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精品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隨筆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筆作文 篇1
時值盛夏,太陽公公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獻給了大地,樹上的知了與草叢中的蛐蛐正歡快地唱起了二重唱,好不熱鬧。
這夏姑娘天性活潑,她蘊蓄能量,撫愛萬物,她辛勤勞作,滋潤果實,她任勞任怨卻從不為取得詩人的稱頌。相比之下,春姑娘便有些華而不實,秋姑娘有點爭名好利,冬姑娘有點單調(diào)蕭瑟。
瞧!夏姑娘在盛夏這個季節(jié)里留下了不少的杰作。在荷花湖里,湖上綠葉搭綠葉,紅花疊白花。有的已經(jīng)張開了笑臉;露出了鵝黃色的花芯;有的含苞待放,膨脹得像馬上要綻開似的,有的緊繃著臉,還只是一個粉紅的或者潔白的花苞。夏姑娘也吹開了滿樹的.鳳凰花,它們開得那么紅那么艷。在綠葉的襯托下,鳳凰花就像一只只鳳凰停歇在樹上,美極了。在看看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它們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路旁的大樹綠油油的,像是穿上了一件綠得發(fā)亮的外衣。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機勃勃。
啊!夏天,你是火,你充滿著濃烈而灼熱的希望。你給人們奮發(fā)向上的勇氣,讓我們一起用心來歌頌夏天吧!
隨筆作文 篇2
第一次杜培根隨筆集是剛上初一的時候,那時是因為它是課本指定的課外讀物之一。記得第一次讀培根隨筆集時,可能是由于年齡還小,我并沒有領悟到其中的哲理,反而覺得很悶。第二次翻開這本書,是因為父親,他認為我長大了,是應該學會如何做人的時候了,于是我便再次翻開了這本書。
為了能更好的理解這本書我還特地查了一下培根的背景: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倫敦,是伊麗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級政府官員的次子。他十二歲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輟學,未獲得學位。他從十六歲開始給英國駐巴黎大使當一個時期的官員。由于18歲時父親的絞死,未能給他留下什么財產(chǎn),他開始攻讀法律,二十一歲時找到一個律師的職業(yè)。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開始的。二十三歲時他被選為下議院議員。伊麗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為她的繼承人詹姆斯一世國王的顧問。雖然詹姆斯拒不采納培根的勸告,但是他卻賞識培根,在詹姆斯統(tǒng)治期間,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為法務次長,1618年被任為英國大法官,一個與美國法院院長大體相等的職務;同年被封為男爵;1621年被封為子爵。
但是樂極生悲,培根隨后便大難臨頭。作為一個法官,培根當面接受訴訟當事人的“禮物”,雖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卻顯然違反法律。他在議會中的政敵正想抓住這個機會把他趕下臺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關押在倫敦塔,終身不得擔任任何公職,同時,還被罰了一筆巨款。國王不久就將培根從獄中釋放出來,免除了對他的罰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終結(jié),F(xiàn)在到處都有高級政客因受賄或以其它手段來踐踏公眾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當這樣的人被捕時,他們往往起訴為自己辯護,聲稱每個其他人也都在行騙。如果認真對待這種辯護,看來那就意味著行騙的政客會逍遙法外,除非懲罰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話卻與眾不同:“我是這五十年來英國最正義的法官,但給我的定罪卻是這兩百年來議會所做的最正義的譴責”。有這樣一種積極而充實的政治生涯,似乎就無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氣和在本冊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學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動。
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隨筆》最初發(fā)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補。伯特蘭·羅素說他是近代歸納法的創(chuàng)始人,《培根隨筆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經(jīng)典著作。歷史上位高權重又著書立說的人并不少,但培根的思想在歐洲那個還未結(jié)束中世紀的黑暗的年代,已具有自由主義的萌芽。他在《隨筆集》里的“論宗教統(tǒng)一”、“論帝王”、“談革新”或“論有息借貸”等章節(jié)中提出的獨到觀點許多為后來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者所采納,吹響了反攻封建制的號角。即使培根本人仍以鞏固王權的角度出發(fā)想要改良上層建筑存在的弊端,但他的思維卻沒有僅限制在一個保守的崇奉信條的圈子里,他站在一個評覽世事的高度,對涉及社會生活的諸多主題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從他優(yōu)美并且務實的行文間可以發(fā)現(xiàn),培根對某些主題的分析還殘存有貴族化的觀念,但已在盡力從一個就事論事的原則狹隘袒陳見解了,時而借用格言警句畫龍點睛,令得短小的評論鮮活豐滿。礙于時代和階層的局限,偏頗之處在所難免,然而《隨筆集》里處處閃耀尊重本性的光芒,層層流露睿智深邃的真知灼見,使培根的作品仍為今所愛。
