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隨筆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按照我國的風俗,過新年就要貼春聯、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煙花爆竹、看春晚等,長輩們還要給小孩壓歲錢。我們家過新年也是如此。
除夕那天,我們一早來到奶奶家,大人們開始忙著準備中午的過年飯了。我卻樂悠悠地看起了電視節(jié)目。中午,我們邀請了大媽媽一家一起吃團圓飯。吃到一半時,大媽媽就要給我壓歲錢,我和爸爸媽媽都說不用給,但大媽媽還是把壓歲錢硬塞進了我的口袋。爺爺奶奶也給了我壓歲錢,說是對我努力學習的獎勵。
下午,我們去外婆家過年了。一下車,我就跟剛從深圳回來的哥哥玩起來。后來,舅舅帶上我們去買了兩個特大的煙花。我興奮得盼著天能馬上黑下來。甚至在飯店吃豐盛的.年夜飯都有點心不在焉了,滿腦子想著快去放煙花。
回到家,在我地催促下,舅舅和外公抱出大的煙花放在一個安全的位置。舅舅迅速點燃了導火線,又馬上跑到一邊。只聽一聲巨響,絢爛的煙花在空中綻開了。我捂著耳朵、仰起頭,貪婪地看著一朵接一朵綻放的煙花。它們五顏六色,一會兒像孔雀開屏,一會兒像百花齊放,一會兒又像群星閃爍,美麗得讓人陶醉!
隨筆作文 篇2
長長的2個月過去了,在那2個月中我收獲滿滿。
暑假,是查漏補缺的佳季。我的.打字和音樂一直不太好,趁暑假我開始努力的練習,希望在新學期能趕上大家的步伐。
暑假是開闊眼界的好時間。我趁著暑假,來到了“少數民族之鄉(xiāng)”云南,旅游期間,我不僅觀賞了異地風情,感受了異地風俗·文化,同時,還懂得了一些新知識,這真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毖。
暑假,還是休息消遣的時候。我時常出去運動,看書,在運動中我感受到了運動的樂趣;在讀書中,我感受到了遨游知識海洋的樂趣。暑假過完了,別人說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但是,我覺得夏天也依然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
隨筆作文 篇3
越來越適應白天炙熱的光,不再感到困惑和恐懼。從自己的心底走出自己的封閉,感覺得到呼吸的吶喊和天空沁人心脾的`自由。記得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走出過去的陰影才算得上真正的成熟。這位朋友早離我而去,原因是無奈的。之所以稱他為朋友,是因為至少他的確給過我溫暖。至少那種溫暖溫馨。所以不忘記,但是不強求。 越來越不曉得去回味。回味的東西往往晦暗而無奈,深深陷入傷感不能自拔。有時候會覺得傷感的迷茫,更傷感的可笑。于是,學會不去回憶,關于友情,關于愛情,關于輕狂,關于深沉,關于愛,關于恨,關于你,關于自己......
回憶是一種折磨。是對自己的不忠誠,是對自己的不滿足,是對自己不能開口的自憐,是對自己不能撫觸的傷痛,是不能不說的茫然。
開始努力的放棄,開始努力的尋求。開始努力的去選擇重生。
不是說不能忘記就索性牢牢的切記嗎?那我選擇自己心胸開闊。
去努力,不放棄!
隨筆作文 篇4
在平凡的日子里,誰能說的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只知道確定了目標就義無反顧去追求,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記
盛夏,一片天空,一棵大樹,一朵白云,一陣微風,天空湛藍,大樹魁梧,白云悠閑,微風涼爽。
盛夏的美景總是令人向往,可是我卻沒有機會去欣賞這如詩的`美景……
“閆梓博,該去學英語了!
“閆梓博,該去練字了!
我的頭在轉圈,一圈、兩圈、三圈、四圈……
媽呀,這可真是催死人的節(jié)奏!
