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fā)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tài)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想要更多的了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1
接連幾天的陰雨天氣把孩子們弄的很不開心。他們總是問我:“小王老師,為什么我們不到樓頂上去玩?”我說:“現在外面在下雨,如果我們到樓頂上去玩,你們不是要被淋濕了嗎嘛!”這是,坐在最后排的軒軒問我:“小王老師,一直下雨怎么看不到彩虹啊?老師以前不是說過彩虹會出現在雨后的嗎?”這下,孩子們的好奇心都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睜著一雙雙充滿求知欲望的大眼睛,紛紛問我:“老師,為什么?”我一下子被問住了,只能用我對彩虹所了解的僅有的一點知識去回答他們?墒,他們似乎顯得意猶未盡,不斷的向我提出關于彩虹的新的問題。于是我說:“小朋友們,如果你們想知道更多的關于彩虹的知識,能不能給老師一點時間,讓老師去搜集更多的關于彩虹的資料,然后明天來告訴你們?”“那你可不要騙我們哦!”他們竟然異口同聲的對我說。我既好氣又好笑的說:“當然不會啦,我保證!”于是下班后一回到家,我趕緊上網去查找關于彩虹的資料。
第二天,孩子們一到教室就迫不及待的問我:“小王老師,你什么時候給我們講彩虹的知識啊?”我說:“午餐之前啊!可是我要看看你們上課的表現,表現不好的話就不講了!”他們信誓旦旦的說:“一定好的!”果然,今天一上午的活動中,孩子們都顯得特別認真。就連那幾個平時坐不住的孩子都在其他孩子的監(jiān)督下,認真了起來。
終于到了午餐之前的時間,他們還是迫不及待的問我:“小王老師可以講了嗎?”于是我說:“你們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嗎?”他們說:“知道啊。不就是下雨以后,太陽出來了,照在空氣中的小水滴上,因為太陽有七種顏色,所以就出現了彩虹!蔽艺f:“沒錯,這是我昨天對你們說的!其實說的更加科學一點,彩虹是因為陽光照射到空氣中接近圓形的小水滴上,造成了光的色散及反射而形成的。而陽光射入小水滴時會同時以不同的角度入射,因此在小水滴內也是以不同的角度反射的,所以我們會看到七彩的彩虹。”我又問:“現在明白了嗎?”“不明白,不明白!為什么我們看不到彩虹啊!”這時,坐在后排的軒軒又發(fā)問了,他的問題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我趕緊解釋道:彩虹的明顯程度,取決于空氣中小水滴的大小,小水滴長的越大,形成的彩虹越明顯,小水滴長的越小,形成的彩虹就越不明顯。我們剛剛進入春天,氣溫還比較低,在空氣中不容易存在小水滴,所以現在一般是不會有彩虹出現的。這下明白了嗎?”“那為什么在夏天的時候,我也看不見彩虹?”這時,欣怡好奇的問起來了。我說:“小朋友們,彩虹在那么高的天空上,因此,空氣中的灰塵一定要很少才能看得見彩虹。你們覺得,現在空氣中的灰塵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呢?是什么造成的呀?”這下,孩子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想要發(fā)言。有的說,馬路上的汽車放出來很多黑色的煙霧飄到了空氣里;有的說很多人都亂扔垃圾;有的說,看見了工廠的煙囪里放出白色的氣。孩子們都想到了是空氣污染使我們看不見彩虹的。我接著問:“那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呢?”沒想到,我一發(fā)問,他們就爭先恐后的回答我:叫爸爸媽媽不開汽車、不亂扔垃圾、把工廠的煙囪封住……雖然有的回答不切合實際,但是孩子們想要維護清新空氣的心是什么美好的。
孩子是天真的,是善良的,他們對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心。我們老師所要做的就是盡量去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去維護他們天真和善良的天性。
第二實驗小學陳明。
三年級科學作為小學科學課的起始年級,學生們對這門課充滿了好奇心。而科學課作為一門實驗新課程,它是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研究性學習中保持或發(fā)展兒童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問題。
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評價必須伴隨于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的評價。
總之,通過開展科學課堂觀察評價,強調了對科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在學習過程,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重在親身參與探究性實踐活動獲得的感悟和體驗,重在學生的全員參與,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這樣的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不是完成某種任務,而是一種持續(xù)的過程;這樣的評價旨在發(fā)展,是為學生服務的;這樣的評價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建構個體發(fā)展。最終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提高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科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和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作為學生科學探究的引導者,在課堂上我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選擇適當的探究目標,尋找達到目標的最佳教學方法,通過引導、激勵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進程,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我覺得只有這樣,教會學生探究的方法學生才有興趣進行科學課的學習活動,他們才能在自己的探究活動中去發(fā)現和領會科學的樂趣,如在學習蝸牛一課時,課余我讓學生抓蝸牛,課堂讓學生觀察蝸牛的身體和爬行,學生通過觀察知道了蝸牛的身體有頭部、腹部、尾部三部分。頭部有兩對觸角,長觸角上有一對眼睛。蝸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蝸牛的腹部就是蝸牛的足,蝸牛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是因為它在爬行中留下黏液。這樣學生產生成就感,增強了學習科學的興趣,提高了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了,那么接下來的學習過程將會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通過一個學期的小學科學教學,我深深體會到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句激勵性的。評語。