《隨筆集》中包含許多洞察秋毫的經(jīng)驗之談,其中不僅論及政治而且還探討許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論述科學哲學的.可以說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現(xiàn)代哲學家。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xiàn)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jīng)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他那淵博的學識連同精彩的文筆與科學和技術相共鳴。
《隨筆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膾炙人口的,如《論友誼》中,“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將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種樂于孤獨的人不是屬于人而是屬于獸的。”這句話將“喜歡孤獨的人不是野獸便是神靈”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曠野”這兩句諺語概括起來,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論友誼》中的另一句話也是我們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边@句話將友誼的真正含義描寫了出來,而且使我們切身體會到,即使剛剛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這句話,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對對方道歉,因為友誼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將友誼的真諦描寫的那么自然,無論是誰,都不會否認這兩點。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笨梢娗笾梢愿淖?nèi)说拿\,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語言簡潔,內(nèi)涵深刻,充滿哲理!懊馈北旧硎莻很廣泛的問題,本文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nèi)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jié)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fā)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tài),是后天的,是內(nèi)在美。
《培根隨筆集》的許多篇目都是催人上進的,他在教導父母怎么對兒女時,頗有見地地指出:“父母對子女在管教上要嚴,在錢財上宜松,這才是上策!彼诮虒Ц改冈趺唇虄号詈脮r告誡人們:“人們(父母、教師或仆人無不如此)往往不夠明智,慫恿子女在年幼時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時兄弟失和,家無寧日!迸喔J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長宜及時為他們確定將來從事的職業(yè)并加以培訓。也不可過分
遷就兒女的心愿,以為他們會為早年的愛好而奮斗終生。如果子女有強烈的愛好和超人的天賦,則不妨順其自然。培根還說“子女是父母的辛勞苦中帶甜,也給他們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對生活的憂慮,卻也減輕了父母對死亡的恐懼。”只用了兩句話就把父母與兒女的關系說得那么透竊,難怪雪萊評價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種優(yōu)美而莊嚴的韻律,給感情一動人的美感,他的論敘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學,給理智以深刻的啟迪”。他在指導人們怎么讀書時,頗有見地地指出:“有些書可只讀其章節(jié),有些書可大致瀏覽,有少量書則須通篇細讀,并認真領悟!彼谥笇藗冏x什么書最受益時告誡人們:“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shù)學使人精細,物理學使人深沉,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培根認為,讀書可以使人心曠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連身體上的各種痛苦,都可以通過讀適當之書而令其開豁。
培根的話語既使人們開闊了眼界,也能使人們頓悟.全書立意高遠,描述了培根先生一生的種種經(jīng)歷,不得不看。
它就是我們?nèi)松@本書的“卷首語”。
隨筆作文 篇3
昨日和朋友去了一趟批發(fā)市場,要是平時,我一定會逛逛,可是由于我的身體有點不舒服,所以就隨便買了一點吃的,就往回走了。
走到一個百貨店,有賣沙鍋的,我買了一個,我一直很想買一個,總是沒有碰上,昨天剛好碰上了,想著,買回家,想吃武漢的小吃,我去不了,但可以自己做,畢竟曾經(jīng)在小吃店做過,還有些記憶,還能想起如何去做。
想想,愛寫日記的我,那本綠色帶鎖方形的.日記本里,寫著那些小吃的配料。
我在想,也許,是因為太久沒有去武漢的原因,現(xiàn)在如此的想武漢,竟然經(jīng)常做夢去了武漢。
回想起十四歲,那會,真的很想留在武漢,沒有想過,會來北方,原來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發(fā)展到那一步,就到那一步。
買完了東西,朋友開著車,我們一起回來了,在回來的路上,他對我說北京人安意,就過平凡的生活,不愿意去奮斗,我否認他的話,我對他說,我從來都是自己奮斗的,我做的每一步,當然,如果有機會,有人幫我,我也會像你一樣,現(xiàn)在開個店,他對我說,你看我才二十歲,就自己有店了,我對他說,那是,一切你小姨都給你安排好了,我們那會開店,都是自己一點一點的給建立起來的。
他又笑了,他說,我哥過完年,就去國外,你敢去嗎?我回道,有人幫我看孩子,我就敢去,那有什么,先把外語學好就行,他又說了,他老家的那些親戚全在國外,一年掙好幾百萬,不是開玩笑的,是真的,原來,那些親戚可普通了,現(xiàn)在都住起別墅,開起寶馬,個個都有錢。
不過,他們在國外很節(jié)約的。
后來,我問道,他,你和媳婦去國外嗎?你們有親戚,有人帶,加上你爸媽也在國外,想去不是隨時都能去的。
他笑了說,不去,沒有想過離開北京,我也笑了,呵呵,和我想得一樣,要是從前,因為工作,調(diào)去上海,我倒是很愿意去,可是現(xiàn)在有孩子,我那也不想去,只想呆在北京。
他又說,別的城市也沒有什么好玩的,我回道,那不一定,別的城市當然有好玩的,正確來說,只要有錢,哪到哪都好玩。家門口也好玩,沒錢哪都沒有意思。
他笑了,他說,是啊!
