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索爾仁尼琴袖珍散文
索爾仁尼琴袖珍散文:閃電
我只是在書中讀到過,從未親眼見過:閃電是如何把樹劈開的。
但我還是終于見到了。
白日里,雷雨剛過,一道閃電發(fā)出耀眼的金光,將我家的窗戶照得透亮,隨即,不到一秒鐘的時間,一記響雷打來:離房子也就二三百步,不會更遠吧?
雷雨過去了。
就是這樣:不遠處,在林中的一塊空地。
閃電在高聳的松樹間選擇了一株高大的椴樹——這為什么?從樹的頂端,樹梢稍稍往下處,順著樹干垂直地掠過一道閃電,穿透了她整個鮮活的,自信的樹瓤。
她竭力向下延伸,卻未能抵達下部——是滑出了樹干?還是耗盡了能量?……只是地上,在靠近被燒灼的樹根旁,打出了一個坑,將老大的一塊樹片劈在了五十米外。
被齊腰劈斷了的一段樹干歪倒在一旁,斜靠在臨近幾棵無辜的樹的枝葉上。
剩下的那段樹干——又挺立了一天,依然矗立著——靠什么力量?——她已經(jīng)被穿透了,露出了前后貫通的好大的一個洞。
后來,這段樹干也倒在了一旁,靠在了另一棵姊妹樹的友好的枝椏上。
而我們?nèi)藚s不會這樣:在遭受良心懲罰的打擊時,整個人的內(nèi)心都會被擊穿,整個生命都會被擊碎。
有人能挺住,有人卻會倒下。
索爾仁尼琴袖珍散文:破水桶
嗨,如今早年的前線戰(zhàn)士漫步在卡爾通山崗會覺著多么寂寥無趣。
這里的一塊土地已經(jīng)保留了十八個年頭了,只是微微有些垮塌的跡象,不是塹壕帶,也并非大炮的火力陣地,——只是一個很小的射擊掩體,當年一個無人知曉的伊凡將自己穿著又臟又破的短大衣的巨大身子葬在了這里。
從避彈所上拆下的圓木,在這些年自然都已經(jīng)被運走了,但留下的深坑依然清晰可見。
盡管我并沒有在這個山崗作過戰(zhàn),而是在附近,也是這樣的一個山崗。
我從一個避彈所走向另一個避彈所,想象著,各處的情景會是怎樣的。
突然,在一個避彈所的出口旁,我看見了一只破舊的,已經(jīng)放了十八年的破水桶,而在這十八年前它已經(jīng)無法再用了。
當年,它已經(jīng)很破舊了,那還在戰(zhàn)時的第一個冬天。
也許,是個挺有心眼的小戰(zhàn)士從被焚毀的村子里順手檢出來的,還將底部的鐵皮壁鑿穿改成了圓柱體,變成了連接鐵皮爐與煙囪的中間通道。
就在這個避彈所里,在那個令人不安的冬天,我們度過了足足九十天,或許是一百五十天,直到戰(zhàn)線到這里終止,靠這個破舊的水桶排走了濃煙。
水桶被燒得通紅,大家用它來烤手取暖,還可以用它來點煙,在它旁邊把面包烤得焦黃。
這個水桶放走了多少煙霧——就有多少個未曾說出的想法,多少封未曾寫完的書信,——是那些也許早已作古的人們的。
后來,在一個早晨,太陽快活地升起,戰(zhàn)事發(fā)生了變化,避彈所不再需要了,指揮官催促著隊伍——快!快!通信兵把爐子拆了,把它連同所有的柴禾統(tǒng)統(tǒng)塞進了汽車里,可那個破水桶就再也沒地方可放了。
“你還不把那個破東西扔了?”司務長喊了一聲。
“到了那兒,再找一個就是了!”路途還很遙遠,再說季節(jié)已快到春天了,通信兵拿著破水桶站了一會兒,嘆了口氣——將它放在了入口處。
大伙兒都笑了起來。
從那時起,避彈所的圓木就被拆去運走了,還有里面的鋪板,桌子——但那個破水桶還留在避彈壕邊。
站在它的跟前,我思緒萬千。
前線的戰(zhàn)友們,都是些純潔無邪的青年!我們當初是靠什么活下來的,我們的希望在哪里,就是我們那無私的友誼——一切都已成了過眼煙云,它再也無法使用了,這個已經(jīng)銹蝕了的,被忘卻了的……
索爾仁尼琴袖珍散文:在葉賽寧的故鄉(xiāng)
四個村落,一個挨一個延伸著,單調(diào)乏味地坐落在街邊。
塵土飛揚。
沒有園子。
近處也沒有林子。
稀稀落落的籬笆。
時而有做工粗糙、色彩艷麗的窗框顯現(xiàn)。
大街中心有一頭懶洋洋的豬在水管壁上蹭癢癢。
一隊富有節(jié)奏地魚貫而行的鵝一下子轉(zhuǎn)了個彎,隨著一輛疾馳而去的自行車的陰影走去并齊聲向它發(fā)出了尋釁般的呼叫。
充滿活力的母雞們使勁在街上、后院刨著,尋找著吃食。
康斯坦丁諾沃村的商亭活像個弱不禁風的雞窩。
各種牌子的伏特加酒都有。
還有相互粘在一起的,形狀如同枕頭的大塊的糖果,恐怕十五年間哪兒也沒人吃了。
堅如磐石的大黑面包,重量有城里的兩倍,無論是刀,還是斧,恐怕都難能是它的對手。
在葉賽寧家住的小木屋里,那簡陋的隔斷不及天花板,是貯藏室,是木籠子,哪一間都稱不上是個房間。
菜園子里——有一間沒鼻子眼睛的窩棚,里面一進去就立著個大罐子,謝爾蓋常常摸黑來到這里,寫下了最早的詩篇。
紡車后面——最普通不過的亞麻布。
我沿著這個村落走去,這樣的村落千千萬萬,所有生活在那里的人們至今都在忙著種糧食,向鄰居顯示自己的富有和虛榮,——我不禁有些激動:上天之火有一天曾燒焦過這片土地,今天仍在這里燒灼了我的臉頰。
我來到奧卡河岸邊的斜山坡上,望著遠方,不禁暗自稱奇:難道關于這個遙遠的,布滿灌木林的蒙昧地帶可以作如此神奇的描述:松雞在鐘聲繚繞的山崗上哭泣……?還有關于寧靜的奧卡河這些曲曲彎彎的迂回:水面上陽光成垛……?造物主何以將生就的卓越天才拋向了這里,降臨到這座木屋,植入那個愛打架的鄉(xiāng)村小伙的心房,讓他,倍受震撼的他,為美找到如此豐盈的話語——在爐灶旁,在畜舍里,在谷場上,在柵欄邊,——那美,千年來卻慘遭踐踏,未被發(fā)現(xiàn)……
【索爾仁尼琴袖珍散文】相關文章:
“袖珍”運動會作文08-05
袖珍運動會作文08-07
“袖珍”運動會作文11篇08-05
“袖珍”運動會作文7篇08-25
袖珍運動會作文13篇08-26
學琴的作文02-22
關于仁恕作文05-15
馬仁奇峰作文02-08
孔子學琴教案03-01
電子琴評語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