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集合]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那么,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育隨筆1
早期識字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閱讀經驗,需要向幼兒提供含有較多識字信息的教育環(huán)境。因此,我們利用一些機會和場所,讓幼兒感受書面語言,潛移默化地接受有關書面語言的知識。如布置活動室、圖書角、圖書架、閱讀區(qū)等,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圖書,采用多種形式,鼓勵不同水平的幼兒積極參與早期識字活動。
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幾種形式:
一、根據圖意猜出文字
如兒歌《量詞歌》,“一只雞,兩只鴨,三條魚兒,四只蝦”中的“雞,鴨,魚,蝦”幾個字,幼兒從畫上即可猜出,由此形成圖文相輔相成的形式。幼兒一旦掌握了這一方法,遵循規(guī)律就能在閱讀中認識許多常用字。
二、范讀
。ㄒ唬┯變悍蹲x創(chuàng)設條件讓幼兒將自己熟悉的.作品在集體中范讀,在肯定成功的同時也引起大家對作品的興趣,并找到身邊的小老師。
(二)教師范讀對有些文字優(yōu)美、內容有趣,但陌生字出現較多的作品,教師可范讀1~2遍或讀其中片段,讓幼兒對作品有個大致的了解,對學習作品的難易程度有個估計,繼而有信心去學習,去獲得成功。
三、結伴朗讀和閱讀
(一)結伴閱讀在區(qū)域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讀書角,鼓勵幼兒結伴閱讀。啟發(fā)認字多的幼兒與口頭表達能力強的幼兒結伴,一般2~3人,使看圖與認字起到互補作用,讓各種類型的孩子都有顯示自己能力的機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ǘ┬〗M集體朗讀教師可以選擇可讀性強而且生字量基本控制在1/3以內的讀物,一般以詩歌為主,讓幼兒集體手指點讀,并使之在集體朗讀中互相影響,拓展孩子的識字量,使認字少的幼兒也能在跟讀中邊認字邊將兒歌讀通、讀順,提高閱讀能力。
四、嘗試拼詞造句幫助幼兒在口語與文字中架起橋梁。
幼兒認字往往是記憶方式的重現,一個字一個字地記,反映出單獨一個字的認讀;以詞匯、句子形式記憶的,反映出的就是詞匯和句子,有著整體記憶的特征。例如,幼兒已會認讀整首兒歌時,看似每個字都認識,但單獨抽取其一字讓其認讀時,卻不認識了。根據這一特點,我們采用了拼字念兒歌的游戲,幫助幼兒理解口語與文字、詞與句的關系。以后,又補充了大量的常用字,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組詞造句,拼出許多常用句,這樣就促進了孩子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五、作好記錄,體驗成功每當幼兒自己學會一個故事或一首兒歌時,就引導幼兒自己在記錄表上或小日記上作一記錄。
這樣,成功的體驗會使他們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們繼續(xù)獨立學習。至今,許多幼兒不僅對讀書角有興趣,能三五成群地閱讀同一本書,而且還會從家里帶書來念給小朋友聽,他們?yōu)樽约耗茉谕槊媲氨硌堇首x而感到自豪。經嘗試實踐,以上幾種看圖識字的方法,的確符合孩子的需要,是孩子所喜歡的。現在班級孩子已形成了樂意閱讀、喜愛閱讀的氛圍,孩子的識字量多了,知識面寬了,思維也敏捷了,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
幼兒教育隨筆2
1 不要小看了孩子
家有一小女,雖然很調皮,但是很惹人喜愛。最近,電視動畫片正播放《大耳朵爺爺》,說的是大耳朵爺爺是天上的神仙,來人間尋找二十八星宿輪流掌管天上的事情。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她突然問我:“媽媽,我是什么星座?是處女座嗎?”我說:“我不知道!”她突然說:“媽,到底是你親生的嗎?連這都不知道!”我無語了。
