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寫微笑的散文
寫微笑的散文就在下面,請看:
母親的微笑【1】
母親雖是七旬的老人,但從我記事時起,我很少見過她的笑容。
直到二十年后的一天下午,我在不經(jīng)意間,看到了母親塵封已久的微笑。
母親一輩子都生活在農(nóng)村,和其他村民一樣,母親每天都要外出勞作。
唯一不同的是,她每次回家總是比別人晚,她時常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卻從不喊累。
村民都稱她是女強人。
孩提時,我每次放牛之前,母親總要反復(fù)叮囑我:要管好牛,別讓它糟蹋人家的作物。
生性貪玩的我,時常把牛往坡上一趕,就跑到一邊,玩得入迷。
村中的玉米,也經(jīng)常這樣被遭殃。
而我,也因此領(lǐng)教過母親不少的鞭教文化。
母親雖然識字不多,但在我們求知的道路上,她從來沒有說過“不”字。
抑或,是她飽嘗了沒有文化的苦果,要我們不再走她的路。
抑或,是她飽受了世態(tài)炎涼,要我們學(xué)會用知識來武裝自己。
總之,母親就是要送我們?nèi)プx書,要我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彈指一揮間,二十多年過去了,當我們學(xué)有所成的時候,母親卻變成了一個弱不禁風(fēng)的老人。
那年秋天,我攜妻兒去探望母親,年幼的兒子抄遍了家里的整個客廳,將桌上的本子撕爛。
我急忙奪過來一看,母親熟悉的字跡映入我的眼簾:“我很幸福!因為,我的三個兒子都是國家棟梁。
而且,還有一個兒子是人民警察……”我含著淚,默默地看著母親,她那幅很滿足的樣子,瞬間讓我明白了許多許多!母親,她那滄桑的面容,代表的不僅是時間的留痕,更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所詮釋的愛呀!
頃刻,微風(fēng)輕輕地透過窗子,掠過我的面頰,像母愛一樣,暖在我的心窩。
突然,我的鼻子一陣酸,想對母親說的話,最終還是沒能說出來,卻被母親淡淡的一笑所掩飾,一切又重歸于自然……
母親吶,其實我只想對您說,雖然,公安工作很繁忙,但是,我會盡量抽空回來探望您。
雖然,我很少有空回家看您,希望您要照顧好您自己!
微笑【2】
曾記得一個傍晚,到小城的一家超市去。
雖然晚些,但還沒到關(guān)門時間。
服務(wù)員已經(jīng)很不耐煩了,見我們進來,臉一沉,一聲不吭。
我隨便轉(zhuǎn)了轉(zhuǎn),想挑幾件東西,服務(wù)員繃著臉,冷生生地,一點笑容也沒有,防賊似的步步跟著我。
我很別扭,慌忙扔下東西就走了。
自此,那家超市我一次也沒有去逛過。
疏遠微笑的冷漠在商場和我之間筑起了一道籬笆,密不透風(fēng)的籬笆。
其實,我也常如此,在單位遇到點麻煩。
回到家里,看什么都不對,臉色哪里還好看的起來?
如果再有孩子因?qū)W習(xí)或者雞毛蒜皮的小事一勾,便會火冒三丈,大發(fā)雷霆,弄得一家人整晚不愉快。
忘卻微笑的煩躁在我和家人之間筑起了一堵墻,一堵冷冰冰厚重的墻。
國人向來是臉色不好看,走在街上,有幾個人是面帶微笑,滿臉陽光呢?大都是耷拉著臉三尺來長,面如死水,眼含怒氣,好像每個人都該著他錢似的。
稍微有點沖撞摩擦,哪怕是對面的人哼著歌走來,無意間瞟了他一眼,有時也會引起爭吵,甚至爆發(fā)嚴重的沖突。
微笑被我們遺失了,社會毛躁起來。
誠然,現(xiàn)在的人壓力太大:升學(xué)、就業(yè)、買房、成家、養(yǎng)老、治病,都不能輕松地完成。
何況看到周圍的人一個個穿金戴銀、吃喝玩樂、住高樓、開好車、賺大錢、升顯官,似乎每個人都比自己要強。
于是乎,每個人都在拼命地掙扎,強烈的自我一直沉重地壓抑著,沒有時間來清洗心靈深處的灰塵。
沉積久了,在臉上呈現(xiàn)出厚厚的繭子,還能透出微笑嗎?
社交場合或者平時熟人見面打招呼,大都是面帶微笑。
可那只是禮貌的微笑,不是每一次都出自真誠。
但至少是有微笑了,哪怕是陰雨之間的一抹晴云。
很多的時候,我們好像是乞丐,衣衫破爛地跪在長街上,拜求匆匆來往的人,施舍一點微笑。
然而,有幾個人向我的手里扔一枚沉甸甸、響當當、亮晶晶的微笑呢?
