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影视在线播放_国产一区+欧美+综合_久久精品少妇视频_制服丝袜国产网站

教案

童謠的音樂教案

時間:2022-10-07 16:48:1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童謠的音樂教案

  教學要求

有關童謠的音樂教案

  (一)單元總要求

  本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挖掘已有的課程資源,學習傳統(tǒng)的、流傳在民間的歌謠、童謠,使學生了解相熱愛祖國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體驗蘊涵在童謠里的樸實、善良、純真的情感。通過演唱、表演童謠的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能表達個人的情感并享受到美的愉悅。

  (二)具體要求

  1、了解什么是童謠。介紹我國與世界各國各具特色的童謠,感受童謠與方言和音樂的緊密結合。

  2、通過童謠說唱、做音樂游戲等活動,體驗童謠申蘊涵的樂趣,用打擊樂器為童謠說唱伴奏。

  3、按不同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說、唱童謠,用形體動作即興表演。

  4、組織學生邊做游戲邊唱童謠,并鼓勵學生自編童謠。

  教學準備:

  1、蝸牛的圖片或幻燈片、頭飾(西游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成、沙和尚等)、小板凳皮筋兒、小花籃。

  2、打擊樂器:碰鈴、三角鐵、雙響筒、木魚、響板、小堂鼓和鈴鼓等。自制的打擊樂器:能敲響的木板、玻璃瓶、碗、碟、筷子、小棍兒等。

  3、音帶、錄音機,寫有童謠歌詞的大歌片。

  4、節(jié)奏卡片

  教材分析

  (一)編寫意圖

  本單元由歌曲《水牛兒》,欣賞《蜻蜒你來吧》《編花籃》活動課《小老鼠上燈臺》《打花巴掌》組成。主要內容是圍繞著童謠進行編寫。

  童謠指有韻的詩歌形式的兒童故事,在兒童中間流行的歌謠,形式比較簡短。童謠與兒歌都是屬于民歌體裁中的小調范疇。童謠是流傳于兒童中間的歌謠,與兒歌合稱為兒童歌謠,大多表現(xiàn)兒童對社會生活現(xiàn)象的觀點和感情,形式活潑、用辭簡練、韻律響亮,有兒童自編的也有成年人的擬作。

  (二)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用自然、親切的歌聲演唱童謠,可以加入游戲或簡單的集體舞如《編花籃》。讓學生感受、了解演唱童謠的快樂。在自制打擊樂器的活動課中可以讓學生去找一找、敲一敲,開發(fā)想象力,多渠道地創(chuàng)作自制打擊樂器。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水牛兒》。

  2、音樂游戲。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水牛兒》,使學生初步了解童謠的來歷。

  2、欣賞《蜻蜒你來吧》,學習鞏固后十六分節(jié)奏。并進一步體會童謠中所蘊涵的表現(xiàn)孩童們的天真與快樂心情。

  3、注意引導學生掌握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及弱起小節(jié)的唱法。

  教學過程

  一、唱歌《水牛兒》

  1、讓學生們說一說平時喜愛的游戲,做游戲的時候嘴里念的是什么?知道這是什么游戲嗎?圍著蝸牛說著歌謠:蝸摟蝸摟牛,先出角,后出頭。

  2、介紹蝸牛。拿出圖片或幻燈。聽一聽北京的孩子是怎樣唱《水牛兒》歌謠的。

  3、將有北京方言特點的發(fā)音做介紹。如:花(兒)、牛(兒)、頭(兒)、莆(兒)、蔓(兒)、菜(兒)、篙(hao)、萵苣(woju)。

  4、聽錄音,引導學生用北京方言說歌詞,附點四分音符可以在說歌詞的時候自然學會。

  5、反復學唱,注意五個樂句的變化和休止符的準確。

  6、鞏固。

  二、欣賞山東謠《蜻蜒你來吧》

  1、介紹什么是童謠。

  剛才學過的《水牛兒》是孩子們玩耍的時候對蝸牛說的話。好似蝸牛能聽懂孩子們的語言,會先伸出角后再伸出頭,F(xiàn)在我們聽一聽山東的小朋友對靖蜒說什么呢?

  2、邊拍手邊按節(jié)奏說歌詞。可以采用二部卡農的形式。

  3、說歌謠的聲音漸漸變弱。只有拍節(jié)奏的聲音。

  4、復聽《蜻蜒你來吧》。

  學生可以小聲隨錄音學唱。邊唱邊用打擊樂器伴奏。自然掌握后十六分節(jié)奏。拍手和用打擊樂器都可以。

  隨筆:初步了解童謠的來歷。學生掌握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及弱起小節(jié)的唱法。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編花籃》;音樂游戲。

  2、欣賞河南民歌《編花籃》。

  教學目標

  1、通過兒童傳統(tǒng)游戲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編童謠的欲望。隨音樂跳《編花籃》。