2 善用“鼓勵”
對兒童良好的行為或其表現結果做出肯定、贊許或鼓勵,將會增強幼兒的勇氣和信心,激發(fā)孩子積極的情緒。
比如:一名幼兒隨手揀起掉在地上的玩具,教師應馬上給予表揚:你真是個愛惜玩具的好孩子。一名幼兒扶起了另一名不小心摔倒的幼兒,鼓勵他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等。這種日常生活中的積極鼓勵和愉快的情緒反應,強化了兒童這種偶發(fā)的社會行為,達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 由孩子撕本子想到的
現在,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很優(yōu)越,孩子們對自己的東西也就隨便破壞,看到就覺得可惜,家長們也經常對我說:“本子、鉛筆是剛買來的',又不知道哪兒去了,還要向家長要。”面對這樣的情況,我覺得該從一點一滴做起。第一,說服教育,讓孩子明白東西都是來之不易的;第二,講故事時引導幼兒不浪費財物,要懂的愛惜。小朋友們都學過古詩《憫農》,應該向他們學習;第三,時常檢查幼兒的物品是否丟了,如果丟了應及時處理。
4 用故事教育孩子
劉明洋是我班的調皮孩子,他學東西很快,尤其上課,他總是坐不住,我給他講一些道理,可他就是聽不進去,依然我行我素。他最喜歡聽故事,我就用故事來告訴他,把他的一些故事串在里面講給小朋友們聽。我說:“有個小男孩,他很聰明,可就是不聽老師的話,有時學習的時候不認真聽,你們說這樣能學習好嗎?他的愿望是長大了想當科學家!彼孟褚庾R到我在說他,雖然不像其他孩子一樣上課認真,可比以前好多了。
5 久違的表揚
表揚是一種藝術,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更應該很好的利用表揚這門藝術。今天我開始反思,最近我有點吝嗇我的表揚,孩子們的出色表現好像被我的眼球選擇性的丟掉了。面對那些調皮的孩子我還是一貫性的沒有耐性地說著你能不能這樣那樣,可想而知沒有效果。夢輝好動,坐不住,但是我講故事時他專心的聽著,我立即對他進行了表揚,沒想到他竟然一上午都表現很出色。永遠不要吝嗇你的表揚,孩子們是在激勵中成長的!
幼兒教育隨筆3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隨時觀察孩子的變化或隨時隨地為幼兒提供幫助或材料,否則會出現不好的效果,甚至會發(fā)生危險,今天自由活動時,只見我班李文琪、李語達和崔發(fā)祥等幾個小朋友,在室外表演打斗的游戲,我在一旁觀看,像勇士與怪獸的斗爭。看到李文琪手臂左一甩,右一劃像什么利爪抓什么東西一校定睛一看“不好”他手中的東西太危險了,我趕緊上前制止,我看到李文琪每只棉衣袖子里放著三支削得很細很長的鉛筆,我問他:你這樣做是干什么?”也許他們意識到不對,只低著頭,什么也不說,不管你咋問,一幅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我經常陪孩子看動畫片,當時流行播放皚甲勇士,我轉變了口氣說說:哎,我知道了,你扮演的是正義的.地虎愷甲,”我也挺喜歡看這個動畫片,你們在演哪一段,聽我這么一說,他們都爭先恐后地說……說的頭頭是道,而且很精彩,于是我就說:你們表演得很生動很精彩,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地虎皚甲的武器太危險了,讓老師來給你們做一幅好的“武器”他們都很樂意。
我們來到教室里,用橡皮紙,我來設計,孩子們自己動手剪、貼,很一幅好的“武器”就做好了,他們給李文琪戴在手上,然后迅速地投入到角色表演中去。由此可見,教師的認真觀察及正確引導是多么的重要。
幼兒教育隨筆4
在我們班里,共有20名幼兒,在這些幼兒中,可以說是什么性格的都有,有好動的、有愛靜的、有調皮的、有文靜的。孩子們的智力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行為習慣上也不一樣。
