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預防溺水的內容
生命十分寶貴,希望大家珍惜;生命只有一次,希望大家愛護;生命一去不回,希望大家牢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預防溺水的內容,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預防溺水
人落水后,水、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痙攣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
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鐘即可致死。溺水多見于兒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誤落水中為多,偶有投水自殺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輕者,落水時間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腫,四肢發(fā)硬,呼吸淺表。吸入水量2ml/kg時出現(xiàn)輕度缺氧現(xiàn)象。
重者。如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鐘內即出現(xiàn)低血氧癥。落水時間長,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滿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一、自救
落水后要鎮(zhèn)靜不慌。舉手掙扎時,會使人下沉。應仰臥,頭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現(xiàn)。呼氣要淺,吸氣要深,這樣可勉強浮起,等人來救,腿抽筋盡快呼救,并仰泳浮上水面,好轉后,應速上岸。
二、援救
急救者應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從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間握對方的右手,或拖住辮水者的頭,用仰泳方式將其拖到岸邊。急救者防溺水者抱住不放,影響急救。萬一被抱住,急救者應松手下沉,先與溺者脫離,然后再救。
或向后推溺水者的臉,緊捏其鼻,使其松手,接著再救。急救不會水時應立即用繩索,竹桿、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信后拖上岸來。現(xiàn)場無任何救生材料,應即時高聲呼叫他人。
三、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暢。
立即清除口、鼻內的泥沙,嘔吐物等。松解衣領、鈕扣、乳罩、內衣,腰帶,背帶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時將舌頭用手巾、紗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暢。
2.控水(倒水)。
、偌本日咭煌裙蛟诘,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橫放在其大腿上,使其頭下垂,接著按壓其背部,使胃內積水倒出。
②急救者從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頭向下,也能使水倒出來。
3.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擠壓和吸氧。在運輸中也不能停頓,堅持數小時至更長,判定好轉或死亡,才能停止。
4.用手導引人中、涌泉等穴。
5.有條件時,肌肉注射0.1%腎上腺素1ml,可拉明0.25g必要時可反復使用。
6.溺水者蘇醒后要禁食,用抗生素防感染。
溺水搶救方法及其原則
1、設法以最快的速度將落水救上岸。在搶救落水者時,應將患者的頭部拉出水面;在水面拖帶時,只要有可能,應向落水者口鼻同大口吹氣,促使其自動呼吸的恢復。
2、清除口中異物。將落水者救上岸后,應立即檢查他有無假牙和口鼻內有無雜草和泥沙等物,如有應迅速取出。并將其口、鼻擦凈。
3、及時控水。將溺水者腹部置于搶救者屈后的大腿上,頭向下按壓背部,使呼吸道和胃內水倒出。同時,應解開其衣扣、腰帶便于控水。這一過程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延誤復蘇。
4、進行人工呼吸。通過檢查,如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將落水者平放俯臥,使之兩腳伸直,兩臂前屈,頭向一側;腹部墊高,給他做人工呼吸或口對口大力吹氣。其具體方法是:
(1)搶救者取跪式面向患者下身,雙手平放患者背部,兩拇指緊貼患者胸椎旁線,余四指微并,腕與戶關節(jié)呈垂直角度,按人工呼吸法做壓擠背部動作。每分鐘14—16次,直至患者恢復正常呼吸為止。
。2)搶救者仍取跪式面向患者下身,雙手握緊患者雙肘關節(jié)處用力向外上提肘,每提一次,患者胸廓闊開(吸氣)一次,再將患者雙肘下落一次,患者胸廓縮。ê魵猓┮淮。如此反復,直至患者恢復自動呼吸和心跳為止。此法單人搶救很累,必要時可多人輪番進行,每分鐘不少于16次。
5、注意保暖。采用以上幾種方法搶救落水者的同時,應始終注意患者的保暖。冷天應利用一切可以保暖的物品,使患者免受風寒,以減少患者在救活后發(fā)生并發(fā)癥。
6、及時送醫(yī)院。對一切落水者,均應在搶救的同時,迅速與附近醫(yī)療單位聯(lián)系,應盡快將患者送醫(yī)院繼續(xù)治療。
溺水與急救
溺水者常面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溺水致死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
1、自救
。1)不熟悉水性
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面(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2)會游泳者
如果發(fā)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zhèn)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邊。
2、救護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后方出手救援;蛲度肽景、救生圈、長桿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將溺水者救上岸后,應采取以下措施:
。1)清除口、鼻中雜物
上岸后,應迅速將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帶解開,擦干身體,清除口、鼻中的淤泥、雜草、泡沫和嘔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暢通,如有活動假牙,應取出,以免墜入氣管內。如果發(fā)現(xiàn)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則可將溺水者臉部轉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將阻塞物拍出氣管。如果溺水者牙關緊閉,口難張開,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兩手拇指頂住溺水者的下頜關節(jié)用力前推,同時用兩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頜骨,將口掰開。為防止已張開的口再閉上,可將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間。
。2)空水
