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美文抒鄉(xiāng)情
濃濃的鄉(xiāng)情,美美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鄉(xiāng)情4抒情美文。
美文抒鄉(xiāng)情【1】
秋雨蒙蒙,一岸鄉(xiāng)情濃
秋雨蒙蒙的夜晚,一個好動之人,總是好動,于是就撐一把傘沿堤漫步,沒有江南雨巷的風(fēng)情,更沒有江南女子婀娜的身姿,唯有頭頂?shù)挠辍班、嗒、嗒”敲擊在雨傘之上,腦海之中敲出平平仄仄的旋律,腳下沒有石板條條,有的只是傘外岸邊那條在雨中閃著光、如紅地毯般的堤岸,雨落之中悄然已成詩篇。
此堤沒有蘇堤桃花艷春光咋泄里的浪漫遐想,更沒有香樟樹下,想象嫁女的幸福與不舍,有的只是柳成行,水輕淌。
雨,是江南水鄉(xiāng)的源泉,她滋潤著大地,猶如母親的乳汁。
通常寫春雨常和竹相連;寫夏雨常和荷相近;寫秋雨常和梧相依,而我寫雨無論是春、夏、秋、冬,都會相依與這洪凝河畔的一岸垂柳,無論是剛剛冒出絨芽還是滿枝翠綠,無論是黃葉紛落還是瘦歷冬雨,這一岸的垂柳,這一河的清水,這片片荷葉,足以證明我寫得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我摯愛的家鄉(xiāng)。
雨天的夜晚人少,車更少,偶爾有車輛駛來,借著燈光遠(yuǎn)遠(yuǎn)就能看到如霧似煙蒙蒙一片,瞬間覺得自己變成了仙女,輕飄飄地在仙境中前行。
而那雨點落在路中央一下子就碎成了晶瑩的花朵,花開花落,晶瑩剔透。
在靠近沿石有水流的地方,雨點落下卻變成了一個個頑皮的泡泡兒,一串串一只只在跳躍,猶如琴鍵,好想十指輕撫奏一曲雨中楊柳岸,更似鍵盤上一個個熟悉的字母符號,好想雙手狂敲抒一場雨中情的新篇。
秋雨就這樣不大也不小的下著,步伐也就那樣不快也不慢地前行著,路邊成行低矮整齊的灌木被雨水洗刷的干干凈凈,如同萌妹子,仰著純凈的臉,晶瑩的雙目好奇地看著季節(jié)的交換,經(jīng)歷著秋雨的洗禮和考驗,偶爾有三兩片淡黃色的樹葉落在了它們的頭上,于是秋就給它們別上了一枚別致的發(fā)卡,如此的恰當(dāng),如此的淡雅。
低頭看灌木,仰顎賞柳才是贊心頭啊,那柔得如同無骨的腰肢,那垂得如發(fā)的青絲啊,在這秋雨中,在這如煙如霧中,垂柳儼然是一位剛剛出浴的新娘,羞澀的梳理著滴著水珠的秀發(fā),等待著,等待著秋雨讓她由嬌羞步入成熟的幸福時刻。
這條堤岸,我不知道從小到現(xiàn)在走了多少遍,但是秋雨中的夜晚還是第一次,于是就生出好多的遐想和感慨,都說人總是喜歡悲秋,尤其是在秋雨綿綿的夜里更是傷感,而我卻不!因為秋它潤夏后,孕冬雪,才不讓季節(jié)脫節(jié)。
這條堤,當(dāng)年是白堤,當(dāng)然不是西湖的白堤,而是白色塵土和白色垃圾的白堤,根本就沒有這花紅柳綠,何來這如同漫步蘇堤般的心境?所以,走,才能看風(fēng)景,看,才能寫心情,說,才能憑良心,修,才是人世間的真諦!
感恩一場場雨的奉獻,把洪凝河填滿,感恩一天天的呵護治理,才有了這一岸的花紅柳綠,感恩這條洪凝河,它繞著我們村莊安詳柔和地流淌。
感恩能偎依著這條小河長大,感恩這條小河把我孕育、滋養(yǎng),我堅信,我身體的細(xì)胞里含有洪凝河給予的營養(yǎng)和水分,于是秋雨之中,心挽這一岸的垂柳深情凝望,低頭謝恩!
