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常識大全

漢文帝為何是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時間:2022-10-01 01:11:37 常識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漢文帝為何是史上最“小氣”的皇帝

  穿一雙草鞋上殿辦公,龍袍打補丁;當了23年皇帝,沒蓋過宮殿,沒修過園林,沒增添車輛儀仗,連狗馬都沒有增添一只;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哪怕是為自己預修的陵墓,也要求從簡。你說漢文帝為何是史上最“小氣”的皇帝嗎?

  漢文帝劉恒,西漢開國皇帝高祖劉邦之第四子。

  公元前197年,在蕭何等33位朝臣的舉薦下,七歲的劉恒被封為代王。

  劉恒的母親薄氏,終劉邦之世,一直處在“諸姬”當中,從沒有升到“夫人”的行列,故此其母子才能躲過呂后的迫害,平安地活下來。

  公元前188年,只有22歲的漢惠帝英年早逝,呂后分立劉恭、劉弘為帝(史稱西漢前、后少帝,因處在呂后專權時期,且被認為非盈帝后代,故未被正史承認)。

  公元前180年(呂后8年),呂后死,宮廷發(fā)生變亂,齊王兄弟興兵伐呂,太尉周勃、丞相陳平見勢亦響應,夷滅呂氏一族,史稱“蕩滌諸呂”。

  功臣派畏齊王勢壯,貪代王勢孤,擁立之。

  公元前180年,劉恒登基為帝,是為西漢史上第三位皇帝(若算上上述提到的前后少帝,則是第五位)漢文帝;公元前157年,漢文帝劉恒駕崩,在位23年,享年46歲,葬于霸陵(在今陜西長安區(qū)東),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他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

  北宋文學家吳坰《五總志》上有這樣的記載:漢文帝劉恒以“履不藉以視朝”。

  草鞋最早的名字叫“屨”。

  由于草鞋材料以草與麻為主,非常經(jīng)濟,且取之無盡,用之不竭,平民百姓都能自備,漢代稱之為“不借”。

  在漢文帝時,已經(jīng)有了布鞋,草鞋已經(jīng)淪為貧民的穿著,而漢文帝劉恒以“履不藉以視朝”,就是說他穿著草鞋上殿辦公,做了節(jié)儉的表率。

  不僅是草鞋,就連他的龍袍,也叫是“綈衣”,綈在當時就是一種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絲綢。

  就是這樣的龍袍,也一穿多年,舊了,也讓皇后給他補一補,再穿。

  漢文帝自己穿粗布衣服不說,后宮也是樸素服飾。

  當時,貴夫人們長衣拖地是很時髦的,而他為了節(jié)約布料,即使給自己最寵幸的夫人,也不準衣服長得下擺拖到地上。

  宮里的帳幕、帷子全沒刺繡、不帶花邊。

  古代皇帝住的宮殿,大都要修又大又漂亮的露臺,好欣賞山水風光。

  漢文帝本來也想造一個露臺,他找到了工匠,讓他們算算該花多少錢。

  工匠們說:“不算多,一百斤金子就夠了。”漢文帝聽了,吃了一驚,忙問:“這一百斤金子合多少戶中等人家的財產(chǎn)?”工匠們粗粗地算了一下,說:“十戶。”漢文帝聽了,又搖頭又擺手,說:“快不要造露臺了,現(xiàn)在朝廷的錢很少,還是把這些錢省下吧。”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狗馬服御無所增益”。

  宮室就是宮殿建筑,苑囿就是皇家園林以及供皇室打獵游玩的場所,狗馬即供皇帝娛樂使用的動物、設施等,服御即為皇帝服務的服飾車輛儀仗等。

  這些都是皇帝們講排場、顯威嚴、享樂游玩必不可少的,皇帝們大都十分重視。

  然而文帝當皇帝二十三年,居然沒有蓋宮殿,沒有修園林,沒有增添車輛儀仗,甚至連狗馬都沒有增添。

  漢文帝屢次下詔禁止郡國貢獻奇珍異寶,本皇帝決不當收藏家。

  他還能關心百姓的疾苦,剛當皇帝不久,就下令:由國家供養(yǎng)八十歲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要發(fā)給他們米、肉和酒;對九十歲以上的老人,還要再發(fā)一些麻布、綢緞和絲棉,給他們做衣服。

  春耕時,漢文帝親自帶著大臣們下地耕種,皇后也率宮女采桑、養(yǎng)蠶。

  在他死前,最后安排了一次節(jié)儉的活動—他的喪事。

  他在遺詔中痛斥了厚葬的陋俗,要求為自己從簡辦喪事,對待自己的歸宿“霸陵”,明確要求:“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霸陵山川因其故,勿有所改”,即按照山川原來的樣子因地制宜,建一座簡陋的墳地,不要因為給自己建墓而大興土木,改變了山川原來的模樣。”

  漢文帝還主張死后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

  漢文帝在位期間,輕徭薄賦,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

  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推動了生產(chǎn)力的迅速恢復與發(fā)展。

  政治上對內(nèi)加強中央集權,鞏固了國家政權,對外妥善處理同南越和匈奴的關系,對南越王趙佗實行安撫政策,對匈奴在實行和親政策的同時,加強了邊防的力量。

  匈奴曾三次侵犯漢境,漢文帝均及時派兵還擊擊退強敵。

  漢文帝廢除嚴邢苛法,帶頭執(zhí)行法制判決,并且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提拔重用人才,使?jié)h朝從國家初定逐步走向繁榮昌盛,為后來漢武帝的橫掃四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像這樣一生為民、儉樸勤政,并不斷改進政策,為強國富民孜孜以求的皇帝,歷史上實不多見。

  由于漢文帝這種廉潔愛民的精神和勵精圖治的實踐,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據(jù)歷史記載,當時國庫里的錢多得數(shù)不清,穿錢的繩子都爛了;糧倉的糧食一年年往上堆,都堆到糧倉外面來了。

  因此,司馬遷高度評價漢文帝說:“德至盛焉”,“豈不仁哉!”似乎,皇帝做到漢文帝這份上,真是虧死了。

  你想,做皇帝的沒吃好穿好,花錢都不舍得,不是白當了嗎?可老百姓喜歡呀,千秋萬世都想著你。

  后來赤眉軍攻進長安,所有皇帝的陵墓都被挖了,唯獨沒動漢文帝的陵墓,因為知道里面沒啥好東西。

【漢文帝為何是史上最“小氣”的皇帝】相關文章:

史上最經(jīng)典的表白句子02-21

史上最溫馨提示標語10-08

史上最經(jīng)典的電影臺詞07-20

史上最了不起的雞作文10-04

史上最搞笑的繞口令10-05

史上最繞嘴的繞口令08-10

史上最牛繞口令10-08

史上最變態(tài)的繞口令10-07

史上最簡單的繞口令10-07

史上最暖心的情話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