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對自己說隨筆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的創(chuàng)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那么,什么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對自己說隨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對自己說隨筆1
無論走到哪里,無論什么時光,不能忘了對自己好點,如果忘了,就是忘了父母。
母親老了的那一天,對我說:“天下大呢,別留在家里,去飛翔吧!
我時常會忘了自己,夜深的時候,工作忙的時候,不會想到母親的牽掛,忘了另一個世界的父母。
他們還好么?時間真的很快,又是一年了,過去的一年我都忙了些什么?夢在春天開出花來,想起那一年,父母陪我到郊外,那是一片林,父親說你自己往前走,我走了一段不再敢走了,回頭看,父母消失了。
以后我一直一個人走,我對自己說:挺住就是一切!詩人里爾克曾說:有何勝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詩句的前一半略顯悲觀,但后半句則表達出了人們在面臨逆境考驗之時一種最珍貴的'信心力量。
人一生經歷太多,舉著太陽,懷著父母的關心,往自己目標走,就能永遠不迷路。
無論什么時光,無論走到哪里,不能忘了對自己好點,如果忘了,就是忘了父母,他們曾經說過,做人就要站立著,腳永遠不離開地面,即使祈求光明,也不要下跪,生命是有限的,而有些卻無限。
每一個站立的人,都是大寫的人,新的一年,奔走,一直向著目標前進,目光流注著深情,保持激情不變的品質,記住父母的話,好好疼自己。
少點淚流滿面的原因,多點自信、多點擁有。我對自己說:生存和死亡,同樣有誘惑力,生命在奔走的過程中,體會著幸福。
我對自己說隨筆2
記得還是三年前,孩子要出國工作,他母親就和他說:你的電腦留下也沒有用,趕快教會我們上網,也好和你視頻會話,就這樣才學會打字上網。剛開始我一直是在空間里自說自話,從不知道網站這回事,后來在一個朋友介紹之下走進了一個網站。因為在這之前從未曾走進過任何網站,對于這樣陌生的壞境,十分生疏、好奇,進而靜默、觀察、學習之。
后來做了編輯,慢慢體會到一些過去不曾有過的全新的體驗,于是我常常對自己說:你得謙虛謹慎,你的編按要對得起別人的作品,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知,你得不斷學習,日臻完善,才能做好這件事情。現(xiàn)將幾種心得體會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內容介紹,你千萬別以為編輯就是寫個內容介紹就完事的工作,那不如直接就叫“內容介紹”好了。你得耐心地閱完人家的作品,認真的寫出客觀的評語,寫出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二,照本宣科,你不應該還未認真地看完全部內容,就直接按照作品的題材、體裁來照本宣科地評論一番,不痛不癢地游離在作品之外,讓人感覺隔靴搔癢,只看了作品的皮毛,沒看進骨髓,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都是些哭笑不得的一片點贊。
三,顧左右而言他,你更不能不顧作品的思想內容,僅僅去為了一點小細節(jié),甚至幾個標點符號就否定了一篇好作品,一定要顧全大局,不能求全責備,大家都是業(yè)余文字愛好者,隨便地沉掉人家一篇好作品是對作者的勞動極不負責的態(tài)度,也是對自己的這份神圣的工作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
四,交心談話,我有時問過自己:是否能把編輯做成和作者交心談話那樣呢?我就嘗試著去做,收效挺好,我曾給幾位作者因字數不夠不改變架構的前提下主動加了一小節(jié),不影響其風格,和作者溝通后,作者很高興。也曾坦誠地告知那些寫游記的作者:游記未必寫得像導游,可以發(fā)掘思想和感悟,結果這些人很理解,還有成了朋友,摯友,推心置腹的知己,一個社長定要拉我去他那做編輯。
