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語文課堂教案
教材略說:
《春》(《語文同步測練考》第58頁)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名篇。
作者用細膩的文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個如詩如歌的初春:春草爭綠,花木爭榮,輕風拂面,春雨稀疏,這美妙的春景中的人們也容光煥發(fā),精神抖擻,高興地迎接春的到來。
細膩的文筆,貼切的修辭是該文的一大特色。無論在概述春山,春水等諸多圖景,還是具體描繪草、花、風、雨等景致,作者可感可觸的描摹和恰到好處的修辭手法,均為文章增色不少!
作者的美妙語句,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草的可愛、花的熱鬧、風的溫柔、雨的多情,字里行間展露無遺,這就是文字的魅力。這樣的美文,培養(yǎng)語感,對學生體會語言美,會有很大幫助。
教學設想:
教學定位于引導學生感悟字里行間的春的氣息,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體會語言大家運用語言的技巧;從研讀文章、品味文章的角度出發(fā),嘗試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場景),理解感悟本文。避免機械解讀,注重整體感知,注重語言欣賞,注重意境入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文字描繪的春景圖,感悟語言美。
難點:大量修辭手法的運用對增強文章表現力的作用。
學習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爭取能背誦喜歡的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會該文的語言美。
3、感悟恰到好處的修辭為文章增色。
教學流程預設:
回顧朱自清先生à導入《春》à初讀了解à默讀,場景感知(點)à整體感知(面)à細心研討(學生邊讀邊批注“我學到了……我感受到了……我仿佛看到了……”)à嘗試交流與發(fā)言(提示從不同角度來談自己讀到的、學到的)à提升感悟(感悟文章意境)
教學用時:1~2課時
教學展開:
一、回顧導入:
1、簡介朱自清先生(請一學生完成)。
2、教師統(tǒng)括學生的簡介(適當補充)。
3、回顧寫春的詩句(導入本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
要求:邊讀邊掃清字詞障礙,邊讀邊想文字所描繪的場景,讀出自己的感情,讀出對文章的感悟。
3、抽讀反饋。
了解學生對文章的閱讀情況及對部分字詞的認知情況。
(嘗試學生輪流地讀,學生之間相互點評,在閱讀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A測:學生讀得或許平淡,或許有情感,或許在輕聲、疊字方面處理得不太恰當。注意從語氣、語速、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等方面點評,引導改進。)
。ㄔu出讀得相對較好的同學)。
三、品讀回味,感悟詩化文字。
1、細讀回味,場景再現。
布置:默讀全文,想象文中場景(讀后交流)。
。1)心靈感悟(用心去感受文字所描繪的場景);
閉了眼,你眼前出現的是什么?印象最深是的什么?能用文中的部分語句說說嗎?
。2)場景列舉(預測:風雨山水、花草樹木、人物風箏等);
2、研讀感知,品讀深化。
。1)、你讀到的場景有哪些?
。ù翰,春花、春風、春雨、迎春)
(提示:清晰的季節(jié)場景,有過渡意味、自然過渡的本文描繪的有關場景)
歸納小結:注意每段前的首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所描繪的場景。
。2)場景品讀:
我們品讀了解朱清先生筆下的五幅場景分別是怎樣的,請同學選一個場景,細心品讀,用心回味,并讀出你品到的味兒。
。▽W生品讀相應的場景)
四、交流提升,引境入心。
1、讀出情感(抽讀“場景”)。
2、你覺得你所讀的段落怎樣(或你讀到了什么)?
。ā拔覍W到了……我感受到了……我仿佛看到了……”)
春草:綠,嫩,多,細密,可愛,有趣;
春花:熱鬧,爭先恐后,散;
春風:溫柔,輕;
春雨:細、密、多,牛毛,花針;
迎春:舒活,抖擻。
3、引境入心。
(1)回顧文章內容,選幾處(句子,段落)你最想讀出的,細細品味,最后有感情有韻味地讀出來。
。2)贊春:
學著朱自清先生,試著寫幾句贊美春天的句子,試著把語句說得形象可感。
【《春》語文課堂教案】相關文章:
《春》的教案02-13
《春》教案02-19
《春的頌歌》教案03-07
《春望》教案03-11
大班《春》教案03-30
《春的消息》教案09-19
春的消息的教案01-08
《春》教學教案11-05
春的教學教案11-09
春講課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