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根隨筆》高中讀書筆記 推薦度:
- 讀書筆記高中隨筆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讀書高中隨筆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xiàn)形式靈活自由。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書高中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書高中隨筆1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她就出自弗朗西斯培根之口。作為16-17世紀一個兼顧哲學家,文學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用他獨特的視角,洞析哲學倫理處事之道。凝聚成了薄薄的一本《培根隨筆》。雖然只有薄薄的一本,但卻能從中品出多種味道。它是一本交友的教科書,也能夠把它看作是混跡官場的厚黑學。
在眾多的隨筆中,我最欣賞的一篇是《論逆境》!绊樉硯淼男疫\固然可貴,逆境造就的品質(zhì)更令人折服。順境的德行是節(jié)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撓!边@是全片中我最欣賞的兩句話。能夠說,這是全篇的精華所在。從這兩句話中或者說全篇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同時也帶個我諸多啟示。遭遇逆境能夠明白為人生的不幸,正因他給我們帶來困難,挫折和痛苦;遭遇逆境也能夠明白為人生的'萬幸,正因他給我們一個鍛煉的機會,他考驗人的意志,磨練人的心智。能夠說,正式逆境的磨練,造就了歷史上一批又一批的偉人。
這讓我想起了愛迪生發(fā)明的電燈絲。一種,兩種,幾百種,幾千種,應(yīng)對諸多失敗的材料,他沒有選取放下。這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使得人類走進光的世界。
伽利略也同樣如此,雖應(yīng)對教會的迫害,但依然堅持“但地球仍在轉(zhuǎn)動”。他用自己的生命維護了真理,在逆境中我們看到了他人性的光輝。
正是人們在遇到逆境時不一樣的表現(xiàn),決定了他自己的命運。消極的人,遇到逆境,只得嘆息、報怨,最終墮落;用心的人,卻能從逆境學會堅持,得到勇氣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患難見真情”。這樣看來,逆境不僅僅教會我們?nèi)绾螉^斗,還盡顯世間的真情和美德。在我看來,遇到逆境就是一種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如何利用這種經(jīng)驗,就是成功的關(guān)鍵,逆境的德性是不屈不撓,而逆境要教給我們的,也正是不屈不撓。可真正把逆境當良師的人,不多。
順境容易暴露惡習,而逆境最能展示美德。
讀書高中隨筆2
看過了《暮鼓晨鐘》,再看《慈禧前傳》,大清朝的歷史,就是一部爾虞我詐、勾心斗角、爭權(quán)奪利的劇本。也許,哪個朝代都是如此,就算是在當下,亦不例外。想起一句話:男人通過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孝莊也好,慈禧也罷,不過都是踩在了多而滾和恭親王肩上得到那萬人之上的地位。孝莊是個太不平凡的有大智慧的女人,注定了不能寂寞。二十多歲的皇太后,用盡了多少心血耗盡了多少心力,步步為營環(huán)環(huán)相扣,算計著先后將順治和康熙送上帝位的寶座。還要讓一個可唾手可得大清江山的男人多爾袞心甘情愿放棄帝位,輔佐自己的兒子做皇帝,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她與多爾袞有舊情,這期間也失去太多,值得與否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深切。與孝莊的不能寂寞相比,慈禧則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女人。從“天地一家春”到垂簾聽政,也是機關(guān)算盡。如果文宗與恭親王之間兄弟失和,慈禧是不會有可趁之機。假設(shè)顧命大臣中有恭親王,能夠和肅順相互牽制,祖宗的法制不會變,大清末期的歷史恐怕也會改寫了。女人和男人同臺演出,演繹了一場歷史的戲。只是,榮華富貴一手遮天的權(quán)利亦不能幫助她們多活一天。不幸生在帝王家啊。成天算計著別人,又提防著別人算計,生亦無歡。
那日,看了香港電視臺的《金枝玉孽》,劇情早已經(jīng)被改的面目全非,可誰又能說那深深的帝王之家中,不是最能藏污納垢的地方?不知道生活在帝王家中,面對那么多的你爭我斗是怎樣的心情?不知道那時候的女子,怎么去容忍男人的三妻四妾七十二嬪妃?有得寬容才叫賢淑,能夠容忍才叫有德。我想,就是現(xiàn)在的男人,也都希望自己是古時候的九五之尊,能夠坐享齊人之福的,F(xiàn)在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如楊玉環(huán),三千寵愛在一身。各自心懷鬼胎,機關(guān)算盡。男人和女人,都有著不同的貪婪欲望,不過是有些人的欲望沒有被現(xiàn)實所勾起罷了。