五,文藝對話,我時常琢磨,既然大家都是本著愛好文字而來,是否可以將編按寫得文藝一點?我們有一位詩編,我發(fā)現(xiàn)我的詩歌被她編按的好像詩一樣優(yōu)美,我常說:“妳的編按比我的詩歌寫得還要好!蔽覟槭裁床荒軐W著她那樣來把編按寫得更文藝些呢,換位思考,人家也一定喜歡。
六,理智探討,作者的作品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你都要碰到,不能任意選擇,我就對自己說這是對你的挑戰(zhàn),無論碰到什么情況都要頂得住,有些人是純理論,我的知識面不夠,就去查百度,比如有關禪,有關佛,有關宗教和般諾的.內容,經過查閱也是學習提高,使自己更加理性、成熟。
七,情緒感染,還有不少作者喜歡寫情感類,感情飽滿,我就對自己說,你不也感情豐富嗎?不失大雅地、不過于煽情地適當地動用你的情感世界,是不是能事半功倍,一下子進入作者的內心拉近距離,編輯起來得心應手。
八,應付差事,這是我唯一經常提醒自己最要不得的,如果我心情和情緒不夠平靜和飽滿,暫時停下來,絕不為了編輯而去編輯,把編輯當成任務是不會有質量的,質量永遠是第一的,寧缺勿濫,寧愿少一點,也要把好質量關,不顧質量的編輯最終害人害己。
千萬不要整段地復制原文,這會讓作者啼笑皆非,不能一味地討好巴結作者,這會有獻媚取寵之嫌,那樣言不由衷地編按會導致一個清醒的人反感,如果溢美之詞多多益善,用完了下次用什么?不能總是老一套吧,一定要實事求是的、發(fā)自內心的欣賞和贊揚,我知道自己書讀的少,詞匯量不多,不如一些老道的編輯,要學習,但我不會過多地不切實際地贊美,做人也要不卑不亢,互相欣賞而不是互相吹捧。
我以為一篇好的編按,不在乎溢美之詞的多少,不在乎復制重覆內容的分量,不在乎篇幅的宏偉,而應該是這樣的:前三分之一是看完作品后的初始印象,就是將作品中一些相關內容用自己消化后的理解復述一下,第二部分就是對作品的思想內容的理解,解析,最好有些自己獨特的觀點來鑒賞之,第三部分是對題材、體裁、文字功底,文章特征的描述,修養(yǎng)和文筆的贊賞,如果還有不足之處,溫婉地提出建議。
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做的很不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斷完善,才能日臻完美。
綜上所述,八種編按都是自己的私房心得和體會,想與大家分享,作者很不容易,那么執(zhí)著地,不懈地編織著文學夢想,辛辛苦苦地深夜挑燈夜戰(zhàn),一次次改稿,打磨,潤色,當做寶貝孩子一樣送到我們手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當回事。一定也要當做孩子,當作寶,千萬不能輕而易舉地放棄掉那些確實是好的作品。
也不能囿于見地,以一己之長,吹毛求疵,求全責備,而主次不分,暄賓奪主,要記住集思廣益,求同存異的道理才能發(fā)展下去。我那時是第一次走進網站,作品以前也沒有發(fā)表過,人家要是不重視,自己心里也會不好受。將心比心,也一定要對別人的作品慎之又慎。編輯的水平高低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編輯的態(tài)度問題,對待作品和作者的態(tài)度問題,千萬不要放過一篇好文章,我就對自己說:你忽略過人家的作品沒有?你真誠地對待每一篇作品沒有?你拿出飽滿的情緒去做這件事沒有?我在不斷地告誡自己。對待作品的態(tài)度應該是兼聽、兼顧和兼容,對待作者的態(tài)度應該是溝通、圓通加變通,互相尊重,坦誠相待。但是,在這個前提下,我也不是一味地放棄自我,我依然還是有原則,有性格、有底線,對那些打游擊似的稿子絕不姑息遷就,按章辦事。時光給我們每一個人的容顏刻劃上歲月的痕跡,也會給我們的內心充盈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積淀,它讓我們學會:“洞察人物內心,看透事物本質”的本領,去閱盡人間春色,我對自己說:“網站只要有懂你的人,你就要在網站走下去。”
【我對自己說隨筆】相關文章:
我對自己說的寄語02-08
我對自己說作文01-17
我對自己說寄語11-20
我常對自己說征文10-11
我想對自己說作文02-19
我常對自己說征文8篇10-15
我常對自己說征文3篇10-16
我說因為間隔太久雜文隨筆10-12
我為我自己而驕傲的作文與隨筆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