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愿你歸來仍是少年隨筆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愿你歸來仍是少年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愿你歸來仍是少年隨筆1
影片《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
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的上海,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里,出生于上海大戶人家的陸焉識被迫害入獄。因思念深愛的妻子馮婉喻,陸焉識在一次農場轉遷途中逃回了家?墒,他的逃跑讓一直夢想成為芭蕾舞演員的女兒丹丹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她想方設法阻止父親回家,使這對彼此深愛的夫妻雖然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后來,丹丹又在別人的誘騙下告發(fā)了自己的父親。
十年動蕩結束后,陸焉識終于回家,但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丹丹沒有如愿當上芭蕾舞演員,她當年對父親的傷害,也成了他們彼此心中無法跨越的鴻溝。而他深愛的妻子馮婉喻,因在他身陷牢獄的那段日子里遭受了小人的侵害,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已經認不出眼前的他。
《歸來》,歸而無回的歲月,歸而無聚的愛。一段荒唐的歷史,便是這樣由無數(shù)個被扭曲和被傷害的靈魂譜寫的。
十年離散,十年滄桑,歸來,更像是一聲絕望的吶喊:歸來,我逝去的青春;歸來,我曾經的夢想;歸來,我蹉跎了的歲月;歸來,我心心相印的愛人……
為了喚醒妻子的記憶,陸焉識一遍遍地努力重現(xiàn)之前的幸福時光。影片的最后,是他坐在鋼琴前,聆聽著她的腳步聲靠近,然后輕輕敲響琴鍵。她在他身后駐足,音樂在靜得讓人窒息的空氣里流淌,她終于落下淚來,走過去,輕輕擁住他,兩個人的頭緊緊依偎在一起,滿頭的白發(fā)……
嚴歌苓的文字里,總是有這樣一道深深的傷痕,勒進歲月的咽喉,讓你喘不過氣來,卻又不得不掙扎著活下去。
這讓我想起了她的另一部作品,《小姨多鶴》。
多鶴全名叫竹內多鶴,是抗戰(zhàn)勝利后,被遺棄在中國東北的、一個善良的日本墾荒團的女人。
奄奄一息的多鶴在逃亡中被張儉的父母救回了一條命,便決定用余生所有的歲月來報答這份恩情。張儉的妻子小環(huán)在一次逃避日本人的`追殺時跳崖受傷,喪失了生育能力,多鶴知道后,自愿給張儉做生育機器,為張家生下了一女二男。
新中國成立后,在那段特殊的時期里,多鶴的身份成了一個敏感的雷區(qū)。為了能讓多鶴繼續(xù)在這個家里安全地活下來,小環(huán)把她認作妹妹,并讓不會講漢語的多鶴裝作啞巴。
小環(huán)也是個善良的女人,她像愛惜生命一樣愛著三個和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孩子,聽著他們叫自己“媽媽”就覺得無比的幸福。
她愛自己的丈夫,也愛多鶴。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很多像多鶴一樣留在中國的日本都沒有得到善終,她們有的被在中國的家庭無情地拋棄在門外,有的雖然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日本,但同樣遭到了本土人的歧視和欺凌。
多鶴是幸運的,在小環(huán)的護佑下,她安全地活了下來,雖然她生養(yǎng)的三個孩子都叫她“小姨”,但她終究是可以與她親近的人朝夕生活在一起的。
可當一切真相終于大白于天下的時候,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最先對他們的靈魂發(fā)起拷問的,竟然是被他們視作生命的孩子。孩子們?yōu)榱双@取所謂的榮耀,揭發(fā)了家庭的丑事,張儉為了讓多鶴免受傷害,主動承擔了所有的罪名。他被拉去游街,他的孩子沖著他吐吐沫,扔石子;他被罰去做苦力,他的孩子做監(jiān)工,揍他就像揍一頭豬……
歷史釀下的苦果,最終都將由善良的人買單,那些被扭曲了的靈魂,又有誰可以救贖?