人,活著到底是為什么?越大,卻越是不明白了。司馬遷在《史記》里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名為利,到了也就只能占個一身之地。人分三六九等。男人大多數(shù)一生都在追求地位名利,就像馬原所說的那樣,不過是為了得到權(quán)利給自己帶來的那種征服的欲望。他們需要別人用敬仰的眼神去看待他們,他們需要那種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成就感,到最后,就是為了征服他們所要征服的人,和一切!得到了,還得要更加費心地鞏固地位,擔心有朝一日會失去這令人炫目的權(quán)利地位。做人真的很累很累,有幾個人是真正為自己而活呢?有時候會想,若是我出生在古時候官宦家庭,會不會也有很大的野心呢?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問起,他們居然說都我一定是有野心的女人,而且武斷剛愎自用。有些道理吧,畢竟他們旁觀者清。只是有一點,我倒覺得沒有女人天生野心大,大多是生活的.經(jīng)歷逼得她們不得不如此。十五年前的我,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象今天這樣?粗郧暗恼掌弯浵,真的做夢想不到自己那時候單純得近似于蛋白質(zhì)?赡苁俏业钠庠絹碓讲缓茫艜屗麄冇羞@樣的感受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既便有心想再回到從前的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我能做的,是要好好再多讀點書,讓自己變得充實一些。我既不要做孝莊,更不要做慈禧,我只想做一個普通平凡的小女人,就連做好這點,都不太容易呢。收回自己不切實際的夢想和幻想,務(wù)實一些,回到自己的軌道上。
不能改變什么,但可以倒空憂傷,讓自己快樂生活。不為凡塵俗世的事情浪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該來的讓他來,該走的讓他走。巴爾扎克說:“生活本來就是一場煩惱,我們還在不停地制造災(zāi)難”。多么尖銳!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應(yīng)該知足了。日子就這么不咸不淡地過下去吧。至少,衣食無憂。其他的,少想或者不想為妙。閑得無聊的時候,想想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上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吧,比起他們,我簡直就是在天堂里生活,不知道要強到哪里去了。
好好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寫下如此文字,僅以自勉!
讀書高中隨筆3
寒假期間,我細細品讀了《培根隨筆》,雖只讀了一半,卻早已深有感悟。
培根是本書的作者,他是十六、十七世紀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培根隨筆》并非是他一蹴而就的作品,而是作者經(jīng)過長時間的社會觀察后而得出的總結(jié)。書中對當時社會種種問題均有著深刻的論述。培根深刻的思想體現(xiàn)在當時那個時代的思考,同時又是整個人類社會的鏡子。
本書分為《論真理》、《論逆境》、《論美》等50篇論文。在《論真理》中培根說:”站在高處遙看顛簸于海的航船是愉快的,站在堡壘中遙看激戰(zhàn)中的戰(zhàn)場也是愉快的,但是沒有比攀登于真理的高峰之上,然后俯瞰來路上的層層迷障、煙霧和曲折更愉快的了!斑@句話就告訴了我們攀登真理之峰是愉快的,追求真理之路也是愉快的,所以我們要勇于追求探究真理。在《論逆境》中寫道:”的確,美德就像名貴的熏香,被焚燒、碾碎時其香最濃!斑\用比喻的手法,把美德比作熏香,更加明白的`說明了美德是在逆境中最易表露出來的。
在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guān)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語言簡潔,豐富,充滿哲理。”美“本身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話題,本文著重論述了人應(yīng)該如何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能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nèi)在美是永恒的。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象貌與美的德行結(jié)合起來,這樣美才能發(fā)出光輝?梢娤忍斓拿烂才c華麗的服飾都是無法與后天養(yǎng)成的行為優(yōu)雅,崇高美德相比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擁有一個崇高的美德與優(yōu)雅端莊的舉止,這樣才是最美的。
讀《培根隨筆》,就像坐在師長面前,聽他把自己對人性真善美的思考和總結(jié)娓娓道來,傾囊相授。《培根隨筆》如涓涓細流,清澈甘甜的知識營養(yǎng)咕咕淌進我的靈魂深處,滋潤著我滿懷憧憬的心靈!杜喔S筆》短小精悍,是那么睿智,就像一盞高懸的指路明燈,又仿佛是人生道路上的一處處警示路標,給予我心靈極大的震撼和啟迪。
讀書高中隨筆4
文字之所以比煙花更璀璨,是因為,我可以看著它在光滑的紙頁間靜靜旋舞,演繹出永恒,淺吟低唱歲月的旋律。
——題記
在人類璀璨的歷史文化長河中文字被演繹成本本發(fā)人深思的書籍,古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談,今有“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所以讀書就像是旅行,走過多少路便收獲多少風景。
