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1
我們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們團聚 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zhèn)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餃子,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這期間,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春節(jié)是快樂的節(jié)日,是豐收的節(jié)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2
我出生在江西南昌一個山清水秀的小山村,也在那里度過我的童年。9歲時,離開家鄉(xiāng),從此以后稀有回去,如今,我獨自在遙遠的北京謀生。離家越來越遠,故鄉(xiāng)在記憶中也日漸模糊、依稀只剩下那青山白云下的小橋流水和兩鬢白發(fā)的父母,然而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卻在我腦海留下深深的烙印。
貼春聯(lián)、門神,是除夕日一件大事。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拿出買好的春聯(lián),或有雅興者,自鋪紙墨,揮毫寫下自創(chuàng)或選好的對聯(lián),等墨跡一干,就拿了去貼,將宅子里里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也有在大年初一再貼的。春聯(lián)的內容常以發(fā)家致富和喜慶吉祥為主,不同人家,從其所貼春聯(lián)可看出他家的特點,如經商做生意者多喜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之類的春聯(lián)。春聯(lián)的起源在《蜀[木壽]杌》內有記載,五代時后蜀的君主孟昶在新年命令翰林們作門聯(lián),自己也寫了一副:“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
家鄉(xiāng)過年的風俗多姿多采,鄉(xiāng)土氣息濃郁。臘月二十四后,家家戶戶忙著準備過年,殺豬宰雞,購辦年貨。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除塵,就是進行相當徹底的大掃除清潔活動。平常懶散的家庭,這時也絕不含糊,定要大干一場,弄個里外一新,用最新的面貌迎接新一年,別有一番過年氣象。據(jù)宋人吳自牧的《夢渠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笨梢姟俺龎m”之俗宋代已有。
門神更是鄉(xiāng)下人不可缺的寶物,每到新年,家家戶戶都要恭請這路神仙,用意是驅除惡鬼,鎮(zhèn)壓兇邪,保佑平安,常請的門神一般是秦叔寶和尉遲敬德。王安石的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里面的桃符也就相當于今日的門神,可見門神在宋朝早已經流行。
除夕之夜,合家團聚吃團圓飯是最重要的大事,在外地工作者,無論遠近,務必趕回。有實在不能回家的,家人們也總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此時廳堂上紅燭高燒,擺上豐盛菜肴,由主事之家長拈香,帶領全家男女一齊向列祖列宗跪拜,恭請祖宗降臨飲宴,并祈保合家大小平安,興旺發(fā)達。之后,打響早已準備好的爆竹,俗稱“關門爆”,就可以關上大門,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年糕、家釀米酒等等,尤其是家釀的米酒,香醇甘美,在外面一般是喝不到如此佳釀的。如果人問,故鄉(xiāng)的味道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就如那家釀米酒,只要喝過一次那味就永留心底,難以忘記,在外面是再怎樣也嘗不到家鄉(xiāng)那個味道了!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吃過年夜飯,收拾一下,合家大小圍坐一起,或閑聊或看電視或打牌搓麻,在歡聲笑語中,一家人開始熬年夜,準備辭舊迎新,俗稱“守歲”。據(jù)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起于南北朝!笆且,禁中爆竹山呼,聲聞于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后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在守歲的過程中,小輩們會給長輩們行大禮、恭祝長輩安康,長者往往掏出早已準備好的紅包送給晚輩們,里面多是一些連號的新紙幣,這就是壓歲錢,同時說一些期勉的話。伴著你一歲一歲的長大,收到的壓歲錢面額也會越來越大。當有一年你不再收到壓歲錢,那就證明你獨立了,你要開始給小輩壓歲錢了。壓歲錢的習俗源遠流長,它預示著鎮(zhèn)歲、去病、避邪、祈福等,是長者對晚輩的美好祝愿。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錢,亦謂之壓歲錢。”
