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一竅不通的的知識點
德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智慧的德,另一種是行為的德,前者是從學(xué)習(xí)中得來的,后者是從實踐中得來的。下面小編整理了關(guān)于一竅不通的的知識點,希望對你們有用!
關(guān)于一竅不通的的知識點
一竅不通的歇后語:
抱著搟面杖當(dāng)笙吹—— 一竅不通
扁擔(dān)吹火 —— 一竅不通
耳聾鼻塞嘴啞—— 一竅不通
搟面杖吹火 —— 一竅不通
七竅通六竅 ——一竅不通
實心竹子吹火 ——一竅不通
實心竹子—— 一竅不通
彎扁擔(dān)吹火—— 一竅不通
眼瞎耳聾鼻塞嘴啞—— 一竅不通
搟面杖吹火的相關(guān)故事:
昨晚老公出乎意外的回來的早,兒子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吃完飯后要老公帶他出去玩。
他們父子走了,突然我有些不適應(yīng)了,和兒子說好了,接他回家后我不開電腦的,可我做什么呢?
在家里轉(zhuǎn)悠了兩圈無所事事,掙扎了良久還是打開了電視,胡亂翻著臺。
突然見到一個節(jié)目,說的是一個姓范的賣菜人,52歲,讀過三年書。
說這個人突然有一天知道他是范名人之后,忘記說是什么范名人,也忘記是名人的第二十幾代傳人了。
本來賣菜好好的,突然就不賣菜了,而是來到北大中文系當(dāng)旁聽生,北大中文系的領(lǐng)導(dǎo)帶著他忙著辦旁聽證等。
看到這里,我就覺得這是干啥呀?不是我看不起賣菜的,我還不如賣菜的呢,但是我覺得一個52歲的人,只讀了三年的書,去北大中文系?
這有些天方夜譚吧?先不說這個范氏之后說是為了什么,北大是為了什么?找一個這樣的人來讀中文系,這也太浪費資源了。
哪怕你找一個愛好中文的,或者一個大學(xué)生去做這些所謂的研究名人呢,也許更有意義吧。
難道就因為他是名人之后,就拿搟面杖吹火?這未免太可笑了。
再說了,他爹是名人,他就能享受他爹的待遇?這都啥年代了,還搞世襲?再再說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了,都去尋尋根的話,或許都是名人之后了。
或者,北大為了證明自己點什么,博愛?平等?
再說說這個范氏之后,他到了北京后,見到一個河南的賣菜人,人家很熱情的和他聊天,
人家說人家現(xiàn)在就是希望多賣菜賺錢養(yǎng)活老婆孩子,并問他賣菜賣的挺好的,怎么就不賣了。
他竟然說:“你留給后代的是物質(zhì),我留給后代的是精神,我們不是一類的人。”看看這話說的。
到了后來他要離開的時候,河南賣菜的人問他要手機號碼,說交個朋友。
知道他怎么說,人家趕緊拒絕擺手說:“我不想和你這樣的人交往。”
他說話的那個口氣帶著不屑和鄙視。
呵呵,看到了吧,這個人真是厲害,一下子和北大沾點邊了,就連自己曾經(jīng)從事的職業(yè)都看不起了。
還把自己提升了很高的層次,一下子從物質(zhì)到了精神。
說實話我覺得這個人的動機絕對不是他說的為了去研究的先人,他其實就是為了沾先人的光。
聽了他最后說的話,我對這個人極其的鄙視。
人家賣菜養(yǎng)老婆孩子怎么了,靠的是自己的能力養(yǎng)家糊口;倒是他自己心理想怎么樣,或許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了。
主持人就是會說話,或許是為了和諧社會,也或許是言不由衷吧。
結(jié)束的時候主持人說,無論他們做什么,賣菜的也好,進北大當(dāng)旁聽生也罷,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快樂。
這話聽起來不錯,很給力很動容,可是敢當(dāng)面問問那個河南賣菜的人,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他是愿意繼續(xù)賣菜,還是愿意去北大當(dāng)旁聽生?
而且現(xiàn)在的我們,誰不想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做,或者是自己不喜歡的做的,可誰給這個機會呢?
要是社會都如北大這樣博愛、公平就好了,人間也就沒有寂寞,社會也就沒有不和諧,那真是太平盛世呀!
不知道北大旁聽生的規(guī)定和要求,可是無論什么,都要根據(jù)現(xiàn)實,而且要意義才好吧。
否則名人之后丟了他的先人到?jīng)]什么,丟了北大的人,未免得不償失吧!拿搟面杖當(dāng)吹火筒使,還是省省力氣吧!
【一竅不通的的知識點】相關(guān)文章:
物理知識點11-15
javascript知識點10-05
物理知識點10-06
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jié)-高考知識點總結(jié)10-06
社交禮儀的知識點10-08
關(guān)于長城的知識點10-11
物理知識點填空10-05
物理知識點歸納10-05
中考物理知識點10-05
物理知識點初中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