我喜歡讀書,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時就聽大人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第一次明白孝與親,長大一點了開始慢慢接觸書籍,我所擁有的第一本書是《安徒生童話》,從書中我看到了小矮人們的勇敢,白雪公主的善良和小紅帽的機智它在我幼小的腦海中種下了一顆對美好事物向往的`種子,如今,隨著時光的流逝,那本童年的書已不在但我的讀書熱絲毫沒有減退。我如饑似渴的讀著一本本文學名著,從中我深深懂得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法國著名詩人阿爾弗雷.德.繆塞的詩有著離奇的情節(jié)絢麗多彩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他的長篇小說《一個世紀兒的懺悔》簡述了在當時統(tǒng)治者壓迫下一個悲觀缺乏理想的缺乏行動心的年輕人的悲慘故事。列夫.托爾斯泰的《復活》也深刻放映了在沙皇的統(tǒng)治下,人們受到的壓迫善良的本性轉(zhuǎn)化為惡這些都給我心靈帶來了極大震撼。
書籍就像一位良師教我辨別真善美假惡丑,一次次指引我向?qū)Φ姆较蚯斑M。人們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話確實沒有半點虛假,在這“黃金屋”里,我看到蘇軾大唱:"大江東去浪海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灑脫,仿佛飲一盞白干,讓我激情飛躍;我看到李清照"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的情真意切,恰似品一杯紅酒,讓我意深情濃;我亦看到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奇特思緒,好比干一瓶老窯,令我回味無窮,在“顏如玉”里,我看到了洪戰(zhàn)輝,當他還是個孩子時已經(jīng)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他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從一個小男孩變成了男子漢。讀書能帶給我最真切的感受最大的震撼呢。
讀書高中隨筆5
培根,這個名字對人們來說,并不陌生。至少,人們都知道他擲地有力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
《培根隨筆》中記錄了培根對人生的思考,分為《論美》、《論善與性善》、《論真理》、《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
在《談美》中,培根向我們揭示了外貌美不如德行美!泵勒擢q如夏日蔬果,易腐難存“,外貌美容易逝去,古今以來,有多少美人因青春不再而人老色衰?而”德行猶如寶石,樸素最美“,德行之美不僅樸素,并且不易逝去。正如寶石,歷經(jīng)千百年不被埋沒,依然光彩照人。
在《論拖延》中,培根談?wù)摿送涎优c機會,拖延與危險的關(guān)系”‘機會先把其前額頭發(fā)讓你抓,如果你不及時抓住,就給個光頭讓你抓!耙驗橥涎佣e失機會并不少見。秦國在與趙國進行長平之戰(zhàn)后,秦國坑殺了四十萬趙軍降卒。如果這時秦軍揮師直取邯鄲,趙軍主力盡喪,趙國亡國是必然的,秦國一統(tǒng)天下就會提前。然而秦軍并沒有。因為拖延,秦國統(tǒng)一的.大業(yè)就被延后。
”危險一度看來無足輕重,并非真就無足輕重“。就像蔡桓公的病,先是在紋理,然后在肌膚,發(fā)展到腸胃,又深入骨髓。這時,就連神醫(yī)扁鵲都無力回天。危險的可怕之處就在于人們察覺不出它的可怕。
培根建議我們把大行動的開端”交由百眼巨人阿爾戈斯照管“,把結(jié)束”交由百手巨人布里阿柔斯照管“,告訴了我們要當機立斷,迅速行動。優(yōu)柔寡斷,不僅會錯失良機,甚至會招致危險。
《培根隨筆》對于普通人來說,不僅僅是名人的思考,還是指導人生航行的”燈塔“。
讀書高中隨筆6
弗蘭西斯·培根作為英國杰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想改變社會現(xiàn)狀。青年時代的他,就開始用寫作拯救人類的思想,一生從未放棄。《培根隨筆》融入了他一生經(jīng)驗的五十八篇文章,播撒向國家,走進了世界。
《培根隨筆》在政治、人生等方面進行了深入辯證的討論,面對身邊的社會問題,他尖銳直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字里行間表現(xiàn)出他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和急于改變黑暗的夢想。一個愛國、平等、正義、熱愛生活的形象在我們眼前逐漸高大著,我們的內(nèi)心也強大起來。
其中有幾篇文章對我有較大感觸。在《論帝王》中,面對這個崇高而不可觸犯的人,他并沒有畏懼,也沒有花言巧語。他用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談?wù)摿说弁醯脑瓌t與做法。他主張約束君王權(quán)力,限制帝王欲望,同時對帝王的下屬進行了分析闡述。他的侃侃而談無時不讓人為他的智慧所屈服。
在《論美》中,培根的看法更是獨特。不管是當時還是現(xiàn)代,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消退,不少人對外貌不滿,甚至為此失去信心,但培根說:“天生容貌勝過粉黛胭脂,而優(yōu)雅之舉又勝過天生容貌。”培根喜歡一切自然的'事物,認為做善事使人更美。這對處在青春期的我們有很大啟發(fā)。