美文抒鄉(xiāng)情【2】
“岸邊”遐思
時間像一條河,緩緩流在四季的風(fēng)里。
我站在岸邊,目測就能看到河的對面,但我不能確定河的深淺。
我注定是要游向?qū)Π兜模瑳]有絲毫回旋的余地。
普通的選擇題,可以有A也可以有B,而在流年的河岸,只有一個可供選擇的答案,無論你有還是沒有這個能力,都得下到河里,展開屬于自己的激流回旋和浪里搏擊。
逝者如斯夫,時光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哪怕片刻都不會停息。
站在岸邊遐思,在俗人的哲學(xué)里,沒有鴻鵠大志,不敢仰望云梯,只希望另一個節(jié)點到來時,能在彼岸做一個深呼吸,驀然回望身后游過的距離,參悟生命的質(zhì)感,咀嚼日子的不易,品味生活的甜蜜。
無論怎樣的滋味,都要讓其浸入到神經(jīng)的每一個角落,因為那才是生命的本意。
我很看重自己的身體。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像一根頂梁柱,擎起上下左右,關(guān)乎家庭的根基。
其實,我的身體壓根兒就不屬于自己。
耄耋之年的爹娘在和時間的賽跑中,終點變得越來越清晰。
無論是娘的眼神,還是言談話語,讓我接收到了一種不安和恐慌的信息,娘想的倒不是自己,而是在憂心兒子稍顯羸弱的身體。
這兩年,不知何故,許是四散而來的壓力,讓強壯漸進遠(yuǎn)離。
聽說,年過半百,是生命的危險期。
盡管我一向樂觀,但心里總難免產(chǎn)生某些憂慮。
作為爹娘膝下唯一的兒子,我不能頹唐,要把身體打點的棒棒的,充滿精神,盡顯活力。
因為,我有責(zé)任陪護二老,幸福抵達生命的歸期。
她真的老了,剛剛知天命,滿頭銀絲盤繞,曾經(jīng)光滑細(xì)膩的臉被縱橫的溝壑分割,歲月蒼老了容顏,我當(dāng)然知道,那也是含辛茹苦的印記。
反思自我,懶散成性,不事家務(wù),當(dāng)初的承諾煙散而去,此時不免心生出成串的悔意。
莫再彷徨,不再猶豫,把能給予的愛,融在尋常的瑣碎里,或一頓飯,或一杯茶,或一個溫暖的擁抱,或一句貼心的話語,一絲一縷,點點滴滴,都能讓她感受到我真實的存在。
兩廂廝守,不離不棄,即便不能把日子過成詩,也要把詩行鑲嵌在平淡的日子里。
相信,愛是任何生活病態(tài)的解藥。
也許,這才是婚姻持久的秘笈。
篤信兒孫自有兒孫福的道理,女兒年近而立,為人妻,為人母,已不再是當(dāng)年那個不諳世事的“小淘氣”,家庭和事業(yè)兩副擔(dān)子扛在肩上,時常能感受到她的焦慮,但錘煉是人生的必須,經(jīng)歷,只有經(jīng)歷,才能生出豐滿的羽翼。
父母不能陪伴一生,未來需要她們自己去開辟。
我們只需留把子力氣,為自己的晚年多做一些鋪墊,少給兒女增加麻煩,夕陽才會更加的絢爛和美麗。
碼字,成了工作之余的精神補給,在喧囂中尋求一份獨有的靜謐,不為名,不為利,只求飄浮的心能夠踏實著地,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文友,探尋方塊字里的奧秘。
我寫我心,我抒我情,把一腔的心事交給手中的筆,書寫酸甜苦辣,描摹腳下的足跡。
文字可以不優(yōu)美,但情感絲毫也不能虛。
為文,要的就是靈魂里的東西。
和著岸邊的思緒,身邊早有浪花卷起。
新的一年悄然行走在冬季的風(fēng)里。
目標(biāo)在對岸,我不能有丁點的猶豫,向前,只有向前,目標(biāo)才更為可期。
倏然想起毛主席的詩句:不管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無疑,這就是暢游的動力。
美文抒鄉(xiāng)情【3】
昆明的雨
寧坤要我給他畫一張畫,要有昆明的特點。
我想了一些時候,畫了一幅:右上角畫了一片倒掛著的濃綠的仙人掌,末端開出一朵金黃色的花;左下畫了幾朵青頭菌和牛肝菌。
題了這樣幾行字: “昆明人家常于門頭掛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懸空倒掛,尚能存活開花。
于此可見仙人掌生命之頑強,亦可見昆明雨季空氣之濕潤。
雨季則有青頭菌、牛肝菌,味極鮮腴。”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謂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體感受的。
我不記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長,從幾月到幾月,好像是相當(dāng)長的。
但是并不使人厭煩。
因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連綿不斷,下起來沒完。
而且并不使人氣悶。
我覺得昆明雨季氣壓不低,人很舒服。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長。
昆明的雨季,是濃綠的。
草木的枝葉里的水分都到了飽和狀態(tài),顯示出過分的、近于夸張的旺盛。
我的那張畫是寫實的。
我確實親眼看見過倒掛著還能開花的仙人掌。
舊日昆明人家門頭上用以辟邪的多是這樣一些東西:一面小鏡子,周圍畫著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個洞,用麻線穿了,掛在釘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極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園的周圍種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籬笆。
——種了仙人掌,豬羊便不敢進園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豬和羊怕扎。
昆明菌子極多。
雨季逛菜市場,隨時可以看到各種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來的時候,家家飯館賣炒牛肝菌,連西南聯(lián)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鮮,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須多放蒜,否則容易使人暈倒。
青頭菌比牛肝菌略貴。