針對這些,我在教育過程中給予了不同的教育,對于那些調皮好動的孩子,我采取多表揚、少批評的方法,比如說:xxx小朋友,你今天表現的特別棒,希望你能堅持下去。對于那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幼兒,我一遍一遍的、不厭其煩的去講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是至關重要。尤其在幼兒時期,啟蒙教育至關重要,它能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一個好的老師就應該認真做好孩子們的啟蒙教育,照看好孩子別碰著、別摔著、別出現意外傷害。還有,幼兒獲得信息大部分是靠感性認識的,作為一名老師,在幼兒面前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任,要把那些美好的東西,通過自己的身教傳遞給孩子們,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才能全面發(fā)展,才能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幼兒教育隨筆5
小新上幼兒園的第一天,春節(jié)過后,小新的媽媽就要上班了。“小新,今天媽媽要上班了。你也該上幼兒園找小朋友去了。”在家玩了一周的.小新,還沒有在家玩夠,說:“我今天不去了,和鄰居的小朋在家玩,好嗎?”媽媽說:“寶貝,哪怎么行哪!毙⌒驴吹綃寢寷]有答應,就勉強地說:“哪好吧。”媽媽說:“拉鉤,到園不許苦,……”“那好吧,拉鉤不變,說了就算!”就這樣,過了春節(jié)媽媽上班的第一天,他跟媽媽很早就來到了幼兒園。看到只有幾個小朋友,小新眼淚汪汪的。但是,因為和媽媽拉過鉤了,強忍著沒有哭。說:“媽媽,再見!”小新就和小朋友玩去了。
幼兒教育隨筆6
佳宇帶來了一本圖畫書,給我看,題目是《十只小兔子》,情節(jié)是:兔媽媽出門去買菜,而調皮的小兔子都悄悄地出去玩。兔媽媽回家一看小兔子都不見了,小兔子都到哪兒去了呢?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決定和孩子一起看。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幼兒逐頁看圖,講述,閱讀。我先認真翻閱分析圖書后決定,改變幼兒讀圖的順序,在幼兒看完第一幅圖(去買蘿卜,十只小兔子留在家中)后緊接著出示最后一頁(兔媽媽回到家中一看,小兔子都不見了),引導孩子們對比觀察這兩幅圖片并提出問題,“小兔子到哪里去了?”小朋友一下子興奮起來,有的說小兔子被大灰狼吃了,有的說小兔子跟媽媽捉迷葳,還有的說小兔子出去迷路了,說什么的都有。這時,一位小朋友站起來自豪地大聲說“小兔子們出去玩了。”我頓時眼睛一亮,興奮地追問一句:“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他立即走到黑板前指著圖說:“這個箱子里有玩具(指第一幅畫)這箱子里的玩具都沒有了(指第二幅畫),小兔子不是拿著玩具出去玩了嗎?”聽他這么一說,其他小朋友似乎也恍然大悟了,這正是我的意圖,我成功地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小兔子到哪里去了?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呢?”問題是引發(fā)幼兒思維是探索的開始,讓孩子們帶著問題去學習,他們的興趣更濃了,思維更加活躍,顯然教學效果也就更加好了。幼兒早期閱讀不是呆板的看圖,而是要把重點放在引導幼兒仔細讀圖,并根據畫面提供的信息進行積極的思維(即信息的組織加工)。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想得好才能說得好、讀得好。我為我今天的改變感到無比的欣慰。
幼兒教育隨筆7
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幼兒園應與家庭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的學習空間。我們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否則教育的結果會收效甚微,因此在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時,首先我們讓家長了解我們感恩教育的內容,把活動方案告知家長,統(tǒng)一認識,使家長了解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請家長為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給孩子布置的關于感恩的活動,需要在家里完成的,鼓勵家長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以反饋信或表揚信的形式或利用家園聯系冊等形式反映給我們,我們再把這些好的材料宣揚給孩子,讓孩子及時得到表揚和鼓勵,強化他們的行為。