沒一會,車到村里了,我直接坐到他的店里,正好下車買點東西。
買完東西就回家,回到家后,一個朋友打來電話,不知不覺中,我們聊天,聊了快兩小時,我可想睡覺了,感覺很累,全身沒有力氣,可是和朋友聊天中,我都沒有覺得。
朋友對我說,昨天打我的電話怎么關機,有些擔心,我回道,沒事,手機沒有電了,我對他說,真奇怪,就昨天關機了,好幾個人給我打電話,平常沒有關機時,很少人給我打電話,他笑了。
我們說到最多就是考試,他下個月考試,而我還有幾天就考試,他說,他有時看書,看得想吐,我笑著說,看書,還能成那樣,有點不可思議,他說,是真的。厚厚的一本書,得看很久,所以一天規(guī)定看多少頁,他這樣一說,我明白了。
隨筆作文 篇4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喚醒孩子言語表達的能力。
2、通過比較閱讀,學生明白怎樣將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寫具體,使讀者如臨其境。
3、懂得換種說法,可以讓句子更生動。
4、能在寫作的同時感受到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好習慣的養(yǎng)成要花費許多的心血,從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能在寫作的同時感受到好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從而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教學難點:
能將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寫具體,文章內(nèi)容豐富、生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導入與情境創(chuàng)設:
同學們,今天的課堂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真實的故事,大家想聽嗎? 20世紀30年代,在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zhèn)里,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母經(jīng)常向她灌輸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么樣的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走在別人前頭。就這樣,瑪格麗特即使是坐公共汽車,也都是坐在最前排。
正是因為父母“殘酷”的教育以及“永遠坐前排”的習慣,才培養(yǎng)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她總是保持“坐前排”的習慣,正因為如此,40多年后,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才出現(xiàn)了一顆耀眼的明星——“鐵娘子”撒切爾夫人。撒切爾夫人是英國保守黨第一位女領袖,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創(chuàng)造了蟬聯(lián)三屆,任期長達11年之久的記錄的女首相。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一輩子。葉圣陶先生認為,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那么,你在父母、老師或其他什么人的教育下養(yǎng)成了那些好習慣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曬曬自己的好習慣。
二、曬曬我的好習慣:
(一)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養(yǎng)成了那些好習慣呢?曬曬自己很得意的好習慣吧!
學生自由交流。
。A設:我們用標準的寫字姿勢保護眼睛/認真傾聽/積極發(fā)言/合作學習讓我越來越聰明/
我在學習上的好習慣:
1、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寫家庭作業(yè),而且在學校還做了一點,這樣在家里就減輕負擔了!
2、我?guī)缀跆焯鞂懭沼,把當天發(fā)生的有趣的事記錄下來,回頭看看,可有趣了!
3、我一寫完家庭作業(yè)就馬上把書本裝好,這樣第二天早晨就不用急急火火的裝書本了,因為時間緊,就算早晨裝書本,太急,容易落東西。
4、有時候總喜歡把沒學過的課文提前預習一下,把學過的課文再復習一下。
5、在讀課外書的時候,喜歡把以前不知道的名言等記在腦子里,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我在生活中的好習慣:
1、每天至少喝10杯溫開水。
2、早飯吃的不多不少有營養(yǎng),午飯吃的飽飽的。
3、晚上喜歡用熱水泡腳。
4、在家主動幫爸爸媽媽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5、過馬路時,主動看紅綠燈,還要左右看有沒有車輛,然后再從斑馬線上走過去。
6、看見有垃圾的話,我會主動把垃圾撿起來,扔進垃圾筒里 ...... 見到廢紙主動撿起,讓水管不再流淚,說普通話,我講究衛(wèi)生,)
。ǘ 這些習慣是怎樣養(yǎng)成的呢?或許因為它的養(yǎng)成,你有了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或許它的養(yǎng)成,需要一次次近乎“殘酷”的教育;或許是一次深刻的教訓,成就了你的好習慣;或許某一事物帶來的啟示,促使你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說出你的好習慣背后的故事吧!
