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的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指定的書面計劃,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會實踐的活動方案,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一)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規(guī)范我校辦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fā)展,提升基礎教育辦學水平和質量,緊緊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中心,以張志勇同志在全省中小學素質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為指導,以《山東省普通中小學管理基本規(guī)范(試行)》為依據,以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為前提,結合我校實際,我們決定分學段,分主題開設綜合實踐課程。使學生通過開放性、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獲得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人格發(fā)展。我們相信隨著一系列活動的不斷展開,孩子們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將會不斷迸發(fā),再加上教師給予的各種幫助,學生既能親歷科學研究的過程,又能體驗到研究性學習帶來的無窮快樂。我們深信綜合實踐活動會成為一種催化劑,它將促使課程發(fā)生質的變化,使教師開闊創(chuàng)造的空間,使孩子們走出封閉的書齋,在廣闊的天地里實踐著、探索著、體驗著、創(chuàng)造著并快樂著。
二、課程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通過密切聯(lián)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來體現(xiàn)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根據綜合實踐課程的本質特征,我校確定了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體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對自然的熱愛情懷,養(yǎng)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對自然的認識,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lián)系,輕松走入社會,熟悉并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范,注重生活衛(wèi)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xié)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驗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己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實施方法
(1)親歷親為。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去做,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于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感受是學生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也是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健康發(fā)展的基礎。
(2)自主發(fā)展。綜合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個人的觀點和行為,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創(chuàng)造。學生可以根據課程目標,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要自主設定具體的活動目標,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現(xiàn)有水平選定活動內容和方式,他們有權利參與決定學什么和怎樣學,從而對自己的學習和發(fā)展負起責任來。
(3)探索發(fā)現(xiàn)。通過多種方式如組織參觀、訪問、考察、實驗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景,激活學生原有的生活儲備,誘發(fā)探究動機。探索發(fā)現(xiàn)的過程是內容與方法交織的過程,是把知識學習與人格養(yǎng)成融為一體的過程。
(4)交往合作。綜合實踐活動把教學過程視為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強調把學習活動和社會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走進社會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這種活動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多組合作、社會多方人員共同參與才能順利完成。
四、具體研究任務與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根據本地、本校情況,確定本班活動主題。制定具體的活動計劃。
2、各班上交班級活動方案和小組活動方案。
3、組織方式:
中年級由教師、家長提供必要的指導,采取集體活動與小組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高年級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為主,教師或家長適時引導,在活動策劃和總結時采用集體交流討論的形式。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根據方案開展主題活動,加強指導督查服務。
2、舉行課程實施研討活動,總結交流經驗,在探索總結推廣中不斷提高教師指導能力。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1、征集綜合實踐活動課優(yōu)秀案例,并組織老師學習。
2、進行第二輪的研討活動,理論聯(lián)系實際,撰寫相關心得或論文,推廣先進經驗。
3、整理活動中收集的各種資料。
五、操作內容
(一)搜集整理信息
1、搜集科學信息。搜集科學信息是學生學會學習、拓展知識,進行判斷、推理和論證的必不可少的主題,如學生的飲食與營養(yǎng)問題的研究,我們可以讓學生們先確定自己知道哪些食品屬于垃圾食品,然后讓他們通過上網、調查等方式收集該垃圾食品對人體有哪些危害等有關資料,再用各種表達方式匯報他們的成果。
2、現(xiàn)場考察。把學生帶到某個現(xiàn)場,從參觀者的角度考察現(xiàn)場的情景,給學生提供親身體驗的機會。教師應該關注學校周圍新發(fā)生的與科學教育相關的事件、工程、環(huán)境問題等教育資源,組織學生到現(xiàn)場進行教學。如:帶學生到交通主要路口,觀察車輛運行情況。
觀察時要注意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還應該注意語言的描述、文字的記錄、測量工具的運用相結合。對觀察的目的性和觀察程序也應該給予具體的指導。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自己或小組經過實踐、體驗所取得的收獲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書面材料或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多樣化。
(二)初步分析和處理信息