家長對此活動也非常支持。同時我們還開辟了“家園聯系欄”、“家長留言”,讓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發(fā)現有什么好的方法、做法、成功經驗,及時張貼在我們的留言板上,我們會擇優(yōu)錄用。這樣上下一條心,使我們的感恩教育活動得以順利的開展。
在游戲中滲透感恩教育,幼兒的感恩教育也體現在游戲中,我國教育家陳鶴琴認為:“各種知識都可以從游戲中得來”,教師應善于觀察每個幼兒,挖掘每個幼兒的閃光點,給予機會讓每個孩子都得到肯定。有意識的組織一些活動,使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長處,盡量安排一些團結協作的活動內容,如:《運球比賽》、《拍球接力》等活動,從而使幼兒對同伴有個較為客觀的認識。使幼兒知道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知道小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
在區(qū)域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禮貌待人,主動交往,友好協商,謙讓合作的`技能。如:在游戲區(qū)內進行《開醫(yī)院》這個游戲時,孩子們非常有秩序的進行著各種活動,“病人”在得到了“醫(yī)生”的幫助后,會很自覺的向“醫(yī)生”道謝,“醫(yī)生”也會很認真的給“病人”看病,這個游戲培養(yǎng)了孩子禮貌待人、主動交往、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質。室外活動時,讓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一起活動,或給小班幼兒講故事,做體操動作示范、大班的孩子還主動教小班、中班的孩子玩球、玩呼啦圈、跳繩等,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責任感,培養(yǎng)幼兒間的友誼,養(yǎng)成樂于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使幼兒知道自己幫助了別人,同時自己心里也感到了快樂
幼兒教育隨筆8
用身體接觸孩子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小班的孩子一般都在三歲左右,在家都是由親人照管,依賴在父母身邊,如今走出家庭,離開親人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他們從心理和情感上就感到不適應,有種無依無靠的焦慮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發(fā)現孩子們喜歡我去用身體接觸他們,每當我接近他們身旁或拉他們的小手時,孩子們都非常高興。在日常生活中我就利用機會接觸他們的身體,表現我對他們的喜愛,和個別幼兒交談我會把他們抱在懷里,幫他們穿脫衣服時,輕輕撓撓他們的.脊背,和他們一起拉拉鉤,頂頂頭,拍拍手掌······在這些親熱的氛圍中,孩子們的焦慮感逐漸減少,是他們感到自己被老師喜愛,孩子們會更自信的接觸老師,接納老師。
接觸孩子的身體是我與孩子們在情感交流中經常運用的一種表達方式,這也是老師喜歡幼兒的最直接的表現,他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幼兒教育隨筆9
以前,我認為在孩子活動時老師最好參與進去,這樣可增加師生之間的感情,今天的`事使我有了新的想法。
幼兒在玩角色游戲時,我讓他們自由結合,然后就走開了。欣然、樂樂、妮妮三個小朋友在玩“娃娃家”的游戲,只見妮妮對欣然說:“媽媽今天給你做蛋糕吃,你高興不高興?”“高興。”欣然說。妮妮說:“現在讓你爸爸送你上幼兒園。”欣然對樂樂說:“爸爸再見!边@時,妮妮忙開了,她一邊捏橡皮泥一邊說:“這個蛋糕真大,孩子一定喜歡吃!彼l(fā)現我在看她,不好意思地笑了,隨之就不做了,我說繼續(xù)做,她怎么也不肯,我只好走開了,然后又繼續(xù)做了起來。