一個充滿愛意的眼神一個鼓動上進的動作;都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我在教《神奇的水》一課時,我向學生提問:“如果老師將手中的紙巾放入紅色的水中,會發(fā)生什么現象”!凹埥頃蝗诨,“紙破了”,“紙不見了”,“水會沿著紙上升”等等,盡管學生們是根據自己的想象去回答問題的,并且有的學生回答的問題并非正確,可我仍適當的給他們一些鼓勵性的評價,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去耐心觀察和試驗,來得出正確的結論。
通過對學生的評價,讓同學們在積極、愿意探求新知識的心情來學習。不但使學生自主參與,而且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樹立了自信心,同時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把課堂變?yōu)檎故咀晕摇垞P個性的舞臺。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fā)展他們的個性,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感受談一下。
一、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
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和有效的指導。同時,它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huán)境、文化背景、地區(qū)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種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備了發(fā)芽的內部條件;只有當它感受了陽光的溫暖才會發(fā)芽!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學生感受到——我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二、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的過程?茖W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但也需要明確,探究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學中應注意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提問題的訓練,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動的起始階段。
2、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對一個問題的結果作多種假設和預測。
3、教育學生在著手解決問題前先思考行動計劃,包括制定步驟、選擇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資料,教會學生觀察、測量、實驗、記錄、統(tǒng)計與做統(tǒng)計圖表的方法。
5、注意指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
6、組織好探究后期的小結,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綜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點點體會,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茖W素養(yǎng)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們教學者必須重視小學科學教學。
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2
有一所位于黃海邊上的小學,那是全市都有名的寫字特色學校。今天我們一行六人來到這所學校聽課。
但是有一件事情讓我難忘,就是坐在會議廳里最后一排的六年級學生的表現。剛開始,我就看見這群孩子很特別,在一間似乎很嚴肅的會議廳里,這里是上課、講座、開會的地方,可是這幾個孩子卻在哪里悠閑自在的吃喝玩樂,喝的是茶水,吃的買來的零食,幾個人在一起玩鬧。我一看,就感覺特別,輕松,我好奇的看著這個我從來都沒有看過的景象,心中不禁輕松起來。他們也看我,絲毫沒有羞澀、不安的感受。
后來,我漸漸的對他們產生了好感,我還拿出五塊錢讓他們?yōu)槲屹I零食,其實我不喜歡吃,就是能跟他們在一起快樂。沒有想到,不到幾分種,其中的一個孩子就飛快的來了,買了一大包的東西。還有一瓶礦泉水。我吃不了,然后用手一擺,示意其他學生過來,他們飛快的跑到我這邊來,我把那些零食一包包的分給他們。然后他們也把零食分給我吃。
我端起水杯,愉快的跟他們碰杯,他們也跟我碰杯。這群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很聰明。我就想了,為什么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里出現這樣的一群少年呢!其實他們是干活的,就是替上課的老師搬桌子、抬桌子。
不用很長時間,他們就跟我熟悉了,好個學生問我,老師你是哪里的,你的家在哪里?我都一一的回答了他們。
但是后來,我似乎感覺這是一群“問題”少年,他們似乎習慣了嬉笑打鬧,即使是在這樣聽課的環(huán)境里,他們也可以玩耍,而且就在我的身邊,他們似乎沒有耐心坐上一陣子。到處亂動,亂走。他們的老師來,我對這位老師說,這些孩子很可愛,老師說,這些都是在班級里很差的學生,都是一個個大蝦,聽到“大俠“這個詞,此時一個學生馬上說出了一句:”不是大俠,是大神!