。ㄈ┠銈兊倪@些好習慣的養(yǎng)成的背后有這么多的故事,那么這些好習慣給你帶來了哪些好處呢?
。ㄋ模┛磥砗昧晳T的確然我們受益無窮,在別人的啟發(fā)下,你又打算養(yǎng)成哪些好習慣呢?
三、導寫點:
同學們說的太精彩了,可是有的同學一直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干著急,下面我們機會均等,動筆寫一寫吧!寫作時一定要心有讀者喲!
1、你可以選擇你的一種好習慣,把它的形成過程寫具體。
2、也可以用手中的筆記下今天發(fā)生的事情,把你真實的感受寫下來。寫完后咱比一比,誰寫的多,誰寫的生動有趣!
(當堂寫作,師生同寫)
四 、通過交流,完善自己的作文讀悟評改展(40)
1.小組讀。(5)
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讀一讀自己的作品,不通順的可以改一改。選出寫的最多的作品。
2.全班展
全班展示作品(2—3人)(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前臺朗讀,掌聲鼓勵。
3.評同伴
(最后一位是中檔或偏下的),下面同學們認真聽,靜下心來思考:他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清楚了嗎?他的作文的優(yōu)點是什么?你可以給他提哪些建議呢?
4.展示學生優(yōu)秀作品。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送g人作品《我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我們能向這位同學學到什么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請打開文本,仔細默讀,想一想,把你認為好的詞句標一標,畫一畫,可以作批注。一會兒我們交流一下。
如果你認為,她們的作文中的某些優(yōu)點你的作文也有,可以在夸完她們之后,讀讀你作文中相關的句子,再夸夸自己。
我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小起就應該培養(yǎng)一種良好的習慣。而我就養(yǎng)成了一個愛看書的好習慣。
好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一個逐漸培養(yǎng)的過程,一旦形成便受益無窮。說起我愛看書的習慣還有一段故事呢!
有一次,中午休息時,同學們圍在一起正考慮玩些什么游戲,忽然詹小雨提議玩成語接龍,還說了游戲規(guī)則:兩個成語要首尾同字,看誰成語接得多而快。我一聽心想:我平時不看成語,這下可要出丑了。但其他的同學都答應了,我也只能硬著頭皮答應。接著詹小雨就說:“我先來打頭炮!”
“用行舍藏”,好難的連的成語,詹小雨一開口就給后面的金亦偉來了個“下馬威”?墒浅龊跻饬系氖窃谖艺J為那么難的成語,對金亦偉來說只是小菜一碟,他不假思索的連了個“藏頭露尾”。輪到王思捷,她蹙眉琢磨了一陣,連了個“尾大不掉”,接著就有同學連了個“掉以輕心”“心?”怎么連呢?正當我急得抓耳撓腮,窘得不知如何是好時,詹小雨說:“心,我來幫你吧!”接著就說:“心急如焚”。我們一共輪了四個回合,我卻只答出了一個,而且還是較盡了腦子。別的同學都能口若懸河,而我卻呆若木雞,這說明我看的書實在是太少了,以至于我知道的成語少之又少。
自從這次我出了丑后,回到家我就讓媽媽、爸爸幫我買來了許多書籍。從《成語故事》到《小學生作文》,從《安徒生童話》到《十萬個為什么》......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我養(yǎng)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從書中我學到了不少知識,不但豐富了我的頭腦,還給我?guī)砹藷o窮的樂趣,也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愛看書,就猶如老鼠愛大米、小鳥愛藍天、小貓愛魚兒,小狗愛骨頭。爸爸、媽媽也為我能養(yǎng)成看書的好習慣而感到高興。
5.學生交流,老師點撥。
預設:
內(nèi)容:豐富、真實、完整。
情感:寫出了真情實感。
材料:選擇印象深的事情來寫。
語言:幽默,用了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
細致描寫:神態(tài)、心理、動作、寫得形象細致。
。ㄟ@樣讓句子更生動,語言只有和別人不同,才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尾呼應,點明中心,使文章渾然一體。
6.朗讀老師的作品。
【隨筆作文】相關文章:
隨筆作文05-27
隨筆的作文06-27
【經(jīng)典】隨筆作文08-20
隨筆作文(經(jīng)典)08-20
隨筆作文(精選)08-20
隨筆作文【經(jīng)典】08-27
隨筆作文[精選]08-27
隨筆作文[經(jīng)典]08-24
(精選)隨筆作文08-24
隨筆作文(經(jīng)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