在進行上述處理后,應著手將進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這一過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種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將溺水者腹部擱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頭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壓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復呼吸的關鍵步驟,應不失時機盡快施行,且不要輕易放棄努力,應堅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復正常呼吸為止。在實踐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數小時的人工呼吸后才復蘇的。人工呼吸的節(jié)律,約為15~20次/min。
(4)胸外心臟按壓
將溺水者救上岸后,如發(fā)現(xiàn)溺水者的心跳已;驑O其微弱,則應立即施行胸外心臟按壓,通過問接擠壓心臟使其收縮與舒張,恢復泵血功能。胸外心臟按摩與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對尚未出現(xiàn)真死現(xiàn)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復自主心跳與呼吸的重要手段。
水中施救常識
對于不會游泳的人來說,落水時千萬不要慌,冷靜地采取頭頂向后,口向上方,將口鼻露出水面呼吸,以等待他人搶救。切記不能將手上舉或拼命掙扎,因為這樣反而容易使人下沉。會游泳者溺水應氣靜呼救,自己將身體抱成一團浮上水面。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將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用兩足游泳。
如果發(fā)現(xiàn)同伴溺水,救護者盡可能脫去衣褲,尤其要脫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筋疲力盡者,救護者可從頭部接近,神志清醒者從背后接近,用一只手從背后抱住溺水者頭頸,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手臂游向岸邊。救援時要防止被溺水者緊抱纏身而雙雙發(fā)生危險。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應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開,再進行救護。
溺水緊急救護方法
1、發(fā)現(xiàn)有人溺水,應該立刻求援。如果溺水者并未昏迷,應從溺水者的后方向其靠攏,以免被溺水者抱住,無法動彈沉入水中。如果溺水者已經昏迷,可從正面向其靠近。
2、如果溺水者呈俯臥姿勢,要輕輕地用雙手夾住患者,并將其身體翻轉過來,呈仰臥姿勢。
3、溺水者的頸部有可能受到損傷,因此要保護好頸部,盡力維持呼吸。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
4、將溺水者救上岸后,應盡量放在平坦的地方,使其仰臥,檢查是否有脈搏和呼吸。
5、如果嘴中有污物,導致呼吸不暢通,應將溺水者的頭部側過來,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撐開她的嘴,右手的食指沿著臉頰內側伸入嘴中。當手指碰到異物時,將異物取出。
6、再次實施人工呼吸,如果水由溺水者口腔內流出來,可以讓其側臥,方便水流出。
7、最后,擦干溺水者的身體,用較厚的布裹住全身進行保溫。再將其立即送往醫(yī)院。
防溺水知識要點
防止溺水事故的發(fā)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較危險且宜發(fā)生溺水傷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選擇好的游泳場所,對場所的環(huán)境,如該水庫、浴場是否衛(wèi)生,水下是否平坦,有無暗礁、暗流、雜草,水域的深淺等情況要了解清楚。
2、必須要有組織并在老師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帶領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顧。如果集體組織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點人數、并指定救生員做安全保護。
3、要清楚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平時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參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區(qū)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準備,先活動活動身體,如水溫太低應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洗身體,待適應水溫后再下水游泳;鑲有假牙的同學,應將假牙取下,以防嗆水時假牙落入食管或氣管。
4、對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更不能互相打鬧,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如眩暈、惡心、心慌、氣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腳部抽筋,千萬不要驚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躍動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時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時,現(xiàn)場急救刻不容緩,心肺復蘇最為重要。將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嘔吐物和泥沙等雜物,保持呼吸通暢;應將其舌頭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將溺水者的腹部墊高,使胸及頭部下垂,或抱其雙腿將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動或跳動"倒水"動作;謴湍缢吆粑羌本瘸蓴〉年P鍵,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對口或口對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時應迅速送往醫(yī)院救治。
游泳小常識
1、必須在家長(監(jiān)護人)的帶領下去游泳。單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長(成年人),在出現(xiàn)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肝、腎疾病、高血壓、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fā)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因為上述病人參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fā)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另外女同學月經期間均不宜游泳。
3、參加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后,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fā)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惡劣天氣如雷雨、刮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
【預防溺水的內容】相關文章:
預防溺水資料08-08
預防溺水的措施07-30
預防溺水的標語07-21
預防溺水作文03-05
預防溺水的作文02-24
預防溺水征文11-13
關于預防溺水的標語12-22
預防溺水小兒歌07-23
預防溺水安全知識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