“快去打籃球,要遲到了……”從這個籃球班轉到足球班,再轉到太極館。
頭在轉圈,一圈、兩圈、三圈、四圈……
終于到家了。我準備好好歇一會兒,卻看見奶奶躺在床上,似乎不太舒服。我問了問,原來她病了。
胡亂吃過飯,我進臥室睡覺,還沒睡著,就聽見媽媽在和爸爸說話:“媽這么大,我們都照顧不好,今天下午帶媽去醫(yī)院看看!甭犃诉@些話,淚水便在我的眼里打轉,原來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不禁吟起《嫁給幸!罚阂斁洼斀o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
爸爸媽媽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那是一個壓力山大啊,奶奶好不容易閑了下來,可又得了病,生活真的沒有那么容易,我們不也應該更珍惜幸福嗎?
雖然現在我的生活被各種任務填滿了,但是這不也是一種幸福嗎?幸福就在身邊,何需費心打撈?
隨筆作文 篇5
一、事因。 星期一下午上舞蹈課的鈴聲一響,就聽到班上璐璐在低聲哭泣,還很傷心呢。我走過去輕聲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她的舞蹈鞋不見了,她邊哭邊說上午奶奶把洗干凈的被子和這雙舞蹈鞋放在了她寐室的床上,可現在就沒了,肯定是晨晨把鞋子藏起來了。旁邊幾個小朋友這時也異口同聲地說是晨晨拿的。我把目光移向晨晨,未等我開口,晨晨微低著頭,滿臉委屈地說:“老師,我沒拿”。一貫以調皮出名的晨晨這時的表情,使我也頗感意外。我再問璐璐,你看到晨晨拿了你的鞋子嗎,璐璐搖了搖頭,我又問其他小朋友,你們看到誰拿了璐璐的鞋子?小朋友們也都搖頭說沒有,但還是有幾個小朋友說,肯定又是晨晨干的。帶著一肚疑問,我領著璐璐來到她寐室,仔細察看了一番,最后竟然在她隔壁的床下找到了這雙舞蹈鞋。我讓璐璐回想是怎么回事,最后璐璐回想了很久,才說自己午睡時踢到過鞋子,可能是自己把鞋子踢到了床下。真相大白了,這不是晨晨做的!
二、剖析。
為什么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冤枉晨晨呢?我作為他的教師,心中不免一陣陣內疚。是呀,一個孩子遭到不冤之白,會有多大的痛苦,幼小的心靈會有多大的創(chuàng)傷,老師也負有很大的責任呀。想起自己對晨晨過去的各種評價,頓時感到對晨晨的`教育存在失誤。一是沒有針對晨晨的性格特點去引導他和小朋友相處。晨晨的確是一個調皮的孩子,常常有一些破壞性行為,在與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過程中,不是拉人家的辮子,就是搶小朋友的玩具,孩子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晨晨是個壞孩子的看法。二是沒有在教育行為上引導孩子們去正確評價晨晨。對晨晨,總是批評得多,表揚得少,這樣就無形加強了全班小朋友對他那種固有的認識,有時批評晨晨時還會對其他小朋友起到暗示、誘導作用。
隨筆作文 篇6
我希望我的人生是一個句號,圓滿而充實。
母親告訴我:孩子,人生應該是一個逗號,總有未完的下文,這樣才不會總結,才會充滿希望。于是,當我失敗時,便不會讓衰草撫慰傷痕,讓微風撫平記憶,我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是的,要靠自己,我要自己去寫完那逗號后的下文。我懂得了逗號真正的內涵了。
父親對我說:孩子,人生應該是一個冒號,永遠都給人啟迪,引人思索。于是,我在生活中嘗試著發(fā)現,嘗試著拓新。記得,是太陽的柔光,是落葉的飛舞,讓我真切的感受到春去秋來。我便用心靈在人生的冒號后寫下我最珍貴的感受。
爺爺告訴我:孩子,人生應該是一個引號,把精力中最刻骨銘心的片段“引”起來,藏在心底,讓它成為回憶的瑰寶,前進的鞭策。我不禁想起我的啟蒙老師:是她牽著我的手走向人生的大門,是她教我如何做人;是她在悲傷時給我心靈的安慰,在我失敗的時候給我重振的勇氣。我將這段記憶放到引號中,成為我心靈深處的寶石。
奶奶告訴我:孩子,人生應是一串長長的省略號,面對自己的榮譽,鮮花,省略些吧,這樣,你才能淡泊一切浮躁,去尋找一種比生命更長久的踏實;面對別人的過錯,省略些吧,這樣,你才能微笑著用你的胸懷去容納整個世界。于是,我學會了什么是沉著,什么是寬容。我興奮地發(fā)現,我有了一顆包容萬物的心靈。
終于有一天,母親對我說:“孩子,其實沒有誰的人生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無缺的句號,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可貴的是,你一直都在追尋著句號。這不是目的',而是過程。但重要的是,也就是這過程!