微笑真的很難嗎?哪怕是虛假的微笑也做不到嗎?其實不然,每個人都喜歡微笑也喜歡送出微笑,因為每個人都想得到快樂,哪怕是個吝嗇的魔鬼。
怎樣才能微笑呢?當你遇到別人或者回到家里時,就要忘卻一切可以忘掉的,輕輕地從心里放下自己,拔出塞堵胸口的過往,把潛伏心底的微笑釋放出來,千萬不能被自我弄黑面皮。
給點微笑吧,給別人也是給自己。
當你不能給別人以芬芳,就給一點陽光吧;當你不能幫人去飛翔,就送一點輕風(fēng)吧;當你不能呵護別人入夢,就唱一支小夜曲吧。
當你不能裝飾別人的一生,就在某個時候涂抹一點色彩吧;當你不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就用微笑延長他的時間吧。
微笑,就是這陽光、輕風(fēng)、夜曲、色彩,你短暫的微笑也可以為別人鑄造永恒。
你有的,就不要吝惜,尤其是對于你來說很便宜,在別人那里卻彌足珍貴的微笑。
苦日子中的微笑【3】
當下,人們的生活那是沒得說。
走在街上,經(jīng)常聽到大媽們的對話,“哎!姐們兒!昨天吃得餃子,今兒真想不起來吃什么好了!””“是呀!我中午剛燉的紅燒肉,這不,一家子都說膩得慌。
晚上我就做點清淡的!”隨后,就是一陣“咯咯咯”的爽朗笑聲!這幸福的笑聲勾起我小時候的回憶。
那時,生活上雖然不像現(xiàn)在這樣富足,但能夠吃飽,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母親看到我們能健康的成長,也經(jīng)常發(fā)出這樣爽朗的笑聲。
可是,母親已于2008年因病去逝,每當母親節(jié)來臨,看到別人給母親過節(jié),心中不免有些傷感!同時,也不自覺地想起我們家那段苦日子。
那是個物資饋乏的年代,也是食物緊缺的時期,更視大米、白面為侈奢品。
我們家兄弟姐妹多,加上奶奶共十多口人。
這么多人的一個家庭,吃喝穿戴全靠母親一人操持,尤其在吃上,讓母親費盡了心思。
母親在村里是有名的會過日子的人,手也是最巧的。
在我們長身體的時候,母親為了讓我們吃好,變著法的粗糧細作,把個粗糙的玉米面窩窩頭和高粱面的貼餅子幾乎做成“藝術(shù)品”,讓我們瞅著就有食欲。
我們家的鍋在村里是最大的,每到吃飯時,母親用力把個大鍋蓋掀開,一股強大的水蒸汽充滿整個外屋,隨之,一股玉米香氣不但彌散在屋內(nèi),還飄向屋外,走在街上的村民聞此,都知道我們家開始吃飯了。
蒸熟的一大鍋窩窩頭,黃燦燦的,放著亮光,儼然一座座小寶塔。
土坯炕上,把個“八仙桌子”圍得嚴嚴實實的我們,像巢中的小鳥,伸著脖子早已做好“吃”的準備。
母親把一大蓋簾的窩窩頭,剛一放在桌上,就被我們這些“吃死老子”的半大小子風(fēng)卷殘云般,一掃而光了。
吃飯時,既沒有佐餐的雞鴨魚肉,也沒有清淡的各種菜蔬,有的只是一碗大醬或蝦醬,還有幾顆大蔥。
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吃像,母親露出開心的笑容!母親蒸出來的玉米面或高粱面餅子,大小一致,形似乘風(fēng)破浪的小船;母親用燙玉米面做得野菜團子,形狀滾圓,皮薄餡大,香氣撲鼻。
為了讓我們吃飯有新鮮感,母親不但粗糧細做,還天天變換花樣。
如今天吃玉米面的窩窩頭,明天就吃高梁面的貼餅子;早上吃胡蘿卜粥,晚上就吃高梁渣子飯。
為了讓我們有個好胃口,能夠頓頓有下飯菜,多少年以來,母親都是自己動手制作黑豆大醬,腌制白菜蘿卜咸菜等。
我們小時候,大醬和蘿卜咸菜天天見,偶而吃頓白菜熬豆腐,高興的我們找不著北!
那時,白面是奢侈品,平常很難見到,只有在我們感冒發(fā)燒時,母親才用吃飯碗和一點面,幹成面條給我們吃,可是,人在發(fā)燒時是不想吃東西的呀!我們唯一能見到白面食物時候,是在每年的中秋和春節(jié)兩個節(jié)日里,而此時的白面食物也是“假冒品”。
中秋節(jié),我們家買不起月餅,母親就自己做。
她用糖精和少量紅糖拌上蒸熟的高梁面做餡,外邊包上一層薄薄的白面皮,用鍋烙成圓形狀的“土月餅”,分給我們每人兩個。
看著我們吃得如此香甜,母親的臉上堆滿了笑容。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種月餅并不好吃。
為什么我們感到如此香甜?因為我們沒有吃過真正月餅,壓根兒就不知道月餅是個啥濨味?過年時,母親就給我們蒸外邊白、里邊黑或黃的大饅頭。
做這種面食也需要較高技術(shù),母親是制作這種面食的高手。
里邊的餡是用高梁面或玉米面制作的,先將和好的高梁面或玉米面上鍋蒸熟,放涼后,再用事先發(fā)好的白面將其裹上,團成饅頭狀,上鍋蒸熟即可食用。
母親蒸得這種“山寨”饅頭又大又白,只是里邊的瓤吃起來有點硬,除了外邊的白面皮,里邊的瓤,與玉米、高糧面的窩窩頭沒有什么區(qū)別。
就是這樣的饅頭我們吃得也是口口香甜,不管如何?只要我們吃著好,母親就高興!
后來,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小家,母親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回想起來,那時的日子雖然拮據(jù),但其樂融融的團圓生活,讓我永生難忘!懷念母親在的歲月!懷念父母雙全的時光!
愿母親在天堂,像活著時一樣笑口常開!
【寫微笑的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微笑優(yōu)美散文(通用19篇)08-27
寫母親的名家散文07-20
寫母親的散文隨筆02-10
寫收獲的散文(精選20篇)10-11
寫理想的散文(精選54篇)10-10
寫春天的散文(精選33篇)11-15
關(guān)于寫雪的散文片段11-15
寫雨的散文優(yōu)美片段11-15
寫憂愁的散文(通用10篇)09-27
寫人的優(yōu)美散文(精選27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