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摘選道德經(jīng)典語錄
篇一:道德講堂經(jīng)典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吨芤住
譯: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yīng)于此,君子處世,應(yīng)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yīng)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這兩句話前呼后應(yīng)闡述了才能與德行之間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君子不但要有與眾不同的濟世才能,還要有高尚的品德,具有造福萬眾的奉獻精神。也就是強調(diào)有才有德,德才兼?zhèn)洹?/p>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
3、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xué)》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千經(jīng)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jīng)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yīng)該先做到的。
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小人之間的交往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關(guān)心、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關(guān)心、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意思就是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dān)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8、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
譯: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jīng)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 人也經(jīng)常尊敬他。
9、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謩t徐 譯:只要是對國家有益的, 哪怕是要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因為個人的富貴榮辱和得失而去逃避和推卸責(zé)任。
10、贈人玫瑰,手有余香!V語
譯:當(dāng)我們贈送他人玫瑰的時候,我們的手上也一定還彌漫著愛的芳香。
篇二:歷代圣賢論述道德經(jīng)典語錄80條
歷代圣賢道德經(jīng)典論述摘錄80條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道德經(jīng)》)
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道德經(jīng)》)
3、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道德經(jīng)》)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道德經(jīng)》)
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馀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老子《道德經(jīng)》)
6、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馀。修之於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老子《道德經(jīng)》)
7、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8、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論語》
9、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墩撜Z》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墩撜Z》
11、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論語》
12、子曰:“不學(xué)禮,無以立! 《論語》
13、子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論語》
14、子曰:“君子博學(xué)與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論語》
15、子曰:“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論語》
16、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18、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19、孟子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20、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21、、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離婁下》
22、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23、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4、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yǎng),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yǎng),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5、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nèi)外整潔。既昏便息,關(guān)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26、一粥一 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27、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zhì)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
28、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dǎo)人為惡者,損友也。
29、立身以立學(xué)為先,立學(xué)以讀書為本。
30、涵養(yǎng)、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yǎng)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31、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32、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3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名言
34、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dāng)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35、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 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36、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37、為學(xué)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緩。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39、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42、君子之修身也,內(nèi)正其身,外正其容。(歐陽修)
43、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樸為美。 (司馬光) 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司馬光)
44、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4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46、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47、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養(yǎng)的人——羅斯金(英國)
48、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獝勰
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蛾套哟呵铩
49、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jié)。——莎士比亞
50、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51、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yīng)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5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 —— 劉備
53、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54、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55、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56、應(yīng)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57、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58、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 盧梭
59、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 —— 謝覺哉
60、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 諸葛亮
61、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62、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63、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64、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摘選道德經(jīng)典語錄】相關(guān)文章:
傷感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7
倪萍的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
劉墉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
SMART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
落落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
簡愛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
龍族經(jīng)典語錄摘選08-26
溫鐵軍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
幻城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
微博的經(jīng)典語錄摘選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