破曉時露一下朝暾,早餐后天色就陰沉下來了。
我想英國人的靈魂都是雨蕈,撐開來就是一把黑傘。
與我存走過滑鐵盧橋,七月的河風吹來,水氣陰陰,令人打一個寒噤,把毛衣的翻領(lǐng)拉起,真有點魂斷藍橋的意味了。
我們開車北行,一路上經(jīng)過塔尖如夢的牛津,城樓似幻的勒德洛(Ludlow),古橋野渡的蔡斯特(Chester),雨云始終罩在車頂,雨點在車窗上也未干過,消魂遠游之情,不讓陸游之過劍門。
進入肯布瑞亞的湖區(qū)之后,遍地江湖,滿空云雨,偶見天邊綻出一角薄藍,立刻便有更多的灰云挾雨遮掩過來。
真要怪華茲華斯的詩魂小氣,不肯讓我一窺他詩中的晴美湖光。
從我一夕投宿的鷹頭(Hawkshead)小店棧樓窗望出去,沿湖一帶,樹樹含雨,山山帶云,很想告訴格拉斯米教堂墓地里的詩翁,我國古代有一片云夢大澤,也出過一位水氣逼人的詩宗。
半夏季節(jié)里的錯落時光【4】
第一年
他不知道這是一個故事的開始,還是一個默默綻放的等待
第二年
他們相戀,但是高考的監(jiān)牢把他們的青春埋葬
第三年
他終于知道,原來,這一切只是一段半夏季節(jié)里的錯落時光
寫在前面
易寒,這個內(nèi)向的高二男生,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喜歡宣傳委員白月的,也許是在那個即將步入初秋的半個夏天吧。
由于都是班委,兩個人經(jīng)常在一起辦板報,記得那天,夕陽就那么斜斜地透過教室的窗子,那是一份昏暗的明亮,此時的白月正在黑板上寫字,一襲純白的衣裙隨著她的動作左右飄蕩,冰絲般的黑色秀發(fā)在夕陽的照射下閃動著碎金色的光澤,耀眼極了,易寒似乎看到了白色的羽毛在她身后飛舞。
“喂,快點幫幫我啊!”白月嘟著嘴,似乎有點生氣!
“噢,好的,來了!”易寒恍過神來,急急忙忙應(yīng)答著,低著頭,仿佛怕白月看到自己的窘迫。
兩個人忙了半天,終于把板報辦完了,此時天已經(jīng)黑了,白月跟在易寒身后,陪易寒去校園后面推單車,晚上的校園已經(jīng)沒有了白天的熱鬧,在夜色中透露出絲絲的寂靜。
兩個人靜靜地走著,到了校門口,易寒小聲說:“我送你回家吧!”白月沒說話,卻坐在了單車的后座上。
夏末初秋的風吹著易寒的白襯衫,鼓鼓地,肥肥的,像個大氣球,幾乎貼在了白月的臉頰上,隱隱約約地還散發(fā)出淡淡的香皂味,白月的心被莫名地牽引著。
青春,的確是那些清亮如水對著遙不可知的未來仍能微笑憧憬的日子,盡管將要步入高三,兩顆心還是走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