這件事使我認識到:在幼兒園的各種活動中,教師應多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他們無拘束地去玩、去發(fā)展。
幼兒教育隨筆10
外面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孩子們不停的向外張望著。吳炳華嘴里說著“下雨怎么出去做游戲?”多愁善感的張曉瑞說:“唉,怎么還下雨啊,你讓我們出去做個游戲好嗎?”不怎么發(fā)言的崔愛佳說:“今天這樣下雨,我們做不了新游戲了!毙南耄弘y道只能在外邊做體育游戲,室內就不能做呀?并且我跟孩子們說好了,下午做個新游戲,要履行我的諾言才對。我趕緊與孩子們一起調整桌椅,準備做游戲。當孩子們聽到了準備做游戲二字,室內歡呼起來:做游戲了、做游戲了......平靜之后,我講解了一下做游戲的要求。由于室內空間小,我們必須分組游戲才能保證我們的'安全。孩子們舉手喊著:“老師,我先來吧,老師,我先來吧”,一看這場面,都想先參加游戲,那就讓誰先參加呢?“孩子們,老師看誰坐得最好,誰就先參加。”頓時班里鴉雀無聲,一個個挺直的小腰桿坐在那里。那我就多叫幾個孩子過來參加吧,參與游戲的孩子更開心,看游戲的也沒閑著,“看著點”“快點抓”“你倒著走,躲著點”一句句囑咐的話語響個不停,一直等游戲結束了,他們的囑咐語才肯停下來。
在短促的一個半小時里結束了游戲,讓我不得不反思,假如這次因為下雨不組織本活動,孩子們可能會對我說:“老師,你說話不算數”,可能孩子們的喜好也受到壓抑。在幼兒園里,游戲是孩子最好的興趣課堂。孩子們正處于思維、身體發(fā)育的活躍階段。他們渴求知識、善于模仿、樂于表現,喜歡參與游戲。游戲能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所以不管何種情況不要抹殺他們的喜好,給他們多多創(chuàng)造機會。
幼兒教育隨筆11
自由活動時,我發(fā)現有幾個小朋友正湊在一起,很神秘的樣子,他們在干什么呢?我悄悄的走近一看,原來他們正在分吃方便面里的調料。只見他們把調料倒在手心里,用食指蘸著往嘴里送,還吃得挺香的呢。我沒有打擾他們,決定找個合適的機會和他們談一談。
第二天晨間時,我特別留心,發(fā)現很多小朋友的口袋里都裝著調料包,品種花樣還真不少。于是,我把孩子們叫到跟前,讓他們先說一說,這樣吃調料有什么感覺,他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說很香,有的說很咸,有的'說很辣。
聽完他們的議論,我把這樣吃調料很不衛(wèi)生的情況一一向他們作了介紹,我說:“孩子們,調料是和方便面泡在一起吃的,你這樣倒在手心里吃,手上的細菌會一同吃到肚子里,那樣會生病的,以后不許這樣吃了,好嗎?”他們使勁的點了點頭。
從那以后,孩子們的衣袋里再也沒有調料包了,也就沒有爭吃調料這樣的事了。
幼兒教育隨筆12
1 系扣子
小班的孩子,自己獨立穿好外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總是在要求幼兒自己穿好外套的同時,幫著他們系扣子(或啦啦鏈 ),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又能整理好幼兒衣服,還避免了那種大家都要求老師幫忙的我紛亂場面。
義軒正一手抓著扣眼,一手握著扣子,努力地想把紐扣塞到扣眼里,費了半天勁也沒成功!皝,老師幫你!蔽液芸炀蛶土x軒把扣子系好了。“好了,一會媽媽就來接你了!
我繼續(xù)幫其他小朋友整理好衣服,義軒悄悄地站起來,走進了盥洗室。義軒要做什么,我悄悄地跟過去,只見義軒把外套的的扣子連拉帶拽地全部解開,一雙笨拙的小手,一手抓扣眼,一手握扣子,努力地把扣子往扣眼里塞。他的神情非常專注,小嘴撅著,眉頭皺著,口水流下來也沒察覺。義軒好不容易吧=把每一個扣子扣好,常常地舒了一口氣,用手拽了拽衣角,對著鏡子美美地照著,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接著,義軒挺起胸,甩開雙臂,踢著正步往外走?吹秸驹陂T外的我,義軒愣住了,有點不知所措,我抱住義軒親了她一下!傲x軒,你會子自己系扣子真棒!”