我忽然間發(fā)覺:我在追求“句號”的過程中長大了。我懂得了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于是,我學會如何珍惜我經歷的一切。
經歷就像退了潮的海,雖已不再洶涌澎湃,但它還是將貝殼留給了沙灘;經歷就像落了山的太陽,雖已不復光輝,但它把星星留給了蒼穹。
我,雖然沒有得到人生的句號,但我已經擁有了最彌足珍貴的經歷。畢竟,只要努力追求過,就可以無怨無悔。
我相信,我人生的標點終究有一天成為一個豎立的感嘆號!
隨筆作文 篇7
那夜,靜坐木椅,身披月光,泡清茶一盞,思緒不知已去何方。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品著古人的憂傷,輕嗅鼻間繚繞的淡淡茶香,一陣失落感油然而起。人生,若只如初見。黑夜中散發(fā)光芒的上弦月,不知是誰的淚斑駁了如玉的絕美臉龐?卻又依借著別人的光芒試圖掩蓋住重重淚斑,猶自半遮絕美之面 ,咽淚裝歡。玉人泣,葉已枯。天外云已過鏡中,蕭瑟風中帶琴聲。涼風拂面,又憶起那人在我本上寫下的那段詩詞,又仿佛一切都是假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或許只是太美好,正所謂,物極必反。然。清幽皎潔的月光下,我看到的是淚跡斑斑的美人面。世人只知圓月寄托思念,卻不知它亦寄托憂傷。玉人泣,為誰泣?是嫦娥久居廣寒的孤獨清冷,是牛郎織女遙遙相望卻觸不到的悲傷?又或者是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為情而隕,唐婉陸游的“怕人尋問,咽淚裝歡”和“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還是蘇軾的“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就連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也蘊含著憂愁吧。
清茶從口中一直流到體內,溫熱的,有些苦,很清淡,但回味無窮。涼風依舊,閉上眼睛,感受著風帶來的清爽,它帶走了空氣中淡淡的茶香,帶走了我的浮躁,不知風在與我相遇前,是否也曾帶走過他人的憂傷與枯葉的自語低喃?不知從何處傳來了蟲鳥的鳴叫聲,是那樣歡快、悅耳。但誰也不知道這叫聲中蘊含的是喜悅還是哀愁。或許本就是如此。誰都不會知道、了解對方內心真正的情緒,在這人世上,只要擁有靈智便會感到憂傷和知音難覓,所以人都是孤獨的悲傷體。
有一陣涼風襲來 ,仿佛在嘲笑我,又仿佛什么都沒有,只是一個過客罷了。是啊。這茫茫人海誰不是與陌路人擦肩而過?能一起走出這紛擾塵世的,又有幾人?風是過客,或許在某些人眼中,我亦是過客。不論留下的是蜻蜓點水的波紋,還是波濤洶涌的浪潮,走了,就是走了,成為了實實在在的過客。只要是過客,就終有被遺忘的一天。猶記得六年級時,語文老師讓我們舉例科學家對科學作出的貢獻的小故事。大家都寫了牛頓和愛迪生,而老師卻說:“寫一些有新意的,你們從二三年級就開始寫這些了,你們沒寫煩老師都看煩了。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要的是新意!當然了,若你們想讓自己的名字保存的時間比愛迪生他們久的話,就要有更輝煌的成就……”連老師自己都沒注意到話中的含義,更久一些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不論保存了多久,都終會迎來腐朽,被世人拋棄,被世人遺忘的結局!也終究會成為過客,也不過只是過客。但令我不解的是,既然終究是過客,又為何要拼了命般的想要獲得這個稱謂?我不想知道答案,因為我也曾這般努力過,只為求得一個過客的名號。
吹來的風更涼了,靜抿一口清茶,也是涼的,那一刻,我懵了。茶涼了,人,還在嗎?前一刻我還在感嘆著過客的可悲,而這一刻,我也變成他人生命中的過客了嗎?茶已涼,人還會在原地不棄不離嗎?暗淡的眸頃刻間模糊,回首,若看到你的'身影,茶涼也不算什么;若你不在呢?……回首,不,不能回首,萬一你不在了呢?我懦弱了,我沒有哪種勇氣去回頭看。不,也不對,你說過你會一直在的,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你呢? 默默的,我這樣想著。
重新砌了杯茶,一杯濃濃的熱茶。我思念的那人,你知不知道我已經聽你的話不再喝咖啡?