  2、欣賞河南民歌《編花籃》,感受歌曲中活潑、歡快的氣氛。

  教學過程

  1、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的童謠《水牛兒》,聽唱《蜻蜒你來吧》。

  2、欣賞河南民歌《編花籃》。介紹《編花籃》的歌詞大意,按節(jié)奏說歌詞。3、初聽。感受歌中的歡樂氣氛。復聽。小聲隨唱。

  4、可以分成小組表演。有《水牛兒》《蜻蜒你來吧》《編花籃》。

  分組可以按男同學或女同學分組。也可以各種表演形式分組。有舞蹈、打擊樂、情景表演組等。

  5、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分成小組。三、四或六個人一組。圍成二個小圓圈,每個人的右腿伸出,和另一個人的右腿交叉勾在一起,編成"花籃"形狀。開始時,可讓其他同學扶持一下。跳一下,說一句歌謠:編、編、編花籃、花籃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小蘭。

  6、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再表演。鼓勵學生自編短小童謠。讓學生明白歌謠的產生就是在孩子們玩耍中隨口唱(說)的短小兒歌,容易記憶,是受孩子們歡迎的一種歌曲體裁。

  7、布置下一課作業(yè)。自己制作打擊樂器并帶到課上來。

  隨筆:學生能隨音樂跳《編花籃》。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學唱《小老鼠上燈臺》。

  2、制作打擊樂器。

  3、活動《小老鼠上燈臺》。

  教學目標

  1、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自己制作打擊樂器。并根據音的長短、音色的不同,按聲部敲擊。

  2、在唱、念歌謠中鞏固十六分節(jié)奏的學習。復習后十六分節(jié)奏、附點四分音符。訓練學生的合奏能力。

  教學過程

  1、讓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打擊樂器。教師選用一首歡快的樂曲學生隨音樂敲擊。

  2、師可以引導:這樣的敲擊有些簡單與枯燥。我們加上會說的歌謠或歌曲再試一次。

  3、學生可以復習一年級時就已經學會的《唐僧騎馬咚得咚》教師引導后十六分音符的敲擊。

  4、按學生的打擊樂器分出長音組與短音組。按聲部敲擊。

  5、教師可以再說一個歌謠:并可用說、跺腳、拍手的方法。

  最后只有節(jié)奏的敲擊聲音。

  提出十六分節(jié)奏的敲擊。

  6《小老鼠上燈臺》

  全體同學一起說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將“嘰哩咕魯”說得均勻。

  用打擊樂器伴奏。

  7、聽錄音學唱《小老鼠上燈臺》。用自制的打擊樂器伴奏,并加上動作表演。

  8、分組將幾首兒歌(八小節(jié)),一起以輪說、輪奏、合奏的形式表演。如《打麥歌》和《小老鼠上燈臺》《蜻蜒你來吧》。

  9布置下一課作業(yè)。回家找一找有關的歌謠、兒歌資料,可以問老人、大人,有關童謠演唱的錄音帶、書、歌曲都可以。

  隨筆:學生自制打擊樂。根據音的長短、音色的不同,按聲部敲擊。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歌曲《打花巴掌》,活動《童謠說唱會》。

  教學目標

  1、用多種方法說(唱)兒歌。在學習《打花巴掌》時,讓學生體驗換一種方式說童謠唱兒歌。聆聽幾首外國的童謠。

  2、以童謠說唱會的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lián)系,積累鑒賞音樂的經驗。

  教學過程

  1、這一課是本單元的最后一課。建議在課的開始,教師引導學生將前幾課所學的童謠用各種形式表演。

  2、介紹拍手說歌謠。

  播放《打花巴掌》錄音,帶領學生邊說邊拍,兩人一組,面對面。前半拍自己拍,后半拍對拍。

  3、隨音樂說歌詞。唱一唱,拍一拍?梢詥l(fā)學生還有什么方式拍手。

  4、啟發(fā)學生自己再編出《打花巴掌》的歌詞。

  5、注意《打花巴掌》中“呔”的發(fā)音為dai。

  6、學生編歌詞每一段只有一句話。

  如:打花巴掌呔,一月一,X X X X I X X X

  冬 天到了 穿棉衣

  7、《童謠說唱會》

  (1)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討論,將自己所知道的童謠唱一唱、說一說。其他組的同學可以用拍手、拍腿、跺腳,或用打擊樂器伴奏。

  (2)教師要鼓勵積極找尋童謠、創(chuàng)編童謠的學生。保護好他們的每一個想法。

  (3)教師引導學生將傳統(tǒng)的民間兒童游戲再做一做、玩一玩。將本單元的歌曲以各種形式表演。

  (4)教師可以將本單元參考資料中的英國童謠、日本童謠等介紹給學生。

  (5)啟發(fā)學生總結:你知道的童謠。什么是童謠(歌曲體裁之一)。以后在生活中注意積累,注意觀察,音樂在生活中是處處存在、緊密相連的。

  引導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童謠的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童謠12-07

經典童謠11-20

小學二年級上冊音樂《牧童謠》教案05-17

小班童謠小金魚教案10-09

童謠的大全11-21

經典童謠大全03-14

童謠大全07-18

經典童謠歌詞09-21

《童謠說唱會》活動課教案12-28

童謠怎么編10-26