終于又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可丈夫張儉在長期的迫害中患了重病。為了給他治病,多鶴帶著他來到了日本,孩子們也相繼離家謀求更好的出路。
小環(huán)和多鶴拼盡一生的努力,只不過想要換取家人的團圓相守,可到頭來,離散總是都是最后的盛宴。
小環(huán)愛了一輩子的丈夫和孩子,在她暮年時一個個地離開了她,而多鶴呢,在回到了魂牽夢繞的祖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最牽掛的地方并不是這里……
劉珂矣有一首歌,叫《縹緲醉》,歌中這樣唱道:君不見,誰在問,馱經白馬自西來,黃衣啊,少年人,已不在……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边@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可是,等你終于回來了,你才痛心地發(fā)現(xiàn),歸來的,僅僅是你的腳步,那段刻在你記憶里的歲月,再也回不去了!
我們都在歷史的長河中踽踽獨行,幸好有相愛的人可以彼此取暖。其實我們想要的都不多,每一個日出,每一個黃昏,春來聽鶯啼,秋至看花落,縱使青絲已白發(fā),縱使流水不復西,縱使千山萬水,縱使天涯海角,只要你一直在身邊,就夠了!
愿你歸來仍是少年隨筆2
小時候的冬天,時間總過得很慢,仿佛有的是時間可以浪費。東北的冬天天黑的特別早,下午四點剛過天就蒙蒙黑了。放學的路上踢踢踏踏的踩雪聲,少年的夢想簡單干凈。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計劃經濟時代下的北方小城,誰家都不富裕。我們這些工人子弟,誰家的孩子能有一臺自行車騎是讓人羨慕的。當然是父母淘汰的大二八車,我的小伙伴安安就有一臺,和說相聲的形容的一樣,除了車鈴不響其它地方都響。就是這樣一臺車,幾個同行的小伙伴,初中三年一路相伴,一路歡笑。安安和我是鄰居,經常蹭他的車坐。后來我媽媽給我買了一輛紅旗牌的二六自行車,嘎嘎新的車卻經常被恥笑。安安說,你這么點小孩騎新自行車?可能他認為我們是應該騎大二八才對吧?新自行車是大人騎的,我居然也覺得有點羞恥。
轉眼上高中離開市郊,認識了新同學,開闊了眼界。市里的學生豈止是新自行車,他們接觸的新鮮事物多,價值觀是不一樣的。春兒和大林都是我的高中同學,女孩時的春兒美的像春天的花蕾。是那種特別有氣質的美,她待人特別真誠,父母親都是政府機關的干部。這樣的女孩在高中是備受矚目的,高一的時候就有男孩子陸續(xù)遞情書過來。我倆下課后就一起看,就有把她的名字三個字寫錯倆的,一看就是別處打聽到的,諧音。大林雖然不是高富帥,但也是陽光少年,白白凈凈大高個兒,有點靦腆驕傲。若當年兩人在一起必是十分般配的,造化弄人,大林當時喜歡的是另一個女孩。
二零一七年通過微信,通過我這個共同的朋友大林和春兒聯(lián)系上了。這時候春兒早已在南方的城市生活多年,早已離異,身邊有一個兒子。大林始終單身,聽說了春兒的情況后網(wǎng)上開始追求春兒。當年美好的印象又是年少相識,很快他們相約見面了。浪漫的春兒選擇了云南麗江,來一場相約的邂逅。大林立刻微信轉賬五千塊錢過去,表示同意旅行。于是網(wǎng)上訂票,安排行程都是春兒一手經辦。大林怕錢不夠又打了五千塊錢,一場為期半個月的旅行順利開始。從飛機上下來,大林一眼認出來了春兒,二十多年沒見,春兒還是那么漂亮。闊別多年以后的擁抱一下子拉進了彼此的`距離,大林仿佛看見當年穿一身白色霹靂服,梳高高馬尾辮的女孩穿過歲月而來。激情浪漫的旅行之后,大林跟隨春兒去了她的城市,這時候真正的問題來了。春兒是一個有追求的女人,這些年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日子越過越好,換了大房子,她一直為親人和自己過上美好生活而努力。而大林小城市生活年頭多了,習慣了穩(wěn)定和安逸。到那里半年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春兒說,網(wǎng)上招聘的有的是你去找啊。大林說,那都是騙人的。后來終于大林開上了網(wǎng)約車,一個月有兩千塊的生活費交給春兒。但是春兒在乎的不是錢,而是生活方式,生活態(tài)度。大林懶散慣了,抽煙喝酒,認為我賺錢給你,不藏私。你還要我怎樣?生活上和觀念上兩個人相差很遠,一些新鮮事物大林接受不了,又不肯學習。三觀的差異,最終還是讓愛情敗給了現(xiàn)實。經過了幾次分分合合,大林又回到了北方,這個從小生活的城市。幾個同學小聚,不由感嘆!