離別的前一天,你對我說著“道”。你說,你我二人有各自的道,但只要我不先離去,你就會一直在。若我現在問你一句“在嗎”,你還會不會在3秒鐘之內回復我一句“你猜”?暗夜里凄美孤漠的上弦月啊,若你也曾有過我這般心緒,就請體諒我,就請幫幫我,幫我告訴那人我在想他,就請幫我把我的思念寄于他,好嗎?
又重新憶起那人的一言一行,是如此的清晰深刻,仿佛一切都還只是昨天,你仍在我左右。不,你一直在我左右。眼前浮現著“走馬燈劇場”片段,那是你我斗嘴時的口是心非,是你我四目相對比誰先移開目光的幼稚,是你我共談殺戮、逆天的桀驁…… 想到這里,我笑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不,這不只是初見,我要的也不是故人心易變。你若非草木,又怎能不顧我?又怎能不念我? 笑了,開心的笑了。
為何笑的如此開朗卻又那般的不自然?我無語以惑目問明月,明月掩面哀不語。
隨筆作文 篇8
今日落筆西山詞,他年相逢西山雨 這時候,我覺得該寫點什么了。就寫點什么吧! 我說過六月是個告別的季節(jié)。和高三的學長告別,和理科告別,和我惡心幼稚的過去告別。我惶惶地想盡快過完這個六月。沒想到當站在六月的尾巴上的時候,你還是要離我們而去。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想當三毛嘛。我也想,就算當不成,也希望能四處走走?戳藥妆緯臀膶W沾了點邊的人就這樣。從上你的第一節(jié)課到現在的最后一節(jié)晚修,也才兩個多月罷!這兩個多月即使在短暫的一生中也如白駒過隙般。你是我初中我以來唯一一個讓我語文課想聽課的老師(盡管上你的課我也吵鬧)。這事必須謝謝你。 至于隨筆,我寫得少且不好,總被你說我原地踏步。我本想在今后相處的日子里讓你看到我有所突破,看來這事必須推遲。
其實寫作的本質也無非是在說話,作為人的本能總希望自己說的話能有個很好的聽眾,而你作為這個很好的聽眾的離去,必使兩個班百多號人的話少了好多。這令人的感到可惜。 今日,重看了你給的評語,第一感覺便是——你知道我不是那種看到什么舊事物就聯想到什么而悲春傷秋的人——你的字還挺漂亮的。這是題外話。我想說的是今后可能就沒什么機會再得你的評語了,你所給的那些我都會好好地收著,今后也好用以憑吊這些時日。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
畢淑敏說:和誰路遇和誰接觸,和誰相親和誰反目。都是命定,掙扎不出。 這些話都說得宿命了點,讓人聽著氣餒。我也曾想過要不要將余下的時光定格在回眸中。但畢淑敏說了不要。那就寫點東西以祭祀這次道別罷。 我本想像你我挽留我那樣挽留你,可我說了我能理解你的.想法。我也不我希望我所崇拜所喜歡的老師今后會成為那冥頑不靈的老家伙。你也說你三十而立了(順便問一句:你總愛說你“三十而栗”,那你栗的是什么啊?)。我想到張愛玲的一句話:你年輕么?不要緊,過兩年就老了。每想到這句話,總讓我莫名其妙地驚慌起來,我措手不及地想去挽留什么。我也希望你趁著對生活還有激情時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話雖如此,我還是比較希望你能留下來。請原諒我的自私,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能將離去推遲一年的話,那真是皆大歡喜的事。 想到你的女兒,真想見識見識她,誰叫你把她寫得這么可愛。? 還有就是,你想轉去哪呀? 回到話題上,如果你能做件皆大歡喜的事的話,那是最好。如果不行,那大家好聚好散,祝你一路順風。 補記: 古道瘦長風蕭殺,長亭不生楊柳花 數十日來一夢醒,含笑送君走天涯今日落筆西山詞,他年相逢西山雨 雨起詞落共一時,敢問西山誰人知 本想寫得憂傷點,可寫不出來 八點半到了又莫名其妙地驚慌起來,你還不來,不是說好要來站好最后一崗的嗎?還是說這不是最后一崗。 這是那晚我想讓你評的最后一篇隨筆,可你沒來。