大年初一,雞叫頭遍,三鄉(xiāng)十里就噼里啪啦響起了鞭炮聲,俗稱“開門爆”,很有趣的是這中間爆竹聲間連不斷,一直會持續(xù)到天大亮,實在是熱鬧異常。大人們早早打響“開門爆”,將昨夜關好的大門打開,叫做“開門進寶”。只有開門爆打過以后才可以出行,所以這也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可以出去玩啦!孩子們大都穿著新衣服出去,帶著平常少有的玩器錢物,呼朋喚友,或三五一群,或聚在一塊,愛 怎樣玩就怎樣玩,沒人干擾你,即使搞點惡作劇什么的也只會得到大人們寬容的一笑。不過出門前各家父母都會再三囑咐小孩,見人都說好話,不可亂問,不可亂說,免得說出不吉利的話,這在喜 慶氣氛中更增添了一種莊重肅穆。
拜年在故鄉(xiāng)可大有講究。
大年初一,要向長 輩們拜年,除了自家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遠門,三爺四奶五叔八姑家等等,小孩子們高興的是可以得到數(shù)量不等的壓歲錢。初二是閨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的日子,這一天,三鄉(xiāng)五里,路上行人往來不絕, 穿行于山青水秀之間。
初三或初五是拜大 年的日子,所謂拜大年就是給近三年內家有白 喜事的人家拜年,親朋好友、四方鄉(xiāng) 鄰,都要準備好白喜事的禮品 ,前往祭悼亡魂。這個日子是很有講究,錯不 得的,否則,你選錯了日子去拜年,很可能會被人家趕了出去甚至被痛 打一頓。
除上面幾個特殊的日 子外,正月里其他日子倒沒有什么忌諱,可隨便串親戚。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在這個月可以好好的輕松享受一番,新年過后的一個大正月往往就在這樣踏著歡樂匆忙的腳步中逝去。
至于放鞭炮,當然是一個過年風俗。在過去,不 放鞭炮這年哪過得去?冷冷清清是不吉利的。但現(xiàn)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不能隨便放鞭炮在很多地方已經有明文規(guī)定了。至于老家,現(xiàn)在過年大概還是能放鞭炮的。
在中國,最大的流行或許就是這席卷國家和 民族的春節(jié)了,我內心深處,回家過年的情節(jié)也頗為頑固,揮之 不去,所以,每一年的春節(jié),無論有多艱難,我 都盡力及時趕回家。不過,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直到現(xiàn)在 我依然還懷念在故鄉(xiāng)那小山村過春節(jié)的歲月,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只有在民 俗的東西里才有點真正的原汁原味,這也是寫下上面這些懷舊文字 的一點理由。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3
春節(jié),迎春滿福,年年歲歲,福滿乾坤。所謂春節(jié),必定要熱熱鬧鬧,一家人和和美美,吃頓團圓飯,幸幸福!菜銟吩谄渲辛恕
春節(jié)帶有辭舊迎新之意,人們用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因此,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凝聚著華夏人們對生命追求和情感的寄托。它好似黃河,奔騰不息了幾千年,卻依然在人們心中涌動,它好似一株煙花,沉淀了幾千年,總是異彩紛呈地展現(xiàn)于高空………看似隆重的春節(jié),卻已繁植了幾千年,其傳統(tǒng)文化可謂源遠流長。這也使每年的春節(jié)過得分外有“年味”。
貼春聯(lián),是春節(jié)必不可少的大事,這是中華民族的一朵絢麗多彩的奇葩。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了時代背景,寄托美好愿望,是我國獨有的文學形式。它把春節(jié)的喜氣洋洋發(fā)揚得淋漓盡致。
除了貼春聯(lián),春節(ji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習俗,那就是放鞭炮了。這個習俗來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最怕的就是鞭炮了,后來,人們在春節(jié)的時候就家家放鞭炮,再也不怕年了。就這樣,這個習俗就流傳到了現(xiàn)在春節(jié)不可不放鞭炮了。
春節(jié)的習俗如此多姿多彩,那當然就不能沒有年貨吧!春節(jié)的年貨可多了,這里面最有意義的是年糕,年糕與年高的諧音相同,含著長壽的好意思。吃年糕還能年年幸福呢!