我就坐在他們旁邊,他們都圍在一起,看我,問這問那,我么有拒絕,而是很自然、禮貌的回答他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我想,這些被老師們看作無可救藥的孩子,其實內心很脆弱、敏感。他們圍在一起打鬧玩耍,其實是一種逃避,是在逃避中來忘記與正常孩子的不入調的滋味。我很理解孩子的心情,從心中沒有厭惡他們,只是他們過于頻繁、過于不安分的表現,讓我不斷的小聲提醒他們:這是上課,聲音小一點。老師必須告訴他們,讓孩子們懂得:不管你多么調皮,人必須有一些堅持,有一些約束,有一些紀律!我是這么想的,也是那樣做的,在這樣做時,心中就充滿了信任。
下午的`會議,我可能來的晚了一些,孩子們對我說:,老師,你怎么才來的?我說,有一點事情。
老師,你就做這個位置,這個位置很好,空調就在后面涼快,這是最好的一個位置。我心中感到絲絲幸福,能得到這些頑皮學生的“厚待”,也算是一種真誠。
通過這個案例,我想到了以下幾點:
1、其實被認定”wenti“的少年,他們有著其他孩子所不具有的特征,寬容、引導、樹立文化信仰、懂得關心,他們也能在老師的用心良苦之下漸漸發(fā)生好轉。
2、寬容是有限度的,無原則的寬容那是放縱,那是不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科學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喚醒、理解、嚴格要求孩子們!
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3
從教二十年,當了二十年的班主任,遇到學生從家里“拿”錢的事兒早已屢見不鮮了。
今天,又遇學生“拿”錢了。
上午第二節(jié)語文課,一下課,王同學報告說:“馬老師,顏同學兜里有很多錢,還給了同桌一百呢!”我把她叫了過來,她很自覺地從兜里掏出了所有的錢。沒怎么審,就全招了:說錢是從家里“拿”的,爸爸媽媽并不知道。(哪個老師們都知道,才十來歲的孩子,家長不可能給那么多的零花錢的。)。
這個女孩是這學期才轉來的插班生,成績特別差。父母是在附近菜市場賣菜的。她告訴我一共從家里“拿”了200元,給同學分了一些,又買了一些東西,所剩已經不多了。
發(fā)生這樣的事情,遠比不完成作業(yè)嚴重多了,所以我第一時間通知了家長。第四節(jié)課剛上課家長就來了。
通過和她媽媽的聊天,了解到她們家里進貨賣貨,錢放得很隨便。孩子平時拿個五毛一塊的,家長忙也沒理會那么多,一來二去,就養(yǎng)成了這樣的毛病。今天“拿”個五毛一塊,明天“拿”個五塊十塊,時間長了,毛病也變成了習慣。
縱觀多個“拿”錢孩子的事例,得出這樣的`共性:
父母做生意,家里的錢雖不多但放得比較隨便,給了孩子可乘之機;
父母忙,對孩子經常性照顧不周,給孩子零花錢,買早餐,很隨意,無原則;
真到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請看好你們家里的零錢和你的錢包,不要再給你的孩子制造任何犯錯誤的機會!