隨筆作文 篇9
如果說生活是一杯苦咖啡,音樂便是勺子,把生活攪拌得有滋有味,回味無窮。只有當一個人真正懂得音樂時才會明白,音樂就是插上翅膀在藍天飛翔,是騎上駿馬在草原奔馳。音樂,像漂流瓶的夢想一樣絢爛,像高山上的雪花一樣純凈。
我總是喜歡獨自一人與音樂相伴,偶爾戴上耳機,放一首舒緩的歌曲,再捧一本書坐在陽臺,慢慢地品味,仿佛這就是整個世界;蛘邠崤殴~,自顧自地陶醉于音樂中。我想,這就是享受。我愛彈那春天的鳥語花香,草長鶯飛;夏天的群芳斗艷,烈日炎炎;秋天的'楓葉似火,萬里無云。冬天的紅梅傲雪,潔白無暇。所有音樂融在一起,應該等于一半的生活吧!
記得小時侯,并不怎么喜愛音樂,但自從接觸了古箏,我的世界里就多了一個夢,一個用音樂編寫、魂牽夢繞的夢幻。墻角的古箏,為我換來了一張張獎狀證書……不,是音樂,是音樂為我“贏”來的。我不知道我的音樂是怎樣,但我清楚地記得在一次比賽中,我為它淋漓盡致地一筆一筆繪上色彩,粗獷、豪放、細膩、柔美。余光中,我看見評委們頻頻點頭,并不時交頭接耳一陣,臉上掛著贊許的微笑。
隨筆作文 篇10
德州站以南的列檢作業(yè)場內有片綿延數百米的石榴林,秋末冬初,紅紅的石榴掛滿枝頭,像一個個小小的紅燈籠,閃耀在半空中,甚是惹人喜愛,每次經過那里,我都會情不自禁的順手摘上一個。剝開紅紅的石榴皮,露出鉆石一樣晶瑩剔透的石榴粒,還沒入口,嘴巴里已滿是口水了,品嘗著甘甜的石榴,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1941年秋,劉黑七(劉桂堂)掃蕩沂蒙山根據地,為躲避偽軍的迫害,老爺爺帶著一家人去江蘇投奔親戚。走之前,老爺爺把大半輩子的積蓄都埋在地下,然后就急匆匆的上路了。一路上,他們饑寒交迫、貧困交加,混亂中還把隨身帶的數十塊大洋弄掉了,等好不容易趕到江蘇,卻發(fā)現親戚已于幾天前搬走了。舉目無親、走投無路,老爺爺只能帶著家人過著乞討的生活。時年,爺爺已結婚,奶奶懷有身孕,老爺爺和老奶奶的身體不好,討飯的任務自然就落在爺爺的身上。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老百姓家里哪有多余的糧食,加上爺爺又年輕,討飯就更加困難了,大半天乞討不到東西是常事,能討到塊窩頭和半碗粥已是很幸運了,有時還會被惡狗追咬,爺爺腿上常被咬的青一塊紫一塊。
生活就這樣一度陷入困頓,爺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能讓家人吃上頓飽飯是他當時最大的愿望。討飯之余,爺爺就到處溜達,無意中他發(fā)現村邊的荒山上有片石榴林,這讓他喜出望外,雖然大部分的石榴已被摘光,但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石榴樹上還幸存了些。雖地勢陡峭,處境危險,但饑餓讓爺爺沒有其他選擇,他卷起庫管小心翼翼的爬上石榴樹,爬向枝頭,倒掛在樹上,身子懸在半空中,拳頭大的紅石榴讓爺爺興奮不已,仿佛忘記了手臂上被劃出道道血痕的痛,他一個又一個的將紅石榴揣在懷里。