此后,我不再主動給孩子系扣子、拉拉鏈,而是重新教給孩子系扣子,拉拉鏈的方法,并編了兒歌幫助他們記住系扣子,拉拉鏈的要領。孩子需要自己親自去嘗試生活在的一切,也有自己做事的強烈愿望,作為老師,要善于引導孩子自己做事,并讓孩子們真正懂得并掌握解決的方法。
2這次是老師錯了
“啦啦啦……”孩子們正在上音樂課,唱行很認真。我發(fā)現耿藝豪坐在那里,低著頭在玩手指頭呢,唱完以后,我表揚了唱得好的小朋友,批評了上課不認真的小朋友,我用眼睛看看耿藝。他似乎知道錯了,臉紅了。
“現在我們再來唱一遍”,孩子們唱行可認真了。我特意看了看耿藝豪。他坐在那里還是沒唱。這下我可生氣了,孩子們唱完后。我批評了他,耿藝豪仰起了小臉,一副委屈不服的樣子。
下課了,我問他:“你音樂課上為什么不唱歌呢?”“老師,我的嗓子……”沒等藝豪說完,從他那沙啞的聲音中聽出他是感冒了,原來是這樣,我不禁自責起來。
“耿藝豪,對不起,剛才是老師錯了,不該批評你,你的嗓子不好,不能唱歌,老師錯怪你了”,我當著小朋友們的面給他道了歉。孩子全部使勁地鼓起掌來。這次是老師錯了。
3 接待啼哭幼兒十法
一、參觀教育法
二、笑臉相迎法
三、美化環(huán)境法
四、情感關懷法
五、交新朋友法
六、耐心等待法
七、旁敲側擊法
八、戰(zhàn)術退卻法
九、撫愛法
十、團結友愛法
4 小小玩偶用處大
小小的手指玩偶,使用恰當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記得有一次我在教唱《蜜蜂做工》時,我做了一只蜜蜂指偶,整節(jié)課中蜜蜂指偶做主角,一會兒飛到花園中,一會兒飛到花叢中采蜜……
幼兒對它很感興趣,注意力一直很集中,我就抓住蜜蜂勤勞做工的有利時機去感染幼兒,激起幼兒的共鳴,達到了教育幼兒勤奮學本領,像蜜蜂做工一樣,學好多本領,這比平時單純談話要生動形象得多,有趣得多。
在教幼兒其他內容,如講到河馬、大象、鴨子等,我巧用玩偶“河馬”、“大象”、“鴨子”等,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老師們不妨多多發(fā)揮小小指偶的作用。
5 大膽的放手,孩子更有發(fā)展
今天下午的手工課,我一改以往的做法,不是我教孩子做什么,而是把孩子們準備的.材料,還有我認為孩子們能用的材料都發(fā)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做玩具,并跟孩子們說好了,自己根據自己所需要的材料看能做出什么玩具,就做什么,最好能做出與別人做的不一樣的玩具。孩子們都很興奮,因為老師放手讓他們做自己想做的玩具。
我沒有插手,只是來回巡視,叮囑他們注意安全,并在適當的時候幫助極個別的幼兒找點需要的材料,孩子們做的熱火朝天,看,王宗帥用一只易拉罐,在上面貼上眼睛、鼻子,一個小人做成了,真漂亮;李志偉用一個大酒盒這里剪去一塊,那里粘上一塊,一座小房子出來了,雖然不怎么精致,但也特別自豪,因為是自己親手做的。李為正呢,拿來橡皮泥和瓶子,用橡皮泥做好小魚什么的再貼到瓶子上,在做泥貼瓶子,不一會兒,一幅海底世界出來了……
到最后,大部分孩子都做出了自己最喜歡的作品,雖然不怎么精致,但孩子們都很興奮,因為是自己親手做的。通過這節(jié)課,我認為大膽的放手,孩子們更有發(fā)展,因為我們的孩子特別有創(chuàng)新,以前做不出,是因為我們不放手,而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們,放手吧,讓我們的孩子更有發(fā)展。
幼兒教育隨筆13
愛是教育的陽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愛孩子。如果你深入到孩子的內心世界,你會明白孩子需要的只是你的一顆真愛、寬容、無私的心。當然,這顆愛心里還要有你的尊重,你的關愛,你的.責任。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好孩子。”你的愛心付出了,你才能觀察出孩子的一舉一動是否與昨天不一樣。
在幼兒園里,孩子需要什么樣的角色,我們就要很投入的做到哪種角色。如:孩子病了,就像媽媽一樣摟抱她,親親她。讓孩子在病中享受一份慈母般的親情。孩子高興了,就像朋友一樣同她開心大笑,讓他感受分享的快樂。在游戲中扮孩子的伙伴,一同嬉戲玩!挥凶龅竭@些,孩子才會愛你,想你,愿意靠近你,使你品嘗到幼兒教師工作的幸福與快樂。因此,幼兒教師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感情的投入,用真摯的愛感化每一個孩子,使幼兒在摯愛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
既然是一名幼兒教師,對瑣碎的幼兒工作就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煩的精神,凡事從孩子的需要和興趣出發(fā),憑借自己的耐心與智慧來教育幼兒,就一定能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14
人們都說“沉默是金”,而且許多人都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但用到孩子身上我卻覺得沉默不是金。
就拿我班的鑫坤來說吧,每次上課他都認真聽,可就是一提問他,或者讓他起來背兒歌,他就一聲不吭。要是再堅持,他就紅眼圈,然后“掉豆豆”。所以,平時真是不敢提問他。據家長說,他回家也從來不說在幼兒園學了什么東西。就他的表現來看,他不屬于接受能力差的'孩子,平時也很主動的參加集體活動,挺活潑的一個孩子,為什么就是不回答問題呢?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兩點。第一,他可能是害怕,怕回答錯了,老師批評他。第二,是由于這一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殊心理特點,此時,人生第一反抗期已經出現,逆反心里占主要作用。老師越讓他說,他越不說,或者用哭以示反抗。老師拿他沒辦法,只好算了。于是,他從心理上得到了強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沉默的習慣。