厄運是人類最恐懼最厭惡的東西,但培根在《談厄運》中卻提到厄運的好處!岸蜻\中也不乏種種慰藉和希望”,經(jīng)歷了一生大起大落的培根,被挫折磨練得更加成熟勇敢,厄運會給一個人帶來好的一面,與厄運斗爭過的人,善的德行更顯著,被打磨后的人生才會露出生命最璀璨的光芒。
培根在洶涌的時代潮流中顯得渺小,然而他的思想成為永不褪色的章節(jié),他睿智的大腦和慈悲的心時刻激勵著我們,鼓舞著世界人民去進行正義斗爭。培根對善的詮釋感化了億萬人民心中的良知。這就是他語言的力量。
讀書高中隨筆7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總認為培根是一個貪慕榮華富貴的虛浮小人,他為了名利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通過讀《培根隨筆》一書,我才了解到了真正的他。讀了《培根隨筆》后,我才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與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了他對哲學的執(zhí)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tài)度。我恍然明白:“噢!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培根!”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論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開這文章中寫的都是美、德兼?zhèn)涞哪行缘弁醪徽f,這則是一篇關(guān)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它著重論述人應(yīng)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展開評述!吧篇q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于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tài)宜人!辈诲e,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光有外表,只是一個軀殼,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麗呢?所以,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培根的一生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辯”。他推崇科學、發(fā)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培根的隨筆集,對我來說就像是一位人生的導師,每當我的思想陷入迷局之時,總能為我點破玄機,柳暗花明,又見一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培根隨筆》正是像這階梯一般,破除一片又一片的迷霧,引領(lǐng)著人們向真理進發(fā)。
讀完這書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yīng)多看看別人的優(yōu)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讀書高中隨筆8
我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澳阒肋@句名言出自誰之口嗎?它就出自赫赫有名的英國哲學家、作家兼科學家的弗朗西斯。培根之口。說起培根的名字就要想起他的《培根隨筆》,今天我讀完了這本哲理性很強的著作,深有感觸。
這本書中重點寫了培根對人生、死、財富、健康以及萬物的看法,詳細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也顯示了他的主張,推崇科學、發(fā)展科學、崇尚知識。他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數(shù)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我最喜歡的就是《論求知》和《論美》了!墩撉笾芬黄姓f到:”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欺人自欺,只會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zhí)的呆子!熬褪钦f要求到真知,就不能太慢,可是如果只是從外表、形式上的求知,那是欺人自欺。但只會照著書本上所寫的那樣辦事而沒有思考創(chuàng)新的`只是一個妄想的呆子。培根就是讓我們用心讀書,不要只存在于形式,但不可照搬原書,要學會靈活運用。
《論美》是一篇關(guān)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語言簡潔,深刻,充滿哲理。培根說:”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最高的美食畫家所無法表現(xiàn)的,因為它是難于直觀的!白约盒误w上的美要勝過任何打扮裝飾,但你的談吐優(yōu)雅之美更比形體之美要美得多,這種美并不能直接看見,而是要長時間觀察才能發(fā)覺,這是本身的一種美。所以培根教我們做人不但要注重外表,而且要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培養(yǎng)一種內(nèi)在的品德高尚的美,內(nèi)在的美才是真的美。
讀《培根隨筆》,讓培根帶你遨游精神世界!