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4
很早就發(fā)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入學時總能發(fā)現一些孩子的成績在別人之后,相差甚遠。但畢業(yè)幾年之后,發(fā)現這些同學的表現也不比那些學習好的學生差多少。那么問題就來了,我們的教育怎么才能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呢?通過實踐與總結得出一個結論:陪伴才是教育的第一步。
陪伴就是尊重。不管孩子是一個什么情況來到新的學校,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尊重的,老師用尊重的語言和行為來引導孩子成人化思考。在這里面人性是第一位的,人性尊重是第一位的,尊重孩子也就是尊重自己的'職業(yè)。在尊重的同時認可孩子的現在,接納孩子的現實。畢竟現實有他的存在原因的。
陪伴就是不拋棄。在過去的三年中不知道孩子都經歷了什么事情,或許這種事情我們聽起來都匪夷所思,但是孩子的的確確經歷了。在這一點上,孩子比我們的經歷更復雜,更勇敢。作為老師,我們面對這種情況,不拋棄會給孩子更大的信心與心理支撐;蛟S孩子在學業(yè)研究上并無建樹,但可以成為一個健康的社會人,會用健康的心理對待別人,或許是將來的我們及我們的下一代。
陪伴就是具有同理心。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和成長過程,并且將一直處于這個過程之中。作為教育工作者,站在孩子的角度來體驗感受,與孩子溝通交流自己的感受。老師雖然不能改變他們的生活,但可以體驗他們的生活感受,這也是一個普通人具有愛心的表現。
陪伴就是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古人云:“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的過程中以自己的言行為表率,做到言傳身教,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這才是最好的陪伴。
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5
最近看到一張圖片,感觸很深。想讓孩子飛,卻又親手剪掉孩子飛的翅膀,F在的教育就是這樣,太急功近利。很多關于教育的理論我們聽得很多看得很多,但我覺得只要我們慢下來就好了。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是一位教師寫的《做了父母才知道》。在文章中他指出是:做了父母才知道,老師在學校吹毛求疵對孩子的要求并不是家長想要的。他不想自己的孩子天天坐教室里學習背書做題,不想自己的孩子對老師唯唯諾諾、不希望孩子一直中規(guī)中矩端端正正的坐著。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潑、快樂、積極、樂觀,他希望孩子的性格是健全的,他并不想老師要求班里成績第一名的學生一樣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他也并不想孩子每次考試都考滿分、做第一名。不想自己的孩子因為成績去傷腦筋、難過、和伙伴鬧不愉快。
是呀!天下的父母應該都是這樣的吧!那我們老師呢?希望孩子每次考試都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讓孩子努力學習,有個什么活動都要求學生發(fā)揮最佳水平,爭個第一回來。對學生能力的肯定就是名次。在班里恨不得每個孩子都老老實實、踏踏實實、本本分分。課堂上講了一邊的內容就要求每個學生掌握并在考試中不失分,是我們老師太急功近利了。
我們不要做剪掉孩子翅膀的老師,我們本該助孩子豐滿羽翼、翱空飛翔的。不在名次上強烈要求,不在紀律上過分苛刻。讓每個孩子都個性張揚、尋找自己一片天空,待羽翼豐滿、振翅天際!
【最新小學科學教育敘事隨筆】相關文章:
小學教育敘事隨筆05-24
最新幼兒教育敘事隨筆11-18
最新小學教育隨筆10-22
最新小學教育隨筆12-13
最新的小學教育隨筆07-10
小學最新教育隨筆03-15
教育敘事隨筆07-27
教育敘事隨筆09-12
最新小學教育隨筆集錦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