學生能夠從在校內外觀察,思考,收集到的信息,嘗試運用調查,考察,文獻收集等基本信息工具進行初步分析和處理并進行信息交流。初步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并提出合理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活動,嘗試活動,體驗探究過程。在信息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并能提出獨立見解。能夠自主地與活動相關的部門進行聯(lián)系,溝通,并學會在活動中自我管理。
五、采取措施
1、指導教師要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實際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堅持就近原則。根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主題、課程資源的不同特點與學,F(xiàn)有的條件,盡量采用參觀、訪問、調查、實驗、測量、采訪、宣傳、野營、義務勞動、公益服務等方式,以激發(fā)學生對活動的興趣。
2、根據活動內容和實際需要靈活安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班級活動、學;顒拥冉M織形式學生按計劃進行活動,班主任或指導教師始終關注活動的開展;顒訉嵤┑倪^程中,每位學生都必須撰寫一些有關活動的感受、收獲等內容的文章。統(tǒng)籌考慮時間。學校每月將對學生撰寫的活動感受和收獲進行評比,每年級評出優(yōu)勝獎10名,每名優(yōu)勝者給班級加2分。
3、活動結束后,個人寫出活動小結與活動的感受,活動小組完成社會實踐報告,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班級、學校內外的交流。反參加學校的交流,獎班級5分。
4、每班每學期至少組織3次大型社會實踐活動,少一次扣班級10分,小型活動應周周有。根據活動的社會反響情況將對班級組織的活動分一、二、三等,各獎5、3、1分。
5、每月每班至少上交作品具體指標:
班級活動方案;1份
小組活動方案:5分
學生活動反思:10份
學生活動總結:10份
班級活動總結:1份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二)
為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落實《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充分發(fā)揮實踐育人的重要作用,在實踐中培養(yǎng)和提高廣大中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活動主題
今年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是:弘揚民族精神,承擔社會責任。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活動內容
今年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 “ 四個一 ” 。
1.參觀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場所。通過參觀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瞻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舉辦夏令營、 “ 革命圣地游 ” 、 “ 紅色旅游 ” ,考察城市、農村建設成就,瀏覽 “ 血鑄中華 ” 、 “ 民族魂 ” 愛國主義網站等多種形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
2.參加一次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立足于所在社區(qū),開展敬老愛幼、助殘幫困、保護環(huán)境、公益宣傳等各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參與道德實踐,接受社會公德教育。
3.為回報父母、長輩做一件實事。通過為父母、長輩做飯、洗衣、整理家務,或過生日等多種形式,接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
4.學習一項生產生活技能或自理自護知識。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學習生產勞動、工藝制作、日常生活實務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學習自我保護、生存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接受社會適應能力教育。
三、活動原則
組織學生開展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則。(一)就近就便的原則,立足于學生所在社區(qū)、鄉(xiāng)村,便于學生廣泛參與;(二)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學生可以個人分散活動,可以就近自由組合活動,也可以由學校出面組織一些集中性的重點活動;(三)力所能及的原則,活動的設計和安排要以學生可以做到為前提,不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四)保障安全的原則,要教育學生增強安全意識,落實保障措施,認真負責地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要把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擺上日程,制定方案,盡早部署,確;顒禹樌麑嵤。把活動的各項任務落實好,認真研究制定工作計劃,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精心組織,務求實效。學校要把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布置給每一位學生,并就開展好這項活動向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切實做好動員工作。學生參加活動的情況要予以適當?shù)挠涊d認證。要努力增強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意識,使學生完成 “ 四個一 ” 活動內容,真正在活動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
(三)突出重點,以點促面。各地要圍繞 “ 四個一 ” ,結合本地實際,設計和開展一些集中性示范性的重點活動,吸引帶動學生廣泛參與。特別要突出活動主題,有重點地組織一批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場所的'團隊,集中對學生進行教育。
(四)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積極協(xié)調新聞單位做好活動的宣傳工作,組織記者深入報道活動的開展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感受。要通過工作簡報等方式,加強信息溝通,交流工作經驗,推動 “ 四個一 ” 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要在開學后專門組織一次班會或團會,交流活動經歷和體會。通過校報、校內廣播站、校園網等多種方式,展示本校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使更多的學生受到教育。
【社會實踐的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6-16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6-19
社會實踐活動的方案03-18
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7-01
暑期的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0-12
學院社會實踐活動方案10-11
大班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7-09
社會實踐策劃的活動方案09-10
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方案09-10
社會實踐活動的策劃方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