昨日好像還懵懂,今日歸來不晚,與故友重來,天真做少年。無論你走了多遠,只有故鄉(xiāng)這片土地和這幾個故友,可以讓你重溫少年。歲月漫漫汲汲,二,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一樣的冬天一樣的雪景,因為歲月平添了肅穆。再看今日風景猶如中年,美,更多的是內斂。縱然青春不再,風流雨打風吹去,人生只有經歷后才明白,那些激情,那些夢想,那些坎坷。終化做塵土。中年人生,不張揚,眼前美景,心底良辰。肅靜中的美返璞歸真,歸來真真的還是少年,簡單干凈,一如當初。
愿你歸來仍是少年隨筆3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愿你學富五車,仍然追求上進!
面對外國作品,面對他人的提問,鄭淵潔給出爽快的不知道,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簡單的三個字,蘊含著作家的情懷,那種謙虛謹慎、永不滿足的態(tài)度可見一斑。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一些人對這樣那樣的事高談闊論,口若懸河,仿佛自己就是那個最明白、最厲害的人。實際上,越是這樣的人,內心越空虛,他們往往對事物只是一知半解,甚至道聽途說,十分外行。然而,為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和見多識廣,就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見解發(fā)表出去。這在明白事情本質的人看來,實在滑稽。真正細心鉆研過的人往往不屑于同這類人爭辯。因為他們的關注點在事物本身,而不是主觀言論。當我們詢問他們的見解時,他們常常會輕輕一笑,回答:我不知道。他們還要在不斷學習別人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進步。
不知道,不僅是出于謙虛,更是由于其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無知。我們都知道,空虛的麥穗才會昂起高傲的頭顱,擁有沉重的果實的麥穗一定會彎腰低頭。當我們只是學到了冰山一角時,因為眼光狹窄,很容易驕傲自滿,自以為看盡了廣闊的天空,實則是井底之蛙;而當我們學習到越來越多的知識,才會感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們的見識是多么短淺。這時候,終于靜下浮躁的心,低下高傲的頭,向著更高更險的山峰攀登。腳踏實地,一聲不吭。
千年前,將讀遍人間書,識盡天下字的'對聯(lián)改為發(fā)憤讀遍人間書,立志識盡天下字的故事傳為美談,流傳至今,我們都贊美那種無知的品質。即便是才學能力不相上下的兩個人,若一個大肆張揚,—一個默默無聞,我們還是會更敬侗者一這是一種人格魅力,越是說不知道的人,我們越是覺得他知道得多,那種沉穩(wěn)、不動聲色的儀態(tài)中,閃耀著使人信服的光芒。
空心的谷穗直立谷田,高傲而舉頭向天;那些飽滿的谷穗彎腰低首,穩(wěn)穩(wěn)而默默站立。做—一個不知道的人,不是甘于目前的淺陋,相反,而是要去知道得更多,使自己更加豐富,積累越來越多的知道,來轉化成謙遜向上的不知道,從此形成良性循環(huán),塑造一個充實的、沉甸甸的自我。
【愿你歸來仍是少年隨筆】相關文章:
歸來仍是少年作文05-28
愿你語錄經典11-14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11-03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觀后感2篇11-03
少年的你作文04-02
與你同行隨筆03-01
曾經的你隨筆08-23
你在我身后隨筆03-09
因為有你隨筆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