讀書高中隨筆9
我在暑假里讀了《長襪子皮皮》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受益無窮。
文章中的主人公皮皮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她的生活跟我們完全不同,她的爸爸媽媽不在她身邊陪伴她、照顧她。她有一個奇怪的名字——皮皮露達·維多利亞·魯爾加迪婭·克魯斯蒙達·埃弗拉尹姆·長襪子。
皮皮的頭發(fā)是紅色的,兩條辮子直直的豎在兩邊,鼻子像一個圓溜溜的小土豆,臉上長滿了祛斑。皮皮在我心目中是個天真的小女孩,她的力氣很大,大的可以舉起一只馬或者其他的東西。皮皮很勇敢,她的朋友杜米和阿妮卡受到壞人的攻擊時,她挺身而出,幫助杜米和阿妮卡打敗了壞人。皮皮的獨立性很強,她的爸爸媽媽不在她身邊,她就自己照顧自己,打掃房間、整理房間、做家務(wù)、做飯這些都得自己做。皮皮最喜歡做:食品,甜餅,椒鹽餅這些美食都不在話下!而且還做的很好吃呢,連我也想去嘗嘗!皮皮家很有錢,但皮皮很大方,她用許多錢買了好多的糖果,全部都給別的鎮(zhèn)上的小朋友了。皮皮最大的缺點就是:她很頑皮,別是小朋友都去上學去了,只要她在家玩,朋友都勸她好多次了,她說什么都不去,真讓人頭疼!
讀了《苦兒流浪記》之后,深有感觸,內(nèi)容是主人公苦兒雷米經(jīng)過千辛萬苦終于和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
苦兒雷米是一個孤兒,被親生父親仍到了巴黎,養(yǎng)父巴伯蘭把他領(lǐng)回家養(yǎng)了八年,養(yǎng)母對他產(chǎn)生了感情,不想讓養(yǎng)父把他賣掉,但還是被養(yǎng)父偷偷地賣給了戲班主維塔里老人一起過起了四處流浪、演戲、賺錢、學習。不幸的是維塔里老人在教育雷米時被抓進了監(jiān)獄,關(guān)了2個月。認識了米利根夫人和亞瑟住了一端時間又被老人接走。隨著歲月流逝,維塔里老人老了,沒力氣了,想賣給另外的一個戲班主,雷米不肯和老人分離就一直守在老人身邊照顧他。忽然有一天,冬天雪地,北風呼呼,老人凍死了,只剩下可憐的雷米和伙伴卡比。但慶幸的是他被好心的花農(nóng)收養(yǎng),并認識了有傾心喜歡他的麗絲姑娘,在她家住了一段時間,離開了花農(nóng)家。和與他同甘共苦的馬西亞一起過起了艱辛的生活,賺了許多法郎,回報了巴伯蘭媽媽,并找到了親生母親——原來幫助過他的米利根夫人和亞瑟弟弟,并和冰雪聰穎的麗絲姑娘接了婚,大團圓!
作為一個人,所要具備的是有一顆心地善良的心,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舍己救人的精神。只要“人人都獻出一分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苦兒流浪記》的書,大家可能一聽就會知道這本書是寫一個兒童浪跡天涯的.故事。這雖然是猜對了,不過,可不是一個兒童獨自浪跡天涯。
這本書講了一個叫雷米的小男孩,一直和他的母親在一起。可是后來他才知道她并不是親生母親,而是他的養(yǎng)母。狠心的養(yǎng)父把他賣給了一個馬戲班主,一個叫維達理的老人,老人一直對他很好,和他們一起浪跡天涯。后來老人死了,雷米和他的伙伴馬迪亞一起找到了他的生母,而發(fā)生雷米生母的竟然是一位他們流浪時結(jié)交的一位夫人,那位夫人對他們很好,他們終于一家團圓了,這本書終于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這真是一本驚心動魄的書!書中另一位叫卡洛弗理的戲班戲主,他叫十二個孩子每天交四十個蘇給他,否則就不讓他們吃東西還用鞭子抽打他們?删S達理卻從不這樣做,他真好。
我覺得雷米真可憐,流浪了這么久,才找到他的生母,由此我想到,我們每天都和媽媽生活在一起,有時還覺得媽媽很煩,真的是不應(yīng)該,我們都應(yīng)該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和媽媽、家人、朋友渡過的每一天。我們還應(yīng)該好好的孝順老人,尊老愛幼,這樣才能讓中華民族的美德傳承下去。
【讀書高中隨筆】相關(guān)文章:
讀書筆記高中隨筆07-14
高中的隨筆05-15
高中的隨筆10-16
《培根隨筆》高中讀書筆記范文09-11
高中寒假隨筆08-31
(精選)高中寒假隨筆08-31
暑假隨筆高中09-28
春天的高中隨筆10-02
寒假隨筆高中10-03
寒假高中隨筆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