這種菌子炒熟了也還是淺綠色的,格調(diào)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雞土從,味道鮮濃,無可方比。
雞土從是名貴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貴得驚人。
一盤紅燒雞土從的價錢和一碗黃燜雞不相上下,因為這東西在云南并不難得。
有一個笑話:有人從昆明坐火車到呈貢,在車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雞縱,他跳下去把雞土從撿了,緊趕兩步,還能爬上火車。
這笑話用意在說明昆明到呈貢的火車之慢,但也說明雞土從隨處可見。
有一種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
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懷疑:這種東西也能吃?!顏色深褐帶綠,有點像一堆半干的牛糞或一個被踩破了的馬蜂窩。
里頭還有許多草莖、松毛、亂七八糟!可是下點功夫,把草莖松毛擇凈,撕成蟹腿肉粗細(xì)的絲,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會使你張目結(jié)舌:這東西這么好吃?!還有一種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雞油菌。
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塊銀圓那樣大,的溜圓,顏色淺黃,恰似雞油一樣。
這種菌子只能做菜時配色用,沒甚味道。
雨季的果子,是楊梅。
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頂小花帽子,穿著扳尖的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不時吆喚一聲:“賣楊梅——”,聲音嬌嬌的。
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
昆明的楊梅很大,有一個乒乓球那樣大,顏色黑紅黑紅的,叫做“火炭梅”。
這個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燒得熾紅的火炭!一點都不酸!我吃過蘇州洞庭山的楊梅、井岡山的楊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雨季的花是緬桂花。
緬桂花即白蘭花,北京叫做“把兒蘭”(這個名字真不好聽)。
云南把這種花叫做緬桂花,可能最初這種花是從緬甸傳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點像桂花,其實這跟桂花實在沒有什么關(guān)系。
——不過話又說回來,別處叫它白蘭、把兒蘭,它和蘭花也挨不上呀,也不過是因為它很香,香得像蘭花。
我在家鄉(xiāng)看到的白蘭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緬桂是大樹!我在若園巷二號住過,院里有一棵大緬桂,密密的葉子,把四周房間都映綠了。
緬桂盛開的時候,房東(是一個五十多歲的寡婦)就和她的一個養(yǎng)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來好些,拿到花市上去賣。
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
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xiāng)愁的。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是為許多久客的游子而寫的。
我有一天在積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從聯(lián)大新校舍到蓮花池去。
看了池里的滿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裝的陳圓圓的石像(傳說陳圓圓隨吳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蓮花池而死),雨又下起來了。
蓮花池邊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酒店,我們走進去,要了一碟豬頭肉,半市斤酒(裝在上了綠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來。
雨下大了。
酒店有幾只雞,都把腦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腳著地,一動也不動地在檐下站著。
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
昆明木香花很多。
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
但是這樣大的木香卻不多見。
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yán)嚴(yán)的。
密匝匝的細(xì)碎的綠葉,數(shù)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
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
四十年后,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寫了一首詩: 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我想念昆明的雨。
【美文抒鄉(xiāng)情】相關(guān)文章:
鄉(xiāng)情美文10-26
關(guān)于鄉(xiāng)情的美文10-26
濃濃鄉(xiāng)情美文10-26
千年勝景濃濃故鄉(xiāng)情美文隨筆10-11
鄉(xiāng)情作文05-28
鄉(xiāng)情的作文02-08
【精選】鄉(xiāng)情的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