忽然,咔嚓一聲,樹枝折斷了,爺爺眼疾手快,順勢一竄,抓住一樹根爬了上來,看著深不見底的山谷,爺爺倒吸了口涼氣,拾起散落在地上的石榴,他心花怒放的背起包袱,快速奔回家。本以為能解決一家人的晚飯,但卻換來老爺爺的一頓呵斥。原來石榴健胃之功效甚大,只會越吃越餓,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石榴是吃不得的。就這樣一家人圍著一包袱甜美的石榴,看了又看,摸了又摸,嘴里的口水不知咽了多少次,但最終還是被扔掉了?粗蝗拥舻氖,爺爺大哭一場,這是爺爺一生中為數不多的幾次痛哭,槍林彈雨沒能讓他膽怯,出生入死也沒能讓他屈服,然而區(qū)區(qū)幾個紅石榴卻讓這樣一個鋼鐵般的漢子掉眼淚。我想這眼淚中不僅僅包含了對被扔掉的石榴的痛惜更多的是對舊社會的痛恨。
天無絕人之路,好在老爺爺有手好手藝,找了個編草繩的營生,全家人才得以生計。日子又過了一年多,1943年冬,劉黑七被八路軍擊斃。消息傳來,一家人高興地手足舞蹈,老爺爺帶領家人當夜起身,向著沂蒙山方向奔走。寒冬臘月,缺衣少食,老爺爺一家人艱難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在回程途中,年邁的老奶奶病倒了,因救治不及時,最終病歿在江蘇境內。爺爺強忍著悲痛,簡單的料理完后事之后,同家人返回老家。
看著被日本侵略者蹂躪的家園,一向堅強的老爺爺留下了眼淚,他刨出當年埋藏的`積蓄,悉數捐給了八路軍。
解放后,爺爺多次南下江蘇,尋找老奶奶的墳墓,準備遷回老家和老爺爺合葬,但因兵荒馬亂多年,爺爺始終沒能找到老奶奶墳墓的確切位置,最終帶了一捧附近的黃土回來。在給老爺爺和老奶奶合葬的那天,爺爺嚎啕大哭,長跪墳前,在眾人的勸說和拉扯下,爺爺才算起身。離開前,爺爺從兜里掏出兩個火紅的石榴擺在了墳前。因為在他的記憶深處,始終沒忘記那個不曾遠去的冬天,一家人圍著一包袱甘甜的紅石榴,餓著肚子、流著口水,擁擠在半間破屋里。當時他就暗暗發(fā)誓,一定要讓老兩口過上好日子。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老爺爺和老奶奶都沒能過上爺爺所說的好日子就去世了,這給爺爺留下永遠的痛……
每次聽大伯講起這個故事,我的心情都異常沉重。一次,我問大伯:“咱們家什么親戚在江蘇?”大伯說:“在江蘇沒有親戚,之所以去江蘇,是為了躲避偽軍迫害,更重要的是給你爺爺找部隊,因為在偽軍掃蕩過程中,部隊大規(guī)模轉移,期間你爺爺掉了隊,但結果在江蘇還是沒能趕上!
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時光。對于紅石榴,我有種特殊的感情,每每看到它,都讓我想起祖輩生活之艱辛,創(chuàng)業(yè)之不易。我想等我以后有了孩子,我會把這個故事原原本本的講給他聽……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經典)08-21
隨筆作文[精選]08-27
隨筆作文10-02
隨筆作文10-02
隨筆作文10-02
隨筆作文10-03
隨筆作文10-03
隨筆作文10-03
隨筆作文10-03
隨筆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