年糕不僅含義好而且年糕吃起來甜耳不膩,十分爽口。年糕的口味有很多,且因地而異,北京的年糕為北方的代表,有黃、白兩色,有蒸、炸兩種,象征著金、銀,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所以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焚誠默祝望財臨!蹦阏f年糕難道不會不讓人喜歡呢?
春節(jié)的第一個高潮-除夕就要到了,這一天家家都會做好吃的食物,餃子就是那一天一定要吃的食物,餃子的形狀與金元寶相似,餃子皮是和面做成的.,而和與合是一個音,所以人們覺得吃餃子是會讓家庭和和美美的。在除夕夜,不管在多遠的地方的子輩都要回家過年,一家人團團圓圓地一起吃年夜飯。
當鐘聲發(fā)出年號時,就表示新的一年已經來臨。在新年里,家家戶戶的孩子都要穿新衣裳和父母一起拜年,小孩子拜年的時候可以得到壓歲錢,為什么長輩要發(fā)壓歲錢呢?這也是一個很長的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崇的小妖會吃小孩,所以人們在春節(jié)的時候都想保護好孩子,但是傳聞崇怕錢,后來人們把錢放在孩子身邊以求保幼,因為崇和歲讀音相同所以人們就把那些錢叫做“壓歲錢”。
春節(jié)是我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明珠,它是我們的先輩們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歷經了多少千百年的文化,每想到這兒,我的心里就洋溢著自豪。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4
終于盼到除夕啦!這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我一定要盡情玩鬧!
一大早我就穿上了媽媽精心為我挑選的新衣服整裝待發(fā)。我們中午先來到外婆家,與小姨和小姨夫陪外婆吃年飯。飯桌上大家互相道賀,我也舉杯祝大家新年快樂,并祝外婆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完飯后,我們馬不停蹄趕去上墳祭祖,給老太太磕頭上香。希望老太太可以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
下午回來后,我就在樓下與小朋友們一起放煙花,爆竹感受這濃濃的年味!晚上的年夜飯是在爺爺奶奶家吃的.,大家一邊吃著年飯一邊看著春節(jié)年歡,一大家子其樂融融!晚飯后我又得到了一個大大的紅包,哈!過年真好!
夜深了,可我一點睡意都沒有,于是爸爸提議12點帶我下樓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這可能就是老人們常說的守歲吧!在噼里啪啦的炮竹聲中,我又長了一歲。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 篇5
我的家鄉(xiāng)在廣西南寧,每當?shù)酱汗?jié)的時候,都會熱鬧非凡。
除夕前幾天,濃濃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與小孩都為了能更好的過一個愉快的春節(jié)忙得不亦樂乎,都在仔仔細細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拒之門外,為的就是在春節(jié)前把所有的霉運統(tǒng)統(tǒng)趕出家門,引來歡悅的喜氣。我們家也是一樣,家里全民動員,各有各的責任-——我負責把地板掃干凈,拖干凈,還要把茶幾里的東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負責把整個房間收拾得有條有理,還要再把紗窗拆出來沖洗一下;而媽媽負責把廚房和廁所擦干凈。
過春節(jié),年貨是不可少的。那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與媽媽高高興興地趕在人多之前的時候挑年貨,但是爭先恐后的情景還是發(fā)生了,南城百貨里擠滿了人群,每個人的購物車里都裝了大包小包的`零食與年貨。我也是一樣,進了超市拿到車后,就迅速地仔細挑選,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幾下就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當當?shù)摹?/p>
除夕當晚,吃團圓飯后,我從商鋪里買來了不可計數(shù)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過個癮,左點一個,右扔一個,突然間就劈劈啪啪的響。12點一到,新年的鐘聲剛一敲響,整個南寧像是活了過來一樣,家外面到處都是威力十足的長炮的響聲,天空上都是五顏六色的煙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紅的煙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會變成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怎么樣,熱鬧吧!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作文06-12
家鄉(xiāng)春節(jié)作文02-05
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的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