孩子在回答問題上沉默算不了什么,但也許會遷移到人及交往等方面,如果這樣,問題就嚴重了。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我們首先要注意到孩子普遍的心理特點,更要注意觀察分析每個孩子的自身特點,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沉默的孩子,既要采取開導勸說的方法,又要經常提問并鼓勵他。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擺脫沉默。不信你看,現李鑫坤比以前活潑多了,上課也大膽回答問題了。
幼兒教育隨筆15
我班有個女孩,平時不愛說話,缺乏自信,很“自卑”,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她跟我講,她最不愿意老師上課時提問她了。在課堂上,她從沒有主動回答過一個問題,每次上課提問時,看到她羞澀的樣子,我對她很放松,一直以來,我都這么做,我想,隨年齡的長大,興許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提高了,可是如果常此以往下去也不是辦法,漸漸的我對她的遷就而感到內疚。
有一次語言課《選圖編故事》,當小朋友們滔滔不絕講完自己手中圖片的內容后,輪到她講的時候,任憑老師的啟發(fā),小朋友們的鼓勵,她始終沒說一句話,我心里非常生氣:事后,我問她:“為什么不說話”?她說:“怕說的不好,老師和小朋友們笑話我”!我突然間明白,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太強了,看來,對待這樣的孩子只采取沉默的態(tài)度是不行的。
我翻閱了大量關于幼兒心理學方面的資料,在平日教學工作中,對她進行多鼓勵、多表揚,為她創(chuàng)造一切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我還利用晨、午檢時間多跟她交談,使她的自卑心理漸漸消失,在孩子們面前大膽表現自己,上課主動回答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我發(fā)現她進步很大。
我想,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時,注意觀察孩子;善待孩子的.同時,嚴格對待孩子;發(fā)揚孩子優(yōu)點的同時,注重對孩子“缺點”的改正;萬不可對孩子的“缺點”置之不理。
我班有個女孩,平時不愛說話,缺乏自信,很“自卑”,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她跟我講,她最不愿意老師上課時提問她了。在課堂上,她從沒有主動回答過一個問題,每次上課提問時,看到她羞澀的樣子,我對她很放松,一直以來,我都這么做,我想,隨年齡的長大,興許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提高了,可是如果常此以往下去也不是辦法,漸漸的我對她的遷就而感到內疚。
有一次語言課《選圖編故事》,當小朋友們滔滔不絕講完自己手中圖片的內容后,輪到她講的時候,任憑老師的啟發(fā),小朋友們的鼓勵,她始終沒說一句話,我心里非常生氣:事后,我問她:“為什么不說話”?她說:“怕說的不好,老師和小朋友們笑話我”!我突然間明白,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太強了,看來,對待這樣的孩子只采取沉默的態(tài)度是不行的。
我翻閱了大量關于幼兒心理學方面的資料,在平日教學工作中,對她進行多鼓勵、多表揚,為她創(chuàng)造一切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我還利用晨、午檢時間多跟她交談,使她的自卑心理漸漸消失,在孩子們面前大膽表現自己,上課主動回答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我發(fā)現她進步很大。
我想,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時,注意觀察孩子;善待孩子的同時,嚴格對待孩子;發(fā)揚孩子優(yōu)點的同時,注重對孩子“缺點”的改正;萬不可對孩子的“缺點”置之不理。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06-14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0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4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8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18
(經典)幼兒教育隨筆07-22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7-09
【精選】幼兒教育隨筆07-